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老而弥坚——云南七日游(第6天) |
[游记]老而弥坚——云南七日游(第6天) |
2008-03-23cncn.com |
昨天晚上去听纳西古乐了,见识了世界上最年老的乐队。说实话,对古乐其实并不了解,去听,完全是冲着宣科曾经激起的古乐论潮,想实地亲眼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乐队。 晚上的剧场里还是有点阴冷的,不过台上的布置等等却让人很有期待。随着锣响,一群白胡子老爷爷们鱼贯上场。真是老啊,有的看上去真可以称得上是老态龙钟。宣科因为生病,所以说要下半场才能到。演出开始没过多久,老爷爷们有的就疲态尽显。音乐是挺好听的,也比较有特色,但是我总觉得对台上的老先生来说,是种折磨。当原本的爱好,变成了一种商业谋生手段,也许一开始会觉得新鲜,觉得感激,但是当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天天晚上来演出,演出相同的曲目,那种激情,就再也找不到了。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群被迫无奈,在大多数老人已经休息的晚上,还来演出的老爷爷,一个会打盹的乐队。
当然啦,虽然老,但总也是丽江一景,相信这样的演出还将持续下去。
到晚上9点多,宣科出场了,一开始的几句话,调侃自己,调侃时政,倒也获得了不少掌声。但是,他象是受到了鼓励,说个没完了,滔滔不绝,扯东扯西,听到后来,有点不耐烦了。再加上天冷,快受不住了。虽然宣科对于拯救古乐确实有功,但是现在,似乎把他捧到了一个近乎神化的地步,则有些不是滋味。
第二天,去看看丽江城的老建筑之代表——木府。木府是丽江古城之“大观园”。纳西族首领木氏自元代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开始兴建木府。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形成了今天的规模。木府位于古城西南隅,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也就是说,这样的宫殿,已经属于王者的级别了,大大超出了土司所应有的级别。
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整个建筑群体座西朝东。去木府的路上,会先看到一个大牌坊,上书“天雨流芳”四字,据说是纳西语“读书去”的谐音,体现了土司重视文化教育的良苦用心;再往下走,是个石头牌坊,上书“忠义”两字,表达了土司对皇帝的忠心。进入木府内,先看到的是议事厅,端庄宽敞,气势恢宏,颇有紫禁城太和殿的风范。万卷楼是藏书房,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土司议家事之殿。玉音楼是接圣旨之所在地。整个木府被靠狮山,御花园就在古柏深处。但是为了避讳,御花园写成了“玉花园”。在万卷楼楼上,还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玉龙雪山。 整个木府气势恢弘,虽为地方土司,但确有帝王之风。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座廊桥。据说当时为了连接木府的两幢建筑,又不至于封掉原先的街道,土司才想出建造廊桥的主意。看来,为政者须虑万民之意,在当时遥远的西南边陲,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出了木府,在街道里晃悠,晃着晃着就来到了城后的农贸市场。买了些新鲜的枣子橘子,体会了丽江当地人的生活。下午就开始了我们的购物之旅,在丽江古城购买他们最有代表性的商品——披肩、银饰、茶叶、民族娃娃等。东西质量只能算是一般,但是很便宜。我特别喜欢那些民族娃娃,要买木头的,塑料的不生动。百岁坊买了两根项链,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 晚上,去网上看到的一家小店吃腊排骨。太赞了!!!!在象山农贸市场,从古城门口的大水车这里坐2路车,就能到市场门口了。 进市场后,笔直走,第一个路口左转,就可以看到招牌了——钰洁腊排骨。场地很简陋,一大屋子的小凳子小桌子,总共大概20多桌。每个桌子上一个煤气炉,上面摆着一只咕嘟咕嘟的砂锅。生意出奇地好,我们5点多到的,只剩三张桌子了。排骨非常非常好吃,都是肋排,汤里的番茄很香,酸酸的,把肉的鲜味吊出来了。量很足,三个人吃一锅足矣。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6134/19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