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明信片 这是一个梦想,或许来自电影,或许来自书籍,或许,是由喜爱旅行而生出的向往:我会从世界那些美丽的角落里,以盖着当地邮戳的明信片,封缄我的回忆. 可是,这个梦想的实现,一直颇多坎坷.苏州城里,只寻到古吴轩二十枚一本的收藏版.上海滩头,在东方明珠塔上有着号称亚洲最高的邮局,明信片却只有两种选择.至于其他的景点,九寨,云南……明信片与门票有机结合,于是不可兼得.而那些非旅游旺地的二级小城市里,柜台上往往只摆着孤零零的有奖贺卡. 所以,厦门,是明信片有天堂. 厦门大学门外的小店,卖的是日本漫画家绘制的特色明信片,大头娃娃和绚丽的花朵,与厦门无关,却叫人注目. 中山路上的光合作用书坊与鼓浪屿上的新华书店所售的,一套八枚,主题各异,有厦门大学,鼓浪屿风景,鼓浪屿建筑,厦门市容,只是印刷质量欠佳,照片色彩看起来有些失真. 轮渡邮局,算是厦门一景吧,古老的邮局里,有卖各种类型,带邮资的明信片,如"厦门二十名景"等,制作很精美,但似乎不舍得拆开邮寄呢.在邮局里也有卖一元一个的纪念邮封,邮戳的时间正是邮局建立的时间,整个设计很有民国时期的味道,是非常好的纪念品,不要错过. 鼓浪屿上随处可见的,是一套十枚的鼓浪屿风情.用翻黄的卡纸印刷,与盛名在外的手绘地图似乎师出一门.照片并不是建筑的全景,往往是一盏窗,一扇门,不经意间,记录着时光,每一张图片里,都有很好的阳光,像是岁月留在记忆里的味道,淡淡栀子香,蓝色百褶群,呵,想起奶茶的《后来》.其实在中山路的书店里,也有卖这一系列的明信片,只是存货量少,看起来都很旧,且独独缺了鼓浪屿的.来到岛上才知道,原来"鼓浪屿"已经被鼓浪屿垄断了呢. 最值得一提的,是只此一家的手绘明信片.其一是在青年旅舍发售,店主据传是厦大美术系毕业,故而店里挂了许多画作,想来,明信片也是亲自绘制,有细描的景物,更有他家的宝贝动物们.另一个售卖点,在BBC旁一家名为"花与爱丽丝"的小店里,店名借用了岩井峻二的电影,卡片也带了些日系风格,绘是仍是鼓浪屿,却是画有梦中,在云端,在带着些甜蜜气味的树丛里,绵软可爱简洁细腻,就像童年时深信的粮果王国. 鼓浪屿上随处是邮筒,甚至连各家旅店里也有着小小的雕花邮箱,在娜雅,还有自己的纪念邮戳.邮票可以在旅舍前台买,但常常断货,未免遗憾,还是在轮渡邮局捎几张"飘洋过海"吧. 一日傍晚,看见邮局工作人员把大大的信件袋子拖上渡轮,掩嘴偷笑,我的卡片,也在其中吧,渡过鹭江,再旅行百里,与我在彼时彼刻重聚. 与此相关的外一篇 在娜雅的下午,阳光正好,在蓝色的小浴室里洗了头发,不披外套,直接占据露台上大大的桌子.杂志,果冻,笔袋,明信片一一摆开,我要在这个冬日里,用阳光晒干头发,用阳光在明信片上写下我明明白白不可一世的得意,用阳光勾起她们不可排解的嫉妒,用阳光向父母邀约,什么时候,我们一家再回琴岛,同享幸福. 飘着钢琴声的码头仍然热闹,迎来送往;一批批的游客在小楼上停留,羡慕,拍照,听导游介绍隔壁某国领事馆的过往;几对拍婚纱照的新人含情脉脉,倩兮巧笑;而我,是这里,最闲,最幸福,最快乐的明信片书写者.
 (阳光下的露台)
 (娜雅的邮箱)
 (花与爱丽丝)
 (青年旅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