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塞外之恋(承德自驾游)

[游记]塞外之恋(承德自驾游)

2008-07-20cncn.com

出发是一种梦想的驱使,离开是一种想念的开始,在承德和离开承德的日子里,我总是有一种愧疚,没有把它的日夜记录下来,终于提笔了,为了那心底徘徊的塞外之恋… …

我总希望处于一种行走状态,为了梦想去行走,于是在2008年“六一”到来的氛围里,“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子,右擎妻,单骑千里路,一圆承德梦”。5月31日早4:00,梦想带来的冲动使我驱车驶上沈阳—锦州—朝阳—平泉—承德8个小时的漫漫长路,京沈、锦朝高速没说的,但101国道(建平、凌源)有些路段路况较差。

颠簸到12:00,进入承德市区,入住承德露露大酒店,条件一般般。略做调整后,就第一时间驱车顺着避暑山庄逶迤的外墙,来到承德外八庙之首——普陀宗乘之庙(门票40元),名字有些绕口,觉得“小布达拉宫”更贴切些,儿子也有同感。

天空偶尔落下几滴雨,也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远远看到红白相间的庙宇在山峦之上,苍翠掩映之间,那种神圣的感觉象意念麻醉了我的思绪,脚步也缓了起来,不自觉地用虔诚敬畏的目光仰视,普陀宗乘之庙虽然没有布达拉宫雄伟,但也气度不凡。

全庙按建筑布局分前、中、后三部分。前部自庙前五孔石桥始,有山门、碑亭、五塔门;中部有琉璃牌坊、白台塔院;后部大红台是该庙的主体建筑组群。

踏进了中国清代宫式做法的山门,便是修葺一新的红色的碑亭,亭内存放着满、汉、蒙、藏文字的《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灰色碑刻,沧桑间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遥想当年土尔扈特人在渥巴锡的带领下千里迢迢为了回归梦想而留下一条血泪班驳的历史,我心中便充满了崇敬,因为为了信仰而放弃生命的人永远值得我们去尊敬的,无论信仰是否和我们的取向相同,他们用生命虔诚地等待着那信仰的集结号,他们就是伟大的,这就是“舍生取义”!

亭后平顶城台式五塔门上连建着黑、白、黄、绿、红五色喇嘛塔,与两侧玛尼石堆簇拥的迎风招展的经幡,一起刺向阴霾的天空里向我们诉说着藏式的韵味。这座寺庙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藏式建筑,庙内约60处平顶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随山势呈纵深式自由布局,依山就势,富于变化,而无明显轴线。

我比较欣赏的是古老的琉璃牌坊,色彩艳丽却不张扬,雕刻精美却不花哨,难得的作品。还有趣的是藏式建筑上的“盲窗”,呈等腰梯形的窗子是堵死的,“蹭”导游得到原因有二:一是藏区风沙大,二是让喇嘛安心颂经,不为外面的花花世界分心,我听后一笑而过。

穿过了琉璃牌坊,便可看见主体建筑大红台位于山巅,这是一座暗红色的方形建筑,在周围白色楼宇的映衬下,非常抢眼,但内部光线黯淡,这里也是举行重大的宗教仪式或清帝接见重要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及王公大臣们的场所。由于大红台的“廊腰漫回,悬牙高琢”,我们在里面足足转了一个小时,一会儿在平台上感受塞外山风;一会儿在金顶上见证日寇践踏的痕迹,儿子也显得很有耐心,难得难得!

当夕阳拨开云层的烦扰,毫不吝惜地洒下一片金色的时候,我们才走出普陀宗乘之庙,回首看去,一切建筑显得更加宏伟神秘,在我们领略过才觉得它更加瑰丽。

随后我们驱车到大清花饺子馆(大概在德汇门附近),暴撮!红烧肘子(一个)38元,便宜!

回宾馆,一觉天亮。

翌日晨雨涤荡后天空,沽蓝里缀着几朵淡淡的云,在山的怀抱里酣睡的承德渐渐睁开了惺忪的眼睛,现在让我的梦想给出理由:

避暑山庄(90元门票)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1994年避暑山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随着晨练的人群进入德汇门,迎面便是东宫遗址,在残存的台基上可以想象当年恢弘的样子,儿子不解地逡巡着,我就指给他看柱础石和上面的凹坑,他才若有所悟的点点头。

从东宫遗址迤俪过来,我们就进入湖泊区,有了水的点缀,山庄亦多了几分温婉可人的江南味道。

平静的湖面如鉴,倒影着云卷云舒的蓝色天空,容纳着精巧别致的亭台楼榭,衬托着微微摆动的绿色“丝绦”,这美丽的园林景致已经令我们如醉如痴,如此还不能让你怦然心动的话,我们再添上些诗情画意的名字:如意洲、水心榭、冷香亭… …,月色江声、烟波致爽… …,康熙和乾隆先后拟定了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命名名并题诗,所谓“移天缩地入君怀”是也。康熙题名均为四字,乾隆题名均为三字,这是区分“康熙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的最明显标志,我认为相对而言爷爷比孙子“拽”点,这是必须的!但孙子也有才,“烟雨楼”仿制于嘉兴,“沧浪屿”克隆自苏州,这样的“乾坤大挪移”正是乾隆所最钟爱的,也是让我们享受“出百里而见千里”的一种幸运。

不知不觉来到清丽幽雅的小院—文津阁,进得院门,迎面湖石堆砌的假山,穿过之后方见一汪小湖,眼前豁然开朗,矗立着文津阁,据说这里是乾隆存放《四库全书》的地方,真假不知,倒是九曲亭上彩画从不同位置看有不同效果是一绝。

转出文津阁,我们就来到平原区,这里曾是清朝皇帝接见蒙、满、藏、回各路王公的地方,每次大会必有篝火、歌舞、宴饮,甚至小型的围猎。出于这种需要,平原区建筑很少,布置着圆圆的蒙古包,一派草原风光,别是一种闲适悠然。路旁边一块标石,刻着“试马埭”,顾名思义,也许就是纵马驰骋的地方,妻、儿更是兴奋异常,分别来了一套手舞足蹈的表演,都被我的“菲林”记录下来;这一刻我真的想放纵自己,在青绿的草地上,在如洗的天空下,如果风景能够带走我的哀愁,就让它随风飘远… …

站在草原上遥望近处山峦上的制高点,峰顶有一座凉亭,唤做“南山积雪”。我们经历一番攀爬,在儿子大汗淋漓之后,终于坐在“南山积雪”亭中,俯瞰山庄中的山水建筑历历在目,远眺外八庙和棒槌山的怪石一览无余,那叫一个“美”。在我看来康熙还是满有闲心和决心的,把“办公室”搬到这塞外来,俗点讲叫“奢侈”,但留下一片“遗产”也是功在千秋。

从“南山积雪”上走下来,我们觅到了山庄内散放的梅花鹿,它们似乎并不怕人,“呦呦鹿鸣,食野之萍”的景象也许依稀能为我们还原出康乾盛世时避暑山庄的片段。

我们进入宫殿区,终于见到了那屹立数百年的澹泊敬诚殿,上面有乾隆的御笔书写的三块匾额,稍模糊些,但是真迹,90元门票,值!

楠木的柱子至今不腐,结实!

院落布局,几进几出,大气!

后面依次是四知书屋、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楼,建筑上构思巧妙,决不雷同,转得我们瞠目结舌,迷糊!

最后在慈禧太后的居所前,儿子用满洲的风俗盘腿留了张影,正经!

妻不得不数次慨叹,对于承德之美的意外,是啊!在塞外草原上结合真山真水,再造山峦、流水、园林、草原风貌,令人不能不惊叹设计者(包括皇帝)的智慧和胆略,我们惊叹同时更应思索如何保护和宣传好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也正是我到此一游的梦想实现之后孕育出这份浓烈的塞外之恋,期待也许还可以再来!

出避暑山庄丽正门,已是正午时分,遥想着漫长的路程,我片刻不敢耽搁,匆匆的领略并不代表囫囵的记忆,匆匆的离开并不代表来时的真诚,驶离这武烈河畔的塞外名城时是我想念的开始,但也留下一个再来的理由。

圆葱写在离开承德的日子

2008年7月20日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3069/16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