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的夏夜,七八点钟天还没黑。色季拉山口轻雾飘逸,经幡若隐若现,周围峰峦则被浓浓白云笼罩,仿如仙境。太阳下山了,遥遥在望的八一镇,连同镇旁的尼洋河、镇后的森林,都变得一片黛蓝。晚上9时,我们结束了一整天500多公里奔波,回到八一。 镇上的海珠路华灯初放,行人和汽车熙熙攘攘,十分热闹。司机江多师傅直接把我们送到藏餐厅,几位林芝地区的好友,早已在这里等着为我们接风。 分别不过6天,已觉得很久没见面,大家亲切握手、热烈拥抱,敬青稞酒、酥油茶,还献上哈达。我明白,这是一种真挚情感的表达;是为我们安然闯过那些无法预料的艰险,从墨脱安全归来而欢呼、激动。要知道,即使在西藏、在林芝,也还没有多少人走进墨脱呢! 餐桌上摆放了新鲜牦牛肉、糌粑、羊排,空气中洋溢着一股浓浓的酥油味。装菜和酥油茶的碗碟,都用铜座高高垫起,显得丰盛而华贵。这种纯正的藏餐,我第一次进藏时就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的雪神宫藏餐厅吃过,还挺适应的。尤其是生吃的牦牛肉,曾令许多广东人望而生畏,我也能按照当地习惯,用糌粑包着吃得津津有味,说明在西藏生活没大问题。吴维、牛云生、索朗加措、措姆、央珍、边珍,还有冬梅等西藏朋友,与我们围坐在一起,亲如家人,互相敬酒,互致问候并祝“扎西德勒”。酒到酣处,冬梅、措姆和央珍便唱起歌,我们每个人也来了个“三口一杯”(杯中斟满酒,喝一口再加满,第三次全喝完)。地委副秘书长、广东援藏干部郭才武,甚至与藏族姑娘一口气同喝了一大碗青稞酒。才武援藏前在广东省委办公厅工作,与我原单位省纪委同一个大院,彼此虽不相识却早有所闻。这次,他与李庆雄、王海泉、冼冠华等援藏干部带我们走了一路,主要任务就是保证送医送药爱心队员的绝对安全。现在完成了,哪有不高兴得开怀畅饮的道理! 庆雄与藏餐厅女老板熟悉,让服务员把她请了进来,对我们介绍说,老板名叫卓玛,是康巴女子。“卓玛,这些都是广东客人,是专门来林芝为老百姓送医送药的,你给他们唱首歌吧。” “好啊。” 藏族姑娘天生就会唱歌,嗓音辽阔而又清脆。卓玛把她的表妹斯朗等几位餐厅服务员喊到一起,手举斟满青稞酒的杯子,欢快的歌声冲口而出: ……只要你越往上走, 就越有美好的风景等着你。 “好!”大家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再来一首,卓玛,你唱得太好了!” 心中的卓玛, 我要献给你九百九十九条哈达, 还有九百九十九朵格桑花…… 这是《心中的卓玛》,我听过。这首歌其实应该由我们唱给卓玛,因为在西藏,卓玛即绿度母,是美丽善良女性的化身。好多藏族姑娘名字叫卓玛,好多歌里唱的也是卓玛,除了《心中的卓玛》以外,还有亚东的《卓玛》、朱哲琴的《卓玛的卓玛》等等。如今就有个卓玛站在面前,还为我们唱歌敬酒,一帮子大男人还好意思吗?我们也唱吧,用歌声献给卓玛们九百九十九条哈达,还有九百九十九朵格桑花。庆雄举起酒杯,开了个头,大家齐声唱和: 草原的风,草原的云 草原的羊群 草原的花,草原的水 草原的姑娘 啊,卓玛;啊,卓玛 草原上的姑娘卓玛啦 …… 康巴女子卓玛性子烈,大方而泼辣,听了我们的歌,也扬起头,喝下了满满一杯青稞酒。 …… 啊,卓玛 草原上的格桑花 你把歌声献给雪山 养育你的雪山 你把美丽献给草原 养育你的草原
我忽然明白,卓玛的歌声是献给雪山和草原的,雪山和草原养育了她;卓玛的歌声也是献给我们的,我们是雪山和草原的崇拜者。既然如此,卓玛唱和唱卓玛,都一个样。歌唱大自然,歌唱美好,是大家的共同心愿。人类太需要亲近和回归大自然,太需要美好的环境了。 我一边唱,一边环顾卓玛开的藏餐厅。墙裙是一排藏式木柜,边缘是精美的雕刻;墙壁用各种花纹图案装饰,五颜六色;正中墙上是一幅布达拉宫的挂毯,还有太阳、月亮、星星和白云,其它墙面挂着佛像、唐卡。看来卓玛是很认真办这个餐厅的,花了不少本钱。庆雄告诉我,卓玛是地区艺术团的编导,不仅歌唱得好,还会拉小提琴。怪不得,这位多才多艺的康巴女子,有一股子犟劲,干什么都能成。藏族朋友选择在她办的餐厅里为我们接风洗尘,别有一番风情,别有一种意味。听卓玛的歌,学康巴女子的坚忍执著,对藏族同胞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也就有更深更具体的了解。 歌声里,我们一路积聚的疲惫全部消除。 夜深沉,我们陶醉在青稞酒和卓玛的歌声里。 共60篇内容,不可能一口气发完,更多篇章请到博客http://www.tiansang.net/blog/user1/5697/index.html上看,书名为《心中有路——向着墨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