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京王气润华山 |
[游记]西京王气润华山 |
2008-06-27 sina.com.cn |
在北峰稍事停留,便开始往南登山了,刚到千尺幢,还没走三五十米路程便是“仙人砭”。“仙人砭”与“擦耳崖”相连,这里一边是悬崖绝壁,一边是万丈深渊,人行至此,身体需紧贴崖壁,惟恐下坠,往往使崖壁擦耳。我们小心前行不远到了苍龙岭,因其岭脊青黑,蜿蜒盘旋,如同苍龙腾空而得名。它是华山峪和黄莆峪的分水岭。两边山谷,深不可测,另人心惊目眩,不敢侧视,岭脊上下高差约500米,坡陡在45度以上,有46级台阶。这是华山一段著名的险道,它开凿在悬崖峭壁上,直立千仞,气象森然,迂回曲折,被人视为畏途。这里的台阶与别处不同,不是用石条垒成,而是就山中现凿,宽不过一尺,窄不过半脚,而且左右往往无所依靠,护链下就是万丈深渊,哪里还敢分心?一条手腕粗的铁链条挂在几个一米左右高的铁桩上,算是护栏,站在那里,俯视下去,光秃秃的岩石如竹笋般把人举到半天,山脚下的房屋如火柴盒大小杂乱无章地点缀地面。不知这一设计是为突出华山的险,还是考验人的心里承受能力,让人们在履险赏险过程中寻找心灵与自然的契合。前面的路已让我感到胆怯,我不得不手脚并用缓慢爬行。 我正心悸胆寒往上攀登,一抬头看见小郭与小谢靠在前面的一块巨石旁等我。那块巨石上刻着“韩退之投书处”六个绿色大字。据说唐朝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因阻谏,得罪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吏,心情十分不好,刚好遇到他的侄子韩湘子和华山修道士吕洞宾,二人劝说韩愈去华山一游,以解心头之闷。韩愈对名川大山一贯比较感兴趣,但因以往政务冗忙,没有闲余时间,苦不得游,今日,经他俩一提,正合其意。便道:“也好,只是道路崎岖,如何去得?”韩湘子道:“这有何难?”于是两个道人夹着韩愈瓢至山顶,然后两人离去。韩愈立于峰头上,放眼环视,只见华山层峦叠嶂,苍松郁郁,小径通幽,奇鸟鸣丛,悦耳动听,好似天外仙境一般。他漫步山上,观赏了镇岳宫、玉井楼、二十八宿潭。他纵目西峰,气势磅礴,莲叶覆顶,开石为洞,庙宇依山势而建,道路凿巨石而成,山日天光,光辉相映,翠草绿树,互为衬托,无限奇景佳境引得韩愈诗兴打发,遂吟道:“太华峰顶玉井莲,花开十丈藕如船。冷比霜雪甘比密,一片入口沉疴痊。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寅缘。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吟罢,他又兴致勃勃地登上极顶仰天池,享受一下那“可通帝座”的最高点。他来到南天门,观看了凌空高撑的长空栈道。他怀着欲罢难舍的心情,走遍了东峰,领略了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下了金锁关,来到五云峰,心想:上山容易下山难,便迈开脚步往下走,转眼来到“苍龙岭”顶端,往下一看,天际茫茫,苍龙岭形似云雾中的一座独桥,两边深不见底。面对此景,韩愈不由得目瞪口呆,身软腿颤,一步也不敢迈了。当时的华山非今日可比,荒寂无人,虫兽出没,不是久留之地。韩愈鼓足勇气向下走,但走不了几步又退回来,脚下还不时打滑,真是走一步退两步,紧张的冷汗直流,浑身颤抖。为减轻行李,他把所带的书籍都丢下岭去,但还是不能前行半步,被困多时的他想到自己的坎坷遭遇,不由得放声大哭。并悲叹道:“难道我韩愈就葬身于此了?!” 但韩愈毕竟是位大智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愿望使他急中生智,便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墨砚台,很快写好了一峰求救信仍下山去,不久,华山采药者将此信报告了华阴县令,县令既派人上山,用酒将韩愈灌醉抬下山去。后来,有山西百岁老人赵文备游到“韩退之投书处”,有感韩愈的逸事,遂大笑不止。后人又于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词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以后清代李柏登山至此,面对一哭一笑,又表现出另一种心态,并做诗云:“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苦一笑传二妙。李柏不笑也不哭,独立岭上但长啸。” 对韩昌黎这一哭还有另一种描述,说是这里的山水景色美到极至,使这位大文豪都陷入了笔所不能绘,脉所不能传的地步,惟有痛哭才足以抒发其心中所感。古人云“是真名士自风流!”无论哪种说法,都为这段山道的险峻和山道两旁的胜景做了最好的注脚。一旁还有其他刻石,如有“雄镇关中”四个大字一米见方,旁边还刻有一段后赘:“三十四年夏伴内子张幼静遍游诸峰归来书此然余於斯已三履矣冯翊翁松泉”。“冯翊”现为陕西省高陵县,这位高陵县的先生居然“遍游诸峰”,在苍龙岭留下三次履印。可见华山的魅力所在。 华山是中华文明的宝库,除了久负盛名的道教圣地,素有“空中书法艺术走廊”之称。在登山沿途峰岭峭壁石岩上,遍布着历史文人墨客留下的内容十分丰富,数量非常可观,艺术风格迥异,教化意义很高的摩岩石刻,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石刻艺术景观。 天气变得阴沉起来,阵阵寒风吹散了身上蒸腾的热气。继续前行,来到了“通天门”,也就是“金锁关”。金锁关1800多米,杜甫惊赞其之雄险是“通天又一门”。金锁关两边铁链上挂满了各色金锁,有“连心锁”、“平安锁”、“富贵锁”等,寄托着人的美好心灵和愿望。过金锁关后山越来越陡峭,路似乎越来越狭窄,两个人让路都要侧着身体,人似乎比刚开始上山少些,尽管是晴朗的初夏,感觉特别凉爽,寒风袭击更加厉害,我的双脚如梆了一个石块,越来越感到沉重,于是找了一块大石头,脱下棉袄席地躺下。小郭和小谢不仅惊叫起来,只见我身上蒸腾起层层烟雾,好像飘渺中的仙人一般。云雾缠绕在峰岭间,丝丝缕缕,纤纤玉女般缠绵多情,人在云中,浑身生烟,吐纳含瑞,那份精神的愉悦与身心闲适,给我们是怎样的一种天地合一的洒脱境界!不过,他们劝我快穿上棉袄,以免冻病。 莲花峰处是仙乡 “过了金锁关,又是一重天”。这里是个交叉路口,去东峰、西峰和南峰的三条路任凭我们选择。我环视了一下群峰,看来西峰较近,先易后难,从西峰再去南峰,最后由东峰而归。 踏上去西峰的路途就看见去“斧劈石”的路标。“劈山救母”的传说在西峰,也许故事太动人和优美了,它触动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善良纯朴人们的灵魂,我的内心充满遐思和憧憬,顾不得疲惫,精神十足地加快了脚步。可是这路分明是在下坡,并且越下越深,下得越深,上西峰的道路就要越长。心一犹豫,步伐自然放慢。小郭既年轻,又出生在太行山区,不一会儿就把我远远抛在后面。正在我彷徨之时,前面传来小郭的喊声,“快到了,前面就是镇岳宫!” 在密林中走了一段U型的山路,穿越一条溪涧,终于到了镇岳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千年古松“大将军”树,一柱擎天,俯视群山,盘节缠虬的粗长枝杆各揽轻风流云,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和与世无争的孤傲。在镇岳宫小憩,还可以品茗玉井健身茶(传说此玉井与山底玉泉院的泉眼相通);品尝西北小吃肉夹馍、凉皮、面食等;听耳边袅袅的诵经声和幽谷清脆的鸟鸣。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从镇岳宫上西峰还要爬一段山路,为了增加动力,在镇岳宫吃了几个鸡蛋,喝了瓶矿泉水,继续前行。 曲折的石径时上时下,我们穿越在茂密的松林中。恬静的天空逐渐呈现在我们头顶。在一片光亮里,只见豁然开朗,一片光洁雪亮的岩面和石阶一直向上延伸到极顶翠云阁。西峰到了!翠云阁是西峰上唯一保存完整的建筑,分前后两殿,上下两层,四周全用石条砌成,周围古松参天。后殿供有三圣母像,宫院内有偏门,门外就是斧劈石,传说是沉香劈山救母处。民间传说,古代有一书生刘彦昌进京赴考途经华山,与华山娘娘相爱,生一子名沉香。娘娘乃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娘之兄二郎杨戬认为妹妹私配凡人有失仙体,把她压在西峰大石下。沉香成人后,刻苦学艺,终于战胜恶神杨戬,用宝斧劈开华山,救出母亲。传说华山娘娘就是被压在这里。刻有“斧劈石”的那块硕大的石头“其石如斧劈,断而为三”。我们爬到石头下看了看,居然还留有巨型人体模影,说是华山娘娘被压在此留下的痕迹。斧劈石旁有一巨斧,长约两米,上题“仙家宝斧,七尺有五,赐予沉香,劈山救母”十六个字。我们手握铁斧取影留念。 西峰又称莲花峰,从远处眺望,山顶恰似一支直插蓝天含苞待放的花蕾,有如青色芙蓉,而翠云宫前的巨石又仿若莲叶,怪不得要叫莲花峰呢!西峰海拔2082米,因位置居西得名。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峰巅有巨石形状的莲花瓣,徐霞客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诗中有“石作莲花云作台”句,也当指此石。西峰上景观比比皆是,除翠云宫、斧劈石外还有莲花洞、巨灵足、舍身崖等,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峰上崖壁题刻遍布,工草隶篆,琳琅满目。峰北绝顶叫西石楼峰,峰上杨公塔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场将军亲笔题词。塔下岩石上有“枕破鸿蒙”题刻,是书法家王铎手迹。 我们登上了西峰峰顶,在“海拔2086.6米”的石碑前留下了难得的存照,成功的喜悦涌上心头。我们忘记了满身的疲惫,站在峰顶鸟瞰山底:但见崇山逶迤,沟壑纵横,低首起伏的山岭或清晰或朦胧,隐隐约约。倘若谷底弥漫的雾霭是汹涌的大海,那么,低首延绵的山岭便是浮动的岛屿,在海面上悠悠地荡着、沉着、浮着;又似一幅不用绿色渲染的中国画,人如在画中。回望北峰和金锁关,也是低低地、沉沉地、远远地伏在雾霭中,蜿蜒的石径奇陡而低远,如一条盘旋在雾霭中的巨龙。人在巨龙的脊背上行走。这种空旷是空前的,登高望远,一揽众山小,这是何等的惬意!这时候,南峰两侧有几缕轻盈的云向西峰飘来,如玉女翩翩挪步,袅袅娜娜;又如洁白的棉絮,飘飘洒洒;渐渐地又散开来......霎时间,西峰宛如仙界里欲藏还露的琼岛,四周群山起伏,云霞四披,周野屏开,黄渭曲流,置身其中若入仙乡神府,我们和西峰都在天宫中漂浮起来,万种俗念,一扫而空。难怪道家陈抟在他的《西峰》诗中就有“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的名句。 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300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好象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为屈岭,也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时间已经是午后2点了,卖鸡蛋的妇人告诉我们,像我这样的年纪,上到南峰最少还需要一个小时,可是如果再下山恐怕腿就不听使唤了。而且天越来越阴,不时还飘下雪花,我们就只好往回走了。 南峰海拔2160.5米,不仅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登上南峰绝顶,会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南峰背后的长空栈道是华山最险处。我劝小郭不要因为照顾我受到委屈,让他计划继续前进,我和小谢在北峰索道处等他。他也推说自己也累了。于是我们便结伴下山。 心身俱醉下华山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e4f1001000aa8.html2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