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和你相遇——埃及之行

[游记]和你相遇——埃及之行

2009-06-27cncn.com

如要看图片请登陆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qilangnvwu

出发.初次印象

埃及,一直是我梦想的国家,她符合我对理想旅行目的地的一切憧憬——不一定要发达进步,但要风情浓郁,旅途不一定要舒适,但绝对要令人印象深刻。

2008年11月底,上海已经进入让人拾不起精神的阴冷冬天,我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搭乘海湾航空公司的班机,从上海起飞经巴林飞往北非国家埃及。

旅程从11月23日凌晨2:15的浦东机场开始,国内旅行社安排的飞行时间往往考验的是旅行者的意志品质,看你有多热爱旅行。经过10个小时的飞行我们抵达转机地——巴林机场。这是一个典型的海湾国家,富饶和荒凉在这里奇妙地相遇,飞机下降时我们看到机场四周是茫茫的沙海。

巴林机场侯机室有一个面积不算大的DFS,里面的商品价格比其他DFS都要高出许多,我在里面随便买了两件化妆品后便找了机场麦当劳一边喝咖啡一边消磨时间。机场上过往的都是打扮古怪的人,男的穿着白袍,打赤脚穿凉鞋,奇怪的是有的人极白,有的人极黑,白人大多留着大胡子。女人全都用黑袍子和头巾将自己严严地包裹住,露出一张小小的脸,上面都有一双迷人的眼睛,有些气质非常高贵,这就是传说中的阿拉伯美女吧。

当地时间12:45,我们终于再次踏上航班向开罗挺进,机上发了阿拉伯风味的午餐,咖哩鸡饭配一种有杏仁的甜点,感觉极其难吃,这之后一路上基本都是这种风格的食物。

又经过4个小时的飞行,在开罗时间11月24日下午15:40我们抵达了开罗机场,这里是埃及的首都,同时也是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机场陈旧而杂乱,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机场出口的DFS中居然陈列着中国城市家庭已经很难看到的老式电视机和粗糙的塑料玩具。

本来根据行程安排,我们可以利用下午的一点时间参观穆罕穆德.哈里清真寺,但出关时发生了一件意外插曲——我们随团导游带了一箱子手机被埃及海关发现,我们一行人只好在机场被挨个儿开箱检查,这个导游肯定是想借出公差的机会发一笔意外之财,不料却得不偿失,不仅手机全部没收,还要付给埃及海关大大小小所有“见者有份”者一笔好处费以平息此事,后来听说我们的地接导游把海关“搞定”了,答应在我们这个团返程时将大部分手机交还给我们这个导游。后来在埃及的旅行过程中,我发现埃及人对手机、数码相机等物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你把自己的相机交给当地人,让他为你拍照的话,他总是不断摆弄着你的相机问“是不是日本的”。

经过海关这番折腾,等我们走出开罗机场天已经黑了,炎热的暑气已经散去。机场外都是土路,繁忙时一定是尘土飞扬。

我们的车开过整洁的新开罗和拥挤喧嚣的老开罗。开罗无论多晚都在堵车,比上海和北京更甚,马路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超级停车场状态。这时候你可以看到赶着马车的人从你身边飞驰而过;可以看到没有门的公共汽车,车上的人危险地一手拉着车门框,一边半个身体腾空在外向你这个外国人热情地招手。而且开罗基本是个没有交通指挥灯的城市,如果路口没有交警的话,横向纵向的车谁能先过就看实力了。老开罗有许多卖服装的商店,所有的衣服都全部高高挂起,吊在整个一层二层甚至三层高的玻璃橱窗里,远远看去有一种扑头盖脸的气势,对我们这种外国人而言第一次看到还颇有点讶异。

开罗的城市没有一般的穆斯林城市由于宗教禁忌而带来的宁静,相反有点过分热闹而带来的嘈杂。

博物馆.金字塔.清真寺

当地时间11月24日我们走访了开罗的主要景点。参观伟大的开罗博物馆的时间太短了,这就是参加旅行社的弊病。我们的导游,一个挺帅的阿拉伯男人——陶菲,他喜欢用“伟大”、“法老人”、“没有问题”,他讲起中文有一种特别的语调,特征明显,后来大家都喜欢模仿他的语调讲话,挺好玩。

他带着我们冲锋般地游览了开罗博物馆,这个地方对于我这种对古埃及文化有点兴趣的人而言,是个非常精彩的所在。我决定就是为了再好好欣赏一遍开罗博物馆,埃及也值得再来一次。

这里许多文物虽然多次在全球各类纪录片、电影、书刊中看到过,但亲眼所见还是令人震憾,古埃及文明在古代世界中绝对处于其他文明难以启及的地位,想想在新王国时代埃及已经能制造出非常精美的艺术品、雄伟寺庙的时候,中华文明还刚刚处于夏商周时期,新王国时代的古埃及是一个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如同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

现在人人耳熟能详的图坦卡蒙陪葬品件件精美,湛蓝宝石和黄金相配制作在一起的首饰,就是放在今天也光彩夺目。当时的拖鞋就是现在时尚的夹指凉拖,手工也十分精美。法老著名的黄金面具、以前法老和王后的形象都充分体现出古埃及的美学,线条流畅,人物挺拨,美目直鼻,非常英俊。

我自己掏了100埃磅去参观木乃伊展厅,这里安放着十几具在古代埃及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法老遗体——拉美西斯二世、图特摹斯一世……这些名字每一个背后都充满战争、阴谋、霸权,构成惊心动魄的精彩故事。这真是一个充分故事的想象的国度。

而且古代埃及人应该是一支特别优秀的人种,男性身高都有180公分,女性也长得挺拨高挑,长手长脚、比例协调健美的特征十分明显。尽管历经2000-3000年的漫长历史,和颠沛流离的处境,但木乃伊的毛发、手指甲、脚指甲都保存得十分清晰,看来以制造木乃伊为代表的古代埃及医学确实十分发达。

参观吉萨金字塔的印象倒不如想象中令人激动。本来以为在茫茫沙漠中出现三座巍峨金字塔的想象被拥挤喧嚣的市井景象所取代,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竟然离居民密集的市镇如此之近。我们穿越的不是浪漫的撒哈拉,更不是神奇的时光隧道,而是破旧的埃及老城民居。

但是越接近这些伟大的建筑越能感受其伟大,因为人站在如此高大的建筑面前,人类的渺小和历史的沉重陡然被放在一处,你会想日转星移,这世界到底是如何而来,又将如何而去呢?

我爬上金字塔,那些已经风化的石材透着黄金般的颜色,我向头顶望去感到一阵晕眩。

在这里,我跟亲爱的导演陶菲合影拍照,不远处是拉着骆驼兜售生意的阿拉伯人,现在的埃及人基本都是阿拉伯人的后裔,有些肤色更黑的是努比亚人,有些肤色较白的大多有点希腊血统,但真正古代埃及法老的血脉,在历史不断更替洗礼中基本已经不存在了。传说中蜂蜜般的肌肤、直鼻美目,驰骋尼罗河流域的优秀民族,其形象只能从这片大地上的神庙、古迹中去寻找了。

与建于公元前25世纪的吉萨金字塔相比,建于1830年的穆罕穆德.哈里清真寺可以称为“年轻”了,它模仿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建筑风格,沉稳恢弘。阿拉伯人在公元7世纪占领了埃及,并把伊斯兰教带到这里,现在埃及是个伊斯兰国家,每日五次整个城市都会回荡着阿訇的声音。

火车.阿斯旺水坝.未完成的方尖碑

这一天的旅游还真是疲惫,晚上我们赶到开罗火车站乘坐20:45开往阿斯旺的列车。开罗距阿斯旺980公里,大约第二天上午10点可到达。车站老旧灰暗、破败不堪。我买了水和饮料,正在侯车的时候看到一辆极破的火车进站了,谢天谢地不是我们乘坐的火车。这列火车所有的脑袋都从小窗里伸出来,看来里面是不可能有冷气的,车头车身外部都非常脏,我想跟印度的火车大概有的一拼。

我们乘坐的列车估计在当地属于比较好的,包箱,二人一间,自带盥洗室,但其实就是一个小柜子,柜门一打开可以看到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洗脸盆,上面的狭窄空间是让乘客放置洗漱用品的,但其实放什么上去都得掉下来。拧开水龙头,里面流淌着细小水流。这个盥柜如果打开,包箱里的空间就不够两个人呆了,所以大多数时间必须把它关上。而且这里睡觉的铺位平时是隐藏起来的,要睡觉时列车员要一间一间地来开锁搭铺,我在想,为什么这里什么都是折叠和隐藏的设计,空间还是那么小,看来设计还是有问题。车上提供的晚餐又是可怕的咖喱米饭,北非的这种咖喱跟泰国、新加坡的咖喱完全是两回事,跟日本咖喱更是没法相提并论,味道极重,有一股“狐臭”的味道。所以我们一如既往地拒绝了,吃了方便面和榨菜,一边吃一边想到这里来还真得带上这个。

第二天早上10:15我们乘坐的火车抵达阿斯旺,这是埃及南部城市,以阿斯旺大坝而闻名于世。这里一洗开罗的肮脏和灰尘,南部灼热的阳光和尼罗河上游开阔宁静的水面,使人的心灵仿佛一下子濯清而变得明朗轻松起来。沿路都是高大的椰枣树,波光粼粼的尼罗河上有许多游艇或在水面悠闲航行,或停泊在两边。许多渡轮是国际知名度假品牌经营的,我在这里就看到了著名的“clubmed”的游轮。

到达阿斯旺后我们先去参观了未完成的方尖碑,这是由埃及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所建,因此又被称为女王方尖碑,在开凿过程中因为产生了裂缝而中途遭废弃。如果这座方尖碑当年能建好的话,应该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方尖碑。埃及国内目前有5座方尖碑,3座在凯尔纳克神庙,1座在卢克索神庙,还有1座就是这座躺着的庞然大物。方尖碑的造型也是古代埃及人对人类建筑史的巨大贡献,这种四方柱尖头的造型特别能够产生一种神圣伟大的气势,后来世界许多国家的建筑都借鉴了这种造型设计。

我们还去了阿斯旺水坝,水坝是在埃及第三位总统纳塞尔统治时期建造的,有前苏联援建的部分,所以水坝就是长得挺“社会主义”的,还树了一个纪念碑。水坝淹没了许多埃及古迹,包括著名的阿布辛贝勒神庙,这座神庙被整体拆建后许多神迹再也不能还原了,还有更多的神庙没有得到这种安置,永远湮没在浩瀚的水下了。水坝的修建还迫使努比亚人永远离开了他们的家园。努比亚人自古代起就被埃及统治而不断反抗,但直到今天他们依然摆脱不了埃及,成为埃及的一个省,但他们总自认为独立于埃及之外,据说到现在也没放弃争取独立。总之我对现代文明的兴趣远远没有对古文明那么浓厚,所以匆匆一瞥之后我们就期待着登上游轮开始我们的尼罗河游轮之旅了。

阿斯旺夜景.械斗

我们乘坐的游轮叫Golden Nile,游轮上虽然谈不上如何豪华,但却十分整洁舒适,各种设施的设计也比较合理。登上游轮之后并不急着启航,我们还要从阿斯旺出发参观阿布辛贝勒神庙之后再离开这里。

因此当天晚上就安排了乘坐马车参观阿斯旺市区的内容。下午17:00马车从游轮停泊地出发,日落下的尼罗河平静优雅,点点白帆在水面起伏,肤色较之开罗人明显更加黝黑的阿斯旺人,与来自全世界各国的游客在河边散步小憩。来来往往的马车就像是这座城市的出租车,也成为阿斯旺的城市一景。就是这些马车让我见识了非洲人的野蛮。

车队之间发生了争抢游客的纠纷,我们的车夫估计和大车队不是一伙儿的,一些人拿着大铁棒就冲他杀过来了,我们的车夫虽然很瘦但却灵活,他也拿出车上放的铁棍下去械斗,看来每辆马车都配有这种打架的装备。我们赶紧站在一边,以防止不避要的“误伤”,最后的结果是我们被马车队的头儿要求换乘另一辆马车,而原先那个瘦车夫则驶着自己的马车离开了,离去时他所带的愤怒目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使我第二天在阿斯旺的街上又遇到他时还能够认出来。

马车先是沿着尼罗河沿岸的美丽大街行驶,不一会就弯到真正当地人居住的地区。这里到处是垃圾堆,一些不是垃圾的地方在我们看来也像是一堆一堆的垃圾。由于12月8日是穆斯林的宰牲节,许多牛羊在此之前都要被集中起来,由有钱的富人购买后宰杀送给穷人食用。所以我在居处区看到成群的牲口,几百头羊乱哄哄地挤在一起,在黑暗中睁着惊恐的眼睛望着我,当地人就在牲口堆中睡觉、吃饭、抽水烟。

车驶出居民区来到火车站附近,这里有许多当地的咖啡馆,我们点了甘蔗汁和水烟,我特别要了女士比较喜欢的苹果味的水烟,它有一股淡淡的果香,但是连续大口抽的话,不一会准会感到头晕,这烟还是十分厉害,我们同行的一个老烟鬼也受不了这种强度。

阿布辛贝勒神庙

11月26日我们早起,三点钟起来准备前往阿布辛贝勒神庙。4:15我们乘坐旅游车来到集中地,几十部大巴士载着全世界各地对埃及文明心心向往的游客在此排队等候。这里的游客主要以欧美人和日本人居多,日本人走到哪里都能一眼看出,她们迈着小步,戴着各种帽子、围巾、和所能带的一切多余东西,每人都一手拿摄录机一手拿照相机,在喜欢留影照相方面大概只有中国上海人能够与之媲美。

每辆前往阿布辛贝勒的旅行车都要配备一名荷枪实弹的埃及旅游警察,如此严格的规定是因为这里曾发生过恐怖分子以汽车炸弹的方式夺去了20几位德国游客的生命,所以现在每辆车都要经过排雷检查。

4:30,所有旅游车排成一队,前方由数辆警车开道,浩浩荡荡向着无垠沙漠挺进了。沙漠在夜色中更显苍茫,但抬头看,你能看到世界上最美的星空,硕大的繁星布满天空,像一幅完整的星空图,你在学生时期所学到的所有星座都能在上面找到他们真实的痕迹。

6:10在东方沙漠的天际线上升起一轮金色的朝阳。太阳对于古埃及人而言是最伟大的神,他们的传说中,太阳神拉每天驾着一辆金光灿灿的马车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拉神就没有人类的生息繁衍。法老王自称为拉之子,他们是太阳神在人间的化身,而太阳升起与落下也产生了古代埃及关于轮回、复活的宗教信仰。

7:30车队抵达阿布辛贝勒,辛贝勒是一个人名,阿布是爸爸的意思,因此我翻译阿布辛贝勒就是“辛贝勒老爹”的意思。神庙在整体拆建到此处才叫这个名字,它真正的名字是拉美西斯二世神庙。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代埃及最著名的法老,因为他统治了67年,活到90多岁,一生争战,又喜欢大兴土木,留下许多神迹。他一生娶了50多位妻子,育有100多位子女。但是他有一个一生最挚爱的妻子叫尼菲塔莉,拉美西斯15岁时就与她结婚,在位第24年时尼菲塔莉病逝,拉美西斯对此非常伤心,他一生都认为她是他最爱的女人,由于对这位妻子的思念,拉美西斯又相继娶了尼菲塔莉为他生的两个女儿为妻,其中对大女儿尤其宠爱,但不幸的是,大女儿也英年早逝。

人们之所以对这段感情津津乐道,是因为在阿布辛贝勒法老在自己的神庙旁边专门为尼菲塔莉建造了一座神庙,这在男权至上的古代是很少见的做法。

神庙谢绝摄像照相,里面许多精美浮雕曾经出现在各种画册上,3000多年前的雕塑至今依然栩栩如生,如果周围不是那么多的游人,在这里驻足安静地站一会,将是多么美好的经历。

游轮.神庙

我们当天回到游轮后,真正的航行就开始了。三天的游轮生活十分惬意,行船的时候你可以躺在床上看着游轮外尼罗河无限风光,或者在顶楼平台上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看看书。尼罗河作为非洲第一大河,作为埃及母亲河的风采,不到尼罗河上游是感觉不出来的,只有上游的尼罗河才这般开阔,这般平静,她孕育了这么璀灿的文明、这么悠久的历史,而现在只是在人们的眼前默默流淌,这真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游轮泊岸的时候,我们就去欣赏那些古代埃及留下的最伟大的神庙,因为埃及的神庙一般都建在尼罗河沿岸,而市镇也是围绕神庙慢慢发展而来的,所以乘坐游轮对于参观神庙而言是一种很方便的方式。没有来过埃及的人一般最熟悉的是金字塔,事实上,古代埃及进入其文明最成熟、最巅峰的新王朝时期,法老王已经舍弃了经常成为盗墓者目标的庞大的金字塔,而集中安葬在帝王谷,古埃及的神权、宗教、文化最集中表现的地方就是散落在尼罗河两岸的神庙群。

尼罗河全程落差520米,在其上游形成许多瀑布和急流。因此行船河上要通过水闸。过水闸时岸上有埃及小孩冲我们大叫并抛上塑料瓶,原来他们是叫我们往瓶上装上钱后再扔回岸上给他,但我们对他们这么野蛮的乞讨方式没有理睬有。

我们的游轮当晚启航离开阿斯旺向着卢克索航行。晚上到了一座神庙kom ombo,这座神庙又被称为双神庙,它同时供奉鹰神荷鲁斯和鳄鱼神索贝克,这里还保存有古埃及的月历、外科手术工具等浮雕,说明古埃及在彼此已在这些方面十分发达。晚上的神庙在灯光照映下十分庄严,在这里,我与我们可爱的导演陶菲先生发生了对于埃及历史不同理解的争执,具体是因何而起我已经忘了,总之陶菲是一个十分认真,对于他的历史和专业知识不容任何人置疑的人,而且因为中文不是特别流畅,可能他把我友好的商恰当作对他的挑衅了吧。总之这之后,他经常向我提问,如果我回答对了他也不吝给我一个深深的赞许。

经过一夜的航行,11月27日一早我们来到荷鲁斯神庙,鹰神荷鲁斯是古埃及最重要的全国性神之一,常被作为法老的化身。这个神庙也是我们导游个人最喜欢的一个神庙,它建于托勒密王朝时代,在神庙壁画浮雕描述了古埃及一个著名的神话——鹰神的父亲俄塞利斯被其弟弟河马神塞特杀害,鹰神的母亲伊西斯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俄塞利斯的尸体,并与之生下了荷鲁斯,荷鲁斯为了报仇杀死了塞特。由于荷鲁斯神庙是一座罗马人造的神庙,因此有许多罗马神庙的特点。比如国王的房间边上还有许多小房间,这是区别于法老人神庙的一大特色。

卢克索神庙.大巴扎

这天晚上我们抵达卢克索,著名的卢克索神庙就位于卢克索市中心。卢克索是埃及第三大城市,古埃及法老时代最著名的首都——底比斯是它的前身,被荷马史诗称为“百门之都”,足见当时它的伟大。这里有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大神庙——凯尔纳克和卢克索,这里遍布着法老王拉美西斯二斯的神迹。

我们来到卢克索神庙的时候已经是天色漆黑了,在灯光的照耀下神庙显得流光溢彩,流露出一种不真实的美,神庙门口是四座拉美西斯二世站立像和两尊站立神像,目前保存完整的有四尊,剩余两尊头部都缺失了。门口原本对应的两座方尖碑现在也仅剩下一座,另一座被埃及赠送给法国,现立于法国巴黎协和广场。步入神庙,柱子大厅拨地而起,这种建筑风格是法老神庙的特色之一,最能突显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境。在这座神庙中,拉美西斯二斯像边还立有图坦卡蒙及其妻子的石像,据说是由于这位少年法老王十分钦佩前辈的功绩,而将自己的石像建于其旁。

卢克索神庙中有很多歌颂拉美西斯二世战绩的浮雕。神庙前还保留着小部分狮身羊面像。在遥远的古代,这条狮身羊面像的甬道一直延伸至卡尔纳克神庙,被称为“公羊之路”或“斯芬克司道”,将两座相隔3公里的神庙连接起来,气势辉煌。现存的卢克索神庙和卡尔纳克神庙都只保存了原先十分之一的规模,但已经令人叹为观止,而在三千年前的古代这是多么让人难以相信的建筑。

从卢克索神庙出来后,大家都意由未尽,想去附近的大巴扎逛逛。这里的小商贩们都站在摊位前嘴里喊着“one dollar”吸引客人,可是当客人进去之后,看得上的物品当然不是“one dollar”,而可能被标出100、200美元之类离谱的价格,然后是无休无止的讨价还价,其实他们心里清楚,他们是不可能以离谱价格成交的,但一定要经历过漫长的杀价过程才过瘾似的。埃及的香精、纸草都是旅行者常常购买的东西,但其实今天的这些物品与古代的制作方法与工艺早就相差甚远,基本上全部都是工业产品而非手工制作了,而且埃及的旅游纪念品大多做工粗糙,不太值得收藏留念。

帝王谷.女王庙.卡尔纳克神庙

11月28日一早我们从游轮出发坐车从东卢克索前往西卢克索的帝王谷,新王国时代许多法老都被安葬于此,这是除金字塔外古埃及墓葬文化的杰出代表。

在新王国第18、19王朝诞生了一批闻名遐迩的法老,如哈特谢普苏特女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拉美西斯二世等等,他们都曾躺在这片炎热干燥的山谷中,后来出于安全原因,被集体迁往一座神庙以防盗墓贼的干扰。

在这里我最喜欢的是图特摩斯三世的墓,此墓地位于山谷高地,要沿长长的台阶向上,进入陕长入口后,空气立即变得闷热无比。这个法老被称为古埃及历史上的拿破仑,他在位期间南征北战,为埃及扩大了在亚洲和非洲的版图的势力。它的墓室分上下两层,大量壁画上记录有许多有意思的古埃及文字,以及狒狒、眼镜蛇等有特殊免征意义的图画,虽然色彩已不太鲜艳,但描绘得十分精细。下层停放棺柩,周边也有大量壁画,同时还有几个小墓室是用于安放陪葬品的。

从帝王谷出来我们又来到哈特谢普苏特神庙,这座神庙依山而建,分为三层,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建筑造型,既充满力量,又不失浪漫情调。这种风格在古代埃及也是独树一帜,据说建造者谢年莫特是法老终身的情人,正是他为女法老建造了一系列伟大的建筑。

从西卢克索回游轮的路上,我们还经过了门农神像。这两座神像并非由整块岩石雕砌而成,而在古埃及法老的雕像一般都应由一块巨石来制作,因此门农像被认为是贵族或平民的雕像。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第18王朝阿蒙荷太普三世所造的最豪华的神庙,后来神庙完全灭迹只剩下这对神像。

下午回到东卢克索吃完午饭即赶往卡尔纳克神庙。这是埃及历史上,也是迄今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神庙。它的主体是在第18王朝形成,原规模十倍于现存规模,由多座神庙集合而成,其中有方尖碑5座。最庞大的柱子大厅至今还保存着134根大柱子,其中最粗的柱子要6人才能合围。这里还保存着图特摩斯、阿蒙荷太普、拉美西斯、哈特谢普苏特等多位法老下令雕刻的故事,为古埃及保存了大量宝贵史料。

红海潜水.沙漠狂奔

游轮之行在卢克索结束,从这里我们驱车4小时到达埃及东部红海海滨城市胡尔哥达。一路上都是在沙漠中穿行,埃及东部沙漠是撒哈拉沙漠的延伸,在这里形成了沙漠、大海和岩石山相伴的奇特景象。

抵达胡尔哥达后入住“Desert rose resort”,这是一座较老的四星级度假酒店,让人遗憾的是这里充满衣着暴露、举止野蛮的俄罗斯人,因为俄罗斯人到红海度假10天只需花费700美元,非常便宜,而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去的较多的海岸城市是沙姆沙伊赫。

红海海水清澈,景观独特,群山环绕碧海的景观十分有特点。海水颜色是很深的蓝,我起初猜想可能是矿物质含量较高的原因,后来潜水下去后我才知道这下面密布珊瑚丛。我们一行8人到公共海滩联系了一艘游轮出海潜水。跟埃及人打交道最累的就是砍价,因为他们任何事都要砍价,最后我们以平均每人不到20美元的价格痛快地玩了一次潜水。

我们的船夫,一名埃及人牵着我的手带我往大学深处游,这里是潜水的天堂,高高的珊瑚丛中有一群群五彩的小鱼游来游去,我还与海龟擦肩而过,还有一些不知名体量很大的鱼,尽管船夫告诉我这些鱼不会造成伤害,但与他们贴得很近时我还是感觉到很紧张。

晚上我们参加了穿越沙漠的吉普车之旅,其实就是坐着四驱车冲沙被人颠得骨头散架。在沙漠中我们参观了贝都因人的居住地。贝都因人是一支以游牧方式生存的阿拉伯人,他们从历史上就坚持在沙漠中生活,具备杰出的沙漠认路和寻找水源的本领。他们的女人从13岁起就要蒙面。主要靠饲养牲口为生。在沙漠中我们吃了一顿贝都因人的晚餐,味道就无从谈起了,但是仰望沙漠的星空,这种美是无法取代的,整个银河系就在我们眼前,星空像一个倒扣的大碗把我们包围在璀璨的幕布中。

亚历山大

离开红海我们返回开罗,路上看到好几起车祸,埃及是世界上车祸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还有一个就是海对面的土耳其,我想这与伊斯兰人的性格多少有点关系吧,经过几天的接触,我感到他们往往该着急的时候不着急,不该着急的时候瞎着急。

在开罗居住一晚后我们驱车前往地中海城市亚历山,我们与它的接触可能只能到惊鸿一瞥的程度。它是一座笼罩在亚历山大大帝、克娄巴特拉女王、凯撒、安东尼光环下的城市,我们匆匆游览了夏宫、庞贝柱,但这种短暂逗留不能充分领会到这座城市的精神。亚历山大灯塔已经不在、大图书馆也已经不在,所有亚历士多德的书稿、希伯来人的圣经都没有了。现在亚历山大是埃及最开放、最时髦的城市,与欧洲隔地中海相望。这里的年轻女士虽然还包头巾,但都不穿长袍了,她们穿着短袖T恤和牛仔裤,坐在路边咖啡馆喝咖啡,完全是一幅欧洲城市的样子。靠近地中海的城市气候宜人,我们在这里也第一次吃到了所谓的埃及海鲜大餐,有螃蟹和一种不知名的烤鱼,味道一般。

从亚历山大返回开罗后,又遇到深夜的大堵车,这点真令人不得其解,9、10点,甚至是晚上11、12点的开罗,人们都在马路上干么呢?对比亚历山大习习海风吹拂下的清爽舒适,我们对开罗的拥挤肮脏似乎有了更多的抱怨。

12月1日我们乘坐海湾航空公司班机返回到上海。埃及之行前后共计11天,行色匆匆,对埃及没有特别兴趣的人可能已经厌倦了她“没完没了”的神庙游,但我非常喜欢这里,我已经跟导游约好再到埃及我不会参加旅游团,而会邀请他作为我的私人导游,在上下埃及七千年古文明中来一次畅游。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20759/19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