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那一片蓝 |
[游记]那一片蓝 |
| 2009-07-02cncn.com |
9年前一次偶然的机缘,我曾到过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那次虽不是去旅行,却被川南的原始壮美深深地攫住了心魂,从此心里就埋下一个愿望,总想有时间能好好地把四川这片神奇的土地看一看。在中国,也许很难再找出一个地方和四川一样,可以摸索由三星堆、都江堰和无数古老神话积淀起的厚重历史;可以寻得从司马相如到陈子昂、李白、杜甫、三苏再到巴金、张大千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留下的熠熠足迹;可以为川剧变脸的盖世绝活而惊叹,为川菜小吃的麻辣鲜香而忘情;可以在成都近旁的千年古镇里啜一盏清茶,感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悠然;也可以到四姑娘山、若尔盖大草原,让整个身心都被那苍茫浑朴、大气磅礴的自然所包围、所感动。四川是丰富的、多面的,而我们此行,不过是不能免俗地选了一条常规线路,只掀开了四川的一角侧影而已。 应该说,此行的重点在九寨。九寨虽然已经是妇孺尽知俗不可耐的景点,但却又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躲不过的旅行目的地。成都的武侯祠、乐山的大佛、峨眉的金顶固然也很著名,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与风姿,但恕我直言,这些地方到实地去看和坐在家里看照片、影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乐山大佛确实够大,论历史也够悠久,但面对他时,依然无法给予我某种特别的震撼。而九寨沟就大不一样了,尽管早已在各种媒体中无数次见过她的倩影,行前也做了十分细致的功课,但在那个无风的清晨,当我真的与她相遇时,一瞬间只觉得张皇失措,哑口无言,就像个傻小子毫无准备地闯进了一片无比奇幻、炫目的世界。 算起来自己去过的名山大川也不少了,每次看山看水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宋元的水墨山水画,觉得还是那疏疏朗朗的线条最能得自然之神髓,逸笔草草却气韵生动、境界全出,然而到了九寨,惊诧之中发现这里的大自然完完全全地换了脸孔,不再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虚寂冲淡、地老天荒,而变成了“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的酒神式的狂欢和无数绚烂色彩的舞蹈,也许只有屈原、李白,或是张旭、怀素的瑰丽华美、天马行空才能摹写九寨吧。 行走在沟里,我总禁不住感叹,大自然实在是太偏爱九寨了。空灵澄澈的海子,每一抹缤纷的色块都似神来之笔的点染;凌虚飞下的瀑布,每一缕跌宕的激流都是光华绝代的珠串;清泠悦耳的山溪,每一根盈盈的琴弦都由自然之神亲手拨弄……就连一株树、一块石、一片山影的姿态和位置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完美得无以复加。如果说九寨是一位艺术大师倾注心血最多,亦是最得意的一件传世佳作的话,那么,我之前看过的那些山山水水就只不过是多少显得有些粗率的习作和练笔了。 我们安排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在九寨沟,但依然只能是浮光掠影地看一看,因为即使是同一汪海子,随着时间、光线角度和观看位置的变化,它所呈现出的美都是不同的:时而沉静羞赧、水波不兴,时而又泛起层层涟漪点点金光;时而五彩斑斓,看得清水底的枯枝和游鱼;时而又明澈如镜,倒映着天光、群山与飞鸟。况且九寨沟有114个各具特色的海子,无数大大小小的瀑布,还有雪山和森林,再加上四季的更迭变换,让人如何能够穷尽她的美呢?还好我并不存这样的奢望,能满怀着赞叹与敬畏来赴过这一场华丽的约会,就已经足够了。 回到家整理九寨的照片时,才发现拍了那么多,竟几乎没有自己十分满意的,当时很有些失望,就像是从美梦中醒来发现身边只剩了“枕席”,却失了“烟霞”一样。但仔细想想,倒也释然,九寨的美是只可以神遇而不可以目视的。九寨不是我们可以装进相机内存里带回家把玩的对象,而只能是那一片永留心底的,如梦般透明的蓝。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21184/1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