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广东人初闯关东

[游记]广东人初闯关东

2008-03-09cncn.com

序言

关东,俗称东北,位于山海关以东以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三市一盟。南北长1600多公里,东西宽1400多公里,总面积124.14万平方公里,人口1.18亿人。

公元2008年2月11日,农历戊子年正月初五,伴随着广州几天晴天的结束,开始下起微微小雨。早上9点,单位一行10人,登上了南航CZ3601航班,踏出了这次东北之行。

第一章 初观沈阳

随着飞机以接近1000km/h的时速飞行,210分钟,我们跨越了2700km,来到此次行程的第一站,辽宁省省会——沈阳。沈阳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古沈水(浑河支流)之北而得名。沈阳地区孕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提取托管行李,走出站台后,见到了我们此行的第一位导游,一位满族的美女,于格格。

走出机场,终于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零下的温度,据于格格说,当时的户外温度应该是-5C,由于上身的保暖措施做得挺好的(棉内衣+一件毛衣+普通外套+羽绒),所以基本没感到冷;但是,正与早前听说的,北方的风可非同一般,风力很大很强劲,吹到人脸上像刀割一样的。从机场大厅走到停车场,短短几分钟,就吹得我耳朵通红了,一位领导的帽子更是一下子被吹到了背后几米的花丛中。当耳朵快要失去知觉时,终于登上了我们的汽车。

汽车开上沈丹高速,听着格格介绍关东概况,以及两根黄瓜就可以去朝鲜换一个老婆的故事,很快我们就进入了沈阳市区,来到行程第一顿午餐的餐馆——胜有声。餐馆的名字挺有意思的,源自“无声胜有声”,而事实上,餐厅的服务员也主要是以聋哑人为主的。说白了,也算一间爱心餐馆吧,来东北第一天,就能在用餐之外给予残疾同胞一点微少的帮助,也算一种缘分了。中餐的口味不错,份量也足,我们都吃得很饱,只是比较不习惯的是,有一位美女服务员(聋哑人)一直面带笑容地站在背后看着我们吃。

吃过午饭,我们进入第一天入住的宾馆。由于中午很迟才吃的午饭,所以我们改变了原来的行程,不吃晚上的团餐,改为我们自己稍作休息后,自己出去游览沈阳的市区,晚餐我们自理。在宾馆稍作休息后,我们特意不坐车,而是沿着主干道,经过沈阳市府门口,向着我们的目标——西塔进发。沿途走了大约20分钟左右吧,这也是第一次正面感觉东北的户外天气,如前所说的,风割面颊,感觉面部有刺痛的感觉的。到了目的地后,几位同事在商场买了棉鞋(我因为打算明天跟导游买,所以没参与),接着去一间中韩超市购了些物,就去了间听说在沈阳挺出名的烧烤店——隆太白进食晚餐了。晚餐吃的是炭炉烧烤的牛肉片等等,风味很好,这也是整个行程里算吃得最好的一餐了。晚餐后回到酒店,开始休息。

一夜无话,第二天(2月12日)起来后,在餐厅吃过早餐,我们就开始了今天的跨省行程了。早上参观了沈阳故宫和满清一条街,之后去了吃午饭。由于想到最后一天回到沈阳的行程很松,所以临时决定今天就把张氏帅府也的行程也走了。于是午饭后继续行程,看完张氏帅府,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沈阳北站,乘座火车迈向行程第二站——吉林省吉林市。

第二章 北国江城

吉林系满语“吉林乌拉”的简称.据《吉林通志》记载:“国语(注:清政府将满语称为国语)吉林谓沿,乌拉谓江,其曰吉林者从汉文而省也”、因此地位于松花江沿岸,政含有沿江都市之意。

  吉林市1949年吉林市为吉林省辖市,吉林省人民政府驻地。1954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迁驻长春市,吉林市仍为省辖市。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永吉(驻吉林市)、舒兰、蛟河、桦甸、磐石等5县,交由吉林市领导。1966年将永吉(驻口前镇)、舒兰、蛟河、桦甸、磐石等5县划归永吉专区。1969年原永吉专区所属永吉、舒兰、蛟河、桦甸、磐石等5县划归吉林市。

我们的火车到达吉林,已经是晚上的9点多了。一下火车,就见到了此行的第二位美女导游——赵导。赵导与于导的风格有差别,赵导给人的感觉比较能说会道,也挺亲切(到后来我们才知道,赵导原来是当地正大旅行的总经理来的,只是临时出来带我们这团,年纪轻轻的,才24岁,厉害啊)。赵导引领我们上车后,我第一次感觉到东北交通的繁忙,由于在火车站,人流车流都较多,我们的车足足走了十几分钟,都没走出站场。好不容易和开出站场,进入市区,十几分钟后,我们来到吃夜宵的地方,在这里也第一次感受到东北菜的咸(沈阳的不觉得的)。很多个菜咸得几乎无法下口。后来煮了一大锅白粥(严格来说应该是很糊的白饭),一人吃了一大碗,就算饱了。吃完后我们就驱车前往了入住的酒店。因为今天大家都很劳累,所以很快就入睡了。

一觉醒来(2月13日),开始了这次旅游最辛苦一天的行程了,吃过早饭,我们跟随赵导去了吉林的北山公园游览,在这里我们第一次见到了此次旅游的看点之一——冰雪。北山公园里有结了冰的湖水,山上也有积雪,有狗拉的车,几间寺院,除此以外,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之后去了吉林市的世纪广场,这里更显得普通了,要说城市的广场,广州真的多不胜数,规模也比这里的大得多,所以真的没什么看点。看完广场,我们去了一个鹿场,卖点应该是购物吧,不过我没什么兴趣,比较意外的反倒是,有位同事在此过程中感到冻脚,完全失去知觉了,吓得她都快要哭了,幸亏咱们是一个团队,大家都热心帮助,很快就让这件过去了。游过这几个景点后,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这天的午饭我们也没吃团餐,而是尝试了满族的特色菜,好像叫八套碗还是什么的。感觉就是菜色是很多,不过口味都一般,性价比不是很高就是了。

吃过午饭,我们回到车上,带着没有看到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吉林雾淞的遗憾,开始了向第三站——中国雪乡的行程。

第三章 银妆素裹的童话世界

雪乡又名双峰雪乡或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秃顶子山西南侧。雪乡受山区小气候影响,每年秋冬开始,就风雪涌山,积雪深达2米,雪期也长达7个月,号称全国降雪量最大的地区。雪乡的皑皑白雪随物具形,堆积成一个个千姿百态蘑菇状的雪堆,和上典型的东北民居,相得益彰。

这次是我们整个关东行程中最长、最危险的行程。由于中国雪乡开发的时间不长,进山的道路并未完善,我们从吉林出发,沿途走的都基本不是高速,而是国道,到了后期,更是连绵几千里的山路。山路狭窄,兼之路有积雪,司机师傅为了安全,降慢了车速,再加上之前有断路他也不认识,走错了两次;所以,原来设计为四小时的车程(我们是中午1点出发的),足足拖了成了6个小时,东北的太阳是早早就下山的,到后期,我们基本是在黑暗的山路中行车,转个一个又一个弯,我们最渴望的,就是在下一个转角看到灯光。可是道路是如此漫长,沿途还可以看到两起车辆打滑滑入山坡的事故,越发希望快点到达目的地。晚上6点多,到了双丰林场的售票处,导游买票后说还有40分钟车程。

大约7点,随着赵导一声“同志们,我们终于到了”,全车的人都举目远望,看到的是远处大红灯笼高高挂,好一处东北农村的景象,看来此地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了。一下车,就感到脚踩在软绵绵的雪地里了,那种感觉是多么的舒服,也是我们多么期待的啊!进入我们入住的东北农家,吃过一顿不是太合口味的晚餐,我们就开始了夜游雪乡了。出门第一感觉,雪乡果然比之前去过的沈阳和吉林冷很多,脚下踩着白雪,我抬头一看,哇!满天的星星,多少年没有见过的景象了啊,北斗七星,可以一眼就分辨出来,满天的星星都在闪闪发亮的,映着地下和房顶的白雪,而且正值春节期间,很多游客在放烟火,灿烂的烟花映红了天空,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雪白的童话世界里。

大置地在村落的中心地带走了30分钟左右,已经有同事觉得冷了,于是我们返回了农家。雪乡的农家,是最纯正的东北建筑,里面没有靠烧炭取暖,而且还没有热水。我们睡得,也是东北最正宗的火坑,上面的温度可以有40度左右吧,反正我们睡上去是感到很热的,基本上睡不了。同事开了一点点窗,还因此和房东起了点口角。不过可能正如房东说的吧,东北的火坑是一开始很热,到半夜三四点钟就开始凉了,所以自己也不知道那晚是几点入睡的,只记住两点多还在发信息。

早晨六点多(2月14日),可能睡了有个五小时左右吧,醒了。简单装备后,甚至不能梳洗,就和同事走出了农家的门,进入白天的冰雪天地了。因为很早,村子里行人还没几个,放眼望去,是四面环山,山上是被白雪覆盖的树,目光移回来,是不远处一排农家房顶的烟囱,在冒着皑皑的白烟,脚下还是那一层的积雪,蓝天、高山、密林、白雪、农家、炊烟;如果不是路上有停着的车辆,那真是天地一色,人间仙境的感觉了。和同事沿着村道,在“中国雪乡”的牌子,前方,发现了一座桥,桥下的水已经结冰了,我们小心翼翼地从一边走下水面,因为冰面还有一层雪,所以不是觉得特别的滑,这也是我第一次走在冰面上了。走了一小段,我们打算从另一侧上岸,结果走了没几步,就感到岸边的积雪越来越深了。终于!我们找到了最想看到的“宝地”了,这里面积不大,可能也就几十平方米左右,但积雪最深的地方,应该有40厘米以上,一脚踩下去,是没膝的。沿着同事的脚印,我一步一步的向高地走去,但还是一不小心,扑了一下,整个人陷在了软绵绵的雪堆里,非但没有感觉到冷,反而是感到了如此的有趣。走上主干道,和大部队会合以后,我们回农家吃完了早餐。然后就开始了今天的重头戏——打雪仗,推雪人。

一开始,我们选择了入住农家对面的一块空地,雪不算特别的深。赵导和我们一起玩,她企图摔倒我们一位同事,结合同事倒地后反过来把她按住了,大家都往她身上堆雪,弄得她大叫冤枉。打了一小会,大家都觉得这里的雪不够深,那自不然的我们就提出了刚才发现的那一块“宝地”了。于是大家满怀期望地向河边走去。可是结果到了以后,我们三四个人下去演示了一下雪有多深入,大家就不敢下去了,结果就只有我们几个在下面玩,享受了一下“人在雪中、雪在人中”的乐趣。不过积雪的力量的确不小,大家都是没走几步,就摔倒在雪中的,然后有人想帮忙扶起,结果也一起倒了下去,形成了几个人全倒的“壮观”景象。玩了大约十来分钟,身上已经积满雪了,手套也有,于是走回高地,大家都在努力的拍雪,主要是怕一进屋,雪溶了变成水,在身上可是不得了的事了。完了以后,我们就往村子再深一点的地方参观走去了,沿途当然还是白雪皑皑,还有很多村民自己开的小商店,卖点土特产啊之类的,不过我们也不知是真是假的,也就没买了。总之沿途见到好景,我们就拍一下照。比较有意思的有两个地方,一是一间小商店门口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内有好景,取景五元”,我们都觉得挺搞笑的,农民兄弟居然这么有生意头脑了,就没理他,不过某领导带着他的单反专业相机进去游了一下,感觉说是相当的不错;另一个是另一间小铺,铺子没开,不过门口整齐的堆了三个雪人,有大有小的,雪人旁边有个箱子,上面写着“取景收费、多少自愿”,我们都举得这位农家还挺厚道地,我们三个人照了相,就往箱子投了十五元。我们几个也因此,和大部队离开了一会,到我们往前走追上去的时候,同事们已经堆好了一个小雪人,我们大家都兴致勃勃地为团队的作品装扮点点,最后,和新“成员”一起照了个合照。之后没过多久,就有同事感觉到冻脚了,反正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于是往回走了。今天午饭吃得很早,早上11点就吃了。吃完以后,就要离开这个我只是来了十几个小时,但已经迷上了它的风景的童话世界了。响我们的下一站——牡丹江进发。

第四章 塞北小江南

在导游的口中,牡丹江是我们行程的中转站,为的是我们明天的目标——亚布力滑雪场。牡丹江市,因江得名。牡丹江系满语“牡丹乌拉”转译而来,意为“弯曲的江”。牡丹江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零上3.9度,无霜期在115-152天之间,平均降水量在500-600毫米之间,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

经过约四个小时的车程,我们进入了牡丹江市区。在去宾馆之前,我们去了八女投江纪念广场,那时大约是下午四五点吧,一下车走进广场,我们就看到了几组小型的冰灯。可能由于城市风比较大吧,我们明显感觉到这里比雪乡还要冷。不过这可以算是我们沿途参观的第一个爱国主义教育景点,所以还是非要上去看看不可的。同团的七位女士,还在八女投江纪念碑前照了一张七女“投江”英姿合照。之后,我们迈上了广场的上一层,发现原来是牡丹江的岸边来的,放眼望去,江面已经结冰了,之前在吉林看到的淞花江是上游,还没结冰,所以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寒冰锁江的景色了,江边被开发成了好几个游戏点,像狗拉雪车啊之类的,不过我们没时间去感受这种北方冬季独有的活动了。参观完后,我们匆匆地赶往酒店,这是我们整个行程中最高级别的酒店,牡丹江金鼎酒店,四星级的,如导游所说的,这也是我们昨晚住得最差(雪乡火坑)之后的一次“苦尽甘来”了。酒店的环境的确很不错,设施齐备。而且估计就在市中心,酒店四周都相当的热闹,所以给我的感觉,牡丹江是我们所经关东最繁荣的一个城市,酒店对面没几步,就有一间可以与广州的大型购物商场媲美的购物中心,对面还有一间电脑城,旁边还有超市等等,刚好我和同事都要买点东西,于是暂时离队,自己出去走了走,很快地,我们就把要买的东西都买完了。我是我们第一次独自在东北的街头游走,过程中比较搞笑的有一点,我们在负一层的一间药店买完药,没看到回到上面的电梯,只见到一个超市的入口,我们问超市门口的服务员,结果她说了一句话五次,我们都没听懂,于是我们径直走入超市,想自己找出口,这时她把我们叫住,指着我同事的背包旁边的水,这时我们才明白她之前说的那句话,原来是“你这水要打包”,因为说得太快,我们根本听不懂,这话也成了我以后笑同事的一句经典语句。

买完东西,回到队伍中,吃去晚饭,这时看到隔壁一女孩身边放了一束玫瑰花,才想起了今天原来是情人节,呵,反正我是孤单一人,反倒是觉得挺难得的,没有感到孤独,甚至没有想起这个节日。吃完晚饭,回到酒店,一夜无话,大家都睡了个安稳觉,可惜唯一一次睡四星这么好环境的酒店,第二天居然要六点半起床,好梦难为啊!

一觉醒来(2月15日),早早地吃过早餐,退了房间,就开始了今天的充实行程了,今天两个景点都是期待已久的,上午是去全国最大的滑雪场——亚布力滑雪场;下午即赴哈尔滨,要看的,当然就是那里的标志景点——冰灯了。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亚布力,在场外就租好了滑雪服,穿在身上,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成为运动员似的。不过接下来就不是这样想了,进入场内,穿上滑雪鞋,走入滑雪场,马上感到地上滑得很,同事更是还没下去,就已经摔了一交。我这个对滑雪一窍不通的人,当然要请教练了。有滑雪的7个同事,好像五个请了教练吧。不过成效最差的肯定是我了,一者,平衡性奇差,二者,脚的动作很生硬。在教练的“搀扶”下,从滑道下面走到了上面,慢慢地学着倒踩上滑板,几乎是抬脚都不敢的,好不容易上去以后,感觉脚下更滑了,动一动都肯定要摔倒似的。在教练的带领下,慢慢地,一小步一小步的向下滑了一程,教练倒是说脚的动作做得挺标准,可其实脚是畸形似地站着的,第二次踩索道上去,再滑了下来一次,已经感到快要抽筋了,没办法,只好放弃了,慢慢走回了休息室,进去一看时间,原来也已经过了一个半小时了,离原定两小时的滑雪时间也没有多少了,就在那里等大家回来。回来以后大家都说教练要小费,虽然自己没学会,但教练也是有付出的,也就和大家一样,给了教练50元做小费。之后导游带我们去了一个所谓很长的索道,不过我们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也就没玩了。于是就在滑雪场附近吃了午餐,接着就响下一站——哈尔滨进发了。

第五章 北国冰城

冰城哈尔滨,的确与冰有着不解之缘,冬天,持续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令这里想不结冰都难。冰城居民,家家有天然冰库,主屋旁的小屋,是最好的绿色冷库。“冷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里本来应该是一个重点旅游城市来的,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雕、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都应该可以算是非去不可的景点,可惜我们时间真的很有限,在哈尔滨逗留的时间甚至不足24小时,所以只能选择了前两者。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进入了冰城,在这里,我们将会迎来一位新的当地导游。在等导游之际,我们充当了一回群众演员,就是去文化馆一个厅听人家介绍刀具,说是军用钢材制造的,我就没什么兴趣了,只当听听而已,也算是帮司机师傅赚点小费吧。不过那些刀具倒还真是挺有亮点的,以至于同团的同事中都有两三人买了一套。完了以后我们去接导游,这次上来的也是一位东北美女,而且看起来很斯文,说话声音也挺甜的,口才也不错,上车后的一轮贺词听得大家都很开心,不过个人听起来好像90%以上都是一些很土的网络语言而已,也就没怎么在意了。接完导游,我们入住酒店,放下行李后去吃晚饭,这顿我们吃的是饺子,说起来还是我们关东之行的第一次吃饺子呢。饺子口味很多,不过看起来都是一样的,我们可着实不会分,反正吃起来还算可以就是了。

吃过晚饭,我们将原来的行程,参观兆麟冰灯改为了去更大的冰灯展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票价也贵了120。不过到了冰雪大世界,我们就能感受到,这里还是物有所值的。因为是晚上,冰灯已经全都亮起来了,从远处就能看到场地中心那座40米高的冰灯,正如导游说的,现在的冰灯,已经不是冰雕,而是冰建筑了。冰雪大世界门口就是一座宏大的城楼,进入里面,放眼四围都是璀璨的冰灯,五颜六色,造成各异,有佛像、城楼、高塔等等,路道中间还有用冰铺开的路,人踩在上面,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我们边走边照相,可惜在夜晚,普通的数码相机已经基本失效了,如果不开闪光灯,就会只照到冰灯,人像黑呼呼的看不到;如果开了闪光灯,就会加强了人像的光,掩盖了冰灯的光,造成了只看到人,看不到景。不过既然是来看冰灯的,自然还是选择了前者。走到一半,我们发现了一座用冰砌起来的城楼,上面很多人在排队,估计这就是传说中的冰滑梯了,我们也一共上去排队轮候,打算一试这个北方特有的滑梯。比较搞笑的是,上城楼是一条不归路,因为楼梯都是用冰造成的,在上梯的地方都铺了红地毯,防止滑倒,可中间有一段缓冲带,是用来阻隔人流的,这里是没有地毯的,我们都是找平衡性最好的两位同事,搀扶着大家过去的。换句话说,如果你到了上面,不玩,要走回来,就没人扶,也不能走红地毯了(地毯是铺在中间,上面站满了排队的人),怪不得前一天晚上看电视,有人是整个人坐在楼梯上,一级级滑下来的。虽然如此说,到了上面一看,还是有点吓人的,一条两百多米的冰滑梯,自己一个人坐在一块滑板上,双手抓住绳子,就这样滑下去。以至于有三个团友看了都不敢滑,最后一刻放弃了。我呢,想想回头路多么难走,就来勇气了。刚做好动作,那工作人员就迫不及待地一脚,把滑板踢进了滑梯,刹时间,一种下滑的冲力凌空而来,自己根本不容多想,只是保持着那个动作,双手紧靠中间,以免被旁边的坚冰撞伤,不过虽然如此,还是在滑梯转向的时候左右撞了一小下,还好没什么大事,不过有同事直到回来了广州,还说觉得有点痛的。玩完了冰滑梯,已经进来冰城快一个小时了,个别同事已经开始感到冻脚,所以大家也加快了游览的速度了。由于是晚上,而且气温极低,所以我们几台相机的表现都失常了,要么成像很花、要么暗、要么电池一下子就用完了,以至于难得一见的如此宏大冰雕,也没能拍出很好的相片。最后,在冰雪大世界门口合照后,我们就程车返回酒店休息了。

这是整个东北行程的倒数第二个晚上了。醒来已经是星期六(2月16日)了,由于要早上赶车去长春,所以也起得很早,7点半就吃完早餐出发了。不过这个早上的行程的确比较令人失望,也对美女导游产生了一点情绪。首先第一站是带我们到一间俄罗斯工艺品商店购物,说是因为太阳岛要八点半才开门,所以购物时间可以长点。我当时就纳闷,怎么这些商店7点多就上班了呢。店里面工艺品五花八门的,不过我实在不想带着这么多东西四处走,所以就没有买,一直到差不多到点了就离开了,果不奇然,有同事出门后转头走回去想借洗手间,发现商店的灯已经马上全部关了,这明摆着就是为我们而开的嘛。这么大一团人,才在那买了一点点东西,他们也算白辛苦了。差不多八点半,启程前往今早的重点景点——哈尔滨太阳岛第20届雪博会了。途中美女导游除了介绍太阳岛外,还极力对我们诉说太阳岛雪博会很大,我们游览时间只有1小时多点,如果步行的话,是不能看到全部雪雕的。如果坐岛内的电坪车,则可以沿着全园线路游,能看到全部雪雕。听她说得头头是道,我们也就只好选择后者了,代价是每人15元。进入太阳岛,导游就匆匆地帮我们买了电坪车的票,开车后,车沿着岛中一条主干道绕着走,在主景区停了大约10几分钟,我们下车稍微照了几张相,又继续前行了;下一站是都市雪乡,这里对我们这批刚从雪乡过来的游客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不过时间还是那样,没仔细参观完,导游又催了;第三站是一群雕塑的景区,还是那样,我们还没走完,又要求上车了。之后就直奔刚才的出发点了。大家都觉得很意外,那时距离我们进来可能还不到40分钟,问导游,她居然说已经参观完了,要走了啊!大家都有怨言了,不过也没办法,跟她说还有时间,可以再走走嘛,她就说我们还要赶去长春,行程很紧的了。不过搞笑的是,她之前却推荐过,太阳岛旁边有个北极动物园的,里面有东北虎、北极熊、企鹅之类的动物,说如果我们有兴趣,可以告诉她,她去帮我们加这个景点!不过,举国上下,有哪个动物园能比得过广州香江野生动物园吗?所以我们当然没有去那里了。可是如此说来,对这位美女导游的印象就是,购物的话时间很充足,参观行程中的景点的话时间很紧迫,不过如果你要加新的景点呢,时间还是会有的。不过按广东人的性格,一向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仗的,这样的技俩当然不会接受了。

带着这样的怨言,我们上车了,响下一站——吉林省省会长春进发,同时也在哈尔滨送走了这位导游,临走时导游还为我们唱了首《不想说再见》,声音是挺美的,不过由于之前的事件,大家都不是很开心,以至于在最后要为这位导游签反馈意见的时间,大家还是互相推托的。不过正如人家说的,形式而已,你写什么又有何用呢?

第六章 北国春城

长春城市风光颇具特色,当地的绿地覆盖率居全国之首,有“森林之城”、“塞北春城”之称。

历史上,长春曾是伪满洲国的国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这里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并建立了伪满洲国,留下了大量伪满殖民遗迹,如伪满洲国皇宫、伪满国务院、八大部(伪外交部、伪军工部、伪司法部、伪经济部、伪兴农部、伪交通部、伪文教部、关东军司令部)、伪满中央银行等。

沿着哈京高速公路,我们于大约一点多的时候来到了长春。进入市区后,我们接到了此次行程最后一位导游,也是唯一一个小伙子。看起来就相当年轻了,据他自己介绍,居然是1987年生的,才20出头,还说自己已经是十佳导游之一了,也不是是真是假。不过口才着实不错,短短十来分钟的车程,就把大家都逗乐了。欢笑之声未决,我们已经来到了吃午饭的地方。这顿午饭还不错,没有了吉林、雪乡和哈尔滨那边的超咸的味道。而且有炒的,口味也比较好,大家都吃得挺满意的,不过这里的服务员贼奸,明明每餐团餐我们都会有两瓶啤酒、一瓶饮料的,他们居然没有放在桌面,而是收到了旁边的花瓶后面,幸亏我们有同事发现了,问他,他居然说想你们也是要吃完饭再喝的啦,晕倒!

午餐过后,我们开始了只有短短一个下午的长春行程。第一站是伪满皇宫,东北沦陷后日本人为扶植溥仪为伪满洲国傀儡皇帝而修建的寝宫——伪皇宫。此次参观由那位年轻的小伙导游解说,口才挺好,解释也挺到位的,感觉他的业务能力还是不错的。到我们回来广州后整理相片,我们发现整个行程中,伪满皇宫是最少有照人像的一个景点,我们在这里基本没有合照、也没有单人照,原因除了因为时间比较赶外,主要的是因为大家在这里参观的时候,都是揪心的。想想堂堂中华大国的土壤上,居然出现了这么一座由小日本建起来的“皇宫”,用的是我们先辈的血汗钱,住的是一个中国的傀儡皇帝,无论“皇宫”修得有多么的堂皇,我们一点都感觉不到。据导游介绍,“皇宫”外面还有一个跑马场,上面的用具很多都是金子做的,日本投降撤退时,搬走这些东西都用卡车车了好几天。参观完伪满皇宫出来,已经是下午三点半左右了,接着向第二站长春电影制片厂驶去,据说工厂是四点半关门的,我们到的时候,刚好赶上了最后一场讲解。对这个制片厂的印象,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可能是挺深的,大家在展厅看到了很多五六十年代著名的影星,热烈讨论着,不过无论怎么说,这里也只能说是一间没落的制片厂了,在我们看来只有陈旧的设施和布景,亲身体验了一次电影配音,用的还是那些原始的方法,画面合成,也只是简单的剪接。更有意思的是,在当年拍摄《五朵金花》的场景里,拍照留念还是要收费的。同事看了以后都表示,有机会应该去宁夏的影视城看看,那里比这里大多了,而且租衣服、拍照等等,都是免费的。

离开制片厂,我们去了整个东北行程预定的最后一个购物点,这里的卖点好像是东北三宝和一些俄罗斯精品,因为第二天就要回广州了,所以我们也要开始买手信了,于是比之前的购物点都要多的,买了些东西。价钱还算合理吧,比较不好的是,来的途中那位小伙导游明明说好了这里是第一间可以开正式发票的商店来的,可是到我们买完以后,店员居然否认了这一说法,导游和那的经理商量后,还想说用餐票代替,气得领导对他的印象马上打了折扣。带着这点点怨言,离开购物点,就要去吃东北之行最后的晚餐了,明天就要和赵导分别了,她也挺大方的,额外请我们吃了两个菜,她也算陪同了我们好几天了(从吉林到这里),所以席间领导还想去找她们喝一杯的,结果找遍了餐馆大堂都没找到,只好作罢了。那一顿吃得还可以啦,不过饮料不行,我们说不要啤酒了,都要橙汁吧,那店员居然给我们泡了两瓶雀巢果珍上来,我们一喝就发现了,呵呵。结果只喝了一瓶半。离开饭店前,那位小伙导游终于把刚才买东西的发票带过来给领导了,并道了谦,其实大家对他还是挺满意的,只是这件小事上出了点点误会而已,所以相信最后给他的反馈评价应该不会大差的。吃过饭晚,我们前去感受了一次东北的“夜生活”,去看当地最有特色,应该说现在在全国也很出名了的表演——二人转。沿途在车上都看过很多张碟了,不过到现场看还是第一次,相信也是唯一一次了。赵导挺细心的,想到我们看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帮我们买了第二排正中央的位置,比较贴近舞台,看得很清楚,不过进场后发现这种剧场和广州的真的有天渊之别,音响开到快要把人耳朵给震聋似的,观众在剧场内吸引,前排那几个男的还是整个晚上一根接一根的抽,从未停过的。每个观众面前都有桌子,很多人都买了吃的进来,什么花生瓜子之类的,那些人吃完都把垃圾刻意的丢在地上,之所以说是刻意的,因为我发现他们是看到哪块地有空位就往哪掉,到最后几乎是整个地面都是垃圾。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我们看了这场三个多小时的二人转,虽然说是挺搞笑的,不过到后面觉得实在太低俗了,想不明白,这样的文化怎么可以在东北这么火的。看完了回酒店的途中,大家还在讨论这个问题,不过像赵导说的,二人转是属于雅俗共赏的节目,不过当中还是以俗为主的。所以也难怪,今年央视的的春晚,最后还是把那个小沈阳的节目给去掉了。带着讨论,我们回到了酒店休息,那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这是我们回酒店最晚的一天,而第二天也是我们要超得最早的一天,早上六点就要起来赶火车了。

终章 日跨三省

一觉醒来,217号星期天了,也是我们东北之行的最后一天。简单梳洗洗后,吃早餐的时间也没有,就往火车站赶了,因为我们要坐7点多的火车,赶往沈阳。赵导帮我们准备好了早餐,在火车站和她作了最后的道别,乘上D24次列车,我们离开了吉林省的省会长春市,向辽宁省省会沈阳前进了。

这次的列车开得很快,9点多就到了沈阳了,一下车,就见到了之前沈阳的导游,久违的了于格格了。接齐人后,我们再次在她的引领下,开始了最后一天的沈阳之旅。由于第二天我们就把原定今天的景点张大帅府参观了,所以今天的三个景点都是新加的,时间也比较紧。第一站,沈阳九.一八纪念馆,这是继昨天参观伪满皇宫后的又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不过与之不同的是这里是我们国人自己为了纪念这段历史而建造的。于游在途中就不断给我们说东北人民对这段历史的态度,对她说的,每年918日,随着九.一八纪念馆门前的那个警世钟敲响14下,意味着东北沦陷的14年,整个沈阳城的车辆、岸边的船只,都会伴随着钟声按起喇叭,共同怀念这段历史的情景很是神往。下车后我后就看到了这个警世钟,以后当年第一发炮弹落下的地方的纪念碑,还有那个宏大的9.18纪念碑了。我们在这里都一一作了留影,因为经过昨天我们都知道,进入这个馆以后,我们是不会再有心思去拍照留念的了。赵导带着我们进了纪念馆,我们很意外,她还“抢”了纪念馆讲解员的工作,自己当了起来,随着她的解说,以及她手中挥动的那支导游旗,渐渐发觉,我们这个团的人数正在不断壮大,原因很多自己来参观的人都被她的讲解吸引了过来,随着她走了。一下子我们十人的团变成了五十人左右,这也更让我佩服这位导游了。参观完这里,心情再次沉重起来,还好,我们要去的下一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沈阳怪坡。就像大家之前所听说的那样,怪坡就是看起来是一段下坡路,可无论人、车走在上面,都是下坡要费力,上坡不用费力的。司机先用汽车帮我们试了一回,的确是上坡不用加油,下坡要刹车的。接下来我们自己骑自行车、走路都试了一次,感觉的确挺神奇的。虽然有人说是视觉上的偏差,不过自己真实所见,即使是真的,也觉得被骗得值了。完了以后,我们吃完东北行程的最后一顿午饭,向着最后一站,沈阳飞机博物馆进发,沈飞基本上是为我国空军建造战斗机的工厂,历史很悠久了,听着讲解员的解说,自己也为我国国防感觉骄傲,不过当然了,出于技术保护,这里只展出到了80年代的战斗机模型,再之后的就没有了。参观完沈飞,应该有下午三点左右了。之后我们去了两个地方买手信,当然,这都是我们自己提出,不是行程安排的。然后就直奔沈阳机场,在机场,于导帮我们办好了登记手续,并一个个看着我们通过安检,进入候机大厅,一一道别,才离开。傍晚五点,我们终于登上了CZ3615航班,踏上了归途,离开了辽宁省省会沈阳市,向着今天的最后一站,中国的南大门,广东省省会广州,我们的老家进发了。愉快的七天闯关东行程,也就这样结束了。

后记

关于天气。去关东北,对那里的天气是很无知的,只知道当地往往是零下二十度左右,应该会很冷,所以带了一皮箱的衣服,不过整个行程中,起码有一半是没穿过的。事实上,北方的冷的确不同于广州,广州一般天冷是湿度很高,所以室内没有暖气,所以往往是室内室外一个温度。而东北的冷,只冷在户外,室内一般都有暖气,而室外虽然冷,但穿好衣服也是不怕的。主要的威胁是北方那些割肉般的强风,吹到面上没有保护的皮肤,一下子就能吹得通红。而另一个威胁,是室内外温差,我往往用“一步天堂、一步地狱”来形容。在室内是20多度,通过旋转门、或者是北方特有的双层门(中层一层是用来做缓冲的),一步踏出户外,就是零下10多度的低温了。一步之间感受30度多的温差,那种感觉一开始的确不是很适应,不过到后来,反到觉得是北方的一种特色了,比较喜欢感受这种状态。

关于行程。整个行程中,个人最喜欢的,还是雪乡之行,因为那才是我们南方绝对不可能见到的景色,而且是天然,不是人为的。其它的,尽管导游极力推荐说那个景点如何如何好,不过说句实话,相对于广州,一个城市广场、一间动物园,算什么呢。整个行程,唯一感觉比较繁荣的城市也就只有牡丹江和哈尔滨了,其他城市的商店真的是早早就关门的了,不过也难怪,东北因为纬度很高,所以天黑得特别早,商店往往下午四点就要关门了,晚一点的,是晚上七点。而且东北是没有吃夜宵的习惯的,我们那天晚上9点多到吉林,去吃宵夜,严格来说只能是东北人的晚饭,不过那时整间餐馆已经没用别人了,服务员估计也都是为了我们而留下加班的,真是辛苦他们了。

关于人文。也许如赵导说的吧,在东北人眼里,我们广东人都是非常有钱的,行程中所见种种,也有所体验。不过也正如之前说的,我们的确是会算数的,买东西不讲价是不可能的,这是习惯;而七天的行程,天天要我们带着东西四处走,也不划算,所以前几天买的东西是很少的。这可能给几个购物点的人感觉我们很抠门,不过我们也不在意。相反的,在亚布力滑雪场,我们倒是给了教练一笔不算少的小费,毕竟这也是他们付出而应得的。

总体来说,整个关东之行还是非常的愉快的,用一万多字记录了这次行程,可能还有很多遗漏,不过这也是我的能力能做到的了,剩下的,只能是以后想起了,慢慢填补。

关东之行已经成为了回忆,不过已经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下了点点滴滴,相信很多年以后,还是会想起这次行程的,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再到关东走走。下次一定是要慢慢体会,而不是走马观花的了。


(沈阳故宫大门)


(吉林市松花江)


(牡丹江八女投江纪念碑)


(中国雪乡)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5464/18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