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8月13日晴金泽观光(1) |
[游记]游记8月13日晴金泽观光(1) |
2008-06-10 live.com |
8月17日 813 1 师兄没空,自己骑着自行车,开始在老城金泽边走边看。号称“小京都”的金泽是一个安静的城市,神社寺庙非常多,加上有日本三大名园之一的“兼六园”,各地游客络绎不绝,外国观光客也不少。 我的第一站选择的是“长町武家民居遗迹群”。长町地带原来住满了中下级武士,那里的民居保留的很好。特点就是传统建筑的黄土墙和木门,至今保存完好。所以在小巷里面穿行,犹如穿过了时间隧道回到了安静的古代。尤其是为疏通水道制成的沟渠贯穿整个区域,配上苍天古树,虽不是“小桥流水”的唯美,但也是古朴自然。当然现在仍是当年武士后代的民宅,都挂着牌子”私人宅院,谢绝参观。“ 诚然,在这样观光地点的居民的生活多多少少受到了一点影响。我们这些外来客也只好小心翼翼,或者怀着好奇心往围墙内部张望一眼而已。 当然也有供开放的景点,只是要收门票而已。我参观了“村野屋”。这个庭院的主人,野村传兵卫贞家也算是“一千两百石(dan,可不是石头哦)”级的高级武士,不仅建筑本身保存完好,而且庭院也很漂亮。看着池塘里面肥大的红鲤鱼,望着庭院中各种浓淡的绿色,坐在檐栏下休息的感觉,也许能给盛夏灼热的心情带上一丝凉意。 下午到了“妙立寺”参观。这个寺庙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寺内主堂结构复杂,为了躲避当年幕府的追查制造了很多机关暗道而被称为“忍者寺”,可是正如寺内导游再三解释的“本寺和忍者没有任何的关系!”这也是唯一一个需要提前预约的地方,可见其神秘。我在烈日之下骑车穿过犀川大桥到了寺庙,刚好在预约时间的五分钟之前到达。 拖鞋上正堂,聆听完了寺庙介绍,工作人员把我们这拨游客分成了两组,带我们介绍这座神奇的建筑。外观看起来和普通的寺庙没有区别,而实际上确有四层!以中间水井为中心,四层房屋按照螺旋形排列,个个屋子都有两个以上出口,通往三层和四层的台阶都是隐藏着的——因为当年规定不让建设三层以上的房子。二层的主间甚至还有五个出口。主堂里面还设了两个机关,直通地下的暗道,让屋子里面的人可攻可防。 整个建筑功能体现到具体的生活细节上,也是很丰富的:地下室和暗室却也考虑到了采光问题,四楼的茶室外面还设了滑轮可以直接从井里汲水等等。 一同参观的一位老阿姨一句话说出了众人的感想:“脑子不好的人还真住不了这个房子!——绝对迷路!“ 天实在是太热了,觉得要是连续在户外活动肯定会出事,于是赶快躲进了美术馆里一边吹凉风,一边看着不太懂的现代艺术,度过了美好的一个下午…… 向往“金泽21世纪美术馆”(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已经是好几个月前的事情了。美术馆本身是2004年10月开馆的,建筑本身很有特色,在一个巨大的圆形结构了摆满了各种方形元素,体现了这个美术馆的方针:开放而透明。而我最初是在杂志《Design Note》6月号上看到了这个馆征集标志和视觉识别设计者——佐藤卓先生的报道和最初的设计方案。最后采用的方案,是将建筑平面图直接浓缩成的标识,复杂的方圆结合,加上鲜艳的识别色彩——橙色,给人很深的印象。 刚好正在举行的两个展览——Collection I 和 We Humans are Free: from the collection of SMAK.,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Ghent,都认真地看了一边,虽然对现代艺术不是非常理解,但是增在这样一个接近奇幻的空间里面学习艺术也是一种幸福的事情。 不过觉得最有意思的还是地下游泳池这个作品。其实就是一个漆成天蓝色的房间,只是玻璃房顶有10公分左右的水,外面阳光一照还有波光粼粼的感觉,让人觉得进到了游泳池底。这个还是自己亲身体会比较奇妙,嘿嘿。
|
转自:http://ryukei.spaces.live.com/Blog/cns!5B41B648F3242D36!1977.entry2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