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太原行之一初探晋区 |
[游记]太原行之一初探晋区 |
2008-02-05cncn.com |
在酒店放好行李后已经12点半了,我们到了离酒店不远的并州北路上的晋阳饭店吃饭,因为听说在这里的晋菜做的很不错,还得过奖。我们点了山西特色菜过油肉,看到菜名的时候,还以为是象上海的走油肉一样,是一块块红彤彤的,连着肥肉和肉皮。菜端上来一看,只是一般的肉片,口感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倒是一道红酱鱼头味道不错,有点松鼠鲈鱼的烧法。 下午我们不想到太远的地方,就选择了相对较近的窦大夫祠逛逛。我们在胜利桥东乘坐快线835到终点站中北大学。纪念三国时期晋国大夫窦仇的窦大夫祠就在边上。祠不大,分为正殿,偏殿和赵公馆,正殿供奉着窦大夫的塑像。整个寺庙看起来虽然很破旧,但从建筑结构还是能看出它在鼎盛时期一定是很辉煌的,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北方寺庙建筑的特色:钟楼和鼓楼在寺内的位置并不像南方的寺庙中是在中轴线的东西两侧,而是在山门上分立两侧;山门修建的象城墙,可以上去的;这大概就是中原地区的建筑风格。赵公馆仅存一个院落,庭院中有一处名叫赵戴文的国民党军官的墓冢,想必他一定曾是这公馆的主人了。中原地区干旱缺雨,古时这里是老百姓常来求雨的地方。 窦大夫祠的外面就是汾河了。我们的下一个景点就是和窦大夫祠隔河相望的大佛寺。地图上标着这两个景点是在一起的,但实际上到大佛寺要跨过汾河后,在一处叫做土党村的村落的最后面的山脚下,才能找到它。我们在土党村口遇见一位正好下班回村的女孩,就向她打听寺的具体位置,女孩热情却还有些腼腆的为我们指引了方向。我们走过土党村家家户户简朴的大门,在喧闹的村小学的后面找到了大佛寺。寺名本叫净因,可人们都习惯叫大佛寺,是因为寺内有一尊依山而造的大佛(这与浙江的新昌大佛和乐山大佛有异曲同工之处)。这里山体的土质疏松,所以依山而开的大佛也是泥土塑成。这就和新昌大佛和乐山大佛大有不同了:后两者都是在石质的山体上开凿的;另外大佛寺的大佛只有三层楼左右的高度,不像新昌大佛至少有五层楼的高度,更加不好和乐山大佛比了)。不过,北齐时代土砌的佛像能保存到现在也算时奇迹了。殿门口还有一对金代留下来的石狮,但它们的上半身已经被毁坏了,也不知道他们原本到底是憨态可据,还是在搔首弄姿了。 寺内还有大雄宝殿、地藏殿和罗汉殿。大雄宝殿里的菩萨塑像一看就是年代久远的。只是殿阁较小,却拥挤得摆满了天王、菩萨、协持等大大小小七尊塑像,加上人烟稀少,让人不免觉得有些阴森。地藏殿里也是小小得殿阁里供奉了地藏王、阎罗、天王等十三位神佛。倒是地藏王的塑像是难得一见的俊朗清秀面容,让人眼前一亮。 从大雄宝殿右侧往高出走,有一处供奉清阳宫的平台。我们登高望远,不大的土党村尽在眼底。这个季节村里刚刚收割好玉米,于是我们眼中看到的土党村各家各户的屋顶都堆满了黄橙橙的玉米堆,好一副深秋的农家乐画卷呀。 离开的时候,我们仍旧乘835回市区,然后叫车到了太原市去的繁华街巷—柳巷。这里就类似于上海的四川北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顺着柳巷走到桥头街,来之前看的攻略上说街上有一家清合元饭店不错,可是短短一条街上怎么找也找不到,后来被路人告知已经倒闭掉了,大失所望。还好对面的认一力清真饭店还在,这里蒸饺也很有名。我们来到太原,自然要尝尝这里的羊肉,于是点了烤羊腿和羊肉蒸饺,烤羊腿的味道真不错,很嫩很香,蒸饺就比较一般了。 吃完饭,我们沿着五一广场散步回酒店,预备好好休息,为明天的晋祠、天龙山、龙山之行养精蓄锐了。 虽然只在太原刚刚待了半天,但已经充分体会到了这里干冷的气候,而且无论有没有太阳,天上总是灰蒙蒙的一片;空气中浮尘很多,晚上洗漱的时候,鼻孔里都是黑黑的。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3666/17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