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富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广州

[游记]富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广州

2008-02-28cncn.com
一、广州的来历

东汉时期,南海郡属交州管辖。到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孙权为了便于统治,划合浦以北为“广州”,合浦以南为“交州”,实行交广分治。吕岱为广州剌史。后报请孙权批准,于建安二十二年(217)把交州州治由广信东迁于番禺,广州之名即取广信的“广”字,广州之得名,由此而来。

二、羊城的美丽传说


(五羊石雕)

广州又称“羊城”、“穗城”。相传古代有五位仙人,骑五色羊,各携带一串谷穗降临此处,仙人把谷穗赠给居民,祝福此地五谷丰登、永无饥荒。后仙人飘然而去,留下五羊化为石头。因此,后人又称广州为“羊城”、“五羊城”、“仙城”、“穗城”。今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像便是广州的标志性雕塑。从传说中可以反映出岭南的先民早就开始了农业生产活动,从考古发现也同样证实早在四千多年前已经有渔猎和农耕活动了。

在越秀公园中还有广州的标志五羊石像,该石像建于59年,由130多块花岗石雕刻而成。那是著名雕塑家严积昌等人根据五羊传说而设计的:站在高处的老羊嘴里叼着稻穗,显得雄劲有力,而它脚下是两只紧紧相偎的小羊,旁边还有一对母子羊,母羊回首望着身边的幼羊,眼神中流露出了母爱的温情。五只羊神态各异,如同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从它们的身上,你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温暖的力量,和谐的力量,或许这种力量正是南国迷人力量的原动力。

三、威震四方的镇海楼雄风

镇海楼位于越秀公园内越秀山上,地理位置特殊,可以俯瞰广州,现在是广州博物馆的所在地,也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13年(1380),虽然经历六百多年,依然雄风不减,明初,大兴土木修缮广州城,拓展北城八百余丈,城垣由东至西横跨越秀山上,在城高处建一高楼,用于观敌情壮观瞻,因为广东临海,于是起名“镇海楼”,用来表示“雄镇海疆”,楼高28米,是广州著名的古建筑,楼为五层,逐层收减,似塔又似楼,俗称“五层楼”。该楼多次损坏又多次重修,现在建筑是1928年重修,为钢筋混凝土建筑。值得一提的是该楼的瓦脊檐角所用琉璃瓦均为陶都“石湾”烧制的,广东中山纪念堂所用许多淘器也是石湾烧制的,不又让我想起山娃曾对我说过“广东人烧陶,福建任卖陶”,看来广对烧陶的历史真的很悠久呀。镇海楼的五层分别展出广州不同时期的文物,对广州的历史有详细的描述。

四、富藏古迹的越秀山

越秀公园里满目都是绿色,北方的冬季到处是灰色,而这里却不同,在这喧嚣的都市中能有这样一大片绿洲真是可贵,因而被称为广州的肺脏。

园中遍布古迹:有令人敬仰的中山纪念塔、美丽的五羊石雕、威武的镇海楼、四方炮台遗址、孙中山读书处、国民党总理伍廷芳博士墓等。我第一天上午去的第一站就是越秀公园,但是时间仓促,看不够,第三天早上6点我又跑步前去遍历越秀山,将古迹再次看了一遍,感受到越秀神奇,郁郁葱葱的公园让我留连忘返。

园中随处可见引吭高歌的老人、跑步练武的中年、还能见到不少中老年人围在一起踢毽子、轮流出脚,悠然自得,看着他们一个个轻盈的身姿让我感受到的是青春活力和安逸舒适的生活。

五、历史悠久的南粤王墓

西汉南越王墓,它在解放北路,因为从没被盗过,所以出土文物相当丰富,单印玺就有23枚,其中金印3枚,除丝缕玉衣外,精美的玉器还有二百余件。其中透雕龙凤纹套环,造型奇特复杂,在汉代玉佩中十分罕见,是南越王墓的标志之一。

六、气势恢弘的中山纪念堂

离越秀公园南门不远就是中山纪念堂,我想,它应当和中山陵一样,是让全球华人都景行仰止的地方,南国的春雨如同牛毛一般,密密的,打在我的身上,让我的脉搏似乎也有了异常的跳动。望着纪念堂,惊讶于它的沉稳,惊讶于它的大气,也惊讶于吕彦直的才华。背靠着越秀山,于青山翠拢间更掩映出它的雄姿。

堂前是孙中山先生的全身铜像,手拄着拐杖,眼睛凝视着前方。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看到历史的背影,能看清现实并且改变环境的,那应当是伟人。

路线:紧靠越秀公园南门,地铁越秀公园站下车即到,可以游览上述景点。

七、巧夺天工的民间艺术瑰宝——陈家祠

要在广州城中找一个非去不可的精彩之地,我想,那一定是陈家祠。陈家祠之于广州或许相当于豫园之于上海,但两者似乎又从来不能相提并论,因为上海豫园不过是江南园林的一个缩影,但是陈家祠确实广东一带如今绝无仅有的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

陈家祠据说是由百余年前广东72县陈姓家族所建的合族祠和书院。陈姓在广东算是大姓,想来陈家祠在建筑艺术上集大成也不足为奇了。中国人果然有书院情结,即使是陈氏祖先的牌位被砸了,书院也能保留至今,而且还成为了外地游客到广州不得不去的美景,前人应当是始料未及的。

陈家祠建于清光绪20年(1894年),是广东省陈姓族人捐款兴建的宗祠,占地一万余平方米,是晚清广东建筑的代表之一,晚清时期,西风东进,广州出现了不少中西合璧和全西化的建筑。而陈家祠即为传统建筑的代表,明显让人感到华丽铺张,精雕细刻。他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巧妙运用了“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绘画”和“铜铁铸”等工艺,技术精湛,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形象传神。郭沫若曾赋诗到“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陈家祠现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常年设有陶瓷、象牙雕、骨雕、刺绣、玉雕、绘画的展出,还是挺值得看的。

陈家祠是闽南一带现今保存最完整的祠堂,能够躲过文革的劫难,据说感谢文革时文物人员将它临时借用为印刷“红宝书”的印刷厂。而大门上的陈氏书院也是为了逃避晚清当局限制民间兴建祠堂对抗官府的措施,其实它本身就是祠堂,并且没有成为过真正的书院。

陈家祠的每个角落都是艺术珍品,进入大门首先看到的屋顶的雕塑、真是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从大型的“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从进了大门的木雕屏风到屋脊上的灰塑,再到厢房的镂空窗户,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给人无限浮想的空间。这样的珍品,只有亲眼所见,才能对得起它的珍贵,那比任何的道听途说都来得直观,真切。艺术装饰中所表现的内容也更让人回味,竹林七贤、八仙贺寿、火烧赤壁……如同厦门集美鳌园中的石雕一样,上至神话,下达历史典故,构成了一部国学百科全书。

现如今,陈家祠只是作为一个载体,还在流连它本身所表现的艺术,却又被其所承载的民间工艺品所吸引。无论是牙雕还是陶瓷,都能留住你的脚步。苦了的是眼睛,贪婪地想把所有一切都装入眼球,而心情却是舒适的,奇功技巧,目不暇接,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个地方是需要慢慢品味,仔细消磨的。那些来去匆匆的旅行团,仅仅听了导游一陈不变的解说词,还没仔细看过周遭的一切,便又迫不及待地被赶上车,前往下个景点。我倚靠在廊下的立柱,那些从天而降的淅沥雨点在我身边擦过,仿佛带我回到了一百多年前,过往的一切似乎就在眼前,变得清晰可见。

路线:地铁1号线到陈家祠站下车即到,非常方便,门口有黄振龙凉茶和广州特产。我买了一杯椰奶的,5元一瓶,感觉不错。买了双皮奶和姜埋奶,15元一盒。

、中国革命将领的摇篮——黄埔军校

怒潮澎湃,党旗飞扬,这里是革命的黄埔!诞生于革命风雷激荡的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是世界四大军事名校之一,可以说一部黄埔军校史就浓缩着20世纪中国革命史。有人说:没有黄埔军校就没有国共两党的军队,也就没有国共两党后来的大发展!的确,黄埔军校造就了中国现代史上乃至当代史上一大批声名显赫的政治巨人和骁勇善战的军事将领,半个多世纪的合作与分裂不仅是黄埔军人的戎马倥偬沉浮荣辱,他们的传奇经历和军政生涯更是同中华民族的兴衰、中国社会的变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物转星移,岁月沧桑,从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到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走过了整整80年的征程。

路线信息:位于珠江边,不太方便,需要做地铁在万胜围站,出去转公交262等到关洲码头,坐轮渡,每小时的40分开船,1小时一班到黄埔军校。另外一条路线从广州大学城北地铁站下,乘坐67路。没有直达黄埔军校的车辆,我去的时候在大学城南站下车,后坐车到广医汽车站,后来搭乘面包车去的,前门是一个海军的营地。

九、抗英聚集地三元古庙

在近代的历史上,广州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三元里抗英揭开了反殖民的序幕,早在初中的历史书中就学习过,如今亲眼目睹,印象深刻,记录了群众反抗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是一间庙堂,面积不大。

我是坐车准备去白云山景区,在地铁三元里站下车后在车站换车的时候意外发现景点就在车站,既然来了,就参观了一下。

其它革命景点毛主席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目前地铁1号线农讲所站所在地。总之此次广州之行拜访不少广州的历史文化景点,收获不小。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4943/18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