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潘志民游记--乌干达(卡苏比王陵)--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 |
[游记]潘志民游记--乌干达(卡苏比王陵)--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 |
| 2008-02-26cncn.com |
潘志民在东非见到的第一个最著名的人文景观, 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Kasubi Tomb -- 卡苏比王陵 @ 世界遗产遴选标准 (i):卡苏比陵的构思和建造是人类伟大创造力的杰出体现; @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建成于1882年,1884年以后成为皇家墓地。穹隆屋顶的陵墓主建筑内有四位皇室成员的墓,都呈圆形。卡苏比陵是最原始材料建筑的典范,主要由棕榈树叶、芦杆、 篱巴条等材料建成。 卡苏比陵最大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建筑,还在于其所体现的精神价值和信仰价值。
卡苏比王陵是布干达国王的陵墓。布干达王国是乌干达历史上最强大的王国。据传说,它兴起在16世纪末。19世纪下半叶,布干达王国发展到鼎盛时期。一般认为,布干达王国在18世纪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布干达王国的经济比较发达,农业、手工业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富饶的布干达王国使外国侵略者垂涎欲滴。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阿拉伯人、英国人和法国人先后涌入布干达。他们一面传播宗教,一面藉此掩护进行无耻的掠夺和扩张。布干达的统治者在明争暗斗的各派传教士的左右下发生了激烈的斗争,使国势日渐衰落。虽然当时曾有两任国王先后觉察到了传教士活动的危险性,并为此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但由于势力强大的伊斯兰教徒的反抗以及王国内部的争权夺位,1896年,整个乌干达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穆特萨一世是第一位察觉到危险的国王,也是第一位葬入卡苏比王陵的国王。卡苏比王陵所在地原是穆特萨一世的王宫,建于1882年。穆特萨去世后,遵照他生前的意愿把他葬在了宫内,王宫从此改为王陵。
卡苏比王陵四周环绕着用非洲大象草编织的篱笆,大象草全部倒置斜插,表示院内主人已不在人世。
陵地内有7座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草房。最大的一座高约10米,底面直径15米,这里埋葬着布干达王国的最后4个国王,被布干达人视为圣地。
这座草房正中高悬一块特大的褐色树皮布,恰似一道屏幕,将房间一分为二。屏幕前是祭祀或瞻仰者盘坐的地方。屏幕下边有一个隆起的平台,上设4个象征性的国王坟茔,坟前挂着他们生前用过的长矛、大刀和盾牌。屏幕后边是4个国王的墓地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4837/6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