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仲春游记西京(一) |
[游记]仲春游记西京(一) |
2008-06-10 qingyun.com |
没想到北京飞西安这么快。机场在咸阳,一路是一马平川的麦田,麦穗看来已经很沉,司机说刚过小满,穗子要满了,难怪。平原上有凸起的土包,本地人看也不看,那是坟。 印象里西安应该是严重缺水,寸草不生,满山窑洞来着,被人劈头盖脸驳了一顿,那是陕北,俺们这儿可是要啥有啥,要不怎么能成十三朝古都呢。的确,这里的空气似乎比北京还要湿润一些。 从绕城高速上下来,发现沿路梧桐夹道。这回真的惊了,没想到西北之地,也有我在故乡和南京所见的景象,难道国民党那会儿的大城市都流行这个?房屋都矮矮旧旧的,路虽然不宽,却直得很。早就听说西安以钟楼为核心,四方延伸,如今见了,还是觉得新鲜。 到中午了,司机建议我们吃涎水面,一碗就一口,吃完面把汤倒回锅里,再放进一口面烫着吃。不过这是农村的做法,对外营业的店面不可能不考虑卫生问题。饶是如此,依然觉得有趣,一气吃了很多碗,再加上凉皮、锅盔、炸酥、辣子,还有很多记不住名字的东东,吃了个肚皮朝天。来前就有n个人同我讲西安小吃多,果然名不虚传。 抓紧时间,放下包就去了博物馆。大厅里的石狮敦敦的,看着亲切。印象深刻的有三彩西瓜(早期唐三彩,做得神似),两公分高的赤金倒立小龙(四肢细细的,让人想起木须龙),还有没盖儿的茶壶(注水口在壶底,好玩)。(晚上吃饭遇到馆长,心里那个郁闷啊,早知道就让他派个导游给好好讲讲了) 出了博物馆就赶着去大慈恩寺,在门口被一欧巴桑的肘子撞到肩窝,痛痛痛。门票很贵,却没啥好看,准备爬大雁塔,又要买票,真黑啊。 大雁塔是灰黄色的七层方塔,一幅庄严沉稳的样子,怎么看都有些歪,大概是地震给弄的。塔门前是褚遂良写的高宗还是太宗的文章,不感冒,进塔。 里面宽敞得不象话(应该是不像塔),拾级而上,二楼供奉着别处捐赠的舍利,从外面看不到,不好玩。各层都挂着些条幅,有人字写得不咋地,语气倒很狂妄。一直到了七楼,觉得不过尔尔。顶楼有带着工作证的青年在拖地。 想着好不容易来一趟,就多待会儿,说是能看到终南山来着。远处雾霭蒙蒙,什么也看不到。院内倒是多了一队披挂整齐的僧人,举着幡盖旗帜,摇摇摆摆地向塔下走来。我好奇地叫同伴来看,猜测这是在干嘛。扫地的青年凑上来说,班禅活佛明天要来,今天是演习阵仗。问他为啥来,原来香港人后天到法门寺迎佛骨,班禅也要凑热闹。我们后天的行程刚好排的法门寺,心下雀跃,这回有个大热闹可以凑了。继续问那青年,慈恩寺中可有别处没有的宝贝?有啊,玄奘当年取回来的贝叶真经。原本吗?当然。有手抄本或者复印件存在别处么?玄奘法师把贝叶真经译成中文了,贝叶真经一共500多卷,就是叶子,无法复印。叶子?对,一种热带乔木,叶子很大,真经就记载在叶子上。 |
转自:http://www.qingyun.com/cgi-bin/ut/threaded_show.cgi?tid=65620&pid=264512&h=1&age=0&bpg=2120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