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庙不出名到连翻几个版本的地图也找不到它的名字。纯阳子吕洞宾可是重阳子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教所尊的北宗五祖之一;而王的弟子龙门派创始人长春子丘处机赐居的白云观(从这里往西南方向,也就公交车4站路的光景),那规模可要大多了去了。而且吕祖庙北院的院门还赫然挂着“北京市道教协会”呢。不过话说回来,要没有金庸,恐怕认识王重阳、丘处机的也有限吧。  吕祖宫最早是建于明代的“火神庙”,清朝咸丰年间,一位居士出资将其重修为眼下的吕祖宫。可奇怪的是里里外外都没有一处写着一般的文物场所都会有的的名称、简介等等。
吕祖宫南北两进院落,南院是道观的主体,北院是北京市道教协会办公室,山门均是朝东。 进了南院山门,冷冷清清,一位游人香客也没有。后来出来一位身材魁梧的道士,也没有一般想像的仙风道骨的模样。  这道士自顾自走着也就罢了,倒是院里有位俗家打扮的人盯着走进来的我,估计在琢磨是否要上前推销进香的用品。我一向不会应付这类事情,假装镇静地四处看,其实心里发慌,结果拍出来的照片全是歪七扭八的。
正对山门的是火神殿,供奉吕洞宾和财神赵公明、药王孙思邈。殿前的香炉右侧写着“_于咸丰七年”,第一个字不认识,不会是清咸丰年间的原物吧?我怎么看着香炉的铁皮薄薄的呢。  南侧是两层楼的吕祖阁。据说原来楼下住的是普通居民,楼上住这出家修行的道士,很长一段时间俗、道之间倒是相安无事,直到去年最后一户居民才搬走的。
要说在这吕祖宫里清修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西边是二环的车水马龙,东边是金融街的繁华喧嚣,能在这闹中取得一分内心的静,恐怕这修为又要更上一层楼了吧。  北侧是文昌阁,刚才那位道士就是从这里出来的。现在想来我那么个有点小八卦的人都没凑进去看看,还是紧张啊。东侧有个小门通向北院,门里贴张宣纸小纸条,写些游客止步之类的字句,那手书法倒很是清雅隽秀。
火神殿两侧后边还有几件小厢房,匆匆看过几眼也就离开了。 据说这清代修建的吕祖宫结构保持完好,所以只是油漆修缮了一下。但是一切都太新了,特别是砖墙哪像旧的啊,让人有不真实感。  更多精彩请看我的博http://blog.sina.com.cn/shenyuxiaozhiz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