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平壤印象 |
[游记]平壤印象 |
2007-07-16 myroad.cn |
摘自www.lucytravel.net.cn 朝鲜----朝日鲜明,高丽----山高水丽。这是一个向往光明的国家,这是一个热爱美丽的民族。 早上4点我莫明地醒了。这时的平壤还在沉睡之中,比起上半夜里灯火要稀疏得多,主体思想塔的射灯和火炬都灭了,一片寂静。慢慢地,天边发亮了,变红了,景物渐渐清晰起来。在105层柳京饭店和和170米高的主体思想塔之间,圆滚滚、红彤彤的朝日冉冉升起,朝日鲜明的一天开始了。 今天是8月15日,是朝鲜赶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解放纪念日。朝鲜1910年8月沦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朝鲜人民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获得解放。前后共35年,比我国的8年抗日战争长多了。我们的朝方导游孙导说市内有纪念活动,衣装要整齐,不得穿短裤。还挺正规的。我们听了浑身是劲,当然也想参加,中朝人民是同仇敌忾的,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深仇大恨。 车开出了宾馆,便穿进了一大片体育场馆,这是1988年朝鲜准备与韩国共同合办第24届奥运会以西山为基地建的一批场馆,后因种种原因朝鲜没参加奥运会。这10来个场馆外形设计各异、独具匠心,其中的乒乓球馆曾是邓亚萍夺冠之地。虽然赛事甚少,但场馆广场上每天依然早上升旗日落降旗。 在祖国解放战争期间(1950~1953),美帝侵略者狂轰滥炸,在人口40万的平壤投放了42万颗炸弹,平均每一个平壤人受到一颗炸弹的袭击,古城平壤更被夷为平地,古迹化为乌有。今天的平壤是战后重建的,生机勃勃,面貌一新,人口200万。这里给你的感觉一切都是新的,不少“古迹”都是战后按原样重建的。宽敞平坦的主街两旁多是10多层到30层的居民住宅楼,节日期间主街上到处国旗挥舞、红旗招展。但没发现商店棗也许过了也没看见。 因满城的柳树,平壤还有一个美称棗柳京。其实除了柳树外,整个平壤都被绿色所包围,处处是林荫和草坪。平壤市内除了两个火力发电厂外没有工业,汽车较少,公共交通为地铁和电车,因此几乎没有污染,树就更绿。所以说平壤是一座公园式的城市再恰当不过了。 宽敞的马路上车辆很少,行人也不多。车停在了人民大学习堂前的广场,导游指指喷水池边的的大楼说:“《卖花姑娘》就在那里上演的。前面那辆面包车里有鲜花卖,今天我们要去的几个景点都可以献花。”卖花车里是两位卖花先生,花则多是康乃馨,并不是预期的卖花姑娘和金达莱。花束很小,每束10元,有点贵,但人们还是纷纷解囊,一时间我们车里的色彩丰富起来。 我们首先去了万寿台大纪念碑广场,它位于平壤市中心的万寿台山岗上,其作用相当于我们的天安门广场,是举办庆典和纪念活动的中心场所。广场上以巨大的金日成铜像为中心,两侧是红旗下的群像雕塑,后面是朝鲜革命博物馆,博物馆墙壁上是白头山(我国称长白山)的大幅镶嵌壁画。无论远看近瞧,铜像都相当漂亮。纪念活动还没开始,人民军仪仗队正在排练,各国使节在外围等待(他们的坐驾一字排开,好一个顶级车展),我们则率先去献花和照相。到万寿台来献花的群众队伍(集体安排,非人个)络绎不绝,他们多数是手拿一枝花。中国游客向金日成铜像一鞠躬,朝鲜人则是三鞠躬。 朝鲜在1957和1959年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千里马运动,不知与我国的大跃进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是否类似。千里马铜像就在万寿台的丘岗上、万寿台广场北侧,是为纪念朝鲜人民早日恢复祖国解放战争期间被破坏的国家、以千里马的速度重建家园而建的(建于1961年金日成49岁寿辰)。整个建筑上窄下宽,由塔座和铜像两部分组成。铜像为一工一农男女两人正骑在展翅飞奔的千里马上奋勇急驰。通过前后两条棱线的不同走向给人以倾斜感,使人产生整个建筑正斜插苍空、急驰而去的感觉。千里马同时也是朝鲜某电影制片厂的标志,由于以前常看朝鲜电影,所以比较熟悉。 主体思想是金日成创立的革命学说。高高地矗立在秀美的大同江畔的主体思想塔,建于1982年金日成70寿辰之际,是主体思想的象征。由白色花岗岩砌成的主体思想塔基座背后有一个凹拱门,内镶着几十块大理石,石块上都刻着世界各地主体思想同盟或支持者(团体)的名字。 我们乘电梯上到150米高的塔顶观光了望台----全市的制高点之一,从这里放眼望去,公园式的城市尽收眼底。秀美的大同江在脚下蜿蜒而去,塔下是整洁的小花园,四周十分开阔。从南向北依次排的有银色的羊角岛宾馆、形如冰球帽的白色冰球馆、青绿色的人民大学习堂、开阔壮观的万寿台广场、倒扣莲花般的五一体育场,金字锥形的柳京饭店更是出类拔萃棗已封顶但内外都没装修,于1987年动工,据说1991年就停了,其原因不得而知,从一张拍自1994年的相片上看到的柳京饭店和今天看到的没什么两样。金字锥这个庞然大物远看十分宏伟壮观,不过裸露的框架经过10年的风吹日晒不知是否还结实。 朝中友谊纪念碑纪念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进行捍卫祖国自由和独立的正义抗战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和用鲜血谱写的朝中友谊,和那些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战士。整个碑用1025块花岗石砌成,象征着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日。与市内其它纪念性建筑物相比,高30米的朝中友谊碑的个头并不大,但这里却是每个中国游客的必到之处。团友们都献了花,并致以深深的三鞠躬。鲜花整齐地摆放在纪念碑下的石台上,默默地寄托着我们的哀思。碑的底座是一间纪念馆,里面放着两本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名录(部分)。我们在其中找到了邱少云、杨根思、黄继光和毛岸英等熟悉的名字。两位游客在细细地翻阅着名录,逐一地查阅名单,想找到他们亲人的名字,可惜没找到。 为纪念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实现光复祖国而建的凯旋门于1982年金日成70寿辰之际建成。门上缕花纹框里刻着《金日成将军之歌》,门上70朵花环绕,以纪念金日成70寿辰。它高60米,比巴黎凯旋门还高出3米,但却不够气派,是因那个大于门身的顶(那是朝鲜建筑风格的三层歇山式屋顶)使整个建筑显得压抑。 建党纪念碑落成于1995年10月9日劳动党建党50周年之际。碑中央是代表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锤子、镰刀和笔的石雕,高50米(象征建党50周年),造型简单个头高大,显得很宏伟。直径50米的圆环形座台刻有浮雕。 金日成故居位于西南郊郁郁葱葱的万景峰麓的万景台。这里四周群峰环绕,松林密布,从故居沿山间小路步行15分钟可达万景峰。万景峰下是大同江与普通江的汇合处,因景色秀美而得名“万景台”。故居是一个由3间茅草房和篱笆组成的小庭院,金日成在此出生并走上革命道路,现在这里成了参观和献花的景点。 在金日成逝世3周年(1997)之际为纪念金日成永垂不朽而建的永生塔横跨于通往金日成纪念堂的大道上。这是平壤最新的纪念性建筑物。孙导说金日成的遗体安放在当年他办公的大院子也就是如今的纪念堂里,平日不开放的,今天是纪念日可能会开。于是我们大家一致要求下去看看,孙导见我们热情高涨,就停车让金导去联系。结果是我们都可以下车去看。这是一个很大的院子,有一个巨大的混凝土电动滑门,忘了是多少吨了。院子中央庞大的方型纪念堂上悬着金日成的巨幅画像,但只开放外围的院子,安放遗体的地方连孙导都没去过。 大城山烈士陵园位于平壤市区以北13公里的大城山朱雀峰上,离老远就看到山的一面没有植被,白白的。陵园很大,宽阔的花岗石台阶从山下一直向上,两旁是半身像墓碑区和红色花岗岩旗帜等,被誉为抗日女英雄的金日成夫人金正淑的铜像位于陵园顶部的正中央。烈日当空,一切更加耀眼。走出园外便是苍松翠柏,远眺平壤,尽收眼底。 坐落在大城山麓的广法寺,始建于392年,是高句丽之佛教寺院,祖国解放战争时期曾被烧毁,1990年按原样重建。与中国的佛教寺院十分相似。从解脱门进,穿过东僧堂、西僧堂和天王门,最后是七层白石塔和大雄殿。这里只有一个住持,估计平时也没有香客。团友中一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五体投地,拜得是一套套的,如果当地百姓看到中国佛教徒如此地道如此虔诚,一定会很惊讶。信仰自由了,开放的表现,想当年国内的庙宇不全是牛鬼蛇神被砸了个稀巴烂吗? 人民大学习堂相当于国家图书馆,读者还不少。一楼边廊里有很多查卡片的小抽屉柜,阅览室、会议厅、音像室等分布于各层。读者们学习很认真,大部份在抄笔记,专心致志,我们拍照、谈论丝毫也影响不了他们。我们刚一走进音像室,就传来了高亢嘹亮的“二呀么二朗山,高呀么高万丈”,不知是不是专为我们放的,在异国他乡听到一首久违的老歌,感觉真好,于是就站在那里一直听到“要把那公路修到新西藏”。 坐地铁是旅游项目之一。当地人投入一角硬币入站,而我们则走专用通道。地铁建在很深的地下,据说有100米深,可以防空袭防核子等。站台多以大型灯饰装饰,如果灯再亮点就更加豪华了。地铁较拥挤,也许是多了我们这些观光者。车厢端部上方悬挂着金日成和金正日的图片。我们从建国站下,坐一站从荣光站上,旅游车已开过来接我们了。 街头指挥交通的女警花英姿飒爽,据说是游客回头率最高的的街头一景,可惜8月烈日太毒,我们只偶尔看到一两个,女警花就显得更加珍贵,回头率就更高了。 朝鲜杂技是众口皆碑的。适逢节日,当地观众不少,我们200多中国游客作为外宾全坐在正中的位置上。杂技表演长达70分钟,惊心动魄、精彩美妙,并有震撼的乐队伴奏,很值得一看。有惊无险的大型组合飞人使人眼花缭乱,过场的滑稽表演让人忍俊不禁,最令人提心吊胆的是一个平衡节目:女演员口含长长杆子,另一端放着一个烛台,烛台上正燃着数枝蜡烛,演员在地上俯仰转身,最后竟荡起了秋千,动静交融,看得人人手心都捏一把汗,恨不得节目快点儿结束。 黄昏将至,一天马不停蹄的观光后我们来到了金日成将军广场准备乘船游览大同江。斜阳把大同江和对岸的主体思想塔染得分外绚丽。平静的水里一点儿杂质都没有,整齐的河堤草坪相接、绿树葡生,凉风习习,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傍晚时分也有一些市民坐在堤上纳凉。夕阳在江西岸的高楼间穿行,照射着江东岸高耸的主体思想塔,天上一大片白云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把落日余晖映到了清澈平静的江面上,金光银光辉映。大同江里只有我们一条船,眼前的景色为我们独揽,秀丽端 |
转自:http://www.myroad.cn/tour/51212/981819.html17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