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凤凰读水(1)--冬至湘西之三 |
[游记]凤凰读水(1)--冬至湘西之三 |
2009-01-24cncn.com |
凤凰读水(1)--冬至湘西之三 许多人大概和我一样,通过沈从文笔下清丽纯美的《边城》,知道了凤凰。去年11月11日下午,携着一本合印的《边城》与《湘行散记》,同女儿从张家界乘大巴,踏上了凤凰寻美的旅途。 凤凰,位于湖南西部边缘、沅水上游的沱江岸边。由于“南衔楚尾,西接黔边”,军事上“扼西南苗疆之咽喉”,一直为兵家所争的边陲重镇,历史可溯至先秦,古称镇竿。至清朝在此屯军后改称凤凰,据说是因镇西一座颇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山而得名。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的人文环境,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风貌。现在的凤凰,分新旧两个城区。老城区傍沱江而建。 晚6点多,经过近4小时盘山公路的辗转,在闪烁的灯火中,我们乘坐的大巴驶入了凤凰。 汽车站在凤凰新城,离老城还有约二、三公里。打的(4元)到虹桥南端。原以为时进冬月,已是旅游淡季,凤凰会比较清静。但驻足桥边,只见卖各种土特产的摊位,沿路排了长长的几趟,灯光闪烁,人声熙攘。看一处摊主,是位苗族装束的大妈,但刚端起相机,她便迅捷地用布遮住头部,说拍照要给5元,让我们先感受了凤凰的商化。 因计划在此住3晚,把沱江两边吊脚楼的景色都体会到,便就近顺桥头右侧路的台阶而下,沿吊脚楼边的小街前行,寻觅住处。 小街宽约两、三米,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两边三、二层的翘檐老屋,透出沧桑古朴。但不少也物是人非,下层被装饰成霓虹灯闪烁的酒吧,里边跃动着现代青年的劲舞,轰鸣着震耳欲聋的爵士乐声。看来,昔日清幽静谧的凤凰,也伴随着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驾鹤而去。 走了不远,便看到网友推荐过的“沱江人家”,但见门上,已挂出“客满”的招牌。又前行约十余米,见一家挂“裕义”招牌的旅店大门洞开,厅堂里,一对中年夫妇,正围坐在一个老奶奶身边看电视。见我们向里张望,面貌朴实的女主人起身迎来,领我们上楼寻看住处。旅店似有三层,第二层有多间客房。女主人说:面向江边的双人间,一天60元。 走进房内,白色的被褥及卫生间都还干净,有电视,供热水,朝江一边有木栅凉台,并有靠椅。凭栏眺望,江对岸,东关门一带及万名塔等建筑的灯光剪影,倒映在夜色的沱江里。灯影后,有黛色的山形。峰巅处,一座灯光勾勒的小阁上端,高悬一轮圆月,在漆黑的夜空及沱江里相对闪亮,格外醒目。遂决定在此住下。未打开行囊,便迫不及待地到凉台上拍照。凉台上因有木栏可作相机依托,虽没带三角架,拍摄夜景以及次日朦胧的晨曦,都能如愿。 随后,出去吃饭观景。在桥边一家小店吃了米粉及小笼包后,穿过两边排满店铺的虹桥,沿江北西行。这一带沿江的小楼前,有石板路。路边依然是打着灯光的各种摊位。在一位苗装大妈的摊位上,选了两个图色艳丽的刺绣钱包,并借此为她拍照。 走近由一座座相距不远的石礅连成、供过江用的“跳岩”,有不少卖河灯的摊位。用彩纸粘贴成花状、中间为蜡烛的小灯,几角钱可买。多层或造型复杂些的花灯,多不过数元。放河灯的游客不多。偶有几盏幽幽的河灯,顺流飘游,一会儿便隐入无尽的夜色。一位卖河灯的大嫂,秀美和善,想必年轻时,也是一位有众多追求者的“翠翠”。 顺便又看了几家江边的客栈,不少还有客房。临江的双人间,五、六十至百元不等。 在一天的旅途劳顿中返回住处,伴着远近酒吧嘈杂的噪音入梦,不知还能否寻觅到那如诗似画的凤凰?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6538/18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