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琉球尚氏王朝最为著名的君王,尚宁占一席位。究其原因,并非因为尚宁有什么雄才大略﹑卓越功勋,而是因为他的战败被掳﹑苟且屈辱的悲惨经历。 尚宁生于公元1564年,生父为与那城王子尚懿。尚懿之父尚弘业,乃是废世子尚维衡之子。据说尚维衡因为遭庶母华后陷害,而被其父尚真所废,转而立华后的儿子尚清为世子。尚清之后,尚元﹑尚永相继为王,但由于尚永无嗣而英年早逝,诸臣只好将前废世子的玄孙﹑浦添王子尚宁立为世子,延续王统。华后通过不义手段取得的王位,最终还是由其后代亲手交还原主,实在是可嗟可叹。 然而,尚宁登位之后,等待他的是多舛之命途,他没有王者应当具有的尊荣,却惨遭北辕之辱。 公元1587年,丰臣秀吉平定了九州。早年秀吉攻略西国之时,就曾经萌生了吞并琉球的想法。在本能寺之变后,闻知织田信长遇难的秀吉,仓促回师与明智光秀决战。此时尼子家旧臣龟井兹矩大力促成与毛利家的和议,使秀吉得以全身而退。因为此次的功绩,秀吉竟然将独立的琉球赏赐给龟井。而到了公元1587年,丰臣秀吉听信萨摩岛津家的一面之辞,使他先前认为琉球是日本附庸的信念更加坚定,居然贸然遣使琉球,要求中山王尚永派遣使臣向丰臣道贺,趁机宣扬自己的武功。但是由于当年尚永王病故,此事暂时搁置。然而迫于强邻的威迫,嗣位的尚宁不敢轻易开罪。于是在翌年,派遣了天龙寺的僧侣作为使节前往日本,并且呈递了尚宁王的国书。此事是日琉对等外交关系破坏的开端。琉球国书用辞虽然谦恭,但仍然不失其独立自主之地位。但此时的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六十余州,不特不会把偏僻岛国琉球放在眼内,甚至有出兵朝鲜﹑进而征服中国的妄想。故其在回复琉球的书函中,以上国身份,透露出“以异邦作四海一家”的野心。尚宁的软弱妥协,无疑使秀吉的虚荣心得到莫大的满足。由是,琉球从属于日本这种一厢情愿想法,就不约而同地在萨摩岛津﹑关白秀吉心中根深蒂固,而变得理所当然了。 而随后的不久,永禄﹑庆长之役爆发,丰臣秀吉动员了几乎全日本的十七万兵力,入侵朝鲜。在秀吉心中想来:作为藩属,理所当然要承担出兵的义务。于是,丰臣秀吉又再度无视琉球独立自主的现实,向琉球索要赴朝鲜作战的兵额。此时的萨摩岛津又再从中作梗,由以琉球不善征战为借口,一厢情愿地承诺承担起琉球的分派。此举实质上是强行要琉球欠下自己一笔“人情”,以方便日后向琉球索取权益。果然不出所料,这个事件日后成为了岛津出兵琉球的借口之一。 在中朝联军的打击下,丰臣秀吉入侵朝鲜的计划难以得逞。随着朝鲜战场的节节失利,太阁丰臣秀吉也因此而郁郁病死。秀吉一死,在朝鲜战场上的军队立即溃退。不消说,出兵达万余人的岛津也因此损伤惨重,而且劳而无功,空手而归。此时作为五大老的德川家康,也开始着手处理出征朝鲜的后事。经过朝鲜之战,无疑是使中日关系大受打击。而德川家康急于和明朝恢复正常邦交。为达成此事,必须通过朝鲜或者琉球这两个明朝最信任的藩属国的斡旋。但是,朝鲜之战余烬未熄,李氏朝鲜也绝对不愿意为日本与明朝的邦交正常而努力。于是,要与明朝修好,就只剩下通过琉球一途。为了显示诚意,德川家康也命令释放被俘虏至日本的明朝将令茅国科。而明朝也初步同意恢复贸易,同时从福建派遣商船两只到日本交易。但好事多磨,两只明船在日本海面遭遇海盗,被焚掠一空。至此,家康直接与明朝交涉的一切努力,均付诸东流。此时,日本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琉球身上。然而,琉球自身也有自己的深层考虑。日明关系的正常,就意味着日本可以同明朝进行朝贡贸易。如此,一直作为日本与明朝的中介中心的琉球,其转运生丝的贸易将会大受打击。出于这个原因,琉球对此事支吾敷衍,不置可否。 之后不久,关原合战爆发。萨摩岛津贸然加入了西军,兵败。虽然家康并没有追究其抵抗东军的罪过,但是岛津家却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为了削弱西军大名的势力,家康将修筑骏府城﹑江户城的费用摊派在包括岛津家等外样大名身上。岛津家经历了出兵朝鲜之后,人力物力大量损耗,此时又因为战败而遭摊派,其藩内财政陷于崩溃,长此以往必定破产无疑。 此期间又发生了飘流船只事件。琉球派往明朝的进贡船飘流到仙台。德川家康又惯性地将飘流船交给了萨摩岛津家。翌年,岛津家遵照家康的意思,将飘流船安全遣返琉球。为此,德川家康趁机想显示自己对琉球的恩德,然后让琉球感恩戴德地帮助自己向明朝示好,于是要求琉球派遣谢恩使赴日本。但是,家康此举及其失策。琉球对萨摩岛津家向来的所作所为及其厌恶,只是碍于其强大而不便发作。此次家康又再通过岛津向琉球交涉,琉球自然也不愿意卖傲慢的岛津家的帐。刚烈的琉球三司官执之一的郑迥(谢名亲方)执意反对这种向日本示弱的举动,反对派遣任何使节,而要求日本方面首先放下上国的架子。而尚宁王此时却懮柔寡断﹑当断不断,竟然采用折衷的方法---派遣非正式使节一员前往感谢日本方面遣返飘流船的好意,而对日本的真正用意视若无睹。岛津一向轻漫琉球,早就欲一举吞并之。现在适逢财力枯竭,更加意欲通过占领琉球在北方所管辖的诸岛来,解决燃眉之急。而尚宁此举无疑是战争爆发的催化剂,无计可施的德川家康,最终决定默许岛津家出兵琉球,以武力解决迫使琉球就范。 而刚刚决定派出使节的尚宁,迎来了明朝的册封使。自尚宁即位以来,已经经历了十几年。但是由于海氛甚盛,原定册封使兵科给事中洪瞻祖病死,加之朝廷要为册封的繁文缛节作准备,故迟至公元1599年,朝廷才以夏紫阳为正使,行人司行人王士祯为副使,前往琉球行册封之礼。 册封之诏 朕恭膺天命 诞受多方 爰曁海隅 罔不率俾 声教所讫 庆赉惟同尔琉球国 僻处东南 世修职贡 自我皇祖 称为礼义之邦 国王尚永 祇袭王封 恪遵侯度 倏焉薨逝 良恻朕心 其世子宁 贤足长人 才能驭众 间关请命 恭顺有如 念其国统攸归人心胥属 宜膺宠渥 固我藩篱 特遣正使兵科右给事中夏子阳 副使行人司行人王士祯 赍诏 往封为琉球国中山王仍赐以皮弁 冠服等物 凡国中官僚看耆旧 尚其殚忠辅导 协力匡襄 坚事上之小心 巩承先之大业 永绥海 国 共享升平 惟尔君臣 亦世世永孚于休 勅曰 惟尔上世以来 建邦海外 代膺封爵 长固藩 维尔父永 恪守王章小心祇畏 忠诚茂着 称我优嘉 遽至长终 良深悼恻 尔为冢嗣 无忝象贤 既允群情宜崇位号 特兹遣正使兵科右给事中夏子阳 副使行人司行人王士祯 赍敕 谕封尔为琉球国中山王并赐尔及妃冠服彩币等物 尔宜益处侯度 克绍先猷 保又人民 奠安境土 庶几恢朕有截之化 抑亦贻尔无疆之休 是年冬,尚宁派遣王舅毛凤仪﹑正议大夫郑道﹑使者芝巴那等人入朝谢恩,并奏请明朝批准阮国﹑毛国鼎二人入籍琉球,以填补洪武年间闽人三十六姓的空缺。自从尚永王以来,久米村三十六姓人口散失,琉球因此无力派出船只出海。于是就趁此机会向明廷请求如洪武年间故事,允许阮﹑毛等人入籍琉球。 册封之后的两年,萨摩终于做好了出兵琉球的充足准备,在德川家康授意下,借口琉球没有偿还出兵朝鲜的军费﹑不派遣谢恩使答谢德川家康﹑对岛津家多年来疏于礼节等借口,进兵琉球的奄美大岛。而此前,尚宁王已经从不同渠道获知萨摩即将来犯的传言,朝中立即分化为以谢名亲方(郑迥)为首的主战派和以名护良丰(马良弼)为首的主和派。战争无可避免,尚宁倾向于消极的抵抗,遂命郑迥着手抗战的准备。公元1609年阴历二月,以桦山久高为大将的岛津家远征军3000人集结在鹿儿岛。岛津家的远征军实际上是岛津三公(家久﹑义弘﹑义久)的联军。由于远征军分属三个派系,将领成份复杂,加之一连经历两次大规模战役的岛津家财政异常困难,所以不敢与琉球长期对峙,而急于速战速决,预计在当年的年中左右退兵回国。三月初,萨摩军船百余只从山川湾扬帆出海。之后的进展异常迅速,久不经战的琉球军在萨摩军面前尤如螳臂挡车,在一个月内,大岛﹑德之岛﹑冲永良部岛等前哨迅速沦陷,郑迥仓促建立的防线顷刻土崩瓦解。三月下旬,岛津军进逼本岛,焚毁被视为重镇的北山监守今归仁城。尚宁王惊恐万状,不敢再对岛津军作强硬抵抗,各地官军退守首里城,作笼城的准备。萨摩军开始在首里城下烧杀掳掠,准备焦土之后再作去留的打算。但是消息不灵的尚宁王,似乎对萨摩的弱点丝毫不了解,被萨摩军的强硬外表所欺,急于向萨摩示弱,准备投降。此时正为军需不继而担懮的萨摩军,顺水推舟地答应停战,接收了首里城。围绕首里城的零星抵抗,在四月中旬尚宁王在崇元寺向萨摩军出降后,基本结束。为了防止琉球方面继续据城抵抗,萨摩方面命令琉球摄政---尚宁王之弟,尚宏,以及三司官之一的浦添朝师出城,前往萨摩军营做人质。四月四日,萨摩方面将尚宁王软禁在三司官之一的名护良丰宅邸,琉球军从此不敢继续反抗。至此,琉球完全陷入萨摩的摆布之中,琉球战败已成定局。 为了令尚宁彻底臣服,五月十五日,萨摩将尚宁王以及王弟尚宏﹑王子尚朝仓﹑尚熙等人掳往日本,准备朝见已经身为大将军的德川家康。身陷敌阵的尚宁王根本没有拒绝的权力,被迫忍辱前往。此行尤如宋朝徽﹑钦北狩,琉球士民数千人前来送别,悲怆泪下,场面感人肺腑:“远行者妻儿弟友皆来相送...众人或哭或泣 观者莫不鼻酸...国王圣驾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