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普贤寺旅游普贤寺介绍普贤寺游记普贤寺评论普贤寺.

[游记]普贤寺旅游普贤寺介绍普贤寺游记普贤寺评论普贤寺.

2008-05-02    luopan.com

详情 游记 评论

明成化元年河南道监察御史季琮撰《重修普贤寺记》碑文载:“后汉时有不知其名之僧见其山之秀丽,遂始以为居焉。是时兵戈扰攘,居民流离,盖灭迹矣逮我。圣朝(明)初有僧玉琳者因是跡而依棲之,则屏除茨翳,开广居址,斫构为堂、刈草为庐,遂以‘普贤寺’名焉。”碑文没提到东汉僧的国籍和居所情况,因年代久远又无遗址残留,已无法考证。任继愈1981年版《中国佛教史》第97页论述说:汉明帝以后的东汉时期“佛寺是为西域僧侣居住和过宗教生活使用的。”2004年7月,笔者经过西山脚下龙门村时,在普贤寺南大约2公里的龙云西园别墅南面发现了新石器时代至东汉的人类活动遗迹遗物(有关研究已写成文章),为普贤寺渊源于东汉时候僧人居所的说法提供了可用于推论的佐证。

自明初建寺以后,普贤寺就购置了供养田产租给佃农耕种,后世又偶有购买或接受信徒捐赠。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重修普贤寺常住记》碑阴镌刻响应傅宗龙号召向普贤寺捐助的善士功德,碑文提到:“崇祯八年二月初十日,普贤寺买到李时华……等将祖遗地一块,地名三十河,记本寺洪武间置买常住水田三十四亩。”清康熙五十四年《置普贤寺常住田碑记》记载了信徒在顺治十七年、康熙四十年、康熙五十四年向普贤寺捐田的事迹。

明洪武年间初建的普贤寺只有一间正殿。季琮的碑文讲述宣德二年(1427年)时一位姓张的云南都指挥佥事在寺后坡地更高处建了遂阁,同时净云和尚等又募资重修正殿。明天启年间刘义征著《滇志》记载永宣时期在云南任都指挥佥事姓张的只有张麟(字仲祥,直隶凤阳人)一人。

景泰七年(1456年)从云南府城内的圆通寺请了名僧永暹和尚筹资自成化元年(1465年)夏开始大修普贤寺,次年竣工。成化年间的大修新增正殿三楹,殿内塑立普贤菩萨。正殿之后建后阁,供奉观音,称大悲阁(现在,因正殿后的建筑都已成废墟且未发掘,成化后阁与宣德遂阁的相对位置不能确定)。正殿两侧建禅房,左名“曙霞”,右名“幽月”。庭院内外建游廊和多道山门,并砌围墙。从这时起,普贤寺才成规模。从嘉靖三十一年起常居碧峣精舍的杨慎在《普贤寺》诗中描述道:“香阁影波心,从云万木深。月明清梵夜,遥应海潮音。”并把碧鸡山地区寺庙的“九寺钟声”(九,言其多)列为“高峣十二景”之一。

崇祯三年至十年十月,解官在家闲居的傅宗龙(崇祯十四年九月战死后官复兵部尚书)作《重修普贤寺常住记》,记述住持僧本圆自夸的功劳:“普贤寺当水陆之卫,以众檀越之力补葺拓充,渐有次第,往来至止者或粥或饭,聊以疗饥”。说明傅宗龙闲居期间,普贤寺依然很旺盛。该碑由寺僧于崇祯十二年春镌立,撰文称号沿用“郡人括苍傅宗龙撰”(解官时的称呼);碑阴镌刻功德。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希有问公和尚主持院政,募资重建普贤寺,断断续续,历经30余年才竣工。咸丰元年监寺僧源轮特地立碑纪念。重建了正殿、后殿、两庑、上下禅房和静室。鹤庆信徒张藻捐资新建了罗汉殿。罗汉殿在光绪七年重建以后改称罗汉堂。

转自:http://www.luopan.com/travel/detail/671000L00005931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