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80天藏区环游 - 滇藏篇(6)尼汝南宝牧场,意外的惊喜 |
[游记]80天藏区环游 - 滇藏篇(6)尼汝南宝牧场,意外的惊喜 |
2008-11-30cncn.com |
可以说,尼汝的南宝牧场是这80天里最大的意外收获。五月里来的时候,时间只够我们去七彩瀑布。这次趁着中间在中甸休整的工夫,去了趟南宝牧场(关于尼汝和七彩瀑布的详细情况,请见旧文秘境尼汝: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088321.html)。 衣 上南宝牧场的前半段路都是在山谷中穿行,太阳虽猛却不能晒到,所以衣服一定要穿够。山里气候多变,我们在两天的时间里经历了阴晴雨雪雹等各样天气,还有几处溪流需要涉水而过,一身防风防雨防水的衣物会让你的行程舒服很多。 食 尼汝村里物产并不丰富,土鸡、土豆、腊肉是最常见的食物。要想腐败,必须自己从外面带进来。当然,要求不高并且适应酥油茶糌粑的话,也可以让向导帮你准备一路上的饮食。 我们这次走得匆忙,忘了象上次那样从中甸买菜过来(后来我和师傅一致认为这是尼汝之行最大的失误)。十月的时候村子里面已经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晚上杀了人家一只鸡炖汤,然后是炒青菜和烤青椒,吃得也算是腐败了,呵呵。 而来回南宝牧场的两天里,午餐就是自带的压缩饼干和牛奶,还有向导东东用简易方法炮制的酥油茶——水在锅里烧开,加茶叶、盐和酥油,然后用一根去掉叶子的树枝在锅中来回转动,酥油茶就做好了。师傅说他小时候在山上放牛的时候,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来做酥油茶的。 牛棚里的晚餐要丰富得多:在我们跑去南宝湖边照相那一会的工夫,东东已经打扫干净了一间牛棚,升起了火,又从山谷里打来一桶水,开始做饭了。虽然当时才五点不到,但东东说,我们必须在天黑前把饭做好吃完,否则天一黑,在牛棚里除了睡觉什么也干不了。我早已被一路过来的冰雹冻成了冰棍,自然就缩在火边,再也不肯挪窝了,代价就是给烟熏得眼泪直流。好佩服东东和师傅他们啊,怎么在火边可以若无其事的呢?!由于忘了带菜过来,晚饭只有东东从家里带来的大米、玉米、腊肉和白菜,还有昨晚我们吃剩的两个大鸡腿。玉米直接扔在火堆边,不一会就变了颜色散发出清香,一粒粒扒下来扔到嘴里细嚼,比电影院里的爆玉米花香脆多了。很肥很肥的腊肉在火上烤烤去毛,然后切片扔到锅里翻炒,直到慢慢煎出油来,加水加白菜加鸡腿肉炖成一锅,倒也香浓可口。木材烧出来的米饭似乎也比别的地方更香,这一顿晚饭大伙是吃得落花流水、心满意足。不过吃的时候难免在想,要是能记得把车上后备箱里的几个红烧肉罐头带上,又或者当时从中甸买来了排骨,现在能在火边烧烤排骨、红烧肉炖白菜,那该多幸福啊。 住 在尼汝村,我们住的还是唐老师家(唐正华/洛桑大叔,因为村里叫洛桑的人太多,叫他中文名字要好找一点)。和四个月前比起来,唐老师家的住宿环境更加好了:除了有藏区难得一见的干净冲水厕所(在中甸县城里都难找到这样干净的厕所!),淋浴间和上面架的太阳能热水器也已经投入使用了。想想上山回来后,洗个热腾腾的热水澡,拖张板凳在院子里坐着晒太阳,该多惬意?!前次来时已经觉得他家里的被褥很干净了,现在更是全部换成了雪白的床单和被套,闻一闻,还有阳光晒过的清香。和唐老师聊起3.14,这个偏僻的小村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重大影响,游客比起去年来少了大半。 唐老师说着自己在这小客栈中的种种投入,言语中也甚是无奈。 要在南宝牧场过夜的话,就只能住牛棚或者自己搭帐篷。牧场中间零星地散布着四五个牛棚,四周以原木搭成,上面铺上一层薄木板就当是屋顶了,木头与木头之间有老大的空隙,看上去就知道会透风漏雨,天气好时当然也能自木板缝隙中看到星光。牛棚一般是里外两间,外面没门的那间用来放杂物,里面有门的是睡人的,屋中间有个火塘,四周地上铺有木板可以睡人。 牛棚里的湿气非常重,我们那晚在地上先铺了一层用作马鞍的皮革,再加一床棉褥子,早上起来的时候发现棉褥子还是已经半湿。因此条件许可的话,可以考虑带上防潮垫。牧场由于海拔高(4000米),入夜后会非常的冷,一个足够厚的睡袋是必不可少的。那天夜里我整晚都睡不踏实,前半夜火还旺的时候(大家照顾我,特意挑了个最靠近火堆的位置给我)觉得很热,后半夜火熄了又觉得巨冷。半夜里有一阵外面的狗叫得很是厉害,我也不由自主地担心,因为东东他们说牧场有时会有狼。刚要迷迷糊糊睡去,突然屋顶一阵嗒嗒的响声,又下冰雹了。折腾半宿好不容易进入半梦半醒的状态,但是为什么总觉得有水滴在我的脸上呢?不管了,睡觉! 好不容易熬到早上六点,东东醒了起来生火,温暖终于又重回牛棚。我走出牛棚,不由得啊的一声,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地上的积雪足有两寸厚,原来昨夜竟是下了一夜的雪!怪不得有水滴我脸上头上,原来那是夜里融化的雪水顺着木板缝隙往下滴。虽然天空还是阴沉沉的,但初升的太阳正一点点地把云撕开一个个口子,牧场和山坡上云雾升腾,非常漂亮。上山之前,我一直在说希望能看到雪后阳光下的南宝牧场,没想到愿望竟然能够成真! 行 从中甸进尼汝还是那条路,不同的是,现在开始修路了——在这一路,这几乎就是路很难走的代名词。虽然路比起五月的时候拓宽了不少,然而大坑小坑不断,我们仿佛还是继续颠簸在大北线上。进入尼汝地界后,我们看到路边有电线杆被前几天的风雨连根拔起,师傅说“村里肯定又没有电了”。果然,到唐老师家住下一问,国庆节前电线杆就已经倒了,到了现在半个月过去了,洛吉乡上也没有人来看一看,估计只能靠村里的人自己出钱出力去搞了。好在我们在大北线上已经适应了没有电的日子,日落而息就是了。 第二天是尼汝村一年一度的节日(忘了叫什么节),全村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村前的广场上,祭祖喝酒跳舞狂欢。唐老师劝我们多留一天,过完节后才开始上山。无奈我们后面的行程无法更改,只能放弃这个欣赏当地民俗的大好机会。 第二天清晨起来,万里无云,我们开始上路。从村里到南宝牧场大概有17、8公里的路程,骑马上去需要七八个小时,而海拔却从2700米急剧上升到4000米,后半段还有一个非常陡的山需要翻,除非对自己的体能有充分的信心,否则还是象我们那样骑马吧。 前半段的马道一直沿着小溪逆流而上,虽窄和偶有爬坡,路却比较平缓,和去七彩瀑布的路差不多。林子已经被秋意所染,色彩缤纷,煞是好看。后半段的路走的人少了,几乎已经算不得路,尤其是那座极陡的山(六七十度的坡度),路只得一掌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厚厚的树叶朽在路上,又湿又滑,马蹄下去一踩一个深坑。由于山太陡,马道被修成(抑或是走成)无数的之字形慢慢盘旋向上。这段陡峭的山路,连骡子也爬不动了(师傅说有句老话是上山骡子下山马,意思是上山的时候骡子的力气要更足一些,下山则是马儿走得更稳一点),走几步就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打着响鼻不愿再往前。有时太陡太高的一步,马儿踏上去没站稳,一个踉跄,把马背上的我也吓一大跳。原谅我没有拍下一张半张当时的路况,那种情况下自顾不暇,一心只想着快点上到山顶,哪还记得拍照?! 这时云渐渐多了起来,一下子就把西边的天空遮了一半。我和师傅都有点担心,问了几次“不会下雨吧?”,东东总是抬头看看天,然后很肯定地说“不会下的”。继续走,天上开始洒下细细的雪粉,再往上,则变成了绿豆、花生米大小的冰雹,哗哗地砸在头上身上马背上。还好下的是冰雹而不是雨,只要记得时时抖抖衣服裤子,把上面的雹子抖掉就好了,倒也不用担心被浇成落汤鸡。这座看上去不太高的山,我们骑马足足上了两个多小时才到顶。而在第二天的回程时,这座山成了我的噩梦。 山顶过后便是宽广的一片缓坡,上面满是低矮的灌木杜鹃,一丛丛贴在地上,五六月间花儿盛开的时候肯定就是一幅紫色的大花毯。南宝牧场最出名最大的四个湖泊之一的色列湖就在左手边。冰雹这时终于停了,天边开始透出些微的阳光。再往前半个小时,便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南宝牧场,南宝湖就在牧场的旁边,偎依在南宝雪山旁(关于这几个湖的景色,我们留待稍后再说,这里先略过不表)。 回程的路因为夜里下的那场雪而变得更加难走,尤其是那个陡峭的山坡——本来就湿滑的山路混上融化了的雪水,愈发成为一个大泥潭。上山时路再长再险再累,都是马儿在承担,下山就只能靠自己双脚了。我是一个不擅于下山的人,在这个山坡上更显笨拙,既不会选路——后果就是经常踩到没足的稀泥里或者脚底打滑,又不会保持平衡——总觉得自己随时会滚下去(好多次我都希望自己真的是个球,直接滚下去反倒省事了)。幸好师傅和东东一路照顾,我才能平安到达山脚,回到尼汝村。 到南宝牧场的马费是一匹马连向导100块一天,想想这么难走的山路还有路程之长(和进雨崩的价钱和路程相比),可算是非常便宜。可惜我对骑马和走路下山实在是有恐惧症,否则哪年杜鹃花开的时候,南宝牧场倒还真值得再来一遍。 其实从南宝牧场还可以经卡斯到达亚丁,我们在路上就见到了一个从亚丁方向徒步过来的驴友。 景 南宝牧场是一个夏季牧场,也是中甸最大的牧场,景色以牧场、雪山、湖泊、森林为主。牧场四周环山,一边是云南,另一边就是四川地界了。奇怪的是,在云南的这边,山上郁郁葱葱,而在对面四川的山上,却是寸草不生,莫非连老天也更加眷顾彩云之南? (雪后的南宝牧场) 当地人说南宝有大大小小的湖泊数十个,最大也最出名的便是南宝湖、色列湖和丁汝湖。 南宝湖由黄海和黑海两个海子组成,据传黑海是姐姐,黄海是妹妹,故又被称为姊妹湖。黑海看上去有点象碧塔海,湖中心都有个小岛,但是湖水面积当然要比碧塔海小很多了。 (从这个角度看,黑海确实有点象碧塔海) 黄海面积较小,水色较浅,湖边的高山草甸上长满杜鹃。 (雪后的黄海) 色列湖,藏语的意思是金色的、朝天的。在当地的传说中,色列湖与丁汝湖(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去,离南宝湖还有约一小时的路程,向导们说看过色列湖,丁汝湖就可看可不看了),乃是一对恋人。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被分开了,只能通过黄鸭为两人传情达意。所以在南宝牧场上,黄鸭只会出现在色列湖或丁汝湖上,而在黄海和黑海是找不到的。 头一天看到的色列湖,虽然秀气,但却失之缤纷。也许是今年的秋来得特别晚,这个时候湖边的树木色彩还未转浓。 同样的山、同样的水、同样的石头和树木,因为一场雪,美得让人无法言语。 (雪后的色列湖) 要看更多南宝牧场雪前雪后的不同景色,请到: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43d3f0100az7s.html 走过这一趟,更加觉得雪是高原的灵魂。一场雪,能让景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高原没有了雪,似乎也就失去了灵性,和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了。所以我的下个目标就是要在冬天进一次西藏,看看大雪纷飞中的高原是什么一副模样的。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3288/2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