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甘竹滩游玩 |
[游记]甘竹滩游玩 |
2008-07-19cncn.com |
雨下了两个多月,突然放大晴,让人真有点吃不消,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带上儿子从大良到甘竹滩,四十分钟的车程,专程来看洪峰,记得小时候每当汛期,我总是撑着雨伞站在天桥上观看滔滔的江水跃过发电一车间的房顶,轰隆隆,分不出是发电机发出的响声还是洪水拍打房顶的声音,很多渔民会张开渔网等鱼自投罗网,不多久,你会看到渔网上粘满白花花的鱼,经历两千多年,鱼还是愿意“上钩”。甘竹滩是西江主航道,它一头通往广州,一头连接西江。昔日甘竹滩“滩石奇耸,声如雷霆,江水、海潮互为吞吐,邑之巨观。”来往船只十分危险,稍不小心,就遭触礁沉没之灾。以前这里流传说:“甘竹滩,鬼门关,船过要沉,艇过要翻,鹩哥飞过要兜弯”。老人家会告诉我们,就是这个原因,连日本鬼子的船只都不敢来。可是,自家的船只也不敢从此而过。在1971年1月至1974年3月政府投资建设了甘竹洪潮发电站,甘竹滩电站是我国首座平原洪潮发电站。记得小时候很多外来的客人来参观,香港的特别多,他们会带上相机帮我们拍上几张相片,然后寄来,真有点像我们今天到一些偏僻山区旅游一样,几个小孩围了过来,我们也会抓拍几个镜头,让他们写上地址寄过来。想不到几十年后,我们也像当年香港游客一样,这也是社会发展规律吧。 今天我们来迟了,水面只比厂房顶高出一点,没有澎湃的气势,恬恬而流,不时形成一个一个漩涡,小鱼儿拼命地逆流而上,却给等待在那里的渔夫看准时机逮个正着。没有看到洪峰过境,很是失望,儿子喜欢到船闸看船只的来往和闸门的开关,于是我们通过天桥,走过一期、二期发电车间,来到坝堤上,船闸的规模不大,如果你去过葛洲坝,那这里就是缩影。一条不宽的水道把龙江镇左滩和杏坛镇右滩隔开,以前来往左滩和右滩的居民会在这里等候船闸关上后才能通过,而车子是不能通过的。现在却不同了,一座和水电站并排横卧在江面的大桥已经通车,结束左滩和右滩的居民往来困难的历史。 中午,老公说带我们到右滩村里的一个小饭馆吃饭,那里的河鲜又便宜,又好吃,他和同事经常开几十分钟车来这吃饭,我们都诧异地说“值得吗?”,车子过了桥,沿着江边跑了一段路,来到江边的一个小饭馆,路边已经停着好几辆“奔驰”“宝马”,我们开始相信老公没“吹牛”。馆子没有招牌,也没有美女侍应,只有村姑和老婆子,我问她们这家店叫什么名字,她说以前的老顾客给它起了名叫“映日山庄”,这座小店正对一座小岛,绿树葱葱,一栋楼房掩没树丛中,最显眼的要数那一面迎风飘扬的红旗。我想到傍晚夕阳直照时,波光粼粼,肯定是一番好风景。坐下大概十来分钟,第一道菜上来了,是一蝶河虾,小虾身子短肥,肚子鼓鼓的,装满了虾卵,吃起来肉软清甜,连平时不爱吃虾的儿子也频频举筷。清蒸的笋壳鱼味鲜肉滑,顺德人最会吃鱼,也会“做”鱼,“做”出来的鱼火候刚好,既能剔去鱼的“鱼生”味,又能保持鱼的肉质鲜味,还要浇上自家调配的美味酱油,如果您来到顺德,一定要試试顺德的清蒸鱼。“胜瓜”(一般称为“丝瓜”,顺德人读“丝”为“输”,感觉不吉利,就读“胜”。)与鱼肉一起煮汤,清甜消暑,做法简单,虽然不能登大雅之堂,可它真是一道很好的家常菜。“胜瓜”清甜,瓜味十足,这是我们在菜市场买不到的,大概是有机食物吧。每一道菜都会让我们大开杀戒,怪不得那些尝尽天下珍馐百味的“奔驰”“宝马”要跑到这个乡下地方来一尝为快。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2987/19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