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行走在斯德哥尔摩(一) |
[游记]行走在斯德哥尔摩(一) |
2008-05-23cncn.com |
行走在斯德哥尔摩(一) 机场门口乘上机场大巴(Flygbussarna)去中央车站还挺方便。窗外的绿色的草木和到处开放着的黄色野菊花,在春末夏初的阳光照耀下,给我一种舒服感觉,旅途的疲劳也暂时忘到了脑后。 五月的斯德哥尔摩,天气变化多端,到达时飞机上广播说当地的气温是27度,还以为是听错了,机场见到的人都穿短袖,随身带着的外套也没派上用场。第二天早上,一早出门,马上打了个寒战,远处Gondolen高台酒吧瞭望台上的显示的温度是5度,加上强劲的海风,赶紧跑回去穿衣服,这下子毛衣外套都派上了用场。再看看外边的当地人有穿大衣的,甚至有穿羽绒服的,还有人戴上了帽子和围巾。后来慢慢得出了经验,这里只要出太阳就暖和,阴天再有点风,就要多穿衣服。在北欧,太阳真是很重要啊,怪不得北欧人到东南亚那么爱晒太阳呢。看来传说中北欧西晒的房子好卖也不是假的。 五月应该是斯德哥尔摩旅游的淡季和旺季的交替季节,由于从决定到成行比较仓促,便宜的旅社已经不太好找了,尤其是连续住几天的找起来更加艰难。好不容易订上了一个旧船改造的旅店,不但价格不菲,而且还是公共洗手间,不包早餐,还要自带床单枕套被罩。唯一的好处是地点就在美丽的梅拉伦湖(Mälaren)畔,对面就是市政厅,离老城(Gamla Stan)地铁站只要5分钟的路程,住在这里上老城一带的景点甚至去瓦萨博物馆及斯康森公园都不用坐车了。 五月的斯德哥尔摩,早上4点多天就亮,晚上快10天才天黑,对于我这样的时间不是特别的充裕的人是再好不过的了,无形中每天增加了不少的时间。斯德哥尔摩的地铁不便宜,坐一次要40克朗,花了230克朗买了一张7天有效的交通卡,不管是汽车电车还是地下铁就可以随便坐了,7天下来觉得还挺合算。 骑士岛Riddarholmen是离我住的地方最近的地方,位于老城西面。在17世纪瑞典最强大的年代,这里是有势力的骑士和贵族们居住的地方,曾经是斯德哥尔摩的政治中心。岛上的建筑古色古香,色彩丰富,充满了中世纪的味道。岛上有个广场叫做伯格吉尔广场(Birger Jarl Torg),是这个岛的中心,岛上重要的建筑都外这个广场四周。这个广场是以斯德哥尔摩的创始人伯格吉尔(Birger Jarl)的名字命名。广场中央是伯格吉尔的雕像。四周有的最高法院,万格斯卡宫和城里最古老的建筑之一的比尔耶尔亚尔圆塔,这些建筑都很有看头。高大的骑士岛教堂(Riddarholmskyrkan)是骑士岛最突出的建筑了。哥特式红砖主建筑上的黑色的铸铁塔尖直冲云霄。建于13世纪的骑士岛教堂最早是座修道院,后来成为瑞典君主和贵族的墓地。由于多次从这里经过,骑士岛清晨时的幽静和傍晚夕阳余晖笼罩下的浪漫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从市政厅塔楼上俯瞰骑士岛 骑士岛与老城之间有一栋漂亮的建筑就是贵族院(Riddarhuset),这座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建筑虽然不高,但显得气度非凡。这座建筑为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正面的屋顶上有各种人物的雕像,其大厅的墙面是用了多达2300多个盾牌所装饰而成。这里曾经是贵族聚集的地方,也曾是斯德哥尔摩的政治中心。贵族院前方的雕像是瑞典皇帝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Gustav II Adolf)。这座建筑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建筑之一。 贵族院 我觉得市政厅(Stadshuset)应该是斯德哥尔摩最值得看的建筑,这是斯德哥尔摩的地标之一。从我住的船上望去,市政厅象是建在水上,中央车站(Centralen)是坐地铁到那里最近的车站了。市政厅是一座方形的红砖建筑,中间是一个露天小广场,东边建筑上有四座雕像,东南角有一座100多米高的塔楼,塔楼上的三个王冠的镀金风标,是瑞典王国的象征,也象征当年组成卡尔马联盟的三个成员国—丹麦、瑞典和挪威。南边是高大的柱廊,柱廊里有诺贝尔的石挂像,还有一匹很大的木马。柱廊前面是一个湖边花园,有喷泉和雕像做为点缀,这里视野开阔,可以隔湖与骑士岛相望,也可以眺望南区(Sodermalm)地区的沿岸景色,是一个非常值得驻足的地方。 市政厅 可惜的是,市政厅只允许由导游带领参观,我去的时候上一场刚刚开始,下一场要等两个多小时,可惜啊,诺贝尔得奖者举行晚宴的蓝厅和著名的金厅没机会看了。听说斯德哥尔摩为了教育输出,每年的都会为外国的留学生在这里举行一次欢迎餐聚,留学生们能看看蓝厅也算是挺幸运的。看来只可以上塔楼看看了,当天上塔楼的人不多,塔楼内道路狭窄,一次只可以允许20来个人入内,塔楼内部有个博物馆,摆放着各种人物的雕塑,其中有一个巨大的雕塑达到7米多高,电梯只能到达塔楼的6层,剩下砖制的狭窄走道和木头造的360多节台阶,就要考验腿力了。 塔楼的露台是俯瞰斯德哥尔摩的最佳地点之一,露台上四周有四座雕像,这些雕像神态各异,都是航海的保护神,每个雕像都注视着自己保护的领域。露台的顶端,有九个吊钟,据说最大的那个是荷兰人送的礼品。站在露台上放眼望去,斯德哥尔摩全市10多个岛屿尽收眼底。梅拉伦湖波光潋滟,风帆点点,游艇穿梭往来于市区各岛之间。市内高楼林立,古今建筑相映成趣,四面八方都是让人看不够的美丽景色。用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介绍这座建筑的一句话来说,“在这个时候,你才会说:斯德哥尔摩真的很美!” 斯德哥尔摩老城(Gamla Stan)是所有来斯德哥尔摩的人必去的地方。一排排褐红及鲜黄的17世纪尖顶“新”建筑,与一座座色彩光鲜的中世纪古老建筑物,巧妙地混合在一起,而且保存得完好无缺。实在令人看得心醉。这里随便一栋建筑就可能是博物馆,斯德哥尔摩有50多个博物馆,很多就坐落在这些老建筑当中。走在老城里用石块和大鹅卵石铺成的,狭窄的起伏迂回的街道上,很有点时光倒流的感觉。
不要指望在老城见到多少奇伟的景色,老城街道壁高路窄,典雅中带点稚气,也没有什么名店,只有糖果、雪糕店、酒吧和工艺小店。但在这里可以放慢脚步,慢慢穿行在百年的老街道中,尽情享受那份闲适的情调。老城里的老街道老建筑,花了我不少的时间。我喜欢一条街一条街慢慢地流连这些古老的街道,观看一座座古老的建筑,在历史长河里慢慢的感觉。走累了,坐在街边的咖啡店里喝杯咖啡歇下脚,遇到当地人,还可以听他们娓娓道来一栋栋古老建筑的古往今来。我同样觉得夕阳笼罩下的老城,是最动人的时刻。 大广场(Stortorget)是老城最应该去的地方之一。这个有700年历史的地方,500年前就是老城的中心。广场四周都是著名的历史建筑物,最著名的是前身为股票交易所(Börsen)的诺贝尔博物馆(Nobelmuseet)。这里也是瑞典文学院的办公地址,据说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从这里评选出来的。这座建筑里同时还有诺贝尔图书馆。这个广场还因另一件历史事件而出名,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在1520年11月8、9两日,曾以特赦为诱饵,欺骗94名瑞典贵族和神职人员及民众前来,结果全部在这个广场被杀死。这就是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大屠杀。 大广场(左边是水井纪念碑,中间红色房子下边是斯德哥尔摩第一间咖啡馆,右边是诺贝尔博物馆) 广场上有一口水井的纪念碑,这是斯德哥尔摩最早的水井原址,这口水井早在150多年前就已经干枯了。广场上一座灰色的漂亮楼房(Grillska huset),是基督教会为失业和无家可归的穷人提供援助的民间慈善机构。对面的红色的房子,是斯德哥尔摩最早的咖啡店。广场四周有不少古董店和酒吧。是一个让人感到温馨惬意的地方。看来近500年前的血腥早已逐渐被人们淡忘。大广场西南边就是著名的德国教堂(Tyska Kyrkan)。 德国教堂是由14世纪一个德国商会所捐赠,一度成为唯一在德国境外的德国教区,18世纪,因为教会师班在瑞典国王面前演出,成为当时瑞典教会音乐的发展中心。教堂内部为巴洛克风格,所有设计、壁画皆出自德籍建筑师和艺术家,其中最醒目的莫过于在侧翼的「The Royal Gallery」,这并不是国王艺廊,而是皇室专用的包厢,由金黄色和绿色为基底,外观刻上代表瑞典国王查理斯11世的花押字,金碧辉煌。另一个有趣的雕塑则是在神父讲坛(Pulpit)下方,这座采跪姿的天使,倒是在其它教会里比较少见的。现在每个星期天里面还有德语的宗教仪式,教堂的大钟每隔4小时还会传出悦耳的钟声。 更多照片见:http://photo.163.com/photos/annnl/155576408/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9819/16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