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忐忑中州行---登封(峰)随笔 |
[游记]忐忑中州行---登封(峰)随笔 |
2008-10-21cncn.com |
一、 路上的“遭遇” 过了安检口,腿伤处隐隐有些疼痛,这让我本就忐忑的心更加紧张起来:“不会这么不争气吧? 刚开始就掉链子?”希望是心理作用。看看登机牌,居然没有标明登机口!更加迷茫,难不成要晚点?果不其然,预感不久即被证实;在中国乘飞机,碰到正点起飞算你运气好!不过凡事“有失必有得”,也正因为晚了这一小时,让我们见证了“神州七号”发射的圆满成功。 广州和郑州两大火车站广场向来以“乱”闻名,不过近年来广州情况已大为改观,可郑州火车站广场却人车混杂,乱象依旧。广场一侧,长途车售票处前的几条长龙让我们望而却步:这得排到何年何月?去问维持秩序的保安,答曰可以代买,五十元每人。如此爽快倒让我们心生疑窦,再问检票员,得知短途车有专门的售票大厅,去登封二十七元每人,童叟无欺。原来如此! 【小帖士:1、从郑州去登封可到火车站对面的长途汽车中心站坐车,短途车有专门的售票大厅。 2、从郑州到登封大约1小时40分钟左右。】 二、 少林●塔林●武林 登封至少林的路两边,各类武术学校林立,仿佛是在为“主角”的出场作些“龙套”般的铺垫,其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据说,如今有十几万人在登封学武,其教学质量如何,我这门外汉无从评价,可至少这数量,也足以让登封无愧于“中国武术之乡”的称号了吧。 “武术之乡”的氛围自然是由这号称“中华第一名刹”的少林寺沿散弥漫而成;因为武学少林,人们记住了达摩,记住了帮助李世民打天下的“十三棍僧”,至于寺庙创于北魏孝文帝之手,反倒并不怎么知名了。如今的少林寺,处处都有着尚武的宣传:景区门口的那尊僧人塑像,也显得威武彪悍、与众不同;千佛殿前古时炒菜用的大铁锅、以及殿内那些青石板上的洼坑,无不昭示着过去武僧们练功的辛苦。站在“立雪亭”前,听着导游的介绍,想起当年少林二祖慧可,立候达摩,雪过及膝,断臂佛前,终得衣钵,感叹周围鼎盛的香火,得益于多少前辈高僧磨砺意志、潜心向佛的积累! 这些前辈们,如今都长眠在寺庙旁那座座塔下,默默注视着生前修行之地的兴衰起伏。塔林是少林寺的圣地,我以为,也是它最大的看点:百多座佛塔整齐排列,第一眼望去,竟有些波普艺术的味道。置身其间,细细品味,那高低错落、形态各异的塔,不但带给我建筑视觉上的美感,更让我感到如丝如缕的禅意,以及与寺庙院落有些格格不入的深沉。多数塔皆无名,无名塔下无名僧;得道僧,忘却名,本就是佛家修道的法旨之一,他们也应该得偿所愿了。至于那寥寥几座有注释的塔,也多因其历史的特殊性而被后人标注在此,想必也有拂于几位大师的本意吧。 然现而今,这少林禅宗祖庭,究竟禅意精纯度如何?我多少有些怀疑。来之前,就听说这里的和尚们善于经营,有着不一而足的赚钱法门。带着疑问,到实地观察,部分得到印证,更感叹少林早已成为一个无须刻意炒作的品牌;而个别僧人在塔林中的不雅举动,更让我惊诧莫名。不过,所幸这里还有武术,你看,寺庙里每日的武术表演,不也换成了塔沟武校的学员了吗?尤其那稚嫩孩童老道精彩的“童子功”,更传递出将来行走“江湖”、武林“登峰”的信心和豪气。即使从负面看,那些武校也都是品牌经营的副产品之一;可至少,孩子们有了健体之魄、一技之长,民族精粹也得到了传承和光大,这总是好事。 【小帖士:1、从登封去少林完全不必坐出租车,在登封汽车西站搭乘8路公交就可到达景区门口,车程顶多二十分钟。 2、在少林景区门口的游客服务中心有免费行李寄存服务。3、从景区大门到少林寺山门大约有三百米的路程,如果不愿行走,景区有专门的电瓶车服务,10元/人。】
三、 醉在“三皇” 少林就坐落在嵩山西麓,游少林而不登嵩山,怎不遗憾?四方五岳,嵩岳居中;嵩岳之顶,且在峻极。不过,时间、精力都不允许我们登顶峻极峰,就借助索道,闯闯号称“兼具东西南北四岳”特点的三皇寨吧。三皇寨是嵩山的一个景区,因人们为了纪念人祖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在嵩山一带开天辟地之功而得名。 缆车轿厢缓缓上升,起先山色倒也平平,并无多少特别之处;可不多时,山绿之中亮出一簇烂漫的红,最可喜那片红旁还有一条瀑布,远观去并不激越,只是慢慢淌下,很惬意的样子;这份惬意立刻也感染到我们,让我们多了分期待。自索道出口处行不两步,转过一弯,三皇寨的奇特与秀美就急不可耐地展现出来:青白色斧劈刀削一般的绝壁,次第立于面前,显得俊朗、简约,其间丛丛苍翠点缀,也不失活泼的感觉,一条栈道缠绵于其腰际,眼前此景,还真有点王维当年“迢递嵩高下”的意境,只是那栈道,是供游人代步之用,而非“归去闭关”的路径罢了。 沿着栈道继续前行,路边不时有说明牌,提示山体的地质特点;于此知道,被首批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的嵩山地貌,皆源于距今约25亿年前的一场被命名为“嵩阳”地质运动。边看介绍,边仰视近旁那安静而高不可攀的岩体,仿佛能感受到当时山崩地裂、心惊动魄的瞬间。 猫腰穿过一处山洞,抬头看,计划中的目的地---吊桥就挂在半山腰,望去似乎并不遥远。脚步于是轻快了些,颇有点“一鼓作气”的气概;但很快,在经过连续的上坡台阶、勉强穿过一处“一线天”山石后,这气概就“再而衰”了,因为那并不遥远的吊桥,再看时,视觉距离与刚才好像并没有多少差异。虽有登山杖帮忙,可对自己腿伤的担忧还是促使我不可操之过急,歇息时却还不忘问来者:“到那吊桥还有多远啊?”答曰:“一个小时吧。”天!还要一个小时!这感觉,真正是“良辰美景奈何天”了。 没奈何,既然目标订下,总得坚持!还好很快我们就告别栈道,进入真正的山间小径,两旁树木繁茂,竟有了些“鸟鸣山更幽”的轻松;更重要视野收缩,再不必因情不自禁地抬头目测遥处而长吁短叹,只需埋头享受登山的乐趣。在“苦不苦,想想泰山十八盘”的自我鼓励中,我们终于来到吊桥之上。微微摇荡着,极目远眺,个性十足的山峦起伏跌宕,或“斧劈垂立”,或“石笋开花”,或“侧身婀娜”,或“直面大胆”,竭力将顽石的奇巧姿态呈现出来。身后,若干巨大“石笋”状的山峰直冲霄汉,风轻云淡时,更有几只苍鹰划过天际,成就一幅壮美而不苍凉的图画。此情此景,既让我想到在张家界金鞭溪尽头仰视所见,又让我忆起登顶泰山之巅的快乐目及。相当的登山之苦,相同的苦中作乐;而辛苦之后的轻松快乐,以及与醉人景色的交融,也颇为相似。 【小帖士:1、嵩山索道有两条,分别通往三皇寨和二祖庵;通往三皇寨的索道往返60元/人,每个轿厢乘员四人。 2、时间与精力允许的话,可以直接坐车到三皇寨景区大门,然后花四个小时登到三皇寨高处,再坐缆车下山。】
更多少林寺及嵩山图片,请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e75400100b6xt.html 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e75400100b7a4.html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0647/1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