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917桂林攻略 |
[游记]917桂林攻略 |
2009-04-13cncn.com |
动身去桂林,是很早就计划了的事情。大学四年中这最后一个难得的暑假,对于我来说无疑是弥足珍贵的。只是现实中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实在太多,行程不得不一再往后推迟。因此,在历经痛苦选择和漫长等待后的成行也越加显得难得和宝贵 徒步漓江
在徒步的耗费体力和游江的陶冶心智之间,记不得走了多久,终于到了老村头,心里不由得一阵欣喜,因为这里是一个标志性的地点,到了这里说明离九马画山就不远了。果然,上了村子的大路一座巨大的山体便赫然出现在眼前,这就是九马画山了。它临江而立,山面如削十分奇特,山壁因为错落的石纹上生长出的树木而显得纹路分明,传说中的九马也正是隐藏在这些奇特的纹路之中。然而辨认这画山之马却并非易事,据说当年周恩来和陈毅游江时,总理看出了全部九马,老总也看出了其中的八马。呵呵,可惜我眼力不佳,一会儿觉得一匹马也没有,一会儿又觉得整个画屏中全是马。 在九马画山前停留拍照时,天空突然又下起了阵阵小雨,霎时间群山之间云雾迭起,在雨幕轻纱似的笼罩之下,画山开始若隐若现,显得更加神奇静谧。这便是游览漓江的绝妙之处,它并不因时、因地、因气候而受影响,无论是晴天、阴天甚至是雨天,在各种条件下它都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特别是像烟雨漓江这种难得一见的佳景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唉,只恨一时“不得轻舟泛江行,错失漓江烟雨中。” 走过九马画山就是冷水渡了,过渡后再走不久就能到兴坪。实际上拥有九马画山、黄布倒影、兴坪佳境等景观的兴坪景区是整个漓江的最高潮部分,可惜由于同伴体力不支,于是在冷水渡这里我们选择了折中方案乘船至兴坪码头。当然乘船也有乘船的妙处,“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游”形容的便是这种美妙的感觉。只是很遗憾,由于机动船的污染和旅游过程中各种不可避免的损耗因素,现在的漓江早已失去了昔日的清秀,清澈见底的漓江也已成为昨日的印象,于是我想找寻江中那块巨大“黄布”的希望,自然也无奈地成为了泡影。要知道中国驻联合国总部大使馆悬挂着的两幅实景巨画中,其中一幅便是代表中国自然景观的“黄布倒影”,另一幅则是代表中国人文景观的万里长城。就是这样一个作为画卷能和长城同挂联合国的景观,现在却在实地难觅踪影,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顺江而下的惬意中,不一会儿便到了兴坪码头,回头遥望便是央行1999年版20元人民币背景图案的所在地了,我饶有兴致的从兜里掏出一张全新的二十块钱,对着远处景致的山仔细比对了许久,结果发现除了画面主景的三座主峰比较像之外,旁边的群峰似乎多少有些对不上,后来发现也可能是观察角度不同所致,于是没有深究只是匆匆拍了一组照片。回来之后才发现在兴坪码头这里拍摄的图组中,有一张天光从云端射出,直撒江面的漓江风景照,在光与影的巧妙配合下堪称极品,当然这是后话了,也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杰作吧。 行舟至兴坪也标志着游行漓江的结束,因为行程的最后一段是以顺舟游江结束的,所以整个行程结束的十分逍遥洒脱。感觉漓江的山依然那样清秀俊逸,而相比之下漓江的水则多少缺乏了一些它本应拥有的灵气。 搭上傍晚的一班车,下一站,阳朔。
到了兴坪就算是阳朔的地界了,然而从兴坪搭车去阳朔还是足足花了一个小时的车程。 其实,一路上接触了不少来自国外的朋友,有一个很令我吃惊的实事是,他们中的不少人对阳朔都十分认可十分推崇,然而除阳朔以外,他们对中国其他地方却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这话并不夸张,我所知道的一对来自澳洲的姐妹,他们在中国的行程只有两站,第一站便是阳朔,第二站则是香港。更有甚者只凭学会的唯一一句汉语“我要到阳朔”便只身来到中国寻找阳朔,这一点的确很让人惊讶,也让我对阳朔更加充满了一份期待。 到达阳朔之时天色已晚,打电话给晨风青年旅馆,不一会儿就旅馆的帅哥就到车站接我了。来到旅馆,这里很安静,小伙子们也很热情,放下行李,和帅哥们讨论了下明天的行程,安排好14号的行程,我便决定去西街走走,一个传说中阳朔最精华的地方。因为没有吃饭,于是先去了网上口碑很好的“红星特快”要了一份十分招牌的什锦披萨。Red Star的位置其实不在西街正街上,但它在正街通往饭店的小巷子口有一块很大的招牌,由于口碑很好,因此不少人到阳朔逛西街总会慕名而来,走到幽深狭窄的小巷尽头,就可以一眼看到饭店招牌上那颗显眼的五角红星。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一份六寸的pizza终于新鲜出炉,先切了一小块尝尝,貌似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吃。所以不知是味道不对还是分量太足,反正我吃了将近一个小时才他它搞定。一看时间居然已经十点多了,于是顾不得闲逛只好匆匆赶回客栈,为第二天遇龙河漂流做准备。
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的人很多,然而它后面其实还有一句话,便是“阳朔山水甲桂林”。这话其实一点儿不假,特别是当你游过号称“小漓江”的遇龙河之后,便会发现阳朔的山山水水,全然有着一种源于漓江却又别于漓江的独特风情。 虽然事前已经准备了游遇龙河的线路,但为了省事儿,我还是选择在到达阳朔的当晚便在晨风客栈定了漂流的行程和筏子。14号一大早在西街的Lucy Cafe吃过早餐后,就跟着向导(其实是客栈的帅小伙小林)一起骑着单车开始前往遇龙河漂流的起点兴隆寨。通常遇龙河的漂流因时间和航程而异分为全程和半程两种,按计划本来是要骑行到全程起点遇龙桥,然后再折返至下半程的起点朝阳码头,因为这条路线上有广西现存最著名的三座古桥——遇龙桥、仙桂桥、富里桥,以及保存十分完好的旧县归义古城。可惜旅社给我们安排的是从兴隆寨起漂,航程虽远于朝阳码头却又不到遇龙桥的大半程路线。进退维谷之下只好放弃上半程的美景。 如果说骑行在阳朔的田园阡陌之间是一种悠闲的惬意,那么泛舟在阳朔的山水倒影之中则是一种绝美的享受。准确的说在遇龙河不应叫漂流而应该叫漂,整条河上一共有十几道堰坝是不通航的,因此水流轻柔平缓的出奇,一条小小的竹筏就像一叶轻舟飘忽在这静谧的河面之上,不经意间便与水天相接融为了一体。 我想相比漓江那样名声在外的“大家闺秀”,遇龙河足可称得上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了。比起漓江这里河水清澈,远景常常让人难以分清实景和倒影。这里虽然山小水小,但清秀的山峰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之上,便让人在泛舟而过的恍惚之间很容易有了“巍巍青山两岸走,小小竹排画中游”的绝美意境。君不见画山画水画中人,心境空灵意语绝。平躺在竹筏的躺椅上,赤脚漫水,我好久都没有出声。原以为高峡平湖之后,再也无法体验当年东坡先生买舟顺江而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诗意快感,不曾想竟偶然在这岭南的一支漓江余脉之上有了异曲同工的体验。这里远离尘世的嘈杂喧嚣,未有一丝多余的人工雕凿,一切显得那样质朴、自然与纯净。悠然河上,心中淡忘了挂念,脑中远去了思考,剩下的只有安逸和宁静,双眼微闭,静听万物,感动的以致无言良久。 然而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感觉逝去的太快,就像这近三个小时的漂游,仿佛就是在一瞬之间便结束了。到达终点工农桥时间尚早,于是没有停留,就向此行下一个目的地月亮山开始进发。月亮山是阳朔很有名的一个景点,这座山的确十分奇特,山形像一座石拱,中间有一个很圆的空洞,从山对面的月亮村沿赏月路顺时针骑行,满月型的空洞便开始因为观赏角度的不同而出现“由圆到缺”的奇景,让人惊叹不已。待不久骑行到赏月路的尽头,直到“明月”消失之后,我依然很不甘心,于是便沿原路逆时针骑回,再次体验了一把“月亮由缺复圆”的奇妙之感。 骑行到工农桥的时候,出现了两条线路的选择。一条是走大路,过工农桥沿公路直接回阳朔,这条路省时间,同时路上途径十里画廊风景不错;另一条是走小路,不过桥沿乡间小路,走燕村过田家河到矮山村再上公路回阳朔,这条线路程较长路况也不太好,但沿途风景非常好。最终我选择了后者,结果是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后悔这个虽然放弃了十里画廊美景的选择,因为小路沿线的风光可以说实在是美不胜收。穿行于田间的崎岖小路和古朴的村落庄园之间,虽然体力消耗很大很累,然而心情却越来越高兴和轻快起来。 在青厄古渡看到了骆驼过江,一座山就是一个景,连同周边的小山和天边的流云一同明晰的倒映在面前一抹静静的湖水之中,据说当年徐悲鸿先生的名画《青厄渡》就在此而作,这里因为是小路所以来人不多,在路口的农舍草棚之下休整片刻,尽情享受着满眼的写意山水,我想悲鸿先生当年的惬意陶醉之情也莫过于斯了。坐拥这样好的山水,无怪乎当年他在《南游杂感》中这样写到“山光荡漾,明媚如画,此乃人间仙境也! 阳朔啤酒鱼 漫无目的的走,出到了叠翠路,往西街口方向走,不经意回头,一家黄金莲啤酒鱼进入我的视线,进去,一份啤酒鱼,一个青菜,一瓶漓泉啤酒,慢慢的看着外面的人群说说笑笑走过,一个人的晚餐,惬意,悠然和难得的安静(Ps:值得推荐一下的啤酒鱼,阳朔啤酒鱼很多,但唯独我所知道的,这家的啤酒鱼都是老板亲自做的,老板人不错,告诉他你是哪的人,他就会把啤酒鱼做得适合你的口味)阳朔啤酒鱼讲究的是形状自然,香味浓郁,外酥里嫩。这家把啤酒鱼的精华发挥的淋漓尽致。一个人,一条鱼,一瓶酒,正是我想要的。这里的啤酒鱼感觉适合各个地区的口味,值得一去。 感受西街 到阳朔的第一个晚上就来过西街,也许是步履匆忙来不及感受这里的独特风情,总之对它的第一感觉是不置可否。14号下午遇龙河归来第二次到访,依然未作停留匆匆走过,因为总觉得这是个需要细细体味,驻足品读地方。及至晚上在谢大姐吃完啤酒鱼,走到西街街口准备开始认识它的时候,才渐渐放慢脚步。 这是一条岭南小城中不足千米的老街,也是外国人在中国最密集的一条街道。古老的街道充斥着现代的元素,传统的中国文化和世界的多元文化在这里兼容并蓄、融合交流,如果你知道“没有饭店”、“小马的天” 的店名来历,如果你了解“明园咖啡”起源的动人传说,我想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每年会有那么多的外国人,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或停留或小住。在这样一个既很东方又很西方的地方,我第一次听到了比在西安听到的还要多的不同语言,第一次见到了比我所能想象到的还要直白的思想表达。 漫步西街主街,遍地都是酒吧,就那么门对门的开着,就像“丁贰丁”那么直白的开在了以《丁丁历险记》而出名的老丁丁酒吧正对面。要的就是直白和洒脱,体味的就是随性和惬意。“你大爷的”、“没文化,有素质”、“ 欢迎搭讪”、“等你爱我”……在火柴天堂看着那些让我眼花缭乱的直白火花标语,给人很有一种无负担宣泄的快感。 泡吧是大多数人在西街的不二选择和最大乐趣,然而我却受用不了大多数酒吧里太High的音乐只是轻轻走过。在每家店铺不同灯光的交相辉映之下,伴着鼓噪的音乐,我穿梭在五光十色的人流之间,把西街的里里巷巷、正街偏街来回转了个遍,最终停留在了桥段处的“小马的天”。 正如当时手机写的那篇日志一样,一杯蓝山,一首曲子,一个夜晚。我懒懒的靠着墙,透过街窗,看到的是昏黄的街灯下来往不息的各色人群,一个人惬意的回想着这些天来过往的美好时光;对角的桌上坐着一群喝酒玩牌的老外,不时发出阵阵狂欢的尖叫。这样的情景,你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的孤单,一群人的狂欢,然而也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的狂欢,一群人的孤单,这就我眼中西街泡吧的味道。大多数外来的人在西街泡吧,感觉享受的是一种非现实状态,你要做的就是在西街的这段时光里,暂时忘掉现实,这样你才会得到最好的享受。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在生活中常常很现实的人来说,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段时光,无异于天堂。问君何得此悠然,偷得浮生几日闲。 阳朔的最后一晚,我奢侈的把大把时间花在了天堂。 返回桂林已是下午较晚的时候了,然离火车发车尚有一段时间,于是便去了在桂林很有名气正阳路步行街。原本打算到广西师大校本部所在的独秀峰-靖江王城景区看看,因为这座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明藩王府第,以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的良好交融,而享有“阅尽王城知桂林”的美誉,可惜时间很紧只得退而求其次逛逛正阳路步行街了。所谓退而求其次是因为正阳路步行街其实和靖江王城是很有渊源的,从王城的南门正阳门出来便是正阳路步行街,在明代的时候这条街是王公贵族们出行的重要通道。可惜沧海桑田世事难料,如今只剩下这依然雄伟坚固却略显空荡的王城,和早已融入市井之间商贾兴旺不断的古老街道了,让人颇感有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味道。 走到街道尽头,便是两江四湖之中的杉湖了。在桂林的第一天由于时间原因没来得及到这里,此次从这里路过恰巧可以欣赏到传说中两江四湖的美丽夜景。沿着湖边小径往前走,很快就可以看到十分耀眼夺目的日月双塔,通身金黄色的是铜质的日塔,而通身银白色的则是琉璃质的月塔,两座沐浴着耀眼光芒的高塔矗立在宽广的湖面之上,在夜色的映衬之下显得熠熠生辉华丽无比。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3325/1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