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确是个特别适合做家的城市,没有北京的嚣张、没有上海的浮躁、少了西安的恶劣环境、有了昆明欠缺的四季,生于斯,长于斯,总想终老于此,这是个想让你在这儿颐养天年之处,更可以作为魂归的地方――清山绿水间与这里同呼吸,应该无愧于“金陵”二字。 记得在东大的时光,有位无锡的同学说起他不喜欢南京,认为不及上海,但大四时又与我说起南京时,怀起一股虔诚之心,说这里的文化氛围以及生活中的某些触角已让他真切地感受到。 在学美学的时候,曾经问过个老师什么叫美,在概念和程式之后,顿悟了:骑车在茫茫车流中混沌,猛然间被什么打动了,驻足在路旁,看今天的天空有何不同,看谢了樱花的树上新绽的绿叶,听身边微微的风拂过面庞,感受瞬那间的心灵颤动――这就是美。 其实南京不只是旅游手册上的那个城市,不只是平日里喧闹飞短流长的寻常巷陌,更不是市府官员标榜业绩的功劳薄,现代抑或是古老,开放抑或保守,清洁抑或肮脏,纯朴抑或狡诈,理解她真的真正生活在这里而又用心去体味的人才能明白。 有天突然想起,你们都日渐远去了,留守在这里的只有寥寥数人了,而我是同学中在南京待得最久的一位,处之愈久,知之愈深,关之愈切,感之愈诚,这种与这块土地之间浓郁挚厚的情感远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道明白,我一直以为:人都是平凡而伟大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在我的描述中,客观的南京往往有了主观的基调,也许会影响一些你们对真实的把握,那可能是语言的无奈,也可能是思维的无奈,但相信你们不会无奈:限制的时空概念和无限的思想空间,就是我们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