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海佛胜天上海——西宁周边游 |
[游记]青海佛胜天上海——西宁周边游 |
2008-09-25cncn.com |
<连载主页:http://blog.sina.com.cn/streetguest#serial_4d5207fe05000mdc> 青海佛胜天上海——西宁周边游 七月一日青藏线通车以来,神秘的高原终于打通了这最后一种朝觐的方式。与此同时,凡是和“青”啊“藏”啊相关的地方,一下子都火了起来,全国人民争先恐后地挤向入藏的铁路,车票在这里简直比春运还要春运。 青海的精华主要集中在省会西宁市周边。以日月山为界,东面是海拔2000多米的农区,这里是青海省经济、人文集中的地区,我最欣赏的便是两个“之最”的寺院:一是中国藏传佛教中最大的寺院——塔尔寺;二是中国最大的伊斯兰寺院——城东清真大寺。日月山西面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牧区,我最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有“西海屏风”之称的“赤岭”日月山;浩瀚无际的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湖中万鸟群聚的鸟岛;以及红白小花开得铺天盖地的金银滩草原。 由于是从上海办事回来联程,偶便顺道光顾了有名的磁悬浮。在乘磁悬浮的时候遇到大批日本人,他们从开车起便唧唧外外个不停,偶几次都想冲上去对其“八个雅路”几句。 上海天气真的是热,偶仅仅在阳光下暴露了五分钟就已经汗流浃背了。除了天气热,浦东国际机场里也正上演着一出火热大戏。一群人,足有百来号,把偶即将登机的口子围得水泄不通。东闻西问,原来这帮人都是要回哈尔滨的东北爷儿们和娘儿们,由于航班上一个城市天气恶劣无法起飞回沪,航空公司在让其等候了N个小时后通知航班取消了。这下大家可火大了,一小姑娘看上去文文静静的,操起电话一张口把偶下了个半死:“你他妈我操!今天要回不了哈尔滨,老娘我跟你没完!”另一中年爷儿们一边嚼着航空公司发的盒饭,一遍揪着地勤不放,死活要个交待。登机了,嘿嘿,当然是偶的那个航班。看着身后一帮子牛气逼人的东北人,偶还真是感叹——幸好咱们准时起飞了。坐进机舱,偶无意间注意到两件事:一是有人起身想换位子;二是身旁E座的小桌板坏了,一碰就掉下来,只能用透明胶带粘着。怎么跟《死神来了I》一样!别乱想,赶快睡觉吧! 飞机中途降落西安,按照规定,即使要继续前往西宁,也得先全部下机,待机舱打扫完毕后再重新登记。不过在重新登机时,嘿,又一热闹事:一位仁兄揪着机长死活要投诉。机长也不是吃干饭的,揪着地勤也死活要投诉。您不明白了吧。原来那位仁兄是最后一个离开机舱的,在廊桥里碰到几个像是地勤的人,说反正还有十分钟就又登机了,于是他返回了机舱,被机长看见以妨碍航空作业的罪名给赶了出来。那位仁兄极其不爽,以机长对待乘客态度恶劣为由坚持要投诉。机长不跟他理论,揪住廊道的地勤,投诉其玩忽职守,放任未经安检人员擅自登机。这投诉来、投诉去,直苦了偶们这些良好公民在闷热的廊桥里等了又等,人都烤熟了。 下午五点十分,飞机总算飞到了西宁市的上空。西宁城不大,从空中看山的土黄色和城市的灰褐色是这里的主色调。不过下飞机以后,高速公路两旁的景色到颇有些让人觉得仿佛不在高原,而在岭南之地了。两旁种着充足的绿化,远处数影叠嶂,连原本在空中看上去黄黄的山岭此刻也不知怎么地就披上了绿装。 旅途劳累,总算到了下榻的银龙酒店。这里倒和东部的酒店没什么差别。虽然住的肯定还能习惯,但觉得少了许多这里应有的风味,幸好入住时几个藏族装扮的迎宾小姐献了哈达,多少有些安慰。 行前功课里说:出来高原不要激动、不要活动过多、要休息好。今天不是周末,时间也有些晚了,所以偶也懒得再出去了。晚餐就在酒店一楼的自助餐厅解决,回来赶紧洗澡,因为偶只有在洗完澡舒服了以后,才能写下点东西来。当然,不能忘了喝一瓶红景天,万事预防为先嘛!哈哈,偶可不象第二天变成病猫。至于西宁的夜景真没什么好看的,这里也就不提了。困了,睡觉去了,明天还有好戏呢! 一早醒来(嘿嘿,其实已是日头高照),仔细感觉了下身体各机能的状况。嗯,不错!似乎没有高原反应的蛛丝马迹。OK,出发! 忙完工作,回酒店脱掉一身笨重的西装,还是学生装扮比较欢喜!从酒店窗户鸟瞰,西宁的街景一目了然。楼宇普遍不高,偶所处的银龙酒店已经算是西宁最高的建筑之一了,也没有造型特别奇怪的突出性建筑,倒是远处环绕的山脉为整个城市的地平线带来了丰富的变化,也成了一种韵味。 偶觉得西宁市内最值得参观的便是东关清真大寺。从酒店门口坐上一辆本地出租车,只要你与司机攀谈几句,打开西宁司机的话匣子,你就能得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我国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它始建于宋景佑年间,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明初大规模重建,明中、清初又多次扩建。后几经毁于战火,现在所见的清真大寺是1914年重建、1946年扩建后形成的格局,占地面积近一万六千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达六千多平方米。 一下出租车,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大寺主楼那高达58米的两座宣礼塔和那中间30米高的苍圆穹顶月牙尖。由于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宏伟的清真寺,一时间偶如同被神旨召唤般若无旁人地径直走向主楼的大门,直到一个穆斯林冲过来大吼:“要买票的!”偶才如梦初醒,匆匆透出十块大洋奉献给阿拉。 穿过主楼,面前是一座欧式风格的重五门,重五门的里面是一个大院,以大青砖铺地,划有网格,估计是供朝拜排位之用。 从礼拜大殿下来,墙边坐着几位等待半小时后朝拜的穆斯林,偶随手也为他们拍了一张。在一个卖纪念品的房间里,两个穆斯林热情地接待了偶们。他们一个在我们手上滴上一种奇特味道说是祈福平安的香水,那味道有些像橘子,但又不像,直到偶晚上洗完澡那香味还淡淡尤存。 据说每天来这里朝拜的人有两三万。每到开斋节,有十几万穆斯林从全国各地赶来,场面铺天盖地,警察武警都要出来维持秩序,人群可以从寺内一直绵延到火车站。 从东关清真大寺出来,偶发现就在寺院的旁边就有一条小巷,出售和穆斯林有关的纪念品和食品。如穆斯林佩戴的小白帽。其实说是小白帽,颜色也可以是其它颜色,随你喜爱罢了。不过女人佩戴的面纱就有讲究了,一般中年妇女佩戴黑色面纱,刚结婚的小媳妇佩戴绿色面纱,而老人则佩戴白色面纱。街上的食品偶比较感兴趣的是用白面和青稞面交替做成的馍,还有个头硕大无比的烧饼状馍。由于晚餐已经有安排,偶打算走之前再带点儿回去。 晚上偶们应邀前往大通土族自治县一个叫红屋四季生态园的地方一边享用特色饮食一边欣赏风情表演。席间咱还认识了招商银行一卡通的缔造者之一,真是幸会! 新的一天,早早起床、早早吃好早餐、早早喝下一瓶红景天。今天偶们的任务可是非常艰巨的,不但行程超过350公里,而且所到之地的海拔也将从2200米起伏至3500米上下,当然内容也将是最为精彩的。 塔尔寺是偶今天造访第一站。坐落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南莲花山的塔尔寺,藏语名“衮本贤巴朗”,意为“十万佛像弥勒洲”。它北距西宁25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尔寺和西藏自治区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及甘肃省的拉卜楞寺并称为藏语系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即“六大丛林”。又因塔尔寺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因此被信教群众称为“第二蓝毗尼”,在全国藏、蒙古、土、裕固、满、纳西、汉等民族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寺。 说起塔尔寺的起源,导游小姐在前往的路上帮我们做了功课:相传明洪武年间,宗喀巴的母亲香萨阿切,根据正在西藏学经的儿子来信的意愿,在当地僧众的资助下,于宗喀巴诞生处修了一座“莲聚塔”,此即今塔尔寺大金瓦殿内的大灵塔。数年后,宗喀巴家乡五部藏族将塔形改为四谛塔形,并为此塔建了一座大殿。此后的170多年中,塔殿多次改建维修。明嘉靖年间,当地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侧修建一座静房。明万历年间,仁钦宗哲又在塔南侧修建弥勒殿,于是此地初具寺院规模,人称“塔儿寺”,后来便改写为塔尔寺。 跳下旅游车、快速逃过小贩们的围追堵截、再穿过一座汉藏风格结合的大山门,便来到了塔尔寺广场。此时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有和偶一样背包跨囊的游客、有灰尘仆仆前来朝觐的信徒、当然也有黄衣红袍的大小喇嘛。虽然导游小姐说拍摄僧侣之前一定要得到他们的同意,但偶还是想乘其不备,赶快咔嚓几张吧! 广场上还有用于赞颂释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的八座如意宝塔,塔身洁白,成一字排开,塔前立有国务院颁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 塔尔寺的布局和汉地寺院很不一样,它没有外围墙,每座殿堂、或者说每座子院自成一体,分布在主道两旁。偶们第一个造访的寺院是小金瓦寺,这里供奉的是塔尔寺的护法神。寺内院落不大,迎面而见的是一块黑色的大石碑,据说如果你能将钱贴在光滑的竖立的石碑表面,你便能得到幸福平安。但偶打听到其实僧侣们早在石碑上涂上了一层薄薄的酥油,所以只要稍稍用力,纸张便能粘在上面。很可惜,塔尔寺所有寺院的内部是严禁拍照的,看客们只能自己想象那块布满钞票的石碑了。后来偶发现,在所有的寺院内都有这么一个类似的物件,上面不是留下钱币、便是留有金银首饰。看来藏人们纳取公德的办法可真比汉人们高明啊。说了这么多不该说的话,转入正殿,为了避免偶们这些凡夫俗子的污秽冲撞护法神灵,僧人们用黄巾番布将神像挡了个严严实实,害得偶断了脖子也没看着。在小金瓦殿后面屹立着一座白塔,据说塔建好时,日军飞机入侵这里,然而整座塔尔寺却丝毫未损,于是这座塔也称为“平安塔”。 修习藏传佛教有两个阶段,初级阶段称为“显宗”,即有书本文字显见而习之宗法;高级阶段称为“密宗”,即无书无字口受体传心领神会之宗法。偶虽曾泛读佛文经法,却多以故事记罢,不曾有所领悟,较之那些以身体为量天尺,五体头拜的信徒,这个佛法的圣地对偶而言,也就更多地是一道景观,一道恩赐给偶们这些凡人感受天、地、人、信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景观。 大经堂-大金瓦殿是塔尔寺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塔尔寺三绝中的两绝——壁画和堆绣。 塔尔寺的壁画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壁画颜料采用石质矿物,色彩鲜艳,经久不变。这里的壁画属喇嘛教宗教画系,与汉画有些不同,具有浓郁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大多取材于佛经黄教诸密乘经典,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每幅画面构思巧妙,布置适然,色调和谐,精巧细腻,层次分明,千资百态,栩栩如生。 参观中偶发现藏传佛教与汉地佛教不同的地方还有不少:例如在汉地佛教里有四大菩萨: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而藏传佛教中却没有地藏菩萨;再则汉地佛教里的观音多为女儿身,而这里确是男儿身。至于大家最熟悉的藏传寺院代表物转经筒在这里可谓到处都是,你只要记住一定要顺时针转动,其他的规矩也就不必苛求了。 偶在塔尔寺参观的最后一个殿堂是酥油花殿,顾名思义里面存放的便是塔尔寺三绝的第三绝——酥油花。酥油花就是用酥油跳板各色颜料而制成的油塑艺术品。相传唐文成公主与土蕃王松赞干布结亲时,曾从长安带去一尊佛像供奉在拉萨大昭寺内。当时正值严冬,无鲜花献佛,信徒们为了表示敬意,就用酥油制成花,供奉于佛像前。后来,塔尔寺的僧侣们经过苦心钻研,使其在题材和工艺上有了新的发展,成为独有的一种高超油塑艺术。制作的事物也早已不仅仅是花朵,山峦叠嶂、桥水亭楼、鸟兽生人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然而这些美丽的背后却是极其残酷的:由于酥油的熔点很低,制作酥油花必须选在寒冬腊月,僧人们首先将手泡在冰水中直至冰透,而且在雕刻途中只要感觉手上有一点温度,就又要浸于冰水中,所以艺僧们往往都患有严重的关节炎症。 结束塔尔寺的游览,中午偶特意去品尝了一下偶觉得西宁最美味的食物——酸奶。这里的酸奶可是喝不了的,必须用勺子挖着吃。酸奶的表面微黄,根据口味洒上一层白糖。舀开表层,里面的奶体雪白滑润,奶香扑鼻,吃在嘴里那个美啊,嗯,简直过瘾! 晌午刚过,偶们便匆匆赶往这次旅途中海拔最高的地方——日月山。日月山是青海一道重要的分界线,这里既分割了牧区与农区,又分割了季风区与内陆区,还分割了外流区与内流区。由于此地的沙土赤红,故又称“赤岭”。 相传文成公主一行从京都长安迤逦西行,来到了日月山。当公主登上山顶,举目环顾时,但见山麓两边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一边是雨打芳草萋萋,一边是雪压枯草惨惨;一边是烟雨飘摇枝新,一边是玉鳞纷飞草叶枯,甚至连这里的日月,也没有家乡那样明亮、温暖,不禁心潮起伏,愁思万缕,潸然泪下。公主拿出唐太宗行前赠与的一面日月如意宝镜以解乡愁,不想乡愁未解,思愁更胜,为了完成身上的使命,公主毅然将日月宝镜摔碎在地上。后来人们便把赤岭改名为日月山。 偶们的一位旅伴在这里产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嘴唇干裂、脸色煞白、双目不可视。看来真不可小看高原啊!不过嘿嘿,偶倒是跑上跑下,一会儿逗逗白色的牦牛、一会儿照照可爱的小羊、一会儿探探神秘的巾番、一会儿读读镌刻的石碑,浑然没事儿。 不过在这里,偶遇到了第一件(后面还有一件)令偶最终拜倒于青海小孩的事:人有三急,尤其在高原。日月山上只有一处厕所,收费一元。看厕所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偶出于对小孩子善意的怜爱,掏出一条大号的巧克力(凭良心,至少值十块),试图贿赂小孩已让偶免费入厕。谁想小男孩端详了巧克力片刻,毅然拒绝,道:“一块钱!”我倒! 跨过日月山,下一个目的地便是著名的高原明珠——青海湖。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很难想象,这个4456平方千米的湖泊是随青藏高原从远古的大海中升起来的,湖水即原来的海水。 青海湖最著名的特产便是湟鱼,一种裸体的鲤鱼。可惜如今这玩意儿已经贵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吃不得了。不过在这个时节去青海湖也有另外一个补偿:油菜花。那成片成片盛开的油菜花形成满目耀眼的金色,与远方蔚蓝的湖水组合成一道壮美的风景。 带着一丝不好的心情,偶登上了游湖的轮船。驶入湖中,才方感海湖之浩瀚。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虽然湖中有人游泳,但偶建议没有冬泳基础的人切勿下水,否则冰镇落汤鸡就非你莫属了。 回西宁的路上还遇到了两个小插曲:一个是今天刚刚开幕的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的选手被我们的旅游大巴轻松超过;另一个是在路上遇上一支整齐的武警车队,偶们的大巴超了几次都没敢超过去。 晚上草草吃过晚饭,本打算到西宁市中心购物一番,不想刚过九点,商店门均大门紧锁,可怜偶竟未能买到一件带走的物品,成了此番一点小小的遗憾! 次日登机回蓉,较之来时已没有了到处探闻的精神,闭目休息吧,但愿能于梦中再回返那神秘壮阔的高原胜景。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8183/1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