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一天一国 德意志篇

[游记]一天一国 德意志篇

2008-10-26cncn.com

一天一国

---
波罗的海环游之七, 德意志篇

这次到波罗的海旅行的主要目的之一, 是要去德国看望太太的同学。 离上次在巴黎见面, 已近十年。 想人生有几个十年?

又是清晨, 游轮停靠在北德的港口, 离柏林有三小时车程的沃纳姆得(Warnemunde)。 这个沃纳姆得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海滨度假小城, 有点儿像格但斯克那边的萨玻特。 但它太小了, 一般的地图上根本找不到, 可是它的游轮码头很摩登,也十分方便,连结全德的火车站就直接修在海边, 下了船就可以坐火车。 不过, 我们没有坐火车, 朋友和她的德国先生, 早就在码头上等着我们了。 有朋友在码头等, 不亦乐乎。 大家热烈拥抱, 比孔老夫子都高兴。 所谓“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晨复何晨, 波罗的海旁”, 就是这个意思吧。

早就听说德国的高速公路不限速, 这次是真正地见识了。 同学的先生开起车来, 凶悍一如刚拿到驾照的小伙, 呼呼有声。 只见两旁的原野树丛忽闪而过, 我相机中的北德风光顿时模糊一片, 惨不忍睹。 饶是如此, 超车的还是不少, 不晓得这些德国人忙忙荒荒地催命急行赶什么, 有什么重要得不得了的事情要这么把油门踩到底的似的开车呢? 把这问题请教朋友和她的先生, 他俩说, 我们就是这样开, 习惯了。 说罢, 把头一偏说, 那些在公路上慢慢折腾的, 都是外国人。 我一看, 可不是嘛, 旁边两个银发族正慢慢地踟蹰而行, 老头开车, 老太太拿张地图找路。 他们不用GPS, 朋友说。 这到对啊, 让我开, 也不会用GPS, 上面的德文谁看得懂啊?

德文可真是又难懂又生硬, 难怪欧洲人开玩笑说, 人们对男人说意大利语, 对女人说法语, 对牲口说德语。 对不起, 我没有瞧不起德语的意思, 但德语听起来真是硬帮帮的, 好像那些难以下咽的干面包似的。 不是说, 一个人到面包铺偷东西吃, 那德国店主拿了一块面包就扔过去将他打倒, 扭送法庭。 法官不忍, 说你怎么可以这样没有同情心, 一块面包都能打倒的人, 一定是饿得很了, 相当虚弱。 店主说, 我这已是手下留情, 要是我拿块蛋糕打他, 他就根本不可能上法庭了! 可见, 德国的东西真是硬得很。

车开的快, 不到三小时就到了柏林。 先到朋友的家里坐一坐, 看看她家的花园, 鱼池和漂亮的房子。 花园好可爱, 小径和树丛都别有风味。 鱼池里的金鱼也很有意思, 人来了都来打招呼要鱼食。 只有一大鱼不肯出来, 躲在鱼池深处, 很害羞似的。 朋友说他们本来有四条大鱼, 但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鸟抓走三条, 剩下的那条就不敢出来了。 看来柏林的环保不错, 鱼翔浅底, 鹰击长空。



(朋友家的花园鱼塘)


(就是那条大鱼)

现在, 朋友的先生驾车, 朋友当导游, 带领我们畅游柏林。 作为大国首都, 柏林的特点当然是大。 其马路, 广场, 公园等都相当有气派, 但给人的感觉是大而不当, 那些大东西好像没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怎么说呢, 这城市没有自己的性格, 也就是没有英文里所谓的Character。 也难怪, 一个分开了四十多年的城市, 一旦重新结合, 就像夫妻离婚后又复婚, 怎么也不对。也就是说, 东西柏林虽然重新统一, 但却貌合神离, 离真正的统一还差得很远。 既然差得很远, 那我们这个柏林游从何游起呢? 很简单, 朋友的先生说, 那就从原来分开的地方开始, 也就是那远近皆知的柏林墙。 不过, 我们先不去看那现存的柏林墙,而是要去看当时最有名的一段,也是德国人身上受创最深的那一段。 那里,就是布兰登堡门。

布兰登堡门前的柏林墙早就没有了。 留下的, 是地上的一条石砌的标志。 上面用德文写着, 柏林墙,1961-1989。这条石砌的线条, 从北到南, 沿着以前的军事分界线活生生地把柏林切成两半, 但沿着这条线, 也衍生出好几个新的景点, 像查理检查站, 柏林墙保留点等等。



(原柏林墙石头线)

布兰登堡门不远的国会大厦是游客必到之地, 朋友早就为我们安排好了。 国会大厦之有名是因为在这里曾发生过德国历史上的最大丑闻之一,国会纵火案。

1933年, 纳粹自己在这里纵火, 却把罪名转嫁到德共头上, 制造了所谓国会纵火案。 通过这一事件, 纳粹全面掌控了国会, 进而控制了整个国家机器, 可以为所欲为了。 接下来就是排犹, 合并奥地利, 吞併捷克苏台德地区, 进而在波兰格但斯克 打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纳粹法西斯从掌控国会到发动战争, 前后也不过六年, 真是一步一个脚印, 步步紧逼。

今天的国会大厦, 完全经过重修, 加了玻璃圆顶, 很现代。有意思的是这个楼里的人还在办公, 只有底层和顶楼开放给大家参观,值得称赞。 这个玻璃圆顶里有环行步道盘旋而上, 走在这玻璃球里, 真有点儿地球人的感觉。 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地球人行走, 应该是从这里得到的灵感, 不信, 有机会去走走就知道了。


布兰登堡门与波茨坦公园之间的犹太屠杀纪念碑也是游客常到的景点, 我却不喜欢。 这纪念碑修成由两千多个实物大小的长方水泥墩组成, 象征犹太人的坟墓。 可是这些水泥墩就是原色, 又极大一片, 放在柏林城里最漂亮的地段里, 真的很煞风景, 极不协调。 犹太人的意思是就是要让德国人记住他们干了坏事。 德国人认为这是犹太人故意给他们上眼药, 把个大坟场修在家门口。 这么两不相让, 将来一有风吹草动, 还会是导火的火星。

实际上, 德国人今天的不满对象早已不是犹太人。 德国人现在最看不得的是谁呢? 是土尔其人, 是无所不在的土尔其人。 二战后德国经济复苏, 劳工短缺,工厂便引进大批土尔其工人。 这些土尔其人来了之后, 把家也迁了过来,形成一个个土尔其社区, 伊斯兰教也随之而来, 每天五次呼唤教众祷告的喇叭在莱茵河畔的大小城镇响起,与德国原有的基督教堂的钟声此起彼伏, 互相竞争。 每到周末, 黑胖胖的土尔其人和他们戴着头巾的老婆们, 从他们居住的窄小社区涌入柏林的大小公园, 烤羊肉, 开爬梯, 放土尔其音乐,弄得到处都是垃圾。 久而久之, 这些地方德国人根本不敢去, 他们也根本不在乎德国人, 甚至还有故意挑衅的意味, 好像那些在巴黎郊区闹事的阿拉伯人。“这里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 …” 这些土尔其人, 毛著学得还真不错, 但这德国到底是谁的就不好说了。

德意志人,这些所谓亚利安纯种血统的天之骄子, 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先盛后衰, 不但领土失去太半, 还差点儿亡国亡种, 如今还得小心翼翼地伺侯犹太人和土尔其人。 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但他们这恨, 不是发在犹太人身上, 也不是发在土尔其人身上, 而是发在, 你猜对了, 发在美国人身上。 他们认为是美国人阻扰了他们的帝国梦, 是美国人把英美那一套伪善的自由民主价值强加给他们, 是昂格鲁撒克逊人在后面为犹太人和中东人撑腰, 就是要与日尔曼人过不去。

在查理检查站(Checkpoint Charlie), 德国人的自尊心真是被压制到了极点。 在堂堂德皇佛瑞得里奇大街上, 两面高高的人像矗里在楼房中间, 俯视着像下的来往人群。 可惜的是, 这人像既不是当年的德皇, 也不是条顿人勇武的骑士, 而是身着军装的斯拉夫人和昂格鲁撒克逊人, 日尔曼人的两大死对头。 当然, 今天的查理检查站, 不再有当年那种军警林立, 戒备森严的生死一线间的场景, 但从那“你现在离开苏占区”,“你现在离开盟军占区”的标牌, 还是能意识到, 这里可不是一般的进口出口, 这里曾是两大阵营, 两个超级大国, 两种意识形态的角力场所。

有压迫就有反抗, 有阻挡就有突破。 历年来, 冲破这所谓铁幕(Iron curtain)而寻求自由的东德人还不少,他们有的是为了家庭团聚, 有的是为了经济压力。 成功的不少, 但也有近两百人付出了生命代价。 统一后的德国人, 为这些牺牲者树立了十字架供人们凭吊, 也常有人为他们献上一束束的鲜花, 一如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所咏: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但是在我的心目中, 诗里面那样写可以, 现实生活中可不一定。 对我来说, 生命还是最可贵, 爱情第二, 自由嘛, 只能排到第三, 跟裴诗里的顺位一样。 如果生命都没有了, 还能奢谈爱情和自由吗? 同时, 爱情的代价呢, 当然是自由。 有了爱情, 你当然不会再去随便约会了。 再说, 如果你在东柏林有真正的爱情, 你会爬过柏林墙到西柏林去吗? 我不会。 在这里, 我更情愿当那献花的人, 而不是那接受鲜花的人。

正胡思乱想的时候, 一位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女人, 拿了一支粗大的墨笔, 就往白色的十字架上留言。 众人齐声喝止, 并把那题字擦去。 真是的, 写到此一游的人哪里都有, 你的字写得再好, 你题的词对你来说再有意义, 但对别人, 对后人,都是“到此一游”。 联想起那些在中国的名山大川有“资格”题词的人, 美丽的风光还用你告诉我吗? 我只希望你们不要犯“错误”, 要不大伙儿还得花钱将你们的墨宝铲下去, 弄得好好的山川糊涂一片。

从查理检查站出来, 就是柏林墙纪念地了。 这可是真正的柏林墙。 摸一摸那斑斑痕痕的水泥墙身, 看一看墙下的悲情文字, 唉, 只有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 才会体会到这墙倒塌的意义。 但谁又会想到, 这墙今天身价倍涨, 已经挤身于这世界上的三大名墙之列。 第一, 当然是长城, The Great Wall。 伟大之墙, 把一切侵略者挡在外面, 也挡住了自己的出路; 第二, 耶路撒冷的哭墙,The Wailing Wall。 犹太人的天下, 哭出来的。 但是, 你要知道, 跟犹太民族同时的中东民族, 不是被消灭, 就是被同化。 只有犹太人, 哭的同时, 却知道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的道理。所以, 前面我说生命重于自由时, 也是有感而发。 第三, 就是这后起之秀柏林墙了。 要知道, 前面所说的斑斑痕痕的墙身, 并不是政治斗争的遗迹, 而是后来大家把它一片片敲打下来做纪念, 当商品弄成这样的。 天大地大, 不如西德马克的威力大, 有一阵子, 德国人敲墙换马克, 班都不上。 随便巴掌大那么一块柏林墙水泥片, 就可以卖到上百马克。 不过都说是柏林墙呢, 真假却不知道。

可怜的柏林, 昔日的第三帝国首都, 如今竟沦落到靠这柏林墙吸引游客。 因为与巴黎,伦敦等西欧大都会相比, 游人到柏林的第一选择是看柏林墙, 而不是去看夏洛腾堡宫, 博物馆岛, 柏林大教堂等著名景点了。 这里, 把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抄过来又适用了:说柏林的人物么, 有个柏林墙;柏林的出产么,是有个柏林墙;柏林的名胜么,还是有个柏林墙! 不过话又说回来,柏林墙还真是只此一家, 世界上别无分店。 难怪有人说这是冷战和苏俄留给德国人的最好遗产。

其实, 有一处柏林景点却相当吸引我, 那就是在大剧院广场上修建的德意志教堂和法兰西教堂。 这两个教堂一模一样, 一个在广场南边, 一个在广场北边。雄踞在坐西朝东的大剧院两旁。 大剧院广场本身就是个建筑奇迹, 它在1919年落成之时, 里面的三千五百个座位号称世界第一。 但我更感兴趣的是德国人在自己的首都里修了一座以世仇法兰西命名的庞大教堂, 而且与以自己命名的教堂同一地点,同一规格, 同一式样! 如果你不认为这有什么了不起, 那你想像一下北京的国家大剧院旁修两个一模一样的中国厅和日本厅! 或者, 在东京同时出现规模同样宏伟的日本庙和中国庙?


(大剧院广场, 左边德国教堂在维修, 右边是法国教堂。 翻印)

半天游柏林, 大概是一项纪录了。但朋友说, 除了波茨坦, 该看的差不多都看到了。 加上我们有专车, 有专职导游, 玩得还真是不错。 更好的是, 我们一分钱也没花, 全是朋友“赞助”, 不但花了所有的费用并把回程的车票替我们买好, 现在还要请我们到到市区里的太极中餐厅吃饭, 因为朋友担心我们的中国胃。 说我们好几天没吃中国饭, 大概受不了了。 这实在是不必要的破费, 我们想吃的, 其实是道地的德国食物。 儿子学德语, 从他的老师那里学到了Bratwurst, 就是德国香肠, 再加上土豆块之类的东东, 还拿锡纸包着吃。 天哪, 我真是奇怪, 这么多才多艺, 做事严谨, 文化功底又深的德国佬, 怎么弄不出几个像样的美食来?看他们西边的邻居拉丁人, 东边的邻居斯拉夫人, 伙食弄得都比他们强。 不知他们怎么搞的, 就是不上档次。 酒文化也不行, 东边的斯拉夫人有烈酒, 伏特加, 喝完了一跳好高; 西边的拉丁人有葡萄酒,波尔多液, 喝完了性致好高; 独独他们中意的啤酒, 喝完了肚腩好高。

从柏林到沃纳姆得的火车又快又好, 虽然是从慕尼黑始发, 但只剩下三分之一旅程的柏林还可以买到对座位的票, 且票价只要29欧。邻座的一对德国母子, 周末回柏林娘家看望父母, 再坐晚车回家, 第二天上班, 一如别的人在别的城市。 那六岁的儿子Eimane好可爱, 请我们吃糖, 展示他新买的衣裳, 不觉露出了将来也可能是啤酒肚的白白小肚皮, 弄得大家哈哈大笑。 列车到达沃纳姆得, 正是晚霞映照在波罗的海上, 连同我们的游轮也照射得满船通红, 好一派波罗的海风光。 十点正, 轮船启锚向丹麦驶去, 汽笛声中,沃纳姆得渐行渐远。 望着慢慢模糊的德意志海岸线, 我和太太商量, 是我们十年后再来呢, 还是后年来?

我们决定后年就来。 明年么? 明年要回中国。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1032/22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