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三山五岳之行-东岳泰山 |
[游记]我的三山五岳之行-东岳泰山 |
2009-04-13cncn.com |
首言 本文存属个人网络游记,大量相关资料来源于网络 特此鸣谢,仅供参考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登泰山妄英杰。”这句话可能说的有点夸张,但五岳独尊的泰山的的确确是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雅士所必经之地。泰山在我脑海中的印象中就是如此。 为了此次泰山行,也是我的三山五岳的第一站。我提前大半年就开始精心策划准备着这次泰山之行。希望在三十而立之年约上三五好友登泰山祈福,以求能给自己多带一份幸运。依旧简单的介绍下此次同行的朋友们: Hanson:我最信任的出游伙伴,感谢他对我们每次出游计划的支持和鼓励。 Weisl:我以前的工作拍档,很高兴这次他有时间和我一起出游。 小潘:第一次和我们一起出游,也是我们里面体能最好的。 辰尘:我以前的半个小徒弟和兄弟,很荣幸加入我们的队伍。 乐爷:经常出游的兄弟这次和我们一起去登泰山。 第一节 浅谈泰山之内涵 仅有1500多米的泰山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可能并不算太高,也不够刺激。但泰山的文化意义远远大于了其本身的高度和景色。相传远古时即有72位君主来曾经到过泰山巡狩祭祠。自秦以来,先后有12位皇帝前来封禅朝拜(所谓“封禅”,就是在泰山顶上祭天,在泰山脚下祭地。前者叫封,后者叫禅。),每次总是规模浩大。据相关资料记载,秦始皇登峰遇雨,留下五大夫松的传说。而后,汉武帝八至泰山,又惊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这样的感叹当仁不让的能够激励人生,培养人的一种进取精神。 同时,泰山自然风景和人文原因,也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泰山又是儒家、道家、佛家教盛行之地,因而庙宇、名胜、石刻遍布全山。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传为佳话;李白游泰山留诗词多首在此;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成为了千古绝唱。 泰山从古至今为何吸引人们的眼球呢?我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也许对此解答有所帮助。 其中有不少学者分析的比较透彻:泰山古时候也称为岱山,“岱”“泰”在古字中相通,都是“大”的意思,泰山就是大山。由于当时从地理位置上看,泰山为黄河下游地区第一高山,其山南的大汶口文化和山北的龙山文化充分说明泰山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流域经常发生大水,先民借泰山以躲避水灾,在他们心里泰山是他们生命、种族、生活的地理依托,形成了依靠泰山的心理,泰山的保佑使古人产生敬畏,渐渐被神话。其次,古人由于对自然界的认识非常狭隘,认为一切都是天地日月所赐,从而产生神秘崇拜。泰山居住的太昊少昊部落,其“昊”字既是天上有日的含义,太昊少昊也被尊为太阳神。为了让天更清楚的知道他们的敬仰和祈祷,高山是最佳的选择,由于当时的人活动范围有限,在他们的活动区域中,泰山是最高的山,所以,泰山是与天日最接近的,大汶口出土的日火山形象,十分形象的表现了当时的古人心理,泰山的这种功能更加使泰山得以神话。 而现代科学测定,泰山生成于25亿年前的地球造山运动,由于山前出现造山断裂带,所以山势陡峭山形集中,加上周围地势相对较低,从而使先人对泰山产生雄大、厚重的感觉。明代皇帝朱元璋描述泰山的气势时写道:"根盘齐鲁兮,不知其几千百里"。基础宽阔产生安稳感,形体庞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上述的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再从历史上来看,由于先人活动范围和泰山在这个区域的第一高度,使泰山出现祭天崇拜,这种崇拜并没有随生产力和知识的进步消失,反而因为中国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不约而同的宣传“神权天授”的理论,为了使这种理论得以证明,便有了封椫泰山的活动,使泰山祭天的作用得以延续,封建统治者的这种行为让泰山在人们心中的神山地位进一步强化,随后成为每代帝王一生必须的大事之一。虽然到宋朝之后不再进行封禅,但崇拜活动却进一步扩大,黎民百姓无不知神山泰山。直至今日,人们为了纪念先祖,这个仪式再次被以表演的形式开展。 而不少学者对泰山的美学分析更是让人登山后感触之深。 泰山美,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阳刚之美"和"壮美"。干百万人登泰山,不仅领略自然之壮美,也能激励自己攀登事业高峰的进取心。 有学者认为:泰山美学是包括“自然景观美”和“人文景观美”的有机结合。在几千年开发建设中,把富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同悠久的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价值更高,内容更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的泰山风景景观。 泰山人文景观的布局与创作,是根据自然景观尤其是地形特点和封禅、游览、观赏活动的需要而设计的,主体是自然景观,主题是“封天禅地”的思想内容,布局形式重点是从祭地的“社首山”至封天的“玉皇顶”,在 泰山以南坡对比强烈,最为壮观,封禅活动选定从南坡沿“中溪”而上约10千米的路线,分成三段:一是以泰安城为中心的人间;二是出城西南过“奈河桥”至“嵩里山”为阴曹地府;三是自城北的“捞宗坊”开始,以长达6293级石阶的天梯为纽带,连结城区人间与岱顶天府。 泰安城是提供古代帝王封禅告祭,黎民百姓朝山进香,游览观光之地。岱庙是泰城中轴线上从城区南门到岱宗坊,经登山盘道,直通"天府"的主体建筑群,是古代帝王封禅拜祭时居住和举行大典的地方。这一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动的程序,体现由“人境”至“仙境”的过渡思想。从地形上由缓坡、斜坡直到陡坡,步步抬升,宛若登上天府;从建筑规模上由严整到自由, 因自然环境而异;从意境上由人间帝王宫殿上达穹宇,渐入仙境;从色调上红墙黄瓦则始终与苍松翠柏形成对比。再通过三里“一旗杆”,五里“一牌坊”和漫长的登山之道连贯起来,形成了一条极为壮观的封禅祭祀序列 登泰山,不仅看它的雄伟壮丽,更深的是体会认识泰山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并从中受到洗礼。气势磅礴的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 (看着累了,大家休息休息。)
第二节 登泰山前的计划与准备 从上海出发北上泰山,首先需入境泰安市。所以出发前,我们按照网络上收集的资料。我们制定了一条相对具体合理的路线方案如下(仅供参考,在正式行程中有很多改动。): D1 晚上8点,上海火车站出发集合。 乘T106次(上海-泰山)21:55发车,(票价:硬卧上铺¥201,中铺¥207,下铺215)。车上梳洗早点休息。 D2 早上6:30到达泰山站。 出站集合后在泰安品尝当地特色早餐 (人均8元) 饱餐后7:20出发,乘3路公交车或打的前往岱庙(古代帝王登山祭祀时的行宫和举办仪式的地方,与红门成一直线)(门票20元) 8:30出岱庙,途经岱宗坊,到达红门。 9:00到达红门 买门票(125元+2元保险)正式开始爬山。 10:00可到达500米处,集体修整补充水和恢复体能。 11:30到达中天门。远眺泰山最负盛名的十八盘。继续修整吃东西聊天12:20分出发。 13:30到达1000米处。修整10分钟 14:40到达南天门。1400米处。拍照留念。 15:00入住宾馆修整(150元一人/一晚)山上酒店条件不是最好。所以忍耐。 15:30逛完天街,然后冲刺最后那一百米看晚霞夕照。 17:30回南天门吃晚饭。网友推荐自己泡面,山下带点上来。宾馆超级贵。 (晚饭人均30元) 接着打牌休息。明天早起看日出。 D3 5:00可以准备起床了。梳洗后准备出发去看日出。 5:50去“玉皇顶”或“日观峰”等泰山日出。 6:05可以看见旭日东升。回房休息。 8:00出发先游览后石坞,从后石坞坐索道去桃花峪(索道45元+2元 门票102元)。三月正是桃花盛开时。 9:00游桃花峪,风景优美,游览时间比较长, 12:00在“桃花峪”吃过午饭后,再沿西路下山 (人均30元) 1:30顺路可游览扇子崖、黑龙潭。网友推荐:扇子崖名票便宜但可游可不游。黑龙潭不错。 3:30回到泰安进酒店好好休息。 有兴趣可以在去冯玉祥墓及普照寺。 17:30泰安找家不错的酒店腐败下。(人均50元) D4 7:30起床吃早饭 8:00前往汽车站赶往济南(票价20元) 9:30到达济南领略百泉之都的魅力(趵突泉门票人均40元) 11:30在济南找家不错的店吃饭,网友推荐“天丰园狗不理” (人均30元) 13:00逛大明湖 (门票30元) 16:00逛泉城广场 和“芙蓉街”小吃。(人均50元) 19:30进火车站休息 20:35乘T105回家21:05(人均235元) D5 一早回到上海,大家各奔东西回家休息。 除了以上的路线方案,我们还准备了不少出游要带的装备。如照相机,摄像机,冲锋衣,水壶,小药箱等等。(别误会,虽然不是自虐游,挑战极限。但有些东西每次出游还是必备的。) 当然,最重要还是需要提起预定好住宿和来回车票。接着就等待出发咯。
第三节 登山路之所见 按照前述所制定的计划,还有幸得到了几位有经验的前辈的指点。(特别要感谢携程上的“比蓝天更宽广 ”前辈和公司的唐工老人家。去之前,我向他们咨询了不少问题。)我们四月八日晚集合后一同踏上了开往泰山的火车(T106次)。等待我的依然是那无比的兴奋。 “醒醒,醒醒,泰安快到了。” 整个晚上几乎没怎么睡着的我催促着其他同伴起床。伴随着车窗外的天渐渐地变亮,向车外张望的我却没发现田地间想象的那样满地黄灿灿的油菜花。当火车提示马上要进泰安站时,我们一伙人早已背上行囊,用最快的速度踏下火车。迎接我们的是泰安市的第一缕阳光。 出了站,当然先要购买几份地图(2元一份),叫了二辆出租车(10元)按原来计划赶往岱庙。好客的司机大哥告诉我们今天正好是泰安庙会,明天又是泰山姥姥的生日。所以会山上山下都会非常热闹,看来我们这次真是赶上好时间了。于是乎,我们修改了下计划。在岱庙东北面的菜场里吃完当地特色的早饭后(共32元),一路先上泰山。等明天下山在来看岱庙。这样一来不会耽误爬山的时间,二则明日可以好好逛逛庙会。沿着红门路一路上山,路边可以看见不少煎饼摊和小摊贩出售巨大号的香烛,当然首要的还是选购一把登山杖(2元一把),这样在登山时可以帮忙减轻不少负担。过岱宗坊,烧香磕头的人越来越多。路边也可以随处看见小贩们出售我在寻找的泰山石敢当。“一天门”遇“天下奇观”,“红门宫”见“登高必自”。越来越多的石刻开始映入眼帘。进红门,左手间,石碑块块竖立。依稀让人感觉泰山的伟大。“万仙楼”处购买门票(125元)开始进山,又在山路边的小摊补充水(2元)和黄瓜(1元)。于是,我们慢慢的“渐入佳境”。早从庄老师的课上得知“二虫”和“风月无边”的故事。于是乎,我也故作姿态考考同行的兄弟们以示炫耀。 体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还没走到“斗母宫”我们便休息了二次,也许是天气太好太热,也许又是行囊太重太多,我们只能自我安慰。看着路边上下山的人,我们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继续向前出发。每走一小段路,便歇歇拍拍照片,这样道也不觉得累。看见下山的人群中,很多人走路已经困难。大多数人席地而坐,果然验证了那句话:下山要比上山难一点没错。“三宫庙”、“柏洞”、“四槐树”、“回马领”直取“中天门”看地图我们总算上到了900米。欢呼庆贺,总算可以休息吃午饭了。“中天门”处有缆车直上“南天门”,也有车直接下山。在“玉液泉”休息,泡上一壶“泰山女儿茶”(40元),吃着山下带上来的午餐。大家琢磨着下午的行程。是缆车上还是继续登。当然,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只有一个,大家早已经心照不宣。(“玉液泉”可以1元钱打壶水。山水很阴凉,不少泰安人从山下来这里打水。但大家别直接饮用,因为我们发现有虫。) 一个小时的休整,让大家恢复不少体力。但望着远处的“南天门”似乎又想倒吸一口冷气。我鼓励大家,登山其实不难,和走路一样,只要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面就行。其实,更多的是在鼓励自己要坚持。过“迎天”吉祥石处标着866米。越来越多的石刻开始浮现。几个挑担工不辞辛苦的将明天纪念“泰山姥姥”仪式用的二个大鼓从山下挑来,又在我们眼前慢慢消失。而路边七八十岁的泰安老奶奶们也登山赶往“天街”,真佩服他们的体力。当然,也有不少游客就地放弃,下山去了。爬啊爬,爬啊爬,只见南天门离我们一步一步越来越近。脱啊脱,脱啊脱,我身上的汗也越来越多。“1000米”,“1100米”,“1200米”按照自己的步伐,10步一小歇,50步一大歇。不知不觉已经到来“升仙坊”,“南天门”就在眼前。这时,看见一对情侣实在不行了,回头往下走了。真是为他们感到惋惜。“万岁”我们再次高呼。总算跨入“南天门”了。此次,登泰山的计划也基本完成。“一步,二步,三步。。。。。。”登上天街。这里,人流传动,热闹非凡。不管是自己爬上山的游客,还是乘缆车上来的游客,在这里汇聚一堂,纷纷掏出自己手中的相机不停的拍摄。感受山顶吹来的丝丝凉风,让我忘却了登山的艰辛。此时,正好收到一个挚友的短信,家中喜添男丁。我又回信在五岳之尊的泰山给他全家祈福带去祝福。
怕耽误时间,我们没在天街逗留时间太久,先赶往早已预定好的电台宾馆(180元/间),放下行李。在宾馆里点了八个最便宜的菜和一碗汤(200元)。填饱肚子,借上件军大衣(10元),接着就是等待时间前往“天街”看日落。 第四节 从观星到观日 人们登山为了望远,看那晚霞夕照,又见那旭日东升。站在“天街”观看日落,心头多少会出现一些感慨。那是美景,还是心绪。是黑夜的到来,还是明日的憧憬。只有每个人自己心中知道。但重要的事是,去学着乐观努力的对待这个世界,对待每件事。
我和Weisl,辰尘边讨论着摄影技巧,边拍摄着日落的照片。只见天空越来越暗淡,温度也随之下降。收到乐爷的消息后,我们又在“天街”购买了一些点心带回房间。(火烧:3元,煎饼卷大葱:5元,花生米:10元一包)四月的夜,山顶的风,依然刺骨易伤人。回宾馆的路上我们边走边回头看着那金色般的玉带慢慢地变窄直到消失,那样的感觉真是妙哉,如果能有佳人相伴肯定更加美哉。一天的山路,让每个队员都感到疲惫不堪。屁股刚上床,就躺下呼呼大睡。 五点了,我看了看手机。宾馆的服务员也来敲门并吆喝大家抓紧起床去看日出。快速穿上衣服和租来的大衣。那上相机,赶往玉皇顶。没想到,玉皇顶上已经是人山人海。有利位置早已经被人堵的水泄不通。看过去黑黑的一片人头,比看日出还刺激。每个人的心等啊等啊等啊等。。。。。。等了许久,太阳公公还是没用入出头来。山顶那个风吹啊吹啊吹啊吹,但没人觉得冷退缩。 突然见,有人高叫,出来咯。只见,太阳公公慢慢地害羞地探出了他那尖尖角。说时迟,那时快。玉皇顶上,不是整个泰山顶山,看日出的人们人人拿出相机、手机咔咔拍照。看来各个都是大内高手出身。 观日的人们始终久久不肯离去,而我心中高兴着这次登泰山观日出的目的总算达成。心中默默许下心愿后,和同伴们回宾馆休息整理。在宾馆吃了碗泡面(7元),退了房间和大衣。我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旅程。在山顶逛完一大圈后,我们准备下山前往今天的目的地桃花峪。 由于今天是泰山姥姥的生日。所以,到处可见烧香拜仙的信徒们背着一人高的大香,往山上赶。途中我们路过山顶的碧霞祠院内,你会发现有两个石碑,俗称御碑。我在出行前查阅资料,看见当地民间有个传说。用硬币摩擦石碑可防病。摩碰御碑者口中念道:“御碑摩,御碑碰,摩碰御碑不生病。”不管是真是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试试。 在北天门乘上前往桃花源的索道(80元),观看着泰山后山别样的风光。大家总结着这次登泰山一路的所见所闻。虽然,腿有些酸。虽然,人比较累。但是,每个人灿烂的笑容早已告诉我了答案。 第五节 此行的感触 有多少人知道泰山的“泰”字专为泰山而造,可见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伟大地位。今次,我们在泰山之顶有幸能看到晚霞夕照和旭日东升,乃是大幸之人。而本次泰山之行是我三山五岳的第一站。也是即武夷山之后,前往的第二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在登山的整个过程中,的的确确好好感受了一把齐鲁文化的内蕴,泰山的石刻之多不禁的让我感叹中华不同民俗风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通过登山途中的相互帮助,加深了朋友之间的友谊。 如果让我用一些形容词来描述泰山的话,我无可厚非的会选择神圣庄重、气势磅礴来描述。而你又会用哪些呢? Smad 2009.4.13
注意事项 1.当地的菜口味比较闲,可让饭店少放盐。 2.山里的泉水不要生喝,可能会有小虫。 3.山顶上宾馆很多,可以货比三家。当然,最好事先预定。 4.登山因人而异,千万不要和别人比。找到自己适合的步伐,走走歇歇,也就到了山顶。 5.登山有根拐杖会大有帮助。 6.下山速度要慢。不然,腿会受伤。关节处容易积水。 7.登山水不要一下喝太多,要慢慢的喝。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3387/21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