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中原行:“玉女思君”——荷包牡丹的故事 |
[游记]中原行:“玉女思君”——荷包牡丹的故事 |
2009-04-27cncn.com |
中原行:“玉女思君”——荷包牡丹的故事 2009-4-8 牡丹花色艳丽多彩,花朵硕大,给人的印象是雍容华贵。 而荷包牡丹却是娇小玲珑,显得与众不同。 在洛阳观赏牡丹的两整天里,我一共参观了八个公园,在国花园等四个公园里都看到了盛开的荷包牡丹,一一摄下了她们美丽的身姿。 提到荷包牡丹,就不得不说起“玉女思君”这个美丽又哀婉的故事: 古时,在离洛阳城东南200来里路的汝州,西边有个小镇名叫庙下。这里群山环绕,景色宜人,还有一个美妙的风俗习惯:男女青年一旦定亲,女方必须亲手给男的送去一个绣着鸳鸯的荷包,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若是定的娃娃亲,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邻里过门的大姐们代绣一个送上,作为终身的信物。 镇上住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芳龄十八,心灵手巧,天生聪慧, 绣花织布技艺精湛,尤其是绣在荷包上的各种花卉图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上 面,可见功夫之深。这么好的姑娘,提亲者自是挤破了门槛,但都被姑娘家人一一婉言谢绝。原来姑娘自有钟情的男子,家里也默认了。可惜,小伙在塞外充军已经两载,杳无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绣一个荷包聊作思念之情,并一一挂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变成了人们所说的那种“荷包牡丹”了。 知道了这个故事,我觉得荷包牡丹可以称得上中国的玫瑰花。在中国古代,牡丹本来就是象征爱情的花朵。 荷包牡丹花朵小,植株不高,拍摄时比较困难,为了让荷包牡丹有高挂窗前的意境,花痴我或是半跪着,或是坐在地上,几乎快要趴在地上才勉强拍了几张还算看得过去的照片。 光线最好采取侧逆光,能使娇小玲珑的荷包牡丹产生一种玲珑剔透的美感。 荷包牡丹的象征意义:答应追求、答应求婚。 荷包牡丹花语:嘲讽般的笑容、滴血的心。 “滴血的心”一般是指粉红色或玫红色的荷包牡丹,“嘲讽般的笑容”一般是指白色的荷包牡丹。 其实,严格说来,荷包牡丹算不得牡丹。查阅《农博网--现代快报》http://flower.aweb.com.cn资料: 荷包牡丹的叶子很像牡丹,但花儿却与雍容华贵的牡丹完全不像。外层两瓣粉红色或玫红色联合成心脏形,基部膨大为囊状似荷包,因为形似铃铛,又名铃儿草。因为名字,很多人都把它当作外形最特别的一种牡丹,实际上,她是罂粟科荷包牡丹属的多年生草本花卉,而牡丹却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花卉。 园林专家说,荷包牡丹一般在4月上旬开花。它虽然不是牡丹,却有如“报喜鸟”,一旦开放就预示着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将陆续盛开了。 荷包牡丹的中文名就源于其花如荷包,叶似牡丹叶,而英文俗名之一“滴血的心”(bleeding heart)也是因其形似。 荷包牡丹还有多个中文别名,如兔儿牡丹、鱼儿牡丹、铃儿草、铃心草、璎珞牡丹、荷包花、蒲包花、土当归、活血草等。 每一个中文名都有其独特的来历。比如,鱼儿牡丹是古人所赋,出自宋朝诗人周必大的《咏鱼儿牡丹并序》:“鱼儿牡丹,得之湘中,花红而蕊白,状似双鱼,累累相比,枝不胜压,而下垂若俯首然,鼻目可辨,叶与牡丹无异,亦多二月开,因是得名。”铃儿草则是源自明成祖朱棣与马铎的对联“风吹不响铃儿草,雨打无声鼓子花。” 荷包牡丹根可作为中药材,有解毒活血镇痛之功效。 看看这些荷包牡丹,她们就像是排着队伍的幼儿园小姑娘,含一丝娇羞,又天真无邪。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4995/20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