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进金泽 |
[游记]走进金泽 |
2008-05-22 sina.com.cn |
这次到金泽访问是参加21世纪美术馆的开馆仪式,所以今天活动的主题就是美术馆,为此,我专门邀请了苏州国画院的院长周矩敏、副院长马伯乐两位著名画家一起参加,以考察日本的美术馆事业。上午10点,隆重的开幕仪式准时开始。首先是石川高和 俊彦表演的“笙与能舞”,这是日本的传统节目,据说通过这样的神乐之舞,能够把美妙的笙的声音传到天空,让新的世界充满光辉。然后开馆仪式正式举行。在一片大规模的玻璃上,出现了六台电视机屏幕,详细介绍了美术馆的筹备与建设经过。然后是山出市长致辞,前总理大臣森喜朗以及石川县知事、金泽市议长、美术馆馆长、来宾代表等讲话。最后是我们来自美国、韩国、比利时、法国和中国的代表与金泽市的中小学生一起为美术馆剪彩。 为什么让中小学学生剪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地方原来是金泽大学的附属中小学所在地。市长在致辞中说,在美术馆建设的两年里,他曾经无数次想起那令他激动的声音---学校运动会的时候校园里传出的孩子们的欢笑声。市长认为,那是呼唤未来的声音。 美术馆是一个现代化的建筑,在市政府的旁边,交通非常方便。外观是透明玻璃墙,陈列的作品是从世界各地收集的现代作品,同时还有一部分具有崭新风格的金泽工艺作品。美术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市民一起参加的交流型的美术馆,它不仅展示作品,同时准备举办音乐会、时装表演、小型演出、讲演会等各种活动,许多市民亲切地称呼美术馆是自己家的会客厅。此外,山出市长还希望美术馆成为金泽市民的“精神之源”。他在致辞中间讲到,“美术馆地处金泽市的中心位置,并与商店街相邻。大家在购物之余,信步至此,感受一下艺术的氛围。或作为约会的场所,或作为消磨时间的去处,都可以时常来这里调节心情,放松精神。在这里充电后的市民回到城市,会使城市变得更有生气。”作为日本市长协会的年度会长,他的讲话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地方政府对于文化建设的理解。 下午的活动是金泽市区参观。首先来到金泽的城址公园。这里一直是金泽古城的原址,从宽永8年(1631)的火灾以后,一直处在建设与火灾之间,明治14年(1881)主要的建筑被烧毁。40年代开始,金泽大学曾经以这里作为校园。2001年,金泽市政府完成了菱橹、五十间长屋、桥爪门续橹等修复工程。在这里,我们详细听取了修复工程的介绍。修复是根据江户时代的图纸、明治时期的照片,严格按照传统的工艺进行的。为了让观众能够了解建筑的材料,在菱橹一层的地板和二之丸侧的墙壁上面,都镶嵌了透明的玻璃,可以看到不同层次的材料及其工艺。陪同介绍说,整个修复工程没有用一根钉子,除了地基是钢筋混凝土,以及采用了自动灭火设备和无障碍通行的升降楼梯以外,完全是日本的传统工艺。据说,这是日本自明治以来最大规模的木制城堡建筑,预计可以使用250年左右。我想,金泽城址公园的建设,对于苏州古建筑的维修与重建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参观完城址公园,我们来到旁边的兼六园。这是全日本的三大名园之一,也是日本的国家特别名胜。兼六园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林泉式庭园。最早是属于金泽城的郭外庭院,第五代藩主刚纪于延宝4年(1676)在这里建设了“莲池御亭”,从此这里被称为“莲池庭”。1759年庭院被大火烧毁,1774年第十一代藩主在修复莲池庭的基础上又修建了瀑布、流水等新的景观。1822年,第12代藩主修建了豪华富丽的竹泽御殿并且铺设了各种石桥。同时,他委托奥州白河藩主白河乐翁为其命名。白河乐翁根据中国宋代诗人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中提到的“宏大”、“幽遂”、“人力”、“仓古”、“水泉”、“眺望”等六大意境兼具的特点,将园林命名为“兼六园”。1874年5月7日,藩主制度被废除,兼六园正式对公众开放,从此成为老百姓能够自由出入的园林。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9253f010002ak.html20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