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访古村道 |
[游记]访古村道 |
2008-03-13cncn.com |
江南的九月,天气时阴时雨,赶走了酷暑,感觉天凉嗖嗖的。 脚板骨折还没有完全痊愈的笔者,抵不住访古的诱惑,加之迫切需要离开城市的喧闹,离开混浊的空气,偕友同往古村道探古。 陆巷古村落位于太湖之滨,在苏州郊区东山后山,距苏州约四十多公里,是江南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主要为明代大学士宰相王鏊的故里。它在太湖大桥通车前,是去西山镇的主要轮渡码头。 刚下车到达陆巷古村落,天公就不作美,下起了绵绵细雨,并有越下越大之势,正巧可在村内欣赏古屋听雨,但雨有下个不停的架势,为了不浪费时间,无奈之中,只能在村落的小店里购把雨伞,此村旅游虽开发不久,但是景点商店的通病却已显露,商品价高质次,一看伞就粗制滥造,好在也只是暂时档雨而已,也算为小村旅游事业的发展作些贡献吧。 进村左转上山,穿过碎石铺就的山路,穿行于桔树之间,宛延一百多米,就到达了山顶-----“寒谷仙境”,据传因有仙人在此落足而得名。仙境利用山石和自然地形筑成的假山小道迂回曲折,给人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其主建筑静观楼,山墙上长满了爬山虎,给人以年久古老的感觉。在此远观太湖美景,烟波浩淼,碧波荡漾;近观陆巷古村,粉瓦黛墙,排列有序。 走过近百米的侧砖路,就来到了“怀德堂”,它原为明代大学士王鏊后裔旧宅,相传因王氏受朝廷俸禄,后裔受先祖厚德庇护,感恩怀德,故名。厅堂内陈列展示着不少明、清家具和近现代生活用品,让人联想到自己的童年时代。但因厅小而物多,物品陈列得有点杂乱无章;而在后楼厢房,把帝王画像与当代人物相邻而挂,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园内宋花石纲遗物瑞芝朵云峰则较为著名和珍贵,值得一看。 从“怀德堂”后门出,进入小村道路迎面便是“怀古堂”,该堂原为王鏊祭祀祖先的地方,历经数百年后已破旧不堪,最近翻新修建。该院多院多厅,花园粒园小巧玲珑,园林建筑的廊、池、花街、假山均全。该园除室内陈设外,建筑翻建时已失样。 出“怀古堂”左转,同在紫石街上,高耸着解元、会元、探花三座丁字布局的明代牌楼,它记录着王鏊连中三元的历程。村内为同一人建三座牌楼,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其实王鏊只能是中了二元半,因为他是探花而非状元,据传当年殿试时,原定为状元的,但因主考官有私心而被压为探花的,不知此传是否可信? 沿着探花牌楼边小巷前行数十米就是“惠和堂”,此便是王鏊的故居。它纵轴三路,深五进,建筑规模宏伟,门楼、大厅、堂楼、客厅、花厅、书楼等一应俱全、原汁原味,木刻、堂匾和书画等附设品,更体现了较深的文化底蕴,是目前保存得较为完好的江南官宦宅第的代表。 穿过曲曲折折的村道,来到“宝俭堂”,这也是陆巷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古建筑之一。它始建于宋代,原为南宋兵部尚书叶梦得的故居,明清时多有修缮,宅第布局规则严格,庄重、朴素、高雅,花园梦园里亭、台、桥、水池、假山,多种图案的花街铺地均有,是苏州较为典型的官宦府第宅园式园林。 不知不觉中便来到了陆巷村的尽头。出村,就进入了陆杨古道(陆巷村至杨湾村)。 陆杨古道曾经是东山很重要的交通要道,只是在多年前,自修筑了环山公路后,这里才人少马稀,除了当地村民之外,渐渐地被人遗忘了,原先它可是至陆巷的唯一通道。 进入古道,雨就慢慢地停了。山风习习吹来,感觉丝丝凉意。道旁除偶有村宅外,两边均为用山中碎石筑起的层层果田,种着桔树、枇杷树、石榴树等。据当地村姑说,现今尚未到结果时期,如果到了十月中旬,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很是好看。古道路面均用侧砖砌筑,图案时而一字,时而人字,时而方形,多种多样,相互搭配,可见砌街人的独具匠心。古道静谧,树林中不时传出鸟叫声,但终因离公路不远,也时有传来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在这安静中也透出些不宁。 正走着,忽见前面路旁有两只破碎的石羊坐卧于上山路边,对面的路基上更有雕花的青石条躺卧其上,拾级而上,一探究竟,方知此乃明代大学士王鏊的坟冢。现今已是乱草横生,仅存一小山丘而已。当地村姑介绍说:原来此地气势宏伟,石人石马石牌楼俱全,都在文化大革命时被革命了。现今路旁堆了不少砖块,估计也准备修复的吧?一代名人安息于此,或许早该如此了。 前行不久,就房连着房,村连着村了。路面也是:时而是砖砌路,时而是水泥路,时而是碎石路,较先前“混乱”了不少。刘公庙可见数座,新旧都有,原来是当地的民俗,要刘公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刘公庙是每村必建,这在当地是一种风俗。 经过了正修复的灵源寺不远,便是轩辕宫了,它因供奉了中华民族的先祖而得名,该建筑依山而建,气势雄伟,体现了村民们对黄帝的敬仰之情,二零零六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过轩辕宫不远,古道就与环山公路结伴而行了,因紧贴公路,古路就再没有人走了,这百多米的古道,杂草丛生,完全淹没了路面,用心寻找,才隐约觉得有砖砌路面的痕迹。 再入古道,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明善堂”了,明善堂气魄雄伟,整个建筑将砖雕、石雕、木雕、彩绘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建筑分内外两区,给人以迂回曲折之感。砖雕是明善堂的特色,而门楼和塞口墙是明善堂中砖雕装饰精华部分,是厅堂对景观赏所在。它是学习古建筑的范例。现今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过明善堂不远,就到杨湾村了,这又是另一个古村,陆杨古道也就到此结束了。当地村民说,这条古道不到十里,但起码也有七八里,笔者对距离把握不准,只是边走边看,边走边学,走了将近二个小时,受益非浅。 访古村道,离开城市,体力消耗不多,学到东西不少。乡村给我一片清新的感觉,心旷神怡,怡然自得。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5671/18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