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回来了。很累很累。但累得很值得。 黄山是厚待我的。三天的亲密接触,天天有惊喜。
第一天,上山途中,晴空万里,他突然大叫一声:彩虹! 我跟着抬头:哎呀,这不是传说中的佛光吗! 好大的光圈,绕太阳一周。 奇怪,天那么晴好,竟然也能看到佛光? 更奇怪的是,佛光就这样一直在我们头顶,所有人却都低头看着自己的脚下,若不是他猛然抬头,竟然没有一人看到! 想想觉得人真是挺可笑的。
始信峰是一座传奇的峰,据说原本徐霞客不相信黄山有传说中那么美,直到他登上始信峰才由衷地感叹黄山的美。 不知道当年徐霞客登峰所见的是否和今天的我一样。 那山,那松,的确俊美!拔地而起,层层叠叠,气势非凡。
傍晚登上光明顶,等待日落,却因为云层过厚而错过。 但站在光明顶最最边缘,望着对面的莲花峰、螯鱼峰、天都峰,还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群峰,还是觉得自己没有白来。 一个导游正在讲解“光明顶”的由来:很久以前,山顶有一个寺庙,有一天,老和尚打开寺门,只见眼前一片光明。“光明顶”便因此命名。 导游接着说:这个和尚不知道,他看到的只不过是最最普通的海市蜃楼而已。 导游的口气让我难过,现代人为什么总是那么狂妄呢?
那晚睡在山顶的高低铺。公共卫生,没有洗澡。隔音极差。我只勉强睡着2个小时。 睡睡醒醒间,一直在想,人要看到那么美的景色,是要吃些苦头的。 古时候,有几人能亲临佳境?自然有大美而不言,人怀着崇敬,千里跋涉,得以瞻仰。 现代,把宾馆搬上山顶,有钱人带着膨胀的自我,轻松游逛。他们能感受到多少?自然又承受了多少? 这是人类对自然的亵渎。
第二天一早,4点起床,爬上丹霞峰等待5点半的日出。 丹霞峰的峰顶不知为何拦了铁门,我们起初也是在半山腰等。等到5点半,天已经很红,太阳却还不露脸。大家散了。 我跟着他继续向上,钻过铁门,爬上了峰顶。竟然也有几个人爬了上来。 刚站定,太阳竟也露出了脸。远处的云海也涌了过来。 那一瞬间,美得不需要语言!有相机的用相机,没相机的用眼睛。拍摄,感受。惊呼,发呆。 我们在峰顶爬来钻去,只为找到好的角度,看到最美的景色。 渐渐地,人都走了,只有我们不愿离去。 这美景,一生能见几次?已似仙界,不是人间了。
这天的主要行程是走西海大峡谷。花了5个小时走完全程。 在古代,这里是不可能有人进来的。所有的路都腾空建在绝壁上。 我们在峡谷间一环一环绕下去,再一环一环绕上来,得以看到峡谷的全貌。 这些绝壁上的细道是人类智慧与毅力的结晶,让我感动了很久很久。 峡谷深邃,飞鸟盘旋,怪石嶙峋,绝壁高耸。 我在这个峡谷里看到好些天然石像,有罗汉,有菩萨,有古书生,有修行者,有灵猴...... 我猜想,在人类没有进来的年代,这里可能是仙人常来之地。后来,人来了,他们就走了,只把石身留了下来。
那晚终于住在能洗澡的高低铺,隔音也好了很多。于是美美地睡了一晚。
第三天,翻过光明顶,一路下山,经过螯鱼峰,要爬最险的天都峰了。 上天都的阶梯很陡,还好现在两边都装了绳索,手可以抓,心就不那么慌了。 一路咬牙,来到鲫鱼背。这就是传说中最惊险的地方吗? 如果没有绳索,那是真的天险了。可是现在,有惊无险。我反而有些失望。 终于登上天都峰顶了!四面绳索环绕,但风一吹,脚还是有些发抖。 他偏偏还要爬出绳索去,气得我眼冒金星!还好坐了一会儿就回来了,没出什么岔子。
从天都往下爬的路并不比上来时好走。 曲曲折折,弯弯绕绕,反而没有绳索了,只能用双手抓住石头或石缝,以此来安定摇晃的心。
终于下了天都。 又经过两个小时左右来到黄山大门口。 整个人放松下来的时候,才觉得已经很累了。 那天晚上竟然滴水不进。澡也不洗,倒头便睡。我想我是尽力了。 还好,一觉过后便恢复过来。
回程的路上,望着远去的黄山,我默默地感谢他对我的厚爱。 他真的很美。挺拔、阳刚、柔情、梦幻。 只是不知我们的到来对他来说是不是一种打扰? 那么多人来看他,他觉得烦了吗?还能承受吗?
我不会再来了。少一个人,他就多一份清净吧。 把他留在记忆里,就是永恒了。  (抬头见佛光)
 (日出)
 (云海)
 (日出和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