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老年游大马--马六甲篇--1 |
[游记]老年游大马--马六甲篇--1 |
2008-05-29cncn.com |
出门走不远就是城市广场,里面有家乐福超市。马六甲的过去辉煌历史遗迹,大部分坐落在城市广场及靠近河边的喷水池一带,随意步行即可抵达。城市广场在往前一点,即是圣保罗山,这里是葡萄牙的圣地牙哥城堡及圣保罗教堂的所在地。在圣保罗山下的广场,遇上一批刚结束早锻炼的华裔老人,和他们互相招呼后,他们停下和我们聊天。他们对祖国的强大表现出极大兴趣,他们说,他们人在国外,但是也和中国荣辱与共,中国强大了,他们脸上也有光,腰板也直了。他们介绍给我们马六甲的景点和有名的小吃,非常热情。告别老华侨们,我们还是老规矩先去唐人街。沿城市广场前行,经过圣保罗山,走过红屋,过了马六甲河上的桥,就是唐人街。 我们走过一家华人饮食店铺看到“晶露”的广告,我们在店门口刚停下脚步,就被热情的老板娘请进去,这是个原来做古玩的,现在又做餐饮的店铺。店堂四周都是橱窗,里面展示的中外钱币、邮票、印章等,墙上悬挂着年代久远的画着美人的香烟广告,店堂里用的都是老式的桌椅,环境非常好。我们就坐下吃早餐。我们要了福建虾面和一碗晶露(一共10马币),晶露其实就是冰沙之类的饮品,把冰打成沙一样,放到盛有红豆的碗里加上椰浆、炼乳和一些红红绿绿的东西装饰就叫“晶露”。品尝过后感觉味道一般,可能在马来西亚的天气吃这种饮食可以解暑。 早餐后我们沿着鸡场街一直走,看到马六甲华人把深厚的中华文化保护得很好,好多国内已经消失的东西,像会馆、祠堂、武馆等在这里还保留着。到了鸡场街文化坊的三角坡舞台,舞台上为“嘉年华”活动的布置还在,据说唐人街只要有活动就异常热闹,特别是过年,要热闹几天几夜,各种中国式的文化活动在这里都能看到。靠近鸡场街文化坊的三角坡舞台两旁有2间观音堂,2间“观音堂”隔街相望,庙内都供奉18手的准提菩萨。最有趣的是,明明隔著同一条马路相望,两庙地址却不一样路名。崇德堂的地址是观音亭街,观音堂的地址是鸡场街。 鸡场街文化坊的三角坡舞台是个三岔路,舞台左边是鸡场街,右边是称作观音亭街。观音亭街可说是老庙宇相当集中的一条街道。从青云亭走向鸡街场的百步范围内,共有8间华人庙宇,其中6间是近百年或百年以上的老庙,所以当地华人有称它为“庙街”。在这么近的距离内有多间老庙实在很不容易,并且另外还有印度庙、回教堂,是华印回寺庙齐聚在一起,这是很罕见的。在南洋,宗教活动往往被利用作为社群团结的象徵。各国移民都把各自乡土信仰带到一个新的地方,以缩短新居留地和本乡间的地理与精神差距,而神明世界所代表的伦理道德,又兼能巩固社会秩序和影响个人意识取向。但是多种宗教信仰都集中在百步之内,而且相安无事、和平共处是非常少见的。 从三角坡舞台的右边一直沿着“庙街”走就到最著名的青云亭参观。这"青云亭",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华人庙。在建筑结构上具有中国古老的艺术性,表现于装饰的手法为雕、塑、彩、贴、砌、写、书等七种,成为有中国传统的古色古香,多姿多彩的建筑物。只见香客如织,均为华人,庙里香火氤氲。庙里的柱子、椽子、墙壁、大小菩萨,都是漆黑漆黑的,的确够古的了。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0078/20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