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春节越柬行

[游记]春节越柬行

2009-02-25cncn.com
牛年春节柬越行之感受(五)
1月28日,金边一日游。许多来柬埔寨的游客都放弃了金边,直奔暹粒。既然是来柬埔寨,一定要看看这个国家的首都,也没抱太高的期望值,也就没有做较详细的计划安排,想看的景点就是独立碑、皇宫、国家博物馆、塔山。
金边的城市环境卫生比西贡要差得多,早餐也很令人失望,但人人脸上都带着淳朴、祥和的微笑,我把它称之为“柬埔寨式的微笑”,从柬的所有雕像都可以看到这种微笑,也许这是高棉人古而有之延续下来的。吃过早餐,乘上了攻略上说到的TOTO车,直奔位于西哈努克大道与诺罗顿大道十字路口的独立纪念碑。独立碑1958年动工兴建,1962年落成。高37米,底座宽36米,四根巨柱上置七层莲花蓓蕾型宝塔,每一层四周的“花瓣”,其实就是精美的“那迦”雕饰。(那迦——七头蛇神,被视为柬埔寨国家起源的神圣象征和王国兴盛的保护者,在柬埔寨随处可见。)沿途看了柬越友谊纪念碑。
还没到中午,阳光就很强烈,晃得人睁不开眼,找大皇宫真是费了些周折。其实皇宫就在我们眼前,只不过入口在拐过弯去的另一条路上。按照地图我们知道皇宫就在附近,但找不到入口,只好向坐在街边执勤的警察打听,警察态度极友好,为我们指路。满怀信心地沿着警察指给我们的方向前行,走了好久,感觉越来越偏,并没有皇宫的迹象。为了少走冤枉路,再请警察帮忙吧。这一打听,差点没背过气去,这位警察面带微笑的告诉我们应该往回走,但具体在哪里他也搞不明白。太搞笑了,金边的警察竟不知自己国家的皇宫在哪里,那可是金边的标志啊,而且是就在皇宫墙外执勤的警察。就像是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执勤的警察不知道故宫在哪里一样,不可思议。这位警察也觉得不好意思了,问了一位TOTO司机,因TOTO司机经常拉乘游客,对城市的各个景点都门儿清,总算搞明白了,我们的方向是走反了,无奈只得折回,都是警察害的。
进入皇宫后才发现墙内墙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难怪在外面的街道上似乎看不到皇宫的迹象。对皇宫不想多做描述,可看照片。只是皇宫的镜子很奇特,无论你站到镜前的哪个位置都能看到自己的全身,从头到脚。我们普通的镜子是离镜子越远看到的影像越全,离镜子越近看到的内容越少,只能看到局部。
皇宫北面就是柬埔寨国家博物馆,红色的民族传统建筑,博物馆面积不大,陈列的大都是大大小小的雕像,应该说这里是宗教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整个馆内充满的是高棉人的气息和特有的微笑,我这样一个不懂佛也不懂艺术的人,都被其感染了。
对于许多古老的城市来说,总少不了河流,洞里萨河流经金边并在此与湄公河汇合,是这河水孕育出了这座城市。河岸对面西餐厅、咖啡馆栉比鳞次,这里曾经是东南亚最漂亮的城市,像其他法国前殖民地的城市一样,具有显著的法国城市规划风格。此时正值正午,又热又累,又渴又饿,河边找了一家环境颇佳的西餐厅品尝美食,欣赏街景及各色行人,有消闲的市民、观光的游客、走过的僧侣、卖零食的小贩。
人真的是有惰性,休息过后,实在不想在炎热的太阳下继续行走。旅游就应该是一种轻松的心态,何必把自己搞得太辛苦,这是我为自己的懒惰找的恰当的理由。其实金边还有许多寺庙,有些中午休息,即便经过也没能进去观看。
也不能总在佛的世界里神游,还是回到现实生活中了解一下百姓的日常生活吧。最好的去处就是中央市场。据说这是金边最繁忙的市场之一,市场内应有尽有: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二手或盗版书、服装、日用品、水果、蔬菜等等。遗憾的是春节放假不开门,只好从外观欣赏一下这个十字型的圆顶法式建筑了。买了些水果回GH休息了,期待着金边夜的喧嚣和美丽。
夜色降临,天凉快了,人也恢复了体力,尽管对金边的夜有许多种说法,但还是应该看看的,五光十色,流光溢彩,街上的热闹程度有甚于白天。夜总会、按摩院、大排挡、小吃摊,应有尽有。我们发现几乎所有规模较大的酒店都有中文招牌,可见这里的华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夜总会、按摩院没胆量进,大排档、小吃摊已没有肚量盛不下了,只好进了一家规模较大的百货公司,除了人浮于事的店员,只有我和文两个顾客,空调开得十足,实在享受不了,赶紧逃离。路边看到卖法棍的小摊,竟然用箩筐盛着卖,把法式面包在我心目中的“白领”地位,一下降到了市井百姓的平民地位。但面包的味道并没有因平民化而改变,依旧香喷喷的诱人,而且是刚刚出炉的新鲜法棍。只有看和闻的份儿了,好吃的东西太多了,肚子又极有限,怎么会有这等痛苦之事啊!还是打道回府吧,太折磨人了,连晚上做梦都是在吃啊。
忘了介绍“金边”名字的来历了,在金边时国内的朋友就曾短信问我:这个城市为什么叫“金边”?金边的名字是因为一个叫“丹那奔”的老婆婆而得名的。据说,很早以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水中有一片高地,高地上居住着一些居民。居民中有一个名叫“奔”的老年妇人,心地善良,生活富足,待人和睦,人们都很尊敬她,称她为“丹那奔”。一日清晨,奔来到河边取水,河里漂来一棵大树,树杈中有四尊青铜佛像和一尊石佛像。奔一见,认为是佛祖遇难,自己是佛教的虔诚信徒,理应行善,于是请来邻居,用隆重的仪式,将佛像迎进自己家中。有和邻居一道运来土,在自家门前筑起一座小山,并在山上用砖木修筑一座佛寺,将佛像供奉在寺中。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奔老婆婆,便把这个地方称为“法百襄丹那奔”。14世纪后半个世纪,当时的柬埔寨都城吴哥,不断受到暹罗的侵犯,便在法百襄丹那奔建造新都,15世纪正式迁都至此,并把新城命名为“百襄奔”。当时的华人把新都称为“金塔”,后来为了和奔婆婆联系起来,便改称为“金奔”。而在中国广东沿海一带,“奔”和“边”发音水分相近,渐渐便念成“金边”。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9198/19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