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自由行是和两位Sa小姐一起去的,一位叫Sarah,另一位叫Sabine。这次十天的澳洲自由行是本人有生以来最开心的一次旅行。一路上欢歌笑语,一左一右皆是风景。特记录以下文字,以资纪念,兼作后来人的旅游攻略参考。 行程安排 我们十月六日晚乘坐红眼航班CA175出发,于次日中午到达悉尼。虽然省了一天的旅馆钱,但是一路上辗转难眠,苦不堪言,留下了两个大黑眼圈。在澳洲境内我们乘坐的航班都是VirginBlue的。这个廉价航空公司用的飞机可不廉价,全皮的座椅,每人一个电视。但是要看电视,需要掏5-10 AU$,不然就只有广告。所有的饮料食品全部明码标价。因为要价公平,买的人还真不少。 我们在悉尼住了两晚,布里斯班一晚,黄金海岸两晚,凯恩斯三晚,最后回到悉尼再住一晚,于次日搭中午的CA176回上海。城市之间除了布里斯班到黄金海岸只需要做45分钟的bus以外,其它交通都要用飞机。后来,我们发现最值得玩的是凯恩斯,有从香港来的直达飞机。
总体来说,澳洲境内九天的行程有三个白天我们是花在路上的。澳大利亚太大了,费时费钱。
澳洲自由行--住宿
悉尼 为了节省费用,我们在悉尼选择住Railway Square YHA (Hostel青年旅馆)。会员价一晚29 AU$,但是因我们不是会员,所以实际价格要稍高一些。 和所有的青年旅馆一样,YHA地处市中心,但是条件简陋,干净整洁。但是相比我在西雅图住过的Hostel,这个YHA真是宽敞多了。从外观看,它好象用货仓改建的,因此lobby、公共休息室、洗衣房和厨房都无比宽敞。我们分到的房间是"货仓"外的小火车房,一节车厢就是一间房,上下铺一共四张床。每人领两张床单,一张盖在床垫上,一张垫在被子下,人就睡在两张床单中间。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有一个德国女孩住在我的上铺。不知道她已经旅行多久了,满床都搭着刚洗完的衣服。第一晚除了回来两次拿了几片面包就出去以外我们都不知道她几点回来的。第二天,她居然在YHA碰到了家乡同一个镇的女孩,所以搬去她的房间住了。后来,我们在布里斯班的Hostel又遇到一个德国女孩才使我明白这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巧合。德国人有时念大学之前都会出来旅行。在一个地方打工端盘子,半天玩半天工作。赚够了钱再去下一个城市。所以这些女孩基本上在澳洲会花一两年的时间旅行。他们才是真正的Backpacker。她们申请旅游签证时,在"你是否会工作时?"都会打勾(这种待遇只对30岁及以下人有效)。有个女孩告诉我,打工也不容易。澳洲每个州的餐馆都要求不同的"Alcohol Recommendation"执照。她每换一个城市都要重新申请一次。
布里斯班 这儿我们只住了一晚,所以也选了一家Hostel凑和一晚:Tinbilly Travellers。这次条件就不如悉尼好了。首先,一个房间是十张床,当晚睡了六个人。卫生间倒是有独用的,但是早晨六个人要排队。其次,空调是坏的,窗户无法打开。我们只能把一个年代久远的电扇和门都打开,到半夜凉快了,才关门关电扇。另外三个人,一个德国人,两个韩国人。她们三个都是独自旅行。那德国人对我们只在澳洲呆九天表示十分惊讶,大概也把我们当学生了吧。
黄金海岸 毕竟工作多年,老是住Hostel也不是回事。从黄金海岸开始我们住Apartment Hotel,也就是带厨房和全套炊具的地方。我们住的Surfer Parade Resort离海滩两个Block,从房间的阳台可以直接看到海。我们到的那天已经晚上快八点了,Hotel已经关门。我们在门外发现了一部专用电话,电话那头的人指示我们用密码打开旁边的嵌入墙的一个小柜子,里面有六七个写着名字的信封。我们找出其中写有我们名字的信封,里面装着房间的钥匙。这种服务真是方便了客人,也不耽误他们自己休息。
在连住三晚的Hostel以后,当我们进入房间的一瞬,真是觉得进入了豪华天堂。客厅里铺有地毯,宽大的阳台足够四个人惬意地边饮咖啡边看日出,卫生间里居然还有按摩浴缸!这一晚的价钱是147 AU$,除以三的话,每人不到50AU$。不幸的是,我们结帐的时候他们是上班的,看见我们是三个人,要求每晚加30 AU$,让我们好一阵心疼。其实他们那个沙发床拉不出来,Sabine是睡在客厅地上的。
凯恩斯 在凯恩斯的三晚我们也住Apartment hotel,离码头步行10分钟的距离。因为Cairns比较潮湿,客厅和卧室都是地板的,反正我习惯睡硬板床,这次就由我来睡客厅了。结帐时,他们又发现我们是三个人,这次学乖了,Sarah同学斩钉截铁地说我们是两个人。可能是因为我当时正好穿得比较正式不象游客,Reception的老太问我是不是来接她们的,Sarah立刻鸡啄米一样地回答是。
澳洲自由行- 美食 原本对澳大利亚的食物没有什么期望值的。我们三个对美国的食物早已深恶痛绝,尤其是Sarah同学十几岁就去了美国,苦大仇深的。心想澳大利亚也是移民国家,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在悉尼的第一天下午在QVB Shopping Mall里一家小餐馆偶而品尝了一次咖啡后,我们就惊异地发现澳大利亚咖啡的质量远超过任何一家星巴克,进而发现澳洲无论哪一种国家的菜都十分地道。Sarah仔细研读了旅游书的有关章节后宣布澳洲在二战后接收了许多意大利和希腊的移民,所以极大地提高了澳洲人民的美食水准。可我心想,美国的意大利移民也不老少的,怎么就不知上进呢?!
从悉尼那杯咖啡以后,我不仅每天都要喝一杯咖啡,隔天吃一次冰淇淋,而且对每一餐都无比期待。早餐除外,平均每人每餐花了20 AU$。每次吃完,Sabine都要检讨一番,然后发誓下一顿只吃麦当劳。每当这个时候Sarah总是幽幽地表态:"到时候再说吧。"等离吃饭还要一小时的时候,Sarah就开始恳求千万不要吃快餐。
我总计吃了: 悉尼第一天 午餐 越南米粉 悉尼第一天 晚餐 悉尼歌剧院旁的"Quay"Restaurant的各式烤肉 悉尼第二天 午餐 悉尼Fish Market 极新鲜美味的龙虾、生蚝和寿司 悉尼第二天 晚餐 悉尼大长今餐馆的韩国菜 布里斯班第一天 早晚餐 JoJo's Restaurant昆士兰Eye fillet的牛排、泰式烤虾、用玻璃杯盛的提拉米苏 布里斯班第一天 夜宵 极美味的薯片、薯条和墨西哥chip 布里斯班第二天 晚午餐 步行街露天餐馆的牛排加薯条和蔬菜 and capuccino 黄金海岸第一天 晚餐 南海渔村的正宗香港点心 黄金海岸第二天 午餐 南海渔村的炒饭加意大利咖啡馆的咖啡 黄金海岸第二天 晚餐 在一个广场旁边的海鲜拼盘计有六只盐水煮大虾、四个小生蚝、鱿鱼若干和蔬菜,才15.9 AU$ 布里斯班机场 午餐 Pizza 凯恩斯第一天 晚餐 Barnacle Bill's的龙虾刺身。六点前点菜享受75折待遇 凯恩斯第二天 午餐 Outer Reef船上的自助餐 凯恩斯第三天 晚餐 鳄鱼尾巴加鸵鸟和袋鼠的烤肉串和西班牙烩饭。也有75折Early Bird的折扣 凯恩斯机场 午餐 云吞面 悉尼最后一天 晚餐 澳门虾仁炒饭和红豆冰沙 澳洲自由行-悉尼 坐了11个小时的飞机后,我们终于在中午时分到达悉尼机场。等行李的时候,两条拉布拉多犬兴奋地东嗅西嗅,非常可爱。可是牵着它们的警察居然不让我照相!行李检查处倒是没找我和Sarah的麻烦,只问了一句有没有带食物就放行了。Sabine和其它带着大箱子的人都让翻了个底朝天。 出来机场见到菁的时候,我的头已经很晕了。幸好老友相见,精神又很快亢奋起来。出租车把我们拉到Railway Station YHA,一路上的景色非常破败,后来才知道司机绕了路,多收了我们10 AU$。坏人到处都有啊。不管怎么样,付完钱下车,手里立刻多了几个硬币:四个硕大的五角钱,足有乒乓球的直径切面那么大。以后又有了两元的硬币,又只有我们人民币一角的那么小。澳洲人也无法解释这个奇怪的硬币设计。
在YHA安顿下来以后,在菁的介绍下我们很快制定了悉尼的旅游路线。在附近的唐人街吃过越南米粉、小逛以后,我们沿着George Street一路北上,先去Queen Victoria Building (QVB),然后去歌剧院踩点,为第二天的行程做准备。QVB在我看来和某个欧洲宫殿没有什么区别,但它从一开始居然就是个菜场。1898年开始启用一直用到世界一次大战爆发。1950年用了7500万澳元修葺一新作为Shopping Gallery重新启用。难怪法国设计师皮尔卡丹称QVB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商场。商场的顶楼有一个玻璃柜,里面陈列着英国女王的一套礼服和一些她用过的权杖、宝剑等器物。旁边从天花板上吊着一个蛮好看的钟,叫Royal Clock。
在QVB用了咖啡,Window Shopping了一下,我们继续北上。快到悉尼大桥的时候逛了一下免税店。这时天开始阴下来,飘起了小雨。一对新郎新娘和他们的三对伴郎伴娘在岸边以歌剧院为背景在合影。看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好象丝毫没有被天气坏了兴致。可是,歌剧院的那几片贝壳是由无数片马赛克贴成的,没有了阳光的折射,它们无法呈现出洁白的颜色,全都黄黄的,一点儿也不好看。旁边的悉尼大桥看上去也不宏伟。近几年,爬悉尼大桥全方位地看悉尼歌剧院已经成为一景,可是爬一次要160 AU$,更何况我有恐高症,所以就免了吧。
天暗下来以后,歌剧院的灯也亮了起来,这才有了些味道。我们就在旁边的Quay餐馆,就着夜色中的Opera House吃了第一顿晚餐。晚餐过后,菁带着我们沿岸走到达伶港看夜景。在公园里正好有关于世界各国污染环境的巨幅照片,颇开眼界,奇怪的是其中鲜有中国的照片。
第二天一早,我们先直奔Fish Market,寻找我们心仪已久的澳洲龙虾。龙虾是很快找到了,可是大个的要65 AU$一公斤啊。二楼的中餐馆要十一点才开门,而且看样子要价不菲。我和Sarah与Sabine一番讨价还价以后决定吃中等个头的龙虾,我们在东南亚人开的类似于Food Court的地方每人要了一份蒜茸烤龙虾(半个)、一份咖啡,然后三个人分享一打中等个头的生蚝。因为太新鲜美味了,Sarah和Sabine又买了一打生蚝,我则到日本人开的店买了一盒生鱼片寿司。因为鱼太新鲜了,肉香甜香甜的,是我吃过的最好的生鱼片寿司。
十一点就在Fish Market开始人声鼎沸的时候,我们已经心满意足地吃饱了。照着地图我们开始暴走。等到了悉尼歌剧院已经中午了。这天阳光灿烂,歌剧院的贝壳好看了许多。歌剧院的Tour半小时一次,怕错过时间,我心急火撩地开始排队买票,等排到了才发现那是卖Show的票的。等找对了窗口,下一场正好只剩三张票了。
我们参观的是歌剧院的音乐会厅(Concert Hall)和歌剧厅(Opera Theatre)。我第一次知道了不同的音乐会对建筑结构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当悉尼歌剧院落成的时候(1973年)声学建筑还是一个难以捉摸的艺术,今天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它已经是一门科学了。因此,悉尼歌剧院的声学效果并不是世界上最出众的,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澳洲政府还要花许多钱修缮歌剧院。我不由地想起来上海大剧院落成以前许多世界知名音乐家不肯来上海演出,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音乐厅。看样子,我的耳朵还是比较迟钝的,我可分辨不出区别。
从歌剧院出来我们又开始暴走到澳洲博物馆。这回可让我们大失所望。10 AU$的门票和美国的博物馆差不多,可没什么可看的。除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金块让Sabine颇为兴奋以外,我们没找到什么特别的。
晚上的时间就是逛唐人街购物了。早在十年前,我在华交会上摸过一张澳洲羊皮以后,一直对那如丝绸般的手感念念不忘。这次的计划就是一定要带一张羊皮回去。我逛店的第一步就是摸羊皮,可是前几家店都让我颇为失望。两位Sa小姐安慰我也许十年前的记忆已经失真了,可是到第四家店的时候我真的找到了那种羊皮,只是价格要贵上许多!呵呵,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一路考察,看哪个城市的羊皮最便宜喽!
澳洲自由行-布里斯班 从悉尼坐VirginBlue的航班到达布里斯班正好是中午。在飞机上憋着什么吃的也没买,一下飞机就被候机厅的咖啡味吸引住了。于是,我提议喝杯咖啡再去取行李。此时此刻觉得自己小资得无可救药。 打的来到Tinbilly Travellers,发现前白接待小姐是一个白人大美女,可惜不太能干,48 AU$的住宿费她帮我刷了480 AU$的钱。还是她的同事帮忙搞定的。到了房间稍加休整,和那个德国美眉聊了会天,颇长见识。譬如说,从澳洲寄到德国的明信片是免费的;澳洲农场里有摘西红柿的工可打,最快的是韩国人,一天能挣不少钱;这个德国美眉也是刚到布里斯班,她会每天帮Tinbilly Travellers干三个小时的活儿,报酬是住宿免费。末了,她不忘了提醒我们临走时尽量收拾一下,这样她可以轻松一点。 休整完毕我们就出发去步行街,顺便看一下第二天去Lone Pine的车,打听哪家餐馆的昆士兰牛排性价比最好。因为飞机上没怎么吃,四点钟我们就饥肠辘辘地坐进了JoJo's餐馆的二楼阳台。泰式烤虾和Eye Fillet的牛排端上来没多久,天就下起大雨来。这才注意到步行街的十字路口上其实有设计别致的顶篷,连带人行道上的顶篷能保证行人在雨天也能自如行走。看来这个地方是经常下雨的。早听说澳大利亚这几年干旱严重,政府已经多年颁发干旱补贴,可我们在澳大利亚的九天有三天下过雨! 吃完饭,我们挨家在步行街逛商店,甚至过桥趁着夜色沿着布里斯班河暴走起来。中间见到一间栋小房子所有的门窗线条都是东倒西歪的,好象刚经历过地震随时会倒塌一样。可惜天已经黑了,无法拍照取证留待日后考证。 第二天,我们兴冲冲下楼准备出门,却愕然发现天又开始下雨了!琢磨了一下考拉应该不怕淋雨,我们接原计划前往Lone Pine。幸好快到时雨已经停了。 Lone Pine是个动物园兼野生动物园。孔雀和蜥蜴和鹦鹉是自由身,想上哪上哪。袋鼠是半自由的,在一个大园子里可以想上哪上哪。许多游客都会买2$一袋的饲料亲自喂它们,所以不愁吃不愁穿,它们也不想出去。有的袋鼠架子可大了,它们不饿,你喂它它还不定理你呢!最可怜的要数考拉了。这种动物只能吃新鲜桉树叶,可桉树叶催眠,它们一天要睡18个小时。各国游客大老远地跑来都想抱抱它们。于是,澳大利亚人在Lone Pine里养了130只考拉,每天轮流把成年的处于清醒状态的考拉拿出来给你抱。不白抱的,一张照片25 AU$。为了保证拍照时没有闪光灯刺激考拉,只能由工作人员给你照。我们到的时候,正好有日本中学生在秋游,长长地排着队,轮流上前紧张地做树干状,让考拉抱着他们拍照留念。我心一软就决定不折磨考拉了,也给自己省了25$。 从Lone Pine回来时间还早,我们又回步行街继续逛商店。其间发现印度的莎丽被Positioned为one dress fit all size,而且有100种穿法。想想自己一块儿胖一块儿瘦的,这次也没带适合在海滩穿的裙子,当即买了一条窄幅莎丽。因为下一站就是黄金海岸! 澳洲自由行-黄金海岸 我喜欢在泳池里游泳,但是对去海边游泳一直不感冒。无论是小时候去过的上海金山的海滩,还是七年前去的深圳小梅沙,都是满嘴沙子,在水里什么都看不见的经历。我就是带着这样一种无所谓但是必须完成"到此一游"任务的心态来到了黄金海岸。 在布里斯班的汽车站我们就拿到了黄金海岸的地图。原来黄金海岸长达35公里,沿途有数不清的Hotel和商店,所以租车的Coupon特别多。我们要去的一段是"冲浪者天堂-Surfers Paradise"。所谓的长途汽车其实是只有十几个座位的Minivan,司机把我们一个个送到所要下塌的酒店,感觉象专车。 就象前面说的,我们住的是Surfer Parade Resort,离中心区有一段距离。欣赏完酒店的设施以后,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虽然外面已经下起了小雨,我们还是毅然走进雨中,开始寻找下一餐。我们先是看到了一家墨西哥餐馆,十分钟以后遇到了一家泰国餐馆,又累又饿的我就想进去算了,但是Sarah和Sabine坚持要看过所有的餐馆再决定。于是我们又路过了一家香气四溢的意大利餐馆,最后来到了热闹的市中心,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餐馆。最后我们选择了南海渔村,还在附近的超市买了酸奶做第二天的早餐。 一夜睡去,无话。 第二天一早,被刺眼的阳光唤醒,才发现昨晚忘了拉窗帘。起床到阳台上一看,蔚蓝的大海就在离我们两个Block的地方,立刻睡意全无。往周围一看,所有的resort, apartment, hotel的房间全部都配有宽敞无比的阳台,想来老外们在家都想晒太阳。 不过我们黄种人是不喜欢晒的,更何况澳大利亚阳光的紫外线强度是闻名世界的。Sarah早就为我们准备了两种SPF55的防晒霜,资生堂的涂脸,Aveeno的涂身体。准备完毕,我们就兴高采烈地出门了。那时的我还不知道,八个小时后我会发现自己大意失荆州忘了涂胸口,当晚洗澡的时候才发觉胸前的皮肤已经晒红得象戴了一个饭兜。 赤脚踏上海滩以后,我们立刻惊叹大自然对澳洲的垂青。这里的沙子细腻无比,互相之间又紧实地团结在一起,被海浪冲湿以后可以当镜子照。无论是小鸟还是我们都不能在沙滩上留下脚印,踩上去颇有弹性,象走在地毯上。《外婆的澎湖湾》里唱的,"留下脚印两对半"在这里是不可能实现的。就这样连绵35公里啊,一眼望不到头。 可能这里的天气还不够热,冲浪和晒日光浴的人都不多。路过冲浪学校的时候,看见一群少男少女在水里笨拙地在滑板上爬上爬下,我估计冲浪这玩艺儿不好学。 吃过午饭以后,我们又一次来到了海滩,这次Sabine换上了泳衣,我和Sarah换上了新买的鲜艳的莎丽。沿途,Sarah同学一丝不苟地捡着贝壳,竟然收获颇丰。 澳洲自由行-凯恩斯 此行之前我是不知道有凯恩斯这样一个所在的。看了旅行指南才知道要看大堡礁凯恩斯是最好的地方,所以就来了。现在看来,凯恩斯不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许也给我留下了永久的纪念。 飞机的后面坐了一大群不知道哪里来的年轻人。途中,飞机每颠簸一下,他们都要欢呼一下。快降落时,飞机广播说当地温度是"a hot hot 29C." 他们更是齐声欢呼达半分钟之久。我不明白究竟是凯恩斯这个地方太迷人,还是这帮年轻人精力过盛。
飞机快降落时,我们看到下面的海水碧蓝碧蓝的,象水晶一样纯净。Sabine同学一激动就感叹到,"这水蓝得就象周洁的鞋子一样黄!"(我此行一直穿着一双柠檬黄的Crocs水陆凉鞋。)由此你也可以想象那海水有多蓝了。
一走出飞机立刻闻到了潮湿的空气味,还没等我们走到出租车扬招点,天居然下起大雨来了。出租车司机是个马来西亚老头。他告诉我们,最早是日本人在二十年前投资的凯恩斯旅游业,现在凯恩斯名声在外,有香港的直达航班,日本人不知为何陆续卖掉了手中的旅游产业赚了很多钱。这点很快得到了证实。我们在当地的Night Market里仍然见到了无数日本人开的小店和日本游客。
在旅馆里扔下行李,雨也停了。于是我们就出发去码头附近寻找Tour Center。我们见到的第一个Tour Center小店的伙计巧舌如簧,让人乐不可支,我们就在他那儿订了行程,没再去第二家。凯恩斯的节目非常多,有骑马穿越热带雨林和海滩、热气球、直升机俯看大堡礁、跳伞、各种珊瑚岛、大堡礁等等,都是一整天或半天的节目,令人眼花缭乱。怪不得那帮年轻人那么兴奋,真是狂欢的好地方!因为我们只有两天的时间,所以定了第二天去Reef Magic的大堡礁(167 AU$),第三天去Fitzory Island (65 AU$)。
前一天还大雨倾盆,第二天就阳光灿烂,正是看大堡礁的绝好天气。我们来到码头的登记处费每人5 AU$的税。还在排队的时候就有一个来自日本的工作人员上来和我们聊天,生怕我们排队无聊。巧的是,他居然叫Yuji,和Darden的日本同学同名,我们立刻觉得亲切了许多。上船之前,我们还签了到,注明了自己的国籍,好象要出国一样。
船要开一个半小时才会到达我们要看的大堡礁。工作人员也没让我们闲着。一会儿介绍怎样使用救生器材,一会儿介绍游船须知,还特别关照了不要把任何除了Naturally come out from you 的东西扔进马桶,否则马桶堵塞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中间服务员还会过来和你聊天,Yuji和我们聊得最多。他告诉我们,因为这个项目耗时一整天,许多日本人和中国人都嫌远,很少参加。环顾四周,果然没见到日本人和其它中国人。最后,工作人员过来问我们要不要参加上午的Snorkelling equipment with lessons and instruction(30AU$) 和下午的Guided Snorkel Tour with our Marine Biologists (35 AU$)。我一想,钱都已经花到这个份上了,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就当上大学听生物课吧,太便宜了。我一拍桌子就两个都报了,害得Sarah和Sabine也就跟着报了。不过,我们真还遇到了意外惊喜。
船高速开了一个半小时以后终于到达了离大陆几十公里的大堡礁区域。那里有一个用锚固定在海中央的船形的Deck。"船"共有三层,中间一层是桌子凳子供我们放东西及等会儿吃自助餐,一旁有两间换衣房和各种浮潜(snorkeling)和潜水器材。顶楼放了躺椅,给不潜水的人晒太阳的。底层是直接通往海底的潜水入口和可以透过玻璃直接看海底的观察室。 我们三个从来没有潜过水,也不可能去现学现考执照,就Snorkeling 一下就好了。Sabine很顺利地找到了带近视150度的浮潜面镜,我的浮潜面镜一点儿也不漏水,比后来在Fitzory Island的强多了。Scuba Diving的人还穿上了上衣连短裤的防寒衣,水性不好的还可以穿上救生衣带上一根求生浮力棒,不会游泳也可以浮在水上。我仗着水性好,就穿着平时的游泳衣就准备下去了。
下水前我们仔细地涂了一遍防晒霜,而我再次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我完全忘记了游泳衣背后是几乎没有布的,一点儿防晒霜也没涂。中午休息的时候,我看到那些穿短裤防寒衣的人脱了衣服休息,整条腿的下半部分已经被晒黑了,远远看着象穿了袜子,还没有引起我的警觉!在海上趴了两三个小时看珊瑚以后,我的背当晚就开始变得黝黑、脱皮,只有游泳衣两条带子的地方是白的。回上海以后,我的美容师担心这么黑的颜色怕是永远也不能完全褪净了。 话说当时,我非常兴奋地准备下水,但是并不太清楚我将看到的是什么。即然我们报的Snorkelling equipment with lessons and instruction要一小时后才开始,我以为在Deck边自己玩只是练练游泳而已。所以当我下到水中,发现千姿百态、一望无际、五颜六色的瑚珊礁和热带鱼就在自己脚下的时候,那种震惊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这里的海水纯净极了,最近的珊瑚就在离水面两米不到的地方,我可以毫不费力地看到很远,或是看到海底峡谷很深的地方。整个珊瑚礁就象一个巨大的玻璃缸,而我自己只是缸里的一条小鱼。我一兴奋就想潜泳下去摸一下珊瑚,完全忘记了我还戴着浮潜的换气管,咸咸的海水立刻涌到我的嘴边,吓得我马上回到了水面。为了珊瑚,还是远观吧。
在蹼的帮助下,我正非常悠闲地在海上游来游去,突然看到有一个工作人员在水下拿着类似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摄像机正给大家依次拍照。在给我拍以前,她也照例递给我一个黄色的硕大的海参拿在手里。下午她们又引来一条宽一米长一米多的蓝色wally鱼到你身边留影,你可以象摸宠物一样的摸它。这种鱼最大可以长到2-3米长,突出的额头,厚厚的嘴唇,眼睛可以骨碌碌地转,不停地打量你,看上去有些象非洲人。
那条Wally鱼就生长在这一带水域,工作人员给它取名Sarah。中午休息的时候,工作人员对我们的问候语就是,"Have you met Sarah?" 这让我们的Sarah颇有些尴尬。回去的路上,工作人员把所有的照片在电视屏幕上播放,如果想购买的话25 AU$一张。尽管很贵,大家非常踊跃地上前认领自己的照片。这次没能免俗,我买了两张,谁让我们没有水下照相机呢。
游累了以后,我们就坐玻璃船去看珊瑚礁。因为毕竟隔着玻璃,看不清楚,还不如直接泡在水里看得过瘾。中午吃完自助餐,我们又抹了一遍防晒霜,准备开船去更远的地方看珊瑚。
我们把所有的东西留在Deck上,坐船去更远的地方看大堡礁。船正开着,我们忽然发现有一条小鲸鱼正在我们旁边游泳,一上一下地换着气,露出巨大的尾巴拍打着水面。而不远处,又有一片庞大的阴影在水底移动。于是,我们立刻意识到那是鲸鱼妈妈带着小鲸鱼在散步。妈妈肺活量大,半天也没见它浮出水面换气。只是水面上有一些奇怪的圆形波纹,久久不散。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捕鲸船就是靠这种波纹追踪鲸鱼的。 工作人员说我们非常幸运,鲸鱼是十分罕见的。他们立刻用呼报机通知Deck上的人注意观看。可是,我突然想到我们可是马上要下水的呀,于是赶紧问,"are they gonna swallow us?" 旁边一个中年妇女立刻脸色严峻地对我说, "Don't say that!" 工作人员哈哈大笑,居然没有人回答我的问题。 地方到了,我们一个个眼睛一闭就跳下去了。我们下去的地方水比较深,黑呼呼的一片,是没有珊瑚礁的。我的身体也立刻能感觉到来自不同方向忽冷忽热的水流,越是离珊瑚礁近水越暖和。工作人员不辞辛苦地一路解释我们一路看到的都是什么鱼,什么珊瑚。有时还会潜水下去捡个大大的黑海参上来给我们摸摸,然后再潜回去把海参轻轻地放回海床。我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不直接把海参扔了,反正它会沉下去的。他居然告诉我海参没眼睛没耳朵没脚,是十分脆弱的,所以要放回原处。要知道海参对珊瑚礁的形成有重大意义。什么意义呢?我现在已经不记得了。 风渐渐大起来,我们随波逐流游得很吃力。因为每四五个人一组由一个工作人员负责,有一个救生圈可以搭。渐渐地大家都搭在救生圈上游不动了,把那个小伙子累坏了。不过,最后大家还是坚持游回deck,没有人坐船回去,也没有再看见鲸鱼或是鲨鱼,海龟也没看到。 第二天我们去Fitzory岛snorkeling就觉得无趣多了,虽然有水母服可以把全身都在阳光下藏起来,可是我的面具老是漏水,走回借器具的地方要走好远,也懒得换了。珊瑚也远没有Outer Reef的壮观,海滩上不知为什么都是珊瑚的碎尸体,走上去脚硌得生疼。我们没了兴致,就用毛巾或莎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地晒太阳。旁边三个白人小姑娘穿着比基尼也在晒太阳,其中一个索性把胸罩也解了晒,大概是怕晒不均吧。 不过,Fitzory岛的海水还是清澈得令人难以置信。无论我怎么拍照,也拍不出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想最好中国人都来这种地方看一下,才会注意到我们其实住在垃圾堆一样的地方。虽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煤和铁矿石最多的国家,可人家为什么就能把环境保护得那么好呢?瞧瞧我们的山西虽然因煤而富,可是环境都被糟蹋了。 我想以后我会非常怀念凯恩斯的。Sarah和Sabine也是五年十年后我们再回来看看"Sarah"长多大了。Wally鱼可是可以活五十年的。到时希望有上海直达凯恩斯的航班!要知道就在我们回来不久,上海到布里斯班的直达航班就开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