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巴戎寺 |
[游记]巴戎寺 |
2008-06-10 live.com |
4月8日 1 吴哥城(Angkor Thom),就是大家常说的大吴哥,正方形的城堡,方圆10公里,有护城河环绕,分东西南北城门和胜利门。我们乘坐的旅游车停在吴哥城的南大门外(南大门是吴哥城保存最好的城门),就可以看见城门上的四面佛塔。通向大门的道路两边,天神们和阿修罗们分列两边,各持一条巨大的那伽。左边为众天神,神像保存基本完好;右边为阿修罗,很多神像已经身首不全,后人用水泥修补了一些,崭新的面孔让人觉得无比突兀。大吴哥是高棉帝国最后一座都城,各处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吴哥城的五座城门,有各自不同的用处。东门:用于送战死的官兵出城安葬。听说现在很破败,我想应该没几个中国人愿意走到东门。胜利门:在东门的左侧,用来迎接军队凯旋。一般游客都从南城门开始自己的大吴哥之行。站在500米开外,我久久地看着南城门上的四面佛,心静如水。 巴戎寺是大吴哥最为人称道的寺庙。寺内有54座高矮不一的佛塔,每座佛塔上四面都有一张微笑的脸。传说是苏利耶跋摩七世将自己的面孔雕刻在佛塔上,这是一张典型的高棉人的面孔:厚阔的嘴唇,宽挺的鼻梁,方正的面庞。所有的面孔都带着神秘的微笑,他们嘴角微扬,眼帘低垂,俯视众生。二百多张的面孔让我们无论置身于巴戎寺的任何一处,都能与那神秘安详的微笑相遇。我在寻找那张著名的面孔,那张被无数摄影师所拍摄,出现在无数的杂志图书之中的面孔。找到了,找到了,果然是嘴唇厚阔,鼻梁宽挺,面庞方正。虽然右耳已经缺失,但我仍然透过那若有若无的微笑、低垂的眼帘看见了一颗慈悲的心。 寺庙外围的回廊大多已经坍塌,残留的墙壁上保存着精美的浮雕。这些浮雕反映的是神话传说和宗教故事,大多数是古高棉人与占婆人的战争场景。在那里还能找到中国文化对高棉人的影响。呵呵,咱中国人还真是厉害。 在巴戎寺遇见两位面目和善身着明亮橘黄色袈裟的和尚,不是通常游记里提到的当地的年轻和尚,他们有些年纪了,而且明显不是当地人。大家用磕磕绊绊的英文简单交流,原来他们是来自澳洲的华人僧侣。同行的团友拍下了他们行走在巴戎寺破败回廊上的背影,美极了,用个时髦的词:特和谐。 时间允许的话,我愿迎着朝阳,或者是夕阳,在这青黑色石头寺庙里找个不起眼的地方多坐一会儿,静静地......
|
转自:http://amoydjx.spaces.live.com/Blog/cns%2147C48FE37710CF75%21652.entry22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