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陕西省游记 西安我梦回十三朝古都 游记 |
[游记]陕西省游记 西安我梦回十三朝古都 游记 |
2008-06-10 zh5000.com |
陕西省游记—西安我梦回十三朝古都 中华五千年 2008年02月23日09:41 (来源:中华五千年) 【简 繁 大 中 小】【收藏此页】【打印此页】【关闭】 古城西安是我前往拉萨的第一站。2004年7月13日我出了火车站坐上603路公共汽车,南门下车,目标南门城墙边的古城青年旅馆。这里地处古城中心,钟鼓楼离此一站路,碑林仿古街近在咫尺。周围小吃店很多。 西安城墙城楼保护较好,加上近年修复仍可见古都气势。但古城内除保留部分古街巷外,大部分已经是处处新高楼。古城外新修的高新区生机勃勃。西安高校、研究所、大型工厂众多,显示千年古都良好的文化、教育底蕴。古都最丰富的就是历史和文化,传统通过各种方式代代传承,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西装革履的青年才俊、时尚靓丽的文静美女依稀透出古朴传统的行为特征。城墙边晒太阳的老人、街边卖凉皮的中年妇女、戴着水晶眼镜卖剪纸的老大娘也透出千年故都的悠久历史和中原民族的自信。对祖先文明的自豪和对现代文化的追求在西安和谐的统一在一起。没能完整的保住古城原貌不是西安人的错,他们也只能顺应潮流,他们没有学北京完全损毁城墙城楼已属万幸,这里也透着中原文化的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历史的尊敬。 碑林仿古街上遍布字画装裱笔墨文物摊贩。碑林博物馆是一座刻在石头上的图书馆。最初是由于历经战乱文化书籍散失较大,许多书籍是后人背诵记忆重新流传,难免错误较多,故唐朝皇帝让人统一校正四书五经后刻于石碑上以为正宗。远古书籍都靠手工抄写在竹简上,即使后来发明了造纸印刷术,知识分子数量仍旧很少,文化只在少数人中间传播。每到改朝换代都会对文化艺术造成极大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中华历史文明在血雨腥风中艰难传承。博物馆中还珍藏了昭陵六骏中的四骏,唐太宗李世民生前命工匠将他最喜爱的六匹骏马刻成六块浮雕陪葬于陵前。其中两块保存最好的在解放前被美国强盗偷走,剩余四块在附近村民干预下才未得逞。千年之后看这四匹骏马仍栩栩如生,叹为观止! 西线一日游需从火车站广场坐中巴,咸阳博物馆珍品众多;汉武帝茂陵气势磅礴,陵墓新植柏树,地上建筑无存,旁边新建茂陵博物馆存放出土文物。另有最著名的征西将军卫青、霍去病陪葬陵。霍去病陵前有我国目前保存时间最早的石刻杰作马踏匈奴。陵墓专门做成祁连山状,山顶有小亭。纪念霍去病征服西域剿灭匈奴的光辉战功;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夫人也是皇帝的武则天夫妻合葬墓。陵墓是唐朝皇陵中最大也是最有气魄的,司马道从山下开始顺石阶而上山顶。解放前蒋介石张学良照相时还只有一座荒山,零星一些石刻狮子、官员等。山顶有歌颂高宗李治的述圣记碑和大名鼎鼎的武则天无字碑。碑旁还有参加当时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友好特使的石刻雕像。乾陵周围还有武则天的儿子章怀太子、懿得太子、女儿永泰公主陵墓可以进入地下墓室参观;西线最后一站是扶风县法门寺。解放后法门寺已残破不堪,文革时法门寺地面建筑被毁坏殆尽。仅有的主持和尚为对抗红卫兵挖掘地宫堆柴焚火自尽,才得以保住地宫中两千多件唐朝文物未被发现。1987年国家在发掘法门寺地宫时出土四枚释迦牟尼佛指舍利轰动全世界。法门古寺始建于东汉,唐代更成为皇家寺院,殿宇巍峨。当年佛祖释迦牟尼逝世火化后产生成千上万舍利,各国使节分而藏之。中国皇帝在全国建十七处宝塔供奉,现在仅剩法门寺一处尤在。法门寺地宫经历明代、民国两次维修塔身而得以保全实属万幸,恰逢盛世重见天日。如今法门寺重修宝塔大殿,但气势、占地规模远远不能与盛唐相比。出土的文物新建有唐代珍宝馆收藏,其中绝世珍品居多,以锡杖、秘色瓷器、唐茶具、皇妃生活用品、丝绸衣物为贵。当年最先参加文物发掘的几个小人物如今都成为大领导、学术权威,感慨世事难料。
|
转自:http://www.zh5000.com/GJDL/p/2008-02-23/4094110043.html1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