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品尝北京第一吃 — 全聚德烤鸭 |
[游记]品尝北京第一吃 — 全聚德烤鸭 |
| 2008-01-25cncn.com |
时间: 地点:北京 人物:亚非拉和朋友
老北京人曾流传有这样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烤鸭真遗憾。现在我们已脱离了那个为填饱肚子而吃饭的年代,去全聚德,更应该“品位”其饮食文化。
和朋友坐进206房间,此房间有十几张台,我们挑了最里面的坐位坐下。
带着好奇的心问起了服务员来,服务员虽然很忙,还是比较耐心的给我们解答一些问题:
问:“德”字为什么少一横
答:“全聚德”原名叫“德聚全”,是一位山西人在北平前门外肉市胡同开的一家干鲜果脯。后来河北冀县人杨全仁到肉市上去摆摊售卖鸡鸭,到了同治三年(1864年),杨全仁盘拼了这家铺底,开始经营烤鸭。风
当年,杨掌柜请来秀才钱子龙书写牌匾,因那时杨全仁已雇了13个伙计,加上自己一共14个人,为了让大家安心干活,同心协力,所以让钱秀才少写了一横,表示大家心上不能横一把刀。
问:为什么“全聚德的烤鸭”那么有名?
答:(1)资料好: 当年,京杭大运河送皇粮的船只漏下的粮米落入河中,在北京积水潭一带就汇聚了一部分靠养鸭捕鱼为生的农民,全聚德就从农户手中进购鸭子,现在全聚德集团用鸭量非常大,就与周围养殖户签订了养鸭回收合同,为了加快北京鸭的生长,缩短喂养期限,全聚德烤鸭用填鸭,喂养三个月出笼,每只平均5.5-6斤,北京鸭体形丰满,肉质鲜嫩,适合用来做烤鸭。
(2)烤制要求高 全聚德烤鸭是挂炉烤制,宰杀好的鸭先晾坯,鸭坯晾的越干,烤制的鸭皮越焦脆金黄。烤鸭用枣木、梨木等果木为燃料,全聚德对果木大小位置也有要求,必须是3斤多重的果木树干,因果木燃烧无烟且果木香味易渗透到鸭子中,鸭子入炉前,先在开膛部位浇入一壶开水,入炉后,要用挑杆有规律地调换鸭子的位置,以使鸭子受热均匀,周围都能烤到,挂炉烤鸭外烤肉煮,外焦里嫩,适合多数人口味。
问:吃烤鸭有什么讲究?
答:首先是吃烤鸭的季节。真正吃烤鸭,讲究的是春、秋、冬三季。冬、春二季,鸭肉比较肥嫩,而秋季天高气爽,无论温度、湿度都最适宜于制作烤鸭。秋天的鸭子也比较肥壮,有所谓“秋高鸭肥,笼中鸡胖”的谚语为证。夏天空气湿度大,人们本就不喜油腻,鸭坯上也常会湿漉漉的,这样烤出来,鸭皮不松脆,发艮。其次是烤鸭的片法。烤鸭制作技巧一半在烤,一半在片。在全聚德,一般是人等鸭子,客人入座后,如果需要烤鸭,服务员马上通知鸭班,鸭班开始烤鸭,等五十分钟后,客人就可吃到热喷喷的烤鸭了。烤鸭现片现吃,吃到嘴里,皮是酥的,肉是嫩的,最为鲜美。片鸭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杏仁片,这是最传统的片法,片好的鸭肉如杏仁;另一种片法如柳叶条,还有一种是皮肉分吃,鸭皮又酥又脆又香,鸭肉薄而不碎,裹在荷叶饼中食之,酥香鲜嫩。
吃鸭肉有三种佐料儿。一种为甜面酱加葱条,可配黄瓜条,萝卜条等;一种是蒜泥加酱油,也可配萝卜条等。蒜泥可以解油腻,烤鸭蘸着蒜泥吃,在鲜香之中,更增添了一丝辣意,风味更为独特,不少顾客特别偏爱这种佐料儿;第三种是白糖,这种吃法适合女士和儿童。
最后是主食,在全聚德,主食有两种。主要是荷叶饼,还有空心芝麻烧饼,将片好的鸭子蘸上甜面酱,卷荷叶饼吃是最传统的吃法。全聚德的荷叶饼饼面没有糊点和生白点,用手拿起来,对着光线照一下,饼薄厚均匀,放在盘中,可以清楚看见盘子上的“全聚德”标识。饼不破裂,劲道有咬劲儿。空心芝麻烧饼可以“中餐西吃”,在烧饼上一层鸭肉,夹上两片随热菜吃的青菜,一起夹好,用手抓起来吃,是不是有点中式鸭肉汉堡包的感觉。
问:那鸭的副产品怎么处理?
答:那就要介绍一下全聚德的“全鸭菜”了;一只鸭可以“四吃”,吃完鸭肉,可将片烤鸭时流在盘子里的鸭油,做成鸭油蛋羹,第三吃是将烤鸭片皮后较肥的部分,片下切成丝,回炉做鸭丝烹掐菜;第四吃是将片鸭后剩下的鸭架,加冬瓜或白菜熬成糟骨鸭汤,这种汤鲜香味美,营养极高。
问:我们两人要怎么点菜才合理?
答:建议来一只全鸭套餐,鸭可以按上面三种片鸭方法,各来一些,配套四份甜面酱加葱条,24张荷叶饼。鸭架拿去熬成糟骨鸭汤!这样就能吃得饱且好了。
本来我们准备来半只就行的了,听她介绍得这么认真,这么好,也就认了。来了一只,228元/只,加10%服务费,还叫一盘青瓜:12元/碟。整餐下来264元。
厨房师傅在我们面前现场现做,刀法熟练得不得了。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金黄色的鸭上留着油,看得我们留口水。
鸭皮果然脆得很!荷叶饼夹上鸭皮、甜面酱、葱条,然后包起来,一咬:果然名不虚传。吃了半只左右就吃不动了,还好此时糟骨鸭汤来了,汤色是白的,味道真好。能解腻!一锅汤一会功夫就给我们搞定了!可是鸭就再也吃不下了。剩下半只打包......
回的路上见到烤的东西就怕......
建议两个人到全聚德,还是吃半只好了。
详情登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c72ed01008cmr.html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3227/1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