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川藏北线游记 |
[游记]川藏北线游记 |
2009-06-02cncn.com |
总行程概况: 4/29 上海—成都 4/30 成都 5/01 成都—雅安—宝兴—小金—中路 5/02 中路—丹巴—道孚—炉霍—甘孜—马尼干戈 5/03 马尼干戈—新路海(玉隆拉措)—雀儿山—德格—江达—昌都 5/04 昌都—中达—类乌齐 5/05 类乌齐—丁青 5/06 丁青—巴青—索县 5/07 索县—那曲 5/08 那曲—当雄—纳木措—拉萨 5/09 拉萨 5/10 拉萨 5/11 拉萨—上海 自驾宝驴:丰田陆地巡洋舰(司机带)、丰田霸道、本田讴歌mds 成员:十人+司机赖师傅(赖立鸣13908056413,四十多岁,为人爽气,风趣幽默,驾驶技术好,经验丰富。研读我们下面的行程就会了解,在赖师傅的导航下走完全程的,感谢赖师傅) 4/29 上海—成都 天气:晴 奔到机场简直就是惊心动魄,中环堵车一塌糊涂,已经做好了退票转航班的准备,不过幸好踩点赶到。登机牌已经托人领出来了,然后是安检,被勒令大翻包,最后把我们心爱的zippo打火机扣下了,我靠,托运都不行,现在这些负责飞行安全的人都像听见枪声的麻雀,惊得乱撞。通知我们说飞机马上就要飞了,让我们跑步,急死人了;跑到最底,冲到检票的地方居然又说晚点半小时,上航这也实在是烂啊!人都气脱了。 成都机场管理混乱,打车排队半天队伍都不动的,没人管理,大家都蹿到前面拦车。半小时没挪地方,忍无可忍,只能也去前面拦,终于能上车了。到酒店太晚了,夜宵懒得去吃,直接修整睡觉。 住汉庭快捷成都武侯店,离武侯祠比较近,步行20分钟可到。酒店附近有很多小店可以吃早点和特色小吃;旁边就是同仁堂药店,所以酒店的廊道里都充斥着熬中药的味道。房间里面倒是没有异味,干净整洁,床很宽大,洗澡水也很好,缺点就是挨着马路的房间非常吵。 4/30 成都 天气:多云 今天的任务就是休整。早上睡个懒觉,起来附近马路上溜达一圈,成都小吃店多,看见什么都想吃。先进一家店吃了酸辣粉和锅盔,又进一家店吃了小笼包,还想吃,肚子没地方了,只好作罢。酒店边上有个卖炒货的店,买了干炒瓜子,10元一斤,又香又饱满。 回酒店晃悠到中午,本来说去吃兔头,步行找到那家店却换了招牌,变成骨头锅,那就改吃骨头锅了。看着别的桌都吃的很香,我们觉得有点腻,没吃多少,点了其它很多菜。进川了,菜基本都辣,味道还不错,10人共消费250元。 下午武侯祠,也是一路溜达过去。由于前期没做这里攻略,没有搞清楚熊猫卡是怎么回事,所以只好买了很贵的票子进去,60元/人,学生证半价。(后来才知道可以提前在网上用1元钱申请熊猫卡,然后要网络开通,11个景点免费游览)。里面供奉着 晚上依旧大餐,在故乡味川菜馆,地址:成都市沙湾路258号成都国际会展中心区1楼,电话028-87693398。门口停车方便,店内装潢不错,还有鹦鹉和会说话的八哥,八哥还会唱生日快乐,特逗。老板亲自接待,打扮有点酷,人很热情,是个很有想法的四川人。菜都非常好吃,样子也很美观,基本上一半菜是辣的,一半不辣,老板介绍了很多关于川菜的知识,让我们改变了对川菜的传统看法,其实川菜不意味着麻辣,有很多好吃的川菜并不辣。这顿饭吃得心情很好,为行程开了一个好头,唯一的遗憾是没带相机来把美味拍下来。 5/01 成都—成雅高速—雅安—318国道—宝兴—小金—中路,总 天气:阴转大雨 早上7:30成都出来,成雅高速公路入口路旁停了很多私家车,估计都是要出游的。一段高速公路后就进了318国道坏土路,由于地震道路损坏严重,大概有 第一个景点是茶马古道起始处,车马人塑像前拍照留念。继续上路,有了好的柏油路,车队在山川间穿梭。到了宝兴,在路边的石碑和灵鹫仙子处留念。 中午13:15在宝兴镇吃了碗面条(68元/11人),14:00出发上210省道,基本是碎石路。14:50开始翻越了今天的第一座山——夹金山,海拔 18:00到达维纪念碑拍照,20:00经过小金镇。接下来的路况是复杂而漫长的,夜色落下,雨点也落下来,慢慢地变成了大雨。路漫漫其修远,拐过人生八百个弯后还没有到目的地;第一天上路的人们啊,满怀梦想,望眼欲穿。对讲机里,赵总对讲机里说前面若干公里后过一段河边情侣路就到了。多美好的场景啊,可惜外面黑压压的瓢泼大雨,什么也不见,更没有什么“情侣路”,想必是精神鼓励来着。一个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终于,我们看到了大雨冲刷下中路碉楼群的牌子,从一个小路拐了进去,又是八百个鸭翅膀弯,路窄而陡峭,盘旋上山,终于在晚上十点到达了我们此行的第一天的目的地——中路碉楼。第二天我们才知道,这条上山的路是沿着悬崖攀上去的,晚上天黑下雨根本没看清楚路况,一路冲上山的。 入住“东坡藏家” 50元/人(含一晚,早餐),联系人:益西桑丹,电话13508292423,13990487695。晚上十点钟开餐,厨房很大,和餐厅在一起。锅子也非常大,直径有 5/02 中路—丹巴—道孚—炉霍—甘孜—马尼干戈,总 天气:多云 没有窗帘,天亮就醒了,外面阴天,没有日出可看了。本来想在被窝里面赖一会,可是外面传来了早起拍照的人的大力赞美声,赶紧爬起来冲到外面,果然是美不胜收。清晨薄雾下,山坡上密布着大大小小的碉楼,雨后的空气清新怡人,于是抓紧时间拍照。 关于中路,详细信息也是回来后查阅了才了解的。中路是在梭坡乡村所依附的山后面的另一个乡,海拔 厨房里面光线太暗,早饭就搬到厨房外的空地上吃了。酥油茶、煮鸡蛋、泡菜、大米粥、馒头,比较简单。吃完了8:45出发,下山时回顾了昨夜没看清的路,果然是贴着山边上下的,不过白天看来好很多,当然相比后面的路也是算很好啦。 中路出来开到梭坡古碉群,隔着江远眺对面山上密布着很多碉楼,拍照后上210省道,往八美方向。9:55到达丹巴镇加油,上303国道。14:35道孚吃了面条(79元/11人)后15:15继续出发,接着一路碎石土路,16:30到炉霍后转317国道,走走停停,19:10在甘孜加油,晚上21:40到达了马尼干戈。 疲惫至极,入住马尼干戈帕尼酒店,160/间,电话0836-8222788。饭店饭菜做的好吃,川菜也不算太辣,米饭也很软,大吃一顿后终于踏实了很多。这时另一桌客人散席出门,不久就听见了女人的惨叫声(其凄惨程度至今难以忘怀),然后有人呼救,说是被守夜的藏狗咬了。主人赶紧从厨房冲了出去,一会抬进来一个女的,有人围上去说腿咬的出血了,没敢去看,吓人。原来晚上酒店放出三只狗看门户,这些藏狗从小基本上没有见过生人的,只有晚上放出来看车,天亮就收回去了,所以其可怕程度可想而知,肯定是见生人就咬的。有它们晚上看车可以安心了,可是晚上和第二天要用的东西还在车上,怎么办?拿,还是不拿?赵总和老猪同学勇敢的决定去拿东西了,好感动……后据两人描述:他们是在藏狗的狂吠监视之下拿的东西,并勇敢的和藏狗对视了,那眼神据说第一次电筒照过去是白光,第二次就是发红光了,幸亏狗主人拼命拉住它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东西拿上来后两人都有点高反征兆,在海拔3880的马尼干戈,行动都要小心缓慢,面对藏狗取东西的勇士肯定也心跳的不轻,值得嘉奖!幸好饭厅和住宿的门口挨着,大部队是在确认藏狗已经被拉住的情况下才拐回房间的大楼的。今天海拔已经上来了,呼吸上有了一点急促的感觉,大家行动都放缓很多,不然要大口喘。我们女生住的标间带卫生间,很干净,被子很厚很暖和;卫生间没有热水,冷水刺骨;电是发电机发的,晚上12点就停电了;没有多余房间了,男生住了一个四人间。这个夜晚是很不平静的,狗吠到天亮,猫在房顶上打架。睡觉轻的和高反的同志们都没有休息好,我与旺财兄卧谈会后一觉到天亮。 5/03 马尼干戈—新路海(玉隆拉措)( 天气:晴 早餐后8:10从酒店出发,马尼干戈镇不算小,也没多做停留。回来补习功课,了解到马尼干戈位于317国道在四川省西北角最后的一个岔道上。北去是石渠县,再上就是青海省的玉树县了;西行是德格县,一跨过金沙江就进入西藏境内;南下是甘孜县。在古代,马尼干戈就是四川、青海和西藏的一个边贸重镇,也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这里以游牧为生的藏民,男子大都是长长的脸庞,起梭起角;黝黑的皮肤,高大剽悍;一头又长又乱的头发,足令一切美发店倒闭。由于方圆近百里也没有像样的乡镇,南来北往的车辆和客人无一不在这里补给休憩。这令唯一穿镇而过的国道上人来车往,日夜不息。放晴时,尘土飞;雨天时,风驰电掣的车辆溅起了匆匆的泥水,让你躲避不及,顾此失彼。因此,马尼干戈也赢得了“中国西部牛仔城”的称号。马尼干戈是藏语“转经之地”的意思,这里到处可见手持转经筒的藏民。但最能让你体验到当地人虔诚的是在一年一度的跳神节上。每年八月初在镇边的一座小山上举行:先是一列长长的喇嘛从远处山岗上缓步慢行,见首不见尾,像是从天边而至。仪式开始后,“神”在场上自由地发挥,显得松散无序。这时,藏民观众不起哄,不喧闹,也不着急,他们只是悠闲地静坐在草地上,唯一静不下来的就是他们手上的那一个大得夸张的转经筒,在永不疲倦地转呀转…… 从马尼干戈出来约 在颠簸的317国道继续前行,今天的一个大课题是翻越雀儿山。雀儿山是青藏高原第一座雄关,康北第一高峰,四川省第四高峰。雀儿山藏名“绒麦俄扎”,意为山鹰飞不过的山峰。冰雪皑皑,巍峨雄伟的雀儿山居沙鲁里山系北段,最高峰海拔 14:00点到了德格县城,午饭又是面条(72元/11人)。14:50参观德格印经院,门票50元/人。下面是回来补习的知识:德格县位于甘孜州西北部金沙江东岸,东与甘孜县毗邻,南与白玉县接壤,西与西藏自治区江达县隔金沙江相望,北与石渠县相连。德格意为“善地”,来源于藏传佛教中的“四部十美”。 德格县是藏区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康巴文化的发祥地,岭·格萨尔王的故里。德格印经院以收藏藏族文化典籍最广博、门类最齐全、完备而严格的管理、原材料制作考究、精湛的刻工技艺、高质量的印刷,以及对建筑、壁画、刻版及其它文物的全面保护,在藏区三大印经院(拉萨印经院、拉朴楞印经院、德格印经院)中位居首位。它不仅是藏族文化宝库,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德格既是岭·格萨尔故里,又是其英雄史诗的发祥地,德格版《岭·格萨尔王传》视为权威版本,有各种木刻本、手抄本,还有大量活跃在口头文学中的有关岭·格萨尔的说唱、民间故事和许多文物、遗迹。俗话说:到康巴没到过德格不算到过康巴,到德格没去过印经院,不算到过德格。德格印经院,全名“扎西果芒大法库印经院”,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位于德格县城文化街,坐落在欧曲河所形成的洪积扇尾部小山坡上。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坐北面南,占地面积 下午五点钟,到了西藏界石,看到了金沙江,马上就要进入西藏境内了,看到山上红色的西藏二字,心情还是颇有些激动的。17:15入藏检查处登记,需要每个人的身份证和行车证,被提醒不准随意拍照。另外在入境检查前的一个卡口前还有一个小插曲,两个穿便服的黑脸男人自称警察说要搭车,拉开后车门就要挤上来,差点坐我身上。可是我们车上堆满了东西已经没地方坐了,再说两个人身份不明,行事鲁莽吓人,我们客气说明情况没地方坐,帮不上忙。两个人骂骂咧咧的走了,说不给我们办通行证,吓唬谁啊,后来办证也没看见这两个人。此次插曲的教训是以后一定要记得上车锁车门,下车短暂休息时候也要养成锁车门的习惯。另外这里情况不熟悉,对于搭车的人要谨慎小心,以免惹祸上身。 过了检查处后不久就又是修路堵车,等了大概2个小时,停车下来休息,很多十几岁的半大孩子一直在围着我们大长队汽车转,不停的拉车门想拿东西,都是不善的样子,所以谨记走到哪里停下车时车门一定要锁好。 天色黑下来,而今天的目的地尚远,此时的我们还不知道,这一天将成为此行中最漫长恐怖的一天。夜逐渐深了,我们还飞驰在烂路上,不知道又翻越了几座高山,海拔表已经一天没有下过 补记一下昌都,昌都在藏语中是“两河交汇”的意思,其位于澜沧江上游谷地之中,是西藏的东部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也恰好是川藏公路的中心点,它东与四川省的德格、白玉隔江相望,东南与云南德钦接壤,西南则与林芝地区毗邻,而西北与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玉树相交,自古以来便是西藏的交通要冲,平均海拔 5/04 昌都—214国道—中达—类乌齐, 天气:多云转晴 上午必然是睡觉了,昨夜的魔鬼行程如梦一般,终于洗上了热水澡,把噩梦都冲散了。早饭午饭并做一顿,美味的稀饭、面包和咖啡、牛奶,灵魂仿佛回到了人间。席间不禁感慨,川藏自驾游就在这样的魔鬼行程中刚刚拉开了帷幕,后面的一切将是如何的呢?不可知……杨总提议如果还是这样的路走下去,可以给每个人颁发一条尿不湿,哈哈。 11:50从昌都饭店出发,12:00到达强巴林寺,随便参观了一下,看了看僧人上课。寺里的酥油味道浓郁,初次进藏区寺庙的人可能不习惯。僧人进寺前都要把鞋脱掉,外面堆了很多鞋子,很有趣。寺外有很多藏狗,当街横卧,长的很肥壮,个个掀着肚皮晒太阳。 13:15出发上了传说中著名的老214国道, 今天又是一天颠在路上了,中途14:35路过中达,16:30路过卡勒寺(音译),晚上21:15到了类乌齐镇(海拔 5/05 类乌齐—317国道—丁青, 天气:多云,有时有阵雨 太早了,酒店没有早饭吃,分了分压缩饼干等库存食品垫肚子。7:40出发上新214国道到类乌齐寺,崭新的柏油路,很好走。8:00就到了,联系喇嘛参观的事情,对面马路上找了个店吃早点,面片汤里面有很多菜,吃的很舒服,11人共50元。 类乌齐寺位于类乌齐县以北海拔 10:40参观完往丁青方向,中间本来打算去孜珠寺,孜珠寺位于丁青县觉恩乡境内的孜珠山上,离县城约37公里,海拔 返回317国道,18:05到丁青(海拔 5/06 丁青—317国道—巴青( 天气:晴转阴,有雨 路上、路上、还是路上。早9:00出发上317国道,14:20路边停车席地野餐,19:30到巴青。巴青县位于那曲地区东部、怒江上游。平均海拔在 21:00到索县。索县位于那曲地区的东北部、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平均海拔 5/07 索县—那曲, 天气:晴转雨雪转多云转晴 整夜都在下雨,早上雨停了,看到街上四处都是流浪的藏狗,团缩成团睡在路边,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度过这样寒冷的雨夜的。早饭在附近小店吃的小笼包、稀饭、煮鸡蛋,共66元/11人。门口有一只狗狗一直在等,喂了它几只包子还有蛋黄,把别人剩的一碗底稀饭也倒给它吃,估计是顿难得的早餐。 8:30吃完来到街对面不远的赞丹林寺,外观似布达拉宫,位于亚拉山上,是藏北最大的黄教寺庙。往日壮观的寺庙群已经泯灭,如今只修复了一座红宫。上到红宫上,俯瞰雅拉乡成片的藏式民房、宽阔河谷,远方是圣洁的皑皑雪峰。雅拉山下的雅拉乡,是格萨尔王的爱妃珠牡的故乡,有关珠牡的遗迹遍及索县,传说极多。可惜这部分攻略没有涉及到,当时甚至不知道这座大寺庙的名字,寺庙十分冷清,只看到2个僧人,红宫大门也锁着。赵总当时说这是某藏经阁……回来补课。 9:00加油后上317国道。昨夜吃饭激烈的讨论了是否要去比如,后来粗略估算了一下时间不够,加上对看骷髅墙和天葬台实在是心有畏惧,作罢。今天路上大概要翻4座山,知道名字的有:岗拉山口(海拔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是青藏公路的必经之路,海拔 5/08 那曲—当雄( 天气:晴见多云 今天全程柏油路,路况好。睡个懒觉,到对面西安小吃店吃早点,肉夹馍香得很,还有酒酿蛋汤很好喝,共93元/11人。休整后11:40去加油,12:00正式出发,出来后不远要在检查站领卡,领卡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车辆超速,通过时间来控制。限速不等,基本都在60-80公里每小时的范围,不一定非要按这个时速行驶,也可先快点开,走走停停拍拍照,只要晚于规定时间到达下一个检查口就可以了。 上109国道去当雄,沿途欣赏藏北风光。当雄,藏语为“选择出来的好地方”,属于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带,看到了海拔7162的念青唐古拉。 14:30到当雄随便找个饭店吃午饭,11人共190元,顺便磨蹭磨蹭时间。在开往纳木错途中要翻那根拉(海拔 17:00到达纳木措,门票80元/人,学生证不可用。买票时看到了旺财百货商店,不知道旺财兄什么时候把分店开到了纳木措来了。天气不好,此时云层已经完全覆盖住了天空,没看到传说中的美景和美妙的颜色的层次,感觉非常一般,可惜啊,天公不作美。原计划是要在纳木措住2晚上帐篷的,为了拍日出和日落,但是经过前期恐怖行程的颠簸,两晚改为一晚,一晚改为不住,呵,景色虽美,身体更重要啊,拍照走人。 22:00到达拉萨,入住布达拉宫斜对面的拉百宾馆,150元/间,不含早,0891-6322929,6028025。赵总特地预订了拉百宾馆的阳台房间,从房间窗户可以爬到露台上,支三脚架拍布达拉宫,每天打开窗帘就看到布达拉宫的感觉真是不错。标间也是干净整洁,热水足,洗澡水好。到德吉路随便找了一家店点菜吃饭,300元/11人。 5/09 拉萨(布达拉宫、八角街) 天气:晴见多云 早晨到绕到酒店后面的玉包子吃早点,非常好,大饼油条、各种包子、稀饭、小菜齐全,饱餐一顿后参观布达拉宫。票子据说不好买,要预订,赵总的小肥皂海日小姐托人把我们从前门领进去然后再买票,80元/人,也没说什么时间限制的事情。先过了安检,请了一个导游,小伙子讲的不错,100元。虽然现在关闭了很多房间,但还是见识了布达拉宫里面的无价之宝,简直数不胜数,眼花缭乱。 我们从正前门进,后山出来,然后去了藏家宴吃饭,又是海日小姐的地陪招待。高规格的藏家宴,地方不好找,如果不是本地人带着可能游客是找不到的(回来后发现大众点评网上有这家)。菜很丰盛,可惜吃不惯,除了一盘小番茄吃光了,其它的菜从头吃到尾基本上变化也不大,十分浪费,就当体验生活了,真不好意思。有特色的是三个藏族姑娘唱歌敬酒,为每个客人都高唱一曲,然后敬三杯,规则是三口一杯,即前两杯都是各小酌一口后加满,最后一杯要一口喝干。我们女士要求可乐代酒没被批准,也上了啤的,拉萨啤酒的味道还是清淡甘美的,小酌也无妨。 吃完了已经15:30,地陪带我们去买虫草和藏红花,离酒店不远,是拉萨市医药公司开的虫草行,在宇拓路8号,迎宾馆对面,电话0891-6659556,经理杨文智,手机13989015596。原计划买好了就去旁边的大昭寺,结果一买就买了2个多小时,每家都开销一大笔,算下来比这趟旅游的钱花的都多。大昭寺已经关门了,就去八角街逛逛,全是小商店,卖各种饰品,女士们疯狂扫货,男士们忙着拍照。大昭寺有很多磕长头的虔诚的藏民,围着寺庙外圈不停地朝拜,他们也许历经长途跋涉,一个个长头磕着才来到这心中的圣地。 晚餐选择在八角街著名的玛吉阿米餐吧,二楼和三楼顶棚是就餐的。从边上一个小门进去,顺着狭窄的木楼梯爬到二楼,二楼有窗,环境比较好,有点像咖啡厅;客满了上三楼,三楼是原来的平台搭了顶棚,视野开阔,可以尽览八角街。菜单很丰富,中西餐都有,大家都馋西餐了,点了意大利肉酱面、批萨、蔬菜丸子、牛肉丸子、洋葱圈、沙拉、意大利蔬菜汤、热朱古力、啤酒等。总体感觉味道很一般,肉酱面酱料很淡;批萨不是现做的,好象是速成品微波炉里转了一下的那种;蔬菜丸子很好吃,牛肉丸子一般;洋葱圈就是新鲜洋葱裹了一层薄面炸的;蔬菜汤还过得去;热朱古力有股牦牛味道。10人消费729元,应该算贵的了。 餐毕已经22:00,夜晚下仍有许多虔诚的人在磕长头。夜色很美,月亮大而明亮,回房间依窗看着夜幕下的布达拉宫,如此安详。 5/10 拉萨(哲蚌寺、购物) 天气:晴转雪转多云 早上起来,天气大晴,第一个任务就是拍照。这么好的地形,蹿出窗户去,狂拍布达拉。大家一起到玉包子吃个早午饭,131元。 11:30到了哲蚌寺,门票50元/人。可能是来的时间比较晚,寺里参观的人很少,听说因为去年事件,寺里的僧人也很少,从头到尾我们连十个僧人都没看到。也没有找到导游,门口售票的男子说他就是导游,态度十分恶劣,还要先交100块导游费才行,看他这样不善,也罢,自己逛。 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藏语意为“堆米寺”或“积米寺”,全名吉祥米聚十方尊胜洲。位于位萨西郊 由大门看去,建于后面的供殿轮廓逐步升高,殿宇相接,群楼耸峙,规模宏大。从哲蚌寺沿西侧的台阶拾级而上,进一个大门后的左侧是一条小路,旁边流水潺潺,有以溪水做动力的转经筒。走上一个山间的小平台,可以俯瞰山谷的景色。继续往上走,左边远处有绘在山石上的佛像,后面的铁架子就是雪顿节时的晒佛台,著名的甘丹颇章就在右边一处有很高台阶的地方。甘丹颇章大门前面有一个小佛殿,里面供奉着五世达赖喇嘛的衣服。甘丹颇章有3层,每个窗口都种了许多花。这里曾是二至五世达赖喇嘛居住的地方,后来五世达赖喇嘛掌管地方政权,在布达拉宫完成白宫部分重建后,便正式迁到了布达拉宫。由于达赖是在甘丹颇章建立政权的,所以史称“甘丹颇章王朝”。 甘丹寺颇章的西北侧是措钦大殿。措钦大殿(“措钦”意为大法堂)是哲蚌寺的主要建筑,大殿中间的大文殊像及白伞盖像极为精致。这里供有哲蚌寺的主要信仰物——右旋法螺,这是哲蚌寺在破土新建时,宗喀巴从“廓布山法库”掘出的一只法螺,赠予弟子扎西班丹,预祝他建寺圆满成功,并以此为基地,弘扬佛法,广建寺庙,弟子扎西班丹把它尊为佛祖所赐的寺宝,珍藏在寺内。大殿后面是扎西斑丹当年修行的净室。措钦大殿里还保存有二到四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大殿四壁,绘有许多精彩壁画,有释迦牟尼的百行转图、人间形成图、生死轮回图等。措钦大殿东边有一个半地下的很小的山洞,只能容一个人进入,名叫“让迥玛”,它原来是宗喀巴关静修的地方,也是哲蚌寺最早的建筑。大殿3层是强巴佛(未来佛)殿,这尊强巴佛像是当年宗喀巴在世的时候由他亲自开光的,极为著名,亦名“强巴通真”,除了宗教的意义以外,它是西藏所有强巴佛里最通神的一尊,实在是西藏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宝。强巴佛殿再往上就是用金轮、宝幢装饰的大殿的金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措钦大殿旁边有一座西藏最大的厨房。哲蚌寺在全盛的时期有一万多名僧侣,他们每天早课的时候要喝酥油茶,平时要吃饭,可以想象给这么多人煮水、做饭的锅该有多大。每个巨大的灶台都要踩几个台阶上去,旁边放着铲子大概做饭铲用的,抬头可以看到梁上挂着大大小小的铜瓢,储物柜子上放着几十个大铜壶。 人烟稀少,很多大殿锁着,也没有辩经可看。顺着旁边的楼梯上山,边上边拍照,感觉还是很灵的。上山的过程天气也变化多端,开始晴,后来居然下起了雪粒,不一会又放晴,真是奇妙。由于色拉寺取消了辩经活动,我们就不去了,在哲蚌寺停留时间比较久。 下山已经快16:00,在德吉路大吃了老北京涮羊肉,麻酱料很棒,麻将烧饼和羊肉馅饼特好吃,460元/11人。晚上19:00又是地陪的饭局,无从消化,回酒店往大昭寺溜达,走了一半就走不动了,返回酒店休息——吃饱了倒真是舒服啊。晚上在天海路的庸园吃的,人多,大概20个人用了一个超级大桌子,饭菜味道很好,可惜涮羊肉还没消化,吃的不多。 晚上来到容中尔甲西藏风看表演,有很多演员唱歌,台子很大,下面观众会上去跳舞和献哈达,有点像以前的歌厅的感觉。场子里有浓郁的藏香味道。 5/11 拉萨(大昭寺)—上海 天气:晴 今天最后一站游览就是大昭寺了。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意思是释迦牟尼,就是说有释迦牟尼像的佛堂,而这尊释迦牟尼像便是指由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一尊“觉阿”佛(释迦牟尼12岁时的等身镀金像),它在佛教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的,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大昭寺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建造的目的据传说是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该佛像是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尼泊尔公主带去的8岁等身像于八世纪被转供奉在小昭寺。大昭寺原是一个荒草丛生的沼泽,沼泽地中心的湖泊叫“吉雪印卧堂”,文成公主观天相,认定卧堂湖乃罗刹女的心脏,此相极不利于藏王立业,于是建议以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以镇之,这便是大昭寺的来历。 门票85/人,导游费用五人以下50元,五人以上(含五人)100元。上午来有很多朝拜的人排着长队从外到内每个佛像依次朝拜,我们这些游客不好插队,所以基本大殿里面的小殿都没能进去看,只是在小殿门口张望一下。寺庙门口有出售用暖壶盛的酥油,供朝拜者购买供奉用,使得寺庙内的酥油灯常年不灭。在12岁等身释迦牟尼像的殿门口远望了佛祖,有喇嘛在不停地给佛像刷金,据说一千年来一直在不停的往佛像全身刷金,所以12岁等身像要比真实的12岁大的人要大很多。另外释迦牟尼殿前也有和这里同样7世纪的木柱,一共8根.大昭寺2000年刚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诸多的条件中,最关键的就是这些木雕,因为在西藏其它任何寺院都看不到,只有在大昭寺有。这些木雕现在已经像铁一样坚硬了,敲一下,还会发出金属之声。毕竟是经历了1400年的风风雨雨过来的传世国宝。还有传说有些人死在向拉萨磕长头的路上,后面的人会把他们的牙齿敲下来带到这里嵌入这些柱子上,看到了一些貌似牙齿的白色颗粒,不敢确定是不是。时间紧张,要赶飞机,赶紧上了二楼和三楼看了看金顶,顶层四座巨大的金顶分别建于公元14世纪中叶和17世纪。在平台上远眺布达拉宫,那辉煌的建筑在耀眼的阳光中光茫四射,灿烂无比。 回酒店拿行李,告别布达拉,奔向贡嘎机场。在距机场候机楼 16:10飞离拉萨,西安转机,22:30到达了上海。 呼吸到了上海的空气,湿润,氧气充分。往事不堪回首,只想念家中的床和沙发。三周后,鼓起勇气回忆,书游记以念。 总结: 1、 此行一路吃住都比较好,基本上可以不用睡袋,在这等恶劣的情况下吃好睡好了是对人体的极大安慰。 2、 行程艰苦程度远远超乎想象,对于第一次远程自驾的我们来说,一上路就玩了一回高难度,大家都经历了艰苦磨难,在磨难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也培养了几个山路自驾车司机。 3、 自驾车到艰苦地带,还是要准备多一点东西备用的,这次我们欠缺的有:小铲子(车进坑时挖土挖石用)、钢丝(拖车)。
准备物品: 1、 药品:vc泡腾、创可贴、酒精棉球、日夜百服宁、先锋消炎、盐酸小檗碱、红景天胶囊、藿香保心丸、绷带、胶布、碘酒、氧气瓶…… 2、 衣服:冲锋衣/裤、防风衣/裤、秋衣/裤、登山鞋、抓绒衣、羽绒服、太阳帽、太阳镜、口罩、棉帽子、围巾、一次性内裤、拖鞋…… 3、 食品:口香糖、vc糖、巧克力、肉类干/脯、饼干、茶叶、水果…… 4、 日用:水壶(必)、干湿纸巾、卷纸、防晒霜(必)、药皂、洗发水、化妆品(女)、小夹子…… 5、 车用:测胎压补气装置、各种修理工具、备用油箱、备胎, 牵引钢丝……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8688/21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