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理游记:去走云之南(29)、下关风中悠悠情

[游记]大理游记:去走云之南(29)、下关风中悠悠情

2008-06-10    17u.com

去走云之南(29)、下关风中悠悠情

我相信,每一位来到大理的游人,首先感受到的是那猛烈的下关风。说起这下关风,在大理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据说在很久以前,苍山上有一只白狐变成了美女来到洱海岸边与一位白族书生相恋,有一天,书生的先生发现了此事,愤怒地操起砚台将书生打落到了洱海里。白狐为救她的情人,跑到南海找观音菩萨求救,观音被痴情女子的举动所感,便送她6瓶风让她把洱海的水吹开救出书生,白狐临别时观音还一再叮嘱她途中不能说话更不能叫喊。可是救人心切的白狐匆匆赶路来到下关洱海之畔时因不留意被脚下的石块绊倒在地,无意之间“哎哟”一声痛叫,结果6瓶风一下子跑了5瓶。从此,下关这个地方便有了经年不断的风声。
这是在从机场到下关的路上,金花讲给我们的一个动人的传说,同事们在问,那还剩下的一瓶风能救书生吗?金花嫣然一笑,没做回答。
其实,下关风是下关这个地方特殊地势的产物。这里海拔在1974米,比它西边的漾濞高出近500多米,两地之间的大气环流受阻,在这里形成了不息的风源,再加上冬春盛行的平直西风气流和夏秋印度洋上孟加拉湾的季风通过哀劳山和苍山间的狭谷直灌下关,就更加剧了下关风的剧烈程度,尤其是冬春季节更为猛烈,而我们来的正值这个季节。但是,这里的风不象北方这些年来的沙尘暴,这呼啦啦的风中,没有一丝尘埃,清清丽丽。
说起这个季节下关风的猛烈,金花讲了这样一件事情,说是去年这个时候,从昆明来大理的一趟航班由于地面风大在大理机场几次试降都未成功,然后只好再飞回昆明。机上乘客不明其意,状告航空公司耽误了旅客的旅程,理由是当时大理机场的情况是,一无云,二无雨,航班无故返航。直到最后,旅客们才弄明白了是怎麽回事。
我们住进下关饭店,已近夕阳西下时分。刚打点好住处,我便匆匆走出饭店,想去寻找那曾记载进史册里的“唐标铁柱”。
据历史记载,唐高祖李渊曾在云南设置管理机关,后来吐蕃势力曾一度扩展到大理。景龙二年(公元707年)唐王朝为打击吐蕃势力恢复对滇西的控制,派唐九征率兵讨伐吐蕃,并将吐蕃赶出了大理,恢复了唐王朝在洱海地区的势力。为纪念唐军凯旋,唐王朝便在洱海地区铸立铁柱,以示后人。问及金花,她却说这根铁柱如今不在下关,而在下关东南的弥度县城西的铁柱庙内。看来,这次来大理是无幸去目睹这根千年的铁柱了,但我还是离开了住所,想在下关城内走走,因为,这下关城与那大唐王朝有着太多的纠葛了。
历史上,南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统一了洱海地区以后,在这里建都太和城,而在今天的下关这里修建了太和城的外城龙尾城,这是古太和城的一道固若金汤的南大门,那雄踞在龙尾关上的鼓楼,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唐代那极其惨烈的天宝大战就是在这里拉开帷幕的。
经金花的指点,我与同事来到了西洱河南岸,如今,这里的古城墙已经坍塌,而高耸入云的龙尾城门鼓楼却依然屹立在原地。一抹残阳被苍山衔于峰尖,落日的余辉映红了整个洱海的水面,猛烈的下关风将洱海掀起万倾的波涛。迎风而立,烈风呼啦啦震动着耳膜,我仿佛听到了千百年前这座城里的巫士为保佑南诏不受侵犯,在大敌压城的紧急关头,伴着粗犷的壮士临阵舞而敲响的那单调低沉的铜鼓声。
在我国古代的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南诏王阁罗凤因不堪姚州都督张虔陀的欺凌,曾谴使去往唐都长安连表控告。而是年的唐王朝以从鼎盛时期开始了衰落,朝廷听信扬国忠的谗言,反派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8万顺灵管道南下讨伐。面对唐军的逼近,南诏国被迫反戈。就在这龙尾关城内,具牲牢、设坛祭,数十名巫士齿咬短刀,手操利剑,面涂彩画,身饰各种凶兽形象,昼夜击鼓而舞,鼓舞士气。南诏将士在阁罗凤的指挥下,迎着猛烈的下关风出城迎敌,一场恶战撕杀声震撼苍洱,唐军残遭失败,尸骨遍于野地,鲜血注入洱海。但扬国忠反而邀功取宠,在唐庭面前竭力陈述鲜于仲通战功卓著,继而又在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派贾灌率兵8万南来,而不畏强敌的南诏将士又趁贾灌立足未稳之际,又使唐军受到重创。穷凶极恶的唐庭在扬国忠的鼓惑下,又于唐天宝十三年派成都留侯李宓率兵二十万攻击南诏,但又在龙尾关前全军覆没,积尸壅水,李宓毙命。在如今下关西洱河畔的天宝街还有使人发思古之幽思的唐天宝战争遗址---万人冢。这原本是和睦相处的唐南关系,由于听信扬国忠的谗言,从此便蒙上了一层阴云。一直到唐元贞10年(公元794年),唐派出使臣崔佐来到南诏国,与当时的南诏王异牟寻会盟于点苍山,失和了42年的和睦团结才重又得以恢复。
夜幕降临了,我和同事们徜徉在西洱河的黑龙桥上,眺望着夜幕笼罩下的苍山斜阳峰,我知道,那里有曾是白族人手下败将却又被白族人奉为其本主的李宓将军庙和叙述天宝之战的“南诏得化碑”。置身于下关城的夜幕里,今天仍可以感受到这古代龙尾城的险要之势。当年的龙尾城曾是南诏国都太和城的卫星城之一,它依仗西靠“冰雪封锁千仞立”的苍山,东临“此水可挡十万兵”的洱海,南傍西洱河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南诏国的“一将挡关万敌摧”的南天屏障,也是中原历代王朝攻击大理的必克难关。
大理白族人民是善良和宽厚的,他们除了把战死的唐军将士的白骨堆起了万人冢,又在李宓战死几百年后,在风景秀丽的斜阳峰下,建造庙宇,奉为本主。可见,中华民族的统一团结,始终是根深蒂固的呀,这一点,在大理特别能感受的到。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130676.html35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