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烟雨碉楼之二——惊艳古镇赤坎 |
[游记]烟雨碉楼之二——惊艳古镇赤坎 |
2009-06-01cncn.com |
从马降龙碉楼群到赤坎古镇只有几公里而已,对于这个地点本来没有抱任何的期望。虽然知道这里是很多大片的拍摄基地,但从来都不屑参观任何的影视城,觉得做作的痕迹太多,所以买套票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选择影视城。只是因为看到网上有推荐这里的煲仔饭和街头小吃,而这里刚好处在我们选择的两个景点之间,时间也恰好,所以选择了来这里解决午餐。而赤坎古镇是完全免费的。
很顺利沿国道返回,按路牌指示找到了赤坎。一开进赤坎,就看到窄窄的街道两边都是柱脚高高的骑楼,全都是解放前的风格,看上去和老上海和武汉步行街的风格很像,但是显然没有经过任何的翻新和修缮,也没有像周庄等古镇一样到处安装了空调等现代设备。
和几乎无人居住的马降龙不同,这里显然是很真实的小镇生活,有小小的店铺,有悠闲的本地人,有街角的垃圾堆,有镇上的小学。车缓缓的驶在成排相连的骑楼间,总让人觉得回到了上个世纪,自己应该穿一身旗袍,着一双布鞋,轻轻下车,迎着细细的雨丝,撑一把油纸伞,在古旧斑驳的骑楼间漫步。
见过中西合璧的建筑群,从武汉、上海的繁华,珠海梅溪牌坊的大气到厦门鼓浪屿的精致,只有赤坎这么朴实自然。
带着饥饿的肠胃,一路寻找着倍受推崇的“永利隆”本地餐厅,终于在两次问路后找到了江岸后街,已经新装改牌的“成利隆(原永利隆)”。听本地人说他们平时吃饭也大多会选择去这家。不过一路过来确实也只见到了大概几间餐馆,然后就是这家以做煲仔饭出名的永利隆了。已经过了午饭时间,店里人不多,旁边的一桌看上去也是外来的游客。看了看店里的餐牌,真的很划算,我们都点了自己喜欢的混合煲仔饭,10元一份,另加一个汤和一个青菜。饭是现点现配现用柴火烧的。趁着煮饭的空隙,我来到不远的街边,找到街边的小吃档,一片很大的圆铁片上用油煎着当地才有的特色小吃:豆腐角、青椒、鱼仔、馄饨。每份5元,有足足一快餐盒,可以选择撒胡椒。带着这些美味回到餐厅,汤和青菜已经上桌了,味道鲜美,分量十足。一碗热汤下肚,煲仔饭也做好了,一开盖就闻到扑鼻的香气,味道真的很好,同煮在菜面下的米饭也油滋滋的透足了味道。外带回来的青椒鲜脆、鱼仔鲜美、豆腐鲜嫩、馄饨鲜香,所有的食物都那么好吃,很好地满足了我们饥饿的胃。
说不出赤坎有什么好,反正能深深地吸引人。吃过饭,我们却不想那么快离开,冒着毛毛雨开始在小镇里晃荡,在小巷里转时抬头看见一个钟楼,朝着它走过去,到河畔桥边,一转弯,居然发现了当地的文化坐标之一“司徒氏图书馆”,保存的相当好,庭院干净整洁,而且这个图书馆现在仍然使用,我们看到有几位老人在里面读书看报。这个图书馆让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赤坎让人觉得不同,让人觉得留恋。是可以共享的书香,是读书人的淡泊。据说镇上还有一处“关族图书馆”,不管是什么原因,对一个小镇而言,自古就有公众的读书氛围,总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赤坎就像是买东西时的赠品,却发现比正品更好,真正是这次旅行中的惊喜之处。每次旅行都需要惊喜和意外,不是吗?
带着这意外的惊喜,我们作别赤坎,去往开平之行的最后一站——自力村。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8640/1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