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沙捞越旅行记(三)巴科行 |
[游记]沙捞越旅行记(三)巴科行 |
2009-05-21cncn.com |
巴科国家公园(Bako National Park)是沙捞越州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公园,设立于1957年,占地面积27平方公里,距离古晋市区37公里。公园位于南中国海之滨的Muara Tebas半岛上,石岬和海滩以及环绕着的沙岩高地生长着极其丰富多彩的野生动植物,地貌复杂多样而又景色壮丽。 巴科国家公园无法通过陆路直达,必须先到达巴科村(Kampung Bako),然后乘快艇从海上前往。从古晋到巴科村有6路公车直达。4月26日一大早不到7点,我从Tune Hotel退房,退回门卡押金5马币,又将大件行李寄存,还是要付寄存费1马元。今天的行程是游览古晋郊外的Bako国家公园。我步行前往古晋城西的公车站。第一次寻找车站时走过了,我已经到了市场附近而且看到一些小巴在那里候客,但没有看见6路车,以为不是这里,后来问了人才知道就是在此处。因为没有车,我先去市场里的食档吃早餐,要了沙捞越著名的哥罗面(2.5马币),还在小店里买了矿泉水,回到车站,6路车还没有来,有一辆面包车在那里兜客,去巴科村10马币一人,有两个洋妞等不及,上车走了。这时车站上还有3个游客在等,就问他们是否愿意到了巴科村后一起拼船去公园?当然没问题。这3人分别是白人青年男女各一人和一个东方面孔的女孩,后来相互聊天,知道白人男青年来自比利时,东方女孩是日本人,另一位白种女孩国籍不明,他们也是在古晋相遇,临时凑在一起出来游巴科国家公园的。 8点左右,6路车终于来了,是大巴,上车付钱,到巴科村2马币。到巴科国家公园要先经过沙捞越河大桥,过了桥后就到了北市了。这里到处绿草如茵,点缀着片片小树林和伊斯兰风格的建筑,是个环境优美的城区。大约1个小时后,我们到达终点站巴科村,下车时问司机最后一班回古晋的车是几点?答复是下午5点。今天这3位游伴都是准备当天返回古晋的,这样就比较好,如果他们不回而我又临时找不到人拼船回来的话,那也就得考虑在公园过夜了。下车后不远就是国家公园的接待处,入园许可是每人10马币,快艇费用是每船47马币,最多可以坐5位乘客,如果1个人也是这个价,这就是为何大家都愿意找人拼船的原因。 在接待中心后面的码头上船后,快艇便划开海面,风驰电掣般地沿着海岸向东驶去。海岸对开可见一座山峰高耸,白云缠绕在山腰,景象壮观,这是Damai半岛上的Santubong山,那里是一处高级的度假区。海岸时而是连片的红树林,时而是犬牙交错的悬崖峭壁,时而是怪石鳞峋的岸礁。约20分钟后,快艇冲上一处海滩停下,船老大说现在是退潮时间,快艇无法停靠码头,我们必须在这里下船,涉水从海滩上走过去。我们把些脱下,提在手里,走向平坦而细腻的沙滩,交船费给船老大(3人每人12马币,1人11马币,共47马币),临别时和船老大说好,下午4点再过来接我们,上船地点是公园总部附近的码头。 公园总部位于Assam海滩附近(Telok Assam,Telok是马来文海滩的意思,相当于英文中的Beach),我们到达后那比利时人说他们还没吃早餐,打算吃了饭后再去徒步,我就和他们告别,独自踏上徒步之行。巴科国家公园里共有17条徒步路线,从单程1公里以下到10公里,时间从半小时到8小时不等。一般一日游客比较常走的路线是Lintang环线(全程5.25公里,4小时左右),我则选择了Telok Pandan Lecil路线(单程2.6公里,约1.5小时)。徒步前必须先在公园总部登记,留下姓名、路线和出发时间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旦出现意外可以及时安排救援。从公园总部出发,先经过400米外的快艇码头,再走过一片红树林上的木栈道,来到一处悬崖的下方,这里是所有徒步线路的起点。 在密密的雨林中攀上悬崖,来到一片相对平坦的高地之上,这里可以俯瞰一望无际的南中国海。这片高地的生态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系统,称为Kerangas或荒地森林(Heath Forest)。Kerangas是一个伊班人的词汇,意思是“不能生长稻谷的土地”,这种生态系统形成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是砂岩环境,缺乏肥沃的土壤,因此只能生长较低矮的树木、灌木和草,这里也是猪笼草分布较多的地方(因为土壤养分不足,许多植物不能生存,但猪笼草可以通过捕捉昆虫来获取营养,这是一个为适应环境被迫进化的典型例子)。这里的沙岩含铁量比较多,所以呈现出一种红褐色,而岩石表面由于风化和雨水的作用,形态变化多端,这种景观是我以前所从未见识过的。徒步线路的标志非常明显,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在树干或岩石上的特殊颜色标志(不同的线路用不同的颜色),每100米就有一个距离标志,但由于没有大树遮荫,在砂岩高地徒步是比较辛苦的,烈日当头,气温炎热,所以一定要带足饮水。 在徒步路上遇到一群古晋的华人,老、中、少三代人,听说我来自中国,一位中年男子对我说:“我们非常欢迎你们中国人到我们马来西亚来旅游!”从这句话可以清楚的看到今日马来西亚华人的国家认同感。告别他们后我继续前行,穿过这一大片Kerangas,来到高地的另一端,这里可以下到海滩上,这片海滩名字就叫做Telok Pandan Kecil,海滩沙平浪清,空旷寂静,远处海岸边就是巴科国家公园的地标——巨鲸岩(见题头图)。我在海滩上休息了一阵,便沿原路往回走,路上看到了一些猪笼草。 回到公园总部已是下午1点,便来到餐厅用午餐。餐厅的名字就叫Cafe Kerangas,刚结束徒步的我正口干舌燥,先买了一个易拉罐的“马来西亚茶”,其实就是奶茶,一罐2.5马币。餐厅供应的午饭是自助式的,自己盛主食、菜肴和水果,根据品种和量再来算钱,我装的是米饭、鱼肉、炸虾、煎鸡蛋、几样蔬菜、几片西瓜和一个苹果,计价7.5马币,还真是不贵。吃饭的时候有一只长尾猕猴在餐厅附近窜来窜去,估计是想找东西吃,但马来西亚的国家公园都明文规定,不得给野生动物投喂食物,以免破坏它们原有的生活习性。饭后,我又到访客中心参观,这里是一个全面系统介绍巴科国家公园的小型博物馆,门口有访客登记本,我翻了一下,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很少。据访客中心的介绍,巴科国家公园的特殊性在于在仅仅2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七种生态系统存在:海滩植被(Beach Vegetation)、悬崖植被(Cliff Vegetation)、Kerangas 或荒地树林(Heath Forest)、红树林(Mangrove Forest)、龙脑香科树混合林(Mixed Dipterocarp Forest,即典型的雨林)、Padang或草甸植被(Grasslands Vegetation)以及泥炭沼泽树林(Peat Swamp Forest),尤其是典型的Kerangas,使得这里成为学习地质地貌和动植物知识的绝好天然课堂。 不到4点,我来到快艇码头等候。码头周围是大片的红树林,在这里我看到了奇特的一幕:就在使几米开外有两只长鼻猴(Proboscis Monkey)先后从一棵树上跳到水里,游泳一小段后跳上另一棵树然后遁去,真是运气太好了。这里虽然栖息着约150只长鼻猴,但它们比较害羞,近距离观察到他们并不容易。4点已过,接我们的快艇也已经来到,但那3位同伴却始终没有踪影,不过船老大也不着急,一直等到4点15分左右,他们才出现,他们果然是去了Lintang环线徒步。我们上船后迅速离去,20分种后回到巴科村,我们再次凑船费给船老大,我还是给了12马币。5点左右,6路车准时来到,我们登车返回,约6点回到古晋,结束了一天饶有兴味的巴科之旅。 尽快沙捞越政府在伐木业上的种种作为倍受外界抨击,但是沙州对国家公园的管理还是到位的。在整个马来西亚,国家公园的管理和经营模式是符合国际规范和通行做法的。“国家公园”的概念源于1872年美国所建立的“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196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简称IUCN)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10届大会作出决议,明确了国家公园基本特征,其一: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的开垦、开采和拓居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种、景观和生态环境具有特殊的科学、教育和娱乐的意义,或区域内含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其二:政府权利机构已采取措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居,并使其生态、自然景观和美学的特征得到充分展示;其三、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所以,真正的国家公园的经营必须符合以下理念:(1)国家公园不是摇钱树,政府、商业机构及任何个人均不得依靠国家公园获取利益;(2)作为公园应该对公众开放,但开放的前提条件是生态和自然景观不受到破坏,如果有冲突,必须通过限制公众的旅游来实现保护的目的;(3)国家公园提供给游客的食宿条件应该是最基本的,应当杜绝一切和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无关的活动,前往国家公园参观旅游的游客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付出艰辛的体力和承受艰苦的生活条件,以保证前往国家公园的大部分参观旅游者是真正的自然爱好者。按照这些标准和理念,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国家公园(中国没有“国家公园”,接近“国家公园”概念的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国内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的感受,与在马来西亚的国家公园相比,尚有相当大的差距。马来西亚国家公园众多,而且离中国距离不远,交通又方便,这就是我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前往马来西亚旅游的原因。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7802/1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