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把川藏线走出一个V字 D13 5月8日 冰川上行走的五个小时 |
[游记]把川藏线走出一个V字 D13 5月8日 冰川上行走的五个小时 |
2008-08-06cncn.com |
说实话这一路还是挺腐败的,大多数都是车在走路,整了个登山包也只方便了上下楼梯运送行李。想到今天终于有机会徒步,还是去探访从未见识过的冰川地貌,我早饭特地吃了两个白馒头,还顺便把桌上剩下的白馒头全都掳进了背包里,毛毛也非常勤俭持家滴收罗了剩下了七个白煮鸡蛋。清晨告别了然乌湖边的小屋,然乌湖依然不离不弃跟在我们身后,依依不舍将我们送到米堆冰川。米堆冰川的售票处离国道并不远,但是从售票处一直到米堆的入口——冰川脚下的一个小村,居然还有四五公里的烂石子路,幸好当时信誓旦旦要徒步进去的我被同伴花言巧语就说服了。 除了拉肚子的、宿醉头疼的和清晨见了蜈蚣神情恍惚的同志,剩下体格健壮的队员们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往冰川深处进发了。冰川顾名思义是冰之河流,在终年冰封的高山或两级地区,积雪在重力作用下挤压成冰,沿山坡向下滑形成冰川,其下探到最底部的便称之为冰舌。我们要去的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冰舌末端只有2400米,是世界上下探海拔最低的冰川了。 村子及其迷你,翻越了几个农家的栏杆之后,前方就没有好好的路可走了,仿佛进入了原始森林,脚下绵密地铺着落叶,眼见海拔越来越高,刚才还互相打趣着的同伴为了保持体力开始选择缄默,空气中只听到沙沙的摩挲声。上坡路只容一个人通过,看着右手边深不可测的树林,大家都紧紧贴着山体耐心慢慢地挪动,只有向导轻松地小跑着,不时站在高处摆成很酷的pose看着无能的我们。好容易钻出林子,天边的冰川已经看出个雏形来,比起前些日里见到的雪山山颠,冰川顶部的轮廓略微硬朗,默默表述着冰与雪的不同。年轻的向导用纯正的西藏普通话介绍到前方不远处的黄土坡上,可以看到冰湖的景致,万万没想到兴高采烈爬上去眼前竟是个飘着些许冰块的黄泥塘,怕这是我在西藏看到的最“别致”的湖了。 怀着亲自踏上冰川的憧憬,我们在如此“别致”的湖边没有多做停留,进入下一环跋涉——翻越五座没有道路的碎石坡。方才还是黄土满天,几米外却是乱石堆出的山冈,虽然石坡并不陡峭,但是常常会有人这边踩到晃动的石头,那边不小心把脚插进石缝中,姑娘们银铃般的尖叫声此起彼伏,好在偌大的景区只有我们几个疯子。 花了三个小时,可算是走到了冰川的跟前。两山之间的冰川所处的温度不如山巅严寒,烈日下表面会有溶解,汩汩的冰蓝的雪水把脚底下的冰川刻凿出蜿蜒的印记。两侧山体滚落的红土历经千年沉积在冰川的下层,隐隐透露出温和谦逊的黄褐色光芒,与远方闪烁着的咄咄逼人的青蓝色光芒奏出奇妙的二重唱。 起初还小心翼翼地踩着每一步,怕鞋上的泥玷污了冰的洁白,更怕即便微小的振动打破了冰山的宁静。由于化开的冰水往低处流淌,上坡并不危险,普通运动鞋就能适应;如果想要走到冰舌底部,冰面相当滑,需要抓地力更加强的装备,可能有别样的体验。上到一处平坦的冰面,本能通知我需要增补能量了。我和毛毛得意的掏出背负的干粮,一人半个馒头一个鸡蛋一条萝卜干地配额分发给各占一块巨石的勇士们,平日里那些挑食的讲卫生的家伙在肚子的召唤下,居然说出了“就着萝卜干啃白面馒头也很幸福”的美妙言语,我想这幸福感绝大多数应该感谢周遭的环境吧! 向导很是体贴,任凭我们赖在这里不走耗时间。午饭吃到背囊空空,男孩子睡了又醒,女孩子防晒霜补了又补,相机从风景拍到特写。后来更是孩子气地弄出好多搞怪的动作组合让向导给我们合影,他只是微微笑着答应,嘴上却不语。我想如果我是他,也会在心里暗自得意家乡的美丽风景呢。 要不是想到山下那些病号还在嗷嗷待哺,我们或许会爬到更高的冰川上去,虽然有人说上去也就这样。或许是回去的路熟悉了,或许是归心似箭,只用了两个小时不到就回到山脚。 有意思的是回到车上不久,天就阴沉下来,前方氤氲弥漫着雾气,罩住整个山谷,雨点淅淅沥沥击打车顶,渐渐变为飘落在车窗上的雪花,待到冲出屏障般的云彩,阳光再次将岩壁照得金黄,硕大一道彩虹架在山间。在还未来得及思考的五分钟之间,一切都发生了,又都消失了,徒留下一车人傻傻说不出话来。 晚上住的波密是西藏比较繁华的城市了,超市早就开始使用环保的无纺布袋袋,冰锐卖得比上海还便宜,只是集市上的水果一如既往地长得非常丑,也非常难吃。姑娘们轮流在我和果果的“豪华”房间里相对还能忍受的开水烫完今天疲惫的“猪毛”后,我心满意足地翻着相机里的照片,沉沉睡去。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4417/20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