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简粉。 暑期古古出游,第一站就是北京。 有一天她突然招呼我们几个怒江帮,七月的那个周末在长城小聚吧。 古古的《怒江心事》最终让我改变了旅途,去到了那里。继而又在携程认识了青山、阿龙等人。冬冬说怒江就象是一个圆,把大家联系到了一起。
7/9,哼着《钟鼓楼》,我来到了北京城。
胡吃海喝、四处游荡。 最近颇得领导的欢心,顺利请得小假整五天。 我到京城的时间比谁都早,古古说你是夺宝奇兵嘛。 但真和偶像见面的那天,我颇为害羞。在喧闹的后海,荷花市场旁的小酒吧。喝了几口酒,身边是川流不息的人群,面对着暗色中的湖水,我倒在椅子上昏昏欲睡打了十几个盹。 我想我是醉倒在古古的呢喃中了。她说话那样温柔,音色婉转。 去年十月和古古曾在昆明见过一面,她冷静,理智、热情,就象在城市生活的所有女子一样。 古古到京的那天,我去法源寺溜达还没回。她手机没法用,正扛着大包小包着急的往青旅赶。 后来才知道她的行李有多么壮观。我想不出,她这样小小的身体,是怎么把这些细软都带来的,难怪地铁安检每回都招呼她。 7/11早9:00,东直门外916车站,我和古古等来了一大早抵京会合的人马。青山与闲来沽酒。 能在北京相见,大家很是高兴,沽酒同志呢,连地铁都坐反了。 互打过招呼上车。
很顺利的在十点就到了怀柔。约的司机有事没来,他的朋友来接我们。 想逃票来着,结果我没说清楚,应去西栅子四队,司机把我们拉到了卧佛山庄的箭扣脚下。指着山上说,从这里上山,到了长城翻下去就是四队了。 傻眼。 只能爬。 上坡还挺累的,下过雨,石头光溜溜的。有些地方很难行走。 途中还分享了古古辛苦从怒江背来的荔枝。真爽。 图1:  (古古/上山/穿行/青山)
我们是11:30上的山,13:30才到的箭扣长城上。 青山突然在前头大喊,搞得我们一阵害怕。原来他喊的是:我看到长城啦…… 沽酒望着身后那个山头上的石头说象美女,我怎么瞧都象噘着嘴的八戒,古古说那可是负重的唐僧…… 站在长城上。这段坍塌风化得非常厉害。全变成了一块块突起的白色石头。 还被只在五六日三天上山巡视的老头收了每人两元梯子钱。 从山谷穿到长城上要爬上这个他用木头搭的梯子。 这里是箭扣长城的最低点,往西是北京结,往东是镇北楼。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不用下山,就往西走。司机可能也是那个意思。 只是我出发前和四队的老乡联系过了,本想从怀柔直接包车去他家的,补给并买点食物和水就上九眼楼的。那个老乡人不错,我到了北京他还来了电话告诉我进村要买门票了,他告诉我他儿子的名字说兴许可以逃票,就说是来找他儿子的,让我们试试。
和司机说了之后,他说是逃不掉的,问我们是不是走另一条路。我还以为有别的路可以到四队,就答应了,原来就是到箭扣脚下。 那老乡在电话里说“等着你们来啊”。为了这句话我们还是要下山去四队。 山上那搭梯子的老头,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是那老乡的亲戚,也住在四队,那个时候我方向感叫一个明白,听得他一个劲问我是不是以前来过。
下山的路很好走,我一下子冲到了最前头。 图2
 (青山/古古/瑛儿/沽酒)
我们沿小道下山,又顺着公路走。 古古忙着拍花拍草,她对自然的一切美好事物总有着莫名的喜欢。戴着艳丽的小魔女帽,完全变了个样子。 在广阔天地里,我们都好象活过来似的。 记得早上在车站,沽酒远远的就叫着我俩的名字,根本没有认错。 古古很诧异,恩,你们以前见过么? 我和沽酒却是第一次见。 沽酒说古古你有云南味道嘛。 在网上讨论的时候,看到沽酒的照片,我偷偷对古古说,哎,你看,他长得还满帅的嘛。 古古说:哎呀,我们这样色会不会被发现…… 好心的大嫂早就在村口等着,把我们接回了家。 那个四合院真好啊。忙着洗脸洗手,抽烟喝茶。
沽酒家乡的茶味道很好,可惜长城上没有水源,不然倒是可以煮点茶喝喝。 坐在院里吃饭,小风一阵阵吹过。青山不知怎么了,抱着那只叫“星星”的猫爱不释手的,他平时对啥都不屑一顾来着。我直接怀疑他小时候养过猫,被否决。接着猜那猫是母的,又错了。 星星一直眼愣愣的盯着青山手里的肉。它长得很干净。大嫂说这猫可馋了,尽吃猫粮,这两天没口粮了,正绝食呢。 门口那只叫闹闹的小狗倒是怪可怜的。没人搭理。 图3
 (四合院吃饭/我叫闹闹,其实我也很乖/哎呀妈呀,这是啥呀/还摆啥造型,赶紧给我……)
沽酒吃啥东西都要蘸醋,我们都很诧异,后一想他是海边的嘛,有这个习惯。 原先联系的陈大哥正好有事出门了,就算想找向导也不成了。 17:30,买了十八瓶水,十三个馒头,一个咸菜。吃饱喝足装好包上路了。 好心的大嫂送我们一程。 吃饭的当儿,下了场很大的雨。现在走在路上,却能看见夕阳了。 穿过茂密湿润的林子,荆棘很多,青山和沽酒居然都不穿长袖不戴帽子,佩服得紧。 不久就听到青山大叫:鞋全湿了。
有种象蜜蜂一样的东西一直嗡嗡的跟在沽酒身后,我走在他后面,那玩意就缠上了我,吓得我落荒而逃。要知道俺是最怕这个玩意儿的。
那东西要叮人的,而且非常非常疼。青山哇哇叫,我的腿上手上中招几下。古古很有经验的拔了几棵杂草打它们。 沽酒回头一笑:我招蜂引蝶嘛…… 切…… 走在这样的路上,是非常惬意的,不用再费力上坡,很长一段都是穿行。不过林子是密了点,夏季杂草长得很高很密,我们一口水没喝,直上长城。荆棘长满的地方可真难通过啊,不是勾着腿了就是划着手了,沽酒的手臂上全是红道道。他的背包带子不牢,已经断了几次,也不知他怎么弄的,居然也就一路走了下来。 在老乡家补给得很足,我越走越有劲儿。 图4
 (穿行/送行/夕阳西下/小魔女)
18:30,终于远远看见长城蜿蜒在山上,锋火台象两个竖起听着声音的猫耳朵,大喜。以为九眼楼就是在那个方向。 大嫂说了,九眼楼可好着呢,你们去了那里,都不想下来。 大嫂是延庆人,嫁到西栅子村来,听她说每次回娘家,都要经过九眼楼玩会儿再下山。 本来的计划是到了四队后吃了饭,下午就早早出发去九眼楼,然后在九眼楼去北京结的路上找地方扎营的。现在时间晚了,就住九眼楼吧。 好象听说九眼楼前还有个庙啥的,大嫂让我们别忘了进去拜拜。我们瞧着山上,那旁边确实有个奇奇怪怪模样的锋火台来着。
天色渐暗了,我们遇到一个岔路,我坚持往左走,看方向就是顺着那个山脊切到长城上去的。 林子里很暗,心里有点慌。沽酒觉得路有点不对,终于看到山口的亮光,走在前头的同伴终于大喊看到长城啦。 松了口气,19:30了。这面残破的城墙上写着夕阳红啥的。一时没了方向。
我们的衣裤尽湿,青山和沽酒的鞋里都能倒出水来。这个锋火台要攀上去,沽酒上去看了看说没路。青山也爬上去看,他的红色背包罩里塞了很多东西,在草丛里沾满了水,湿透了,略略的歪斜着,在昏暗的天色里看来分外的醒目。 于是给陈大哥家打电话,大哥回来了,说你们还没到九眼楼啊,说是到了城墙往下再往右走。 我犯了个错误,居然就顺着城墙往前去找路,其实九眼楼的路是在我们身后上东边那座山头上。
青山的宝表报高, 这里700多米,而九眼楼要1300多,我们由于在山下看到了长城,就一直在往西那个方向找九眼楼。
我们找到条路,长城坍塌得面目全非。有些地方石块都没了,跟个小山似的,杂草高过人。我们顺着路往西去,下一个坡,发现前面有个象烟囱般塌了一半墙的碉堡。天越来越黑了。云雾涌过四面的高山,水墨画一般。无暇看四周,赶紧往前走。
青山一直帮着背那个装食物的包。那个包是我出门前匆忙换的,原先要带的包在最后一刻拉链都坏了,只能随便拿了一个塞满了东西就跑出来了。是个斜挎包,可怜青山就一直勒在脖子上,挺重的。他的膝盖不行了,沽酒把包接了过去,我把杖给了青山。这俩男居然都不带杖。 我们小心的下着坡,我在心里祈祷天再慢点黑,我们还没找到九眼楼,可不想走夜路。尤其是这样的路。
那个残破的城堡象一个标志,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叫西大墙,我们稀里糊涂就过了那道险关。
本来这次出发,古古是约我们在司马台长城见的。我也做了古北口到司马台的计划。后青山找了沽酒一起来,沽酒同志曾走过司马台,于是就改为箭扣了。而且青山对司马台那些单边墙,天梯之类的很不待见。其实他不知道,箭扣的险峻和司马台比也毫不逊色。
来前也犹豫过,这里是野长城,禁爬。打电话给网上有名的老赵问问情况,他说天天有人来。 青山来前说如果是很危险的地方,他坚决不爬。他早早就买好了保险。 还好他不知道那就是西大墙,不然他会抓狂的。 我们是怎么上西大墙的呢。天暗着,古古先上去了,然后听她在上面叹:很不很不好走。你们一定要慢慢的……
沽酒的包全卸下来了,我斜挎着那个食物包。古古背着他的相机包。我的腰上还有个相机腰包,攀岩时总觉得碍事,最讨厌的是,我的背包很小,我和沽酒的睡袋,我的拖鞋全部外挂,刚爬上去不久,背包罩就脱落,那三个东西就在包外头晃来晃去,我一回头,发现自己正悬在崖壁上,吓得不轻,不敢再看,就怕包上的东西全掉下山去。慢慢爬上去,最后一段真是难的。无处借力。上去后,我们趴在崖口上给后面的青山和沽酒鼓劲。我发现从这里看他们下面爬上来还要吓人,几乎是直直的。下头可就是悬空的山壁。怪不得古古没声了。青山的手机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他大喊:没空接,正悬在山崖上呢…… 一身身的汗,终于有惊无险的过了这个险关。再往前走,天彻底黑了,拿出手电头灯,顺着山脊的碎石路往前走。长城还好是白色的石头,路看得还是比较清楚。
四周是黑色的,晚霞在那远处的山背后象焰火一般的璀灿。远处的地方象有手电又象是飞机。但我们无暇细看。盯着脚下的路慢慢往前走。 还是800多米,九眼楼连个影子都没,又过一破低楼,看到块稍平坦的地方。青山不想走了,看着前面,陡直的上坡,城墙里杂草丛生,更远的山头顶部隐约有两个烽火台。 给陈大哥打电话,他说你们有手电么,不远了,就二十分钟了,路还好走,他让我们去九眼楼住,那里挡风。
21:00了,大家决定还是在这里扎营了。我们没带帐篷。如果夜里下雨,就退到身后的破敌楼去,总好过没有遮挡。
图5:  (天暗了/下坡/沽酒探路/全湿了,要爬上去)
安顿下来后,沽酒从包里摸出个烧鸡。大嫂家买了瓶牛二,古古,我,沽酒三人喝点小酒,啃点鸡和馒头。 青山居然扔掉半个馒头,被我们仨BS了很久,恨恨的说明天停发一顿口粮。他烟酒不沾,到点就钻睡袋了。 可时间还早啊,我们连鸡都没吃完,一会儿还要玩呢。
一口口喝着酒,状态不错。乌云过去了,满天的星星出来了,我们仨都很兴奋。本来是不想背东西,住老乡家,但古古想睡长城。我说这天就不用背帐篷了,大家带个睡袋,我偷懒连垫子都没背,向青山借个地席。
掏出手机放音乐,老许的,叶蓓的,高旗的,长调古琴统统放过一遍才肯睡去。 都说“白衣飘飘的年代 ”和“纯真年代”好听。 同感。 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四周的山全隐在黑暗之中,山脊的起伏连绵象卧着的人体线条,那样清晰,远远的地方总有飞机一闪闪,象颗移动的星星。 凌晨1:00,并排躺下,北斗七星是那样清晰,我们辨认着牛郎织女,天王星之类的,看着那灿烂的银河我都不愿闭上眼睛。居然看到了三颗流星。
有件事,我们仨在谈着这颗星星那颗星星时,青山忽然醒来,问:星星?你们看见那只猫啦…… 风有些大,从墙垛的孔中吹来,古古在我们头这边用背包筑了一面“墙”。
想着古时守关的士兵也是这样一夜夜的宿在长城上,他们会是怎样的心情……他们看到的夜色也与我们一样么。 燕山山脉多姿而起伏。在这样的地方筑着长城。让人感觉不可思议。长城是历史的见证。能在这里露营真的很好。 没垫子确实很冷,背部有股寒气。青山捐献了他的垫子。真是难为他冻了一夜。
古古怕我冷,硬要和我换睡袋,她戴着帽子,穿着厚衣服钻进我的抓绒睡袋,把她的棉睡袋给我。但她冷得睡不着。后来我们俩把棉睡袋当被子才好些。 这一晚,我没有睡着。听着青山的酣声,虫鸣阵阵,风呼呼的刮,总是戴上眼镜看看星星。不能相信此刻我们就身处在古老的长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