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感受武汉 |
[游记]感受武汉 |
2008-03-03cncn.com |
朋友和我两人,在十一月的一个周末,去了趟武汉.想去那走走,看看小时候电视里演到的有着汉正街的城市到底是个啥样子.这篇是她写的游记,觉得很好,所以把它摘录下来,呵呵. 几乎想也没想就决定去武汉了,因为,南昌到武昌乘坐城际列车只需三个半小时,而且,还有一堆的美食在等待,为何不去?约了好友,只带了些随身物品,逛街一般的就出发了。 下了火车,有些茫然了,武昌火车站正在大规模的改造,完全没有一点城市的气息。出了站,眼见一片工地和拥挤的汽车行人,前路在哪,有点不知该如何下脚。接我们的朋友把我们带到了公交车站,去汉口还是游武昌呢?看车吧,来了莫斯坐莫斯。 去汉口。离开火车站右拐,渐渐感受到了大城市的宽敞。一路眺望,现代气息的景观大道,古色古香的黄鹤楼,郁郁葱葱的蛇山,庄重的长江第一桥,看到了晴川阁、电视塔,经过龟山,再过江汉一桥,下了车,汉口就在脚下。 中山大道——车水马龙的,却不会给人自惭形秽的摩登感,她就像一位邻家姑娘,美丽动人又亲切友好。大巴士和老电车你来我往,高层建筑和矮小房屋并肩站着,时尚购物广场和写着历史的老店铺共同繁华,他们不分彼此,相处是那样的和谐。走在其间,端详着面貌百变的汉口,一间间一幢幢的不同风格的建筑,眼花缭乱的。如果你瞅见了不停东张西望的人,那他一定是第一次来玩的游人,想要把这里的风情万种都记下来。我也是其中一个。 步行街——越近,觉得它热情洋溢,行人如织,商铺的宣传此起彼伏。站在过街天桥上,不知该去哪个方向,都那么的热闹。或许,应该每个方向都走一走。没想到街里面的店铺的招牌如此大气,没想到街两旁还停留着如此多的古老建筑,更没想到街边伸出的几条小巷子全是夜市。华灯初上,夜市里人头攒动,小商品花样百种,好象都很漂亮,好象前面还有更漂亮的,就这样,你被谁牵引着,一路向前。 汉口江滩——往东出了步行街,沿着江边马路,欣赏着左侧的百年建筑,一直走,大约一站路,看到了武汉港就差不多到了。关于她的美,在网上已经看到了很多数字统计,只有真正到了,才能从心底感叹:的确是长啊!而且,内涵丰富,各种主题休闲区大而精致。我为着长近千米的健身走廊惊叹,又为刻着历史的碑墙雕塑感叹,更为了拂堤的垂柳、青葱的休闲林而赞叹。无论是步行其间,还是乘游览车经过,你都会有一种恋爱的感觉。和煦的阳光里,皎洁的月光下,同心爱的人一起,手拖着手,无语,也会是一种幸福。 吉庆街——在步行街的西头往北,与其说是是闻着味去的,不如说是听着声找到的。早就听说这条街了,却不知它特别在何处。最先看到的是两排小摊子,烧烤架上的螃蟹、生蚝、鱿鱼、螺丝,光是看都让人垂涎三尺了,更别说是由铁板或木碳烧烤出来的扑面的香气了。往后走能看到一家家的排档,热干面、酸辣粉等各种粉面系列映入眼帘,还有各色的煎炸烤闷的鱼,其中以武昌鱼的名头最响,一路看得人口水直流。而不绝于耳的乐声会一直带着你,带你发现吉庆街的最大特色,不是美食有多美,而是穿梭着在千桌宴式的路边大排档里的民间艺人。他们老老少少的,拿着各式各样的乐器,二胡、笛子、吉他、小号一应俱全,古今中外的名歌名曲,湖北本色的各地小调,单人双人多人的表演,只要是点唱单上有的,他们都能为你倾情献上。喜欢热闹的朋友一定会在这里找到最惬意的用餐感觉,吉庆的感觉。 户部巷——出了名的早点一条巷,在武昌的长江大桥脚下。因为住在汉口,去之前还赏了赏黄鹤楼,等到巷时已是午饭的点了,还真怕已经收摊了呢。到了才知道,出名是一种什么概念,那窄小的不足百米的巷子挤满了慕名而来的食客。而这条巷子也真没让我们失望,包罗万象一般,散发着不同的却同样诱人的香气,令人食指大动。本打算看看挑挑,选些不寻常的来尝尝,却经不住诱惑,从巷这头吃到巷那头,继而向左右延展。令朋友吃得抓狂的是变态蜜辣鸡翅,如果你要尝试,最好让店家只变态辣一半好了,味道会很不错的。鲜鱼糊汤粉,是武汉的名点,诠释着“鱼米之香”,始于清朝某代,因为太好吃了,具体没记住。水果捞也挺好,柚子、西瓜、大红豆、猕猴桃和西米,配上冰镇椰汁,真的很爽口。大名鼎鼎的臭干子,不好那一口的可以大胆试试,嗯~臭香臭香的。还有清香软糯的梅花松糕,馅多厚实的牛肉饼,冷了才香脆的怪饼,还有很多很多,记不全了,只有你在现场才知道。 长江第一桥——这应该算是本次两日游的最后一站了。从户部巷出来,寻着公交车走,却意外的走到了大桥下。这也是一处江边休闲场所,只是相比江对面的汉口江滩,这里显得简单很多。小小的草坪,窄窄的石路,三三两两下棋的人,拾阶而下,眼前豁然开朗,长江就在你的眼皮底下。悠闲的武汉人垂钓着武昌鱼,好动的年青人试探着长江水,疲惫的我们享受着信手拈来的半日闲。太阳被隔在桥墩那边,灿灿的金光毫不吝啬地铺满了江面,从阳光那头远远驶过来的船,就像是刚从童话里走出来一般。火车隆隆的长江大桥,历经岁月沧桑,仍不改往日的大气,他无视人们景仰,只神态自若的俯望着滚滚东逝的一江水,像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一江两岸的三镇人。 行色匆匆,点滴的感受被放大,都留在了我对武汉的记忆里。能过长江大桥的电车,多本事啊。车上温情提醒不要织毛衣,武汉人民的悠然生活由此可见一斑。而带零头的公交票价,让你能十分感慨“九头鸟”货币情结。重庆朝天门火锅店,虽不是本地出产,但它的免费畅饮的饮料让人颇有好感。吃过西红柿汤包吗?不只是四季美这样的老字才有,但配姜丝的酱油碟倒是我在那里第一次品尝。…… 时间不早了,合上心情大书,折个小角,回去慢慢品味。公交车在大街小巷里穿行,这是一趟有人售票车,难得听清到站的站名,终于还是把惴惴不安的我们带回了火车站。 从依旧改造中的火车站踏上归途,可此时已经对它感觉亲切了。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靓丽的展现在世人眼前。而我,是众多见证它蜕变的旅人之一。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5157/1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