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吴哥窟是怎样重现人世的?(吴哥游记) |
[游记]吴哥窟是怎样重现人世的?(吴哥游记) |
| 2009-07-03cncn.com |
一 吴哥的故事 位于今天柬埔寨的扶南王国建立于1世纪,3世纪成了统治中南半岛的强盛国家。真腊原是扶南国北部的一个属都。6世纪中叶,扶南渐衰,真腊趁机蚕食扶南,至7世纪,真腊征服扶南,真腊兴起。 吴哥城是9世纪至15世纪真腊王国的国都,始建于802年,历400余年不断扩建,12世纪基本建成。 1431年,暹罗(今泰国)人攻陷吴哥城,大肆劫掠后弃城而去。真腊王国几经迁都至距现金边西北约40余公里的洛韦。1594年洛韦又被暹罗军队攻陷,并将收藏有真腊大量重要历史文献的皇家图书馆焚毁。 真腊消亡了。岁月磨灭了历史的记忆,吴哥也湮没在热带丛林蔽日遮天的暗影之下,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和记忆中了。
四百余年过去了。 1858年。一个法国人跋涉在东南亚充满神秘的丛林中,他是年轻的博物学家亨利·穆奥。此行,他表面是在寻找珍稀的蝴蝶,可是真正要寻找什么,只有他心里才知道。 …… 当脚下出现了被枯枝败叶掩盖着、排列整齐的石块路的时候,他知道,离他真正要找的东西已经不远了。
在欧洲社会流传着一个关于神秘的真腊王国都城的美丽神话,可是这仅仅是个不足为凭的传说,但在19世纪,欧洲人却发现了一个真腊王国曾经存在的确切证据,这是一本叫《真腊风土记》的书,作者是一个中国人。 这个中国人叫周达观。 周达观是元朝浙江温州永嘉人。 元朝帝国灭南宋后,欲开疆拓土,曾伐安南和占城(均在今天的越南),并欲入侵真腊,但因受地理及气候所阻而未成,元廷便改用威迫的法子,遣使说服真腊及邻近小国自动归附。1295年,元朝欲遣使团前往真腊招抚,出发前使团在浙江温州一带招募人员,知识分子周达观就是这样加入了使团。 使团不久便与真腊交涉完毕,但须等到翌年当地湖水上涨,海上吹来西南季风,才能回航,没有法子,于是使团逗留了将近一年,直到1297年6月才启程回国, 在真腊的一年时间,周达观得以详细考察,回国后写出《真腊风土记》,书中记述了其城郭、宫室、官属、宗教、语言、文字、节候、争讼、山川、农工商以及衣食住行的种种细节。 如果真腊国活得好好的,也许周达观的书也就湮没在浩瀚的史籍故纸推中了,偏是真腊灭亡,文献全毁,此书便成了重现真腊辉煌的线索了。
1819年,法国汉学家雷米查最先将《真腊风土记》译成法文并出版,十分畅销。亨利·穆奥的寻宝图就是这本《真腊风土记》。 亨利·穆奥终于来到了洞里萨湖。雇佣的当地向导挥刀劈开层层叠叠纠缠着的藤葛,进入了莽莽原始森林,亨利·穆奥紧紧跟在后面,密林深处野兽沉闷的吼声传来,令人毛骨悚然。 森林中充满死亡的恐惧…… 大约是1859年1月(或为1860年,不同的资料提供的时间各异,待查),在进入森林的第五天,向导再也不肯向杀机四伏的森林深处走去。亨利·穆奥拼命说服了向导,继续前行。周围渐渐稀疏的林木使他感到了什么…… 这天的凌晨,在经过一片沼泽地后,穆奥发现脚下软塌塌的落叶变得坚硬起来。他用砍刀向下挖掘,碰到了排列整齐的石块,经验告诉他,这一定是一条用石块铺成的道路。大约前行了一小时,雾气基本褪去,当那五座巨大无比、高耸入云的莲花蓓蕾般的石塔,随着金色的朝阳突然呈现在亨利·穆奥面前时,他只能象傻瓜般的呆着,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觉得看到了梦一样的景致…… 四百余年后,吴哥文明再次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了。 (以上资料从网上和图书馆资料查得,综合整理而成)
二 行程 下午,吴哥窟、巴肯山。 下午,塔普伦寺、茶胶寺(塔高寺)、托马农神庙、周萨神庙。 下午,自费(8美元/人)游圣剑寺、龙蟠水池、癞王台、巴戎寺。 晚,乘南航CZ3054返穗。
三 游记 我们是参加旅游团到柬埔寨吴哥的,全团共21人,导游是个姓林的小姑娘。在机场集中后,顺利的出了海关,登上南航CZ3053班机。 航班是从广州直飞吴哥所在的柬埔寨暹粒市的,飞行距离 按照导游的指示,我们在护照中夹了一美元,关员熟练地不动声色的将钱放到工作台的资料下面,于是我们就顺利过关了。见到有人被关员赶回头重新排队的,估计是没有夹钞票吧? 当地接团的是个年轻的男导游,也姓林,自我介绍是第三代的华侨,祖上是潮州人,但只会说国语了。 上了旅游巴,车况也不错。从机场开车到市区不到半小时。先在一家酒楼吃了晚饭,23:30入住酒店。 来前在旅行社开会时,导游告诉我们,柬埔寨的酒店比广州的要低一个档次,什么牙刷牙膏、洗头水肥皂、拖鞋等都要自带。现在,我们住的这个宾馆颇新,房间宽大,空调强劲,设施基本齐全,原先说没有的全都有,还每天送两瓶矿泉水,比预想的好多了,满意。
(以下是当地时间了) 七时许,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了早餐,西式的自助餐,挺丰盛的。早餐后,我们到酒店外逛。酒店外就是暹粒河,河边树木繁茂,沿河的马路上熙熙攘攘的摩托、小三轮,自行车川流不息。 在离开房间的时候,我们按照导游的指引,在房间放下2000瑞尔(折人民币5元)贴士,咱泱泱大国国民,也不能掉了面子,是不是?以后每天均照此办理。 8:30乘车出发,8:55到了吴哥景区售票处。拍队照相,票上有照片,我们的票是三天票,40美元。票是一定要随身携带的,以后的几天,凡是进入各寺庙、景点,均有人查票的。 上车前行,远远就见到一条宽 南门外是两排石雕,说的是搅拌乳海的故事。搅拌乳海是印度教三大主神的故事:乳海之下藏有长生不老药,起初天神和阿修罗各自争夺,都失败了。后来主神之一的保护之神毗湿奴 (Vishnu)促成天神和阿修罗订下盟约,合力取药。他们用曼多罗山作搅拌棒,用蛇王瓦苏基的身体作绳子,盘绕著中央的神山,92 个阿修罗(恶魔)和 88 位天神分别抓住蛇头和蛇尾,来回拉动神蛇以搅动乳海,令乳海滚动而拋出长生不老药。可是中途出了岔子,神山快要下沉,七头蛇也抵受不住而呕出毒液。危急之际,主神之一创造之神梵天(Brahma)求得主神之一毁灭之神湿婆(Shiva)喝光毒液,而毗湿奴也化身成一头巨龟托起神山。搅拌乳海的过程中,不断有金银美女出现,都归属了阿修罗,而天神则得到长生不死之药。听着好像是天神占了大便宜了。 这个故事多次出现在吴哥的壁画、石雕中,是以特别说一说。 进入南门,上了景区的小巴,来到了吴哥城中心的巴戎寺(Bayon)。 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就位于巴戎寺。巴戎寺的建造年代比吴哥寺晚100年左右。这座寺庙不是一次建成的,因此建筑风格也不统一。这里是四面佛的丛林,在54座塔上共有200多张脸。之所以有54座塔,是因为吴哥王国有54个省,国王希望能够环顾所有的省,所以选择了四面佛的造型。四面佛的面孔据悉是它的建造者阇耶跋摩七世(Jayarvaman VII),带着一种难以言明的表情凝视着虚空,被誉为“高棉的微笑”。除了四面佛神秘的“高棉的微笑”外,巴戎寺最有特点的应当是围墙画廊的浮雕。 我们是9:50从东门进去的,导游安排游览时间是半小时,未进门团友已走散了,到最后全部集中,已是一个小时之后了。 我们直上最高的三层,站在形如迷宫的平台之上放眼四望,无数的 “高棉的微笑” 在灿烂的阳光下变幻出种种而令人迷失的神秘笑容。 从三层下来,二层没有时间细看了,我们到一层看浮雕壁画。时间匆匆,我们只能浏览了壁画的一小段。 10:50在巴戎寺北门集中,步行约 对于巴本寺,网上的资料也不多,导游说,以前真腊国曾杀了别国作人质的王子,于是人家杀上门报仇,真腊国便把自己的王子藏在巴本寺,这故事好像有点可疑,故妄听之。 巴本寺正在维修,只能从旁边绕过去。 出了围墙的一道小门,便是皇宫了。回头想想,围墙其实是宫墙,所以应该说从小门进了皇宫从围墙不到百米就是“空中宫殿”。我们先在围墙和宫殿之间的树林喝了椰青汁,2000瑞尔/个(小林导游收的钱)。 空中宫殿的上部结构已不复存在了,只剩下高高的台基。 空中宫殿有一个怪异的传说,相传国王为取悦九头蛇精,使其不能使用力量让国家造成灾害,所以必须每晚登塔与蛇精交媾,二更过后方可返回后宫。于是便有好事者YY了这样的场景:凄美的月光下,国王艰难地攀登在陡峭的台阶,等待在上面的是美丽妖冶而又是国王最不愿见到的蛇精…… 不过,近70度的台阶却吸引了游客,虽然看着也确实陡峭得有点恐怖,但仍有人手足共用地往上攀爬。我自然不会错过好玩的事情,于是也往上爬了,只是想不明白,国王干嘛不将楼梯整得好爬一点,自己每天爬这样的楼梯,何苦呢? 在空中宫殿下来,走 战象台长 导游带团队向南往回走,这样只能看一半的战象台,我可不干,于是避开导游视线,往北走到战象台的尽头才下来,弄到全团在车上等我们,可为了多看风景,也厚着脸皮不管了。 离开战象台是12:10,回酒店吃自助餐,返房间睡觉,出门旅游,这可是少有的“待遇”啊。 下午14:30来到吴哥窟。 不知为什么叫“窟”,中国的石窟寺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是在山壁凿洞建寺,而吴哥窟是平地以石建寺,与中国的石窟寺大不相同。我以为当地导游说的“吴哥寺”比较有道理。 下了车,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道 吴哥寺前有“王台”,也称“十字阳台”。走过阳台,便正式的进入了吴哥窟。 吴哥窟中心建筑有三层,下大上小,逐层收缩堆叠而上,每层周边有回廊。第一层回廊内拥挤着看壁画的游人,我们决定避开人群,先往上走。 第三层正在维修,不准参观,遗憾啊!我们只能在二层平台上慢慢地走,观看着这一千年前人们用石块堆垒起来的神奇的建筑。 上三层的各道阶梯依然非常陡峭的。在东侧有条梯叫“爱情梯”,在楼梯左侧的装了简陋的铁扶手。爱情梯是吴哥高陡的阶梯中唯一有扶手的。1973年,一名法国女游客在这阶梯攀登中失足跌落致死,她的丈夫悲痛之余要捐资在此修造扶手,起初管理方出于宗教的原因不同意,后被那丈夫所感动,才同意在这台阶一侧修造了扶手。从此这一阶梯也被称作“爱情阶梯”。 我们带着遗憾,依依不舍地离开二层平台,回到了第一层画廊。浮雕画廊非常幽深,全部是浮雕的壁画,排列雕工精细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 16:45返回护城河边集中,上巴肯山看落日。循着不宽的泥路,前后均是上山下山的熙熙攘攘的人群,走了大约20分钟山路,来到了山顶的巴肯寺下。 17:45下山,天已渐黑了。还在昨晚的那家饭店吃饭。
今天依然是个艳阳天。7:40乘车离开酒店,8:30到达女王宫(Banteay Samre)。女王宫距暹粒大约 为什么叫女王宫,好像没人说得清楚。 我们团有位老夫子,自到吴哥起,就笔记本不离身,导游一说话,就掏出本子认真地作笔记,令全体团友都佩服得不得了。今天小林导游一说到女王宫,老夫子又刨根问底了,问题接二连三抛出: “是女王在这里住的吗?” “是哪一个女王?” “为什么叫女王宫? 小林导游张口结舌,支支吾吾地说不清,反正“就是个寺庙”地混了过去。 女王宫有三道围墙。第一道围墙好像不存在了,只剩下个小巧的大门,进了大门是个庭院,还有些小的房舍,但已破败不堪,摇摇欲倾了。进了第二个门洞,面前是护城河环绕的女王宫,一条土堤通向一组粉色纤小的建筑物。 女王宫的雕塑精美异常,坚硬的石雕有如木雕般层次分明线条纤柔的精细,令人目不暇给,粉红色的石块在阳光下散发着迷人的魔力吸引着我们,令人不忍离去。我们在各组建筑间转来转去,总舍不得离开。 女王宫用的是一种与吴哥其他建筑的不同粉红色的石块,雕刻也比其他寺庙要细腻。来吴哥之前看了一本书,介绍说这是荔枝山与洞里萨湖之间平原上特有的一种红土,风干后坚如砂岩,建造者将之放到特制的大模具中夯实成形,趁泥块半干、柔软且粘性好时进行雕刻,因此有如此效果。不过我在现场看来看去,总觉得那就是石块,且如果是泥块,能历经近千年而不剥落风化,也难以相信。10:40离开女王宫。 一路返回,途中游览了东梅蓬寺(Eastern Mebon)。东梅蓬寺的四个角均有大象的雕塑,这在别的寺庙好像没有见过,可能是东梅蓬寺特有的。还有比粒塔(Pre Rup),比粒塔又叫变身寺,据说是古代皇族火化变身为神的神殿。 中午在“木房子餐厅”吃饭。饭后回到酒店,依然有午睡。 15:10离开酒店,15:30到达“塔布笼寺(Ta Prohm)”,也有译为塔普伦寺的。 塔布笼寺是吴哥最有特色的寺庙,巨大的树根如同巨蟒般纠缠着古老的庙宇殿堂,彼此难分,这是鲜活生命对冰冷石头的爱恋,这分明是百年的生死、千年的纠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经是永远分拆不开了。 塔布笼寺是电影《古墓丽影》的外景地,随着电影的播出更是声名远播。据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古墓丽影》来拍外景的时候,还要柬埔寨军队出动排雷才能进来。 说到地雷,数十年历次战争在柬埔寨留下地雷一千多万枚,1993年后,经过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大规模排雷,大片的雷场消失了,但就在吴哥的崩列密景区(我们没有去),据说还竖着“小心地雷”的警告牌。 在各个景区,常可见到一些小乐队演奏着民乐,乐手当中,常有数人是残肢者,他们将义肢解下摆在当眼的地方,他们是地雷的受害者。 我们在不绝的赞叹中慢慢穿过塔布笼寺,来到了东门,东门一带正在维修中。 17:05离开塔布茏寺,17:15到塔高寺。 塔高寺(Ta Keo)一般译作茶胶寺,是一座未完成的寺庙,据说当初刚用石头垒好石塔,尚未雕刻,便遭到雷击,国王以为不吉而弃置不用;另有一说法为当时选择之石头过硬,不适雕刻因而放弃。虽然茶胶寺未建毕便遭荒废。但是保留了石块砌建的原始形式,令今人可以看到吴哥建筑“先垒后雕”的方式。 塔高寺的台阶号称是吴哥最高最陡的,大部分的团友选择在下面观看,而我们是每个景点都不放过的,率先往上攀爬,有团友见状也不甘落后,也爬上来了。 太阳渐西。在塔高寺上流连着一些等着观看落日的游客。 17:35来到托马侬神殿(Thommanom)和周萨神殿(Chau Say Thevoda)。天色已暗,树林中的神殿更充满朦胧的神秘。 晚上到“湄公河大餐厅”吃自助餐。用餐时还有民族歌舞的表演,表演大约一个小时。
早餐后收拾行装,将行李寄存在酒店大堂。9:40乘车出发,10:05到达洞里萨湖的一个码头。乘上游船,开始了游湖。 洞里萨湖有很多的船民,导游说多是越南人。 我们的游船上有两个小兄弟,我送了一大袋糖果、一包饼干给他们,他们非常高兴,将饼干收起来,然后分吃糖果。这些东西是我们从国内带过来的,是按网上的攻略带来给当地的小孩吃的,第一天没人向我们要糖果,因为重又占着背包的空间,我们就放在房间没带出去了。昨天在托马侬神殿,有个女孩用汉语问我:有糖果吗?没有?苹果?也没有?于是指着我的腰袋,不知是不是没糖果没苹果腰袋也可将就了的意思。 今天,将糖果什么的送给了小孩,心里也高兴。 游船在前进中,有在湖上卖东西的机动木艇靠上来,一个小女孩跳上船,大约卖了两三美元的香蕉什么的,又跳回机艇,生活艰难啊。 10:35到我们游船的目的地,是几条比较大的船,导游说是“展览会”,其实就是船上商店,我们买了两个木雕的小象,算是作个纪念。11:15返回。 中午到“万家香餐厅”吃饭。 按行程安排,下午是自由参观暹粒老街市场。我以为这样安排简直是极大的犯罪!因为我们买的是3天门票,今天仍有效,于是与小林导游商量,自费再进吴哥景区。稍后,小林报价包个越野车,8美元/人。 在我游说拉拢之下,共有七位团友报名自费进吴哥。13:00离开餐厅,全体先乘旅游巴到老街市场。各自逛街去了。 13:35越野车来了,司机是个会说国语的后生,也是第三代华人,姓陈。 车从南门进入吴哥城,经过巴戎寺南门的瞬间,我们看到了太阳照着巴戎寺、水中映照着巴戎寺倒影的美丽画面,大叫停车,等司机小陈反应过来,车已到东门了,小陈真是好人,开车绕了巴戎寺一圈,开回南门。我们大拍一通,再上车。 车再经过战象台,出吴哥城北门,北门外也有搅拌乳海的石雕,但十分残破,石雕的头都没有了。14:00来到圣剑寺(Preah Khan)。 圣剑寺已经比较残破,顺着中间的通道走,两边是倒塌的甬道,钻进甬道,往往可以看到奇奇怪怪的景象,还是使人惊喜万分的。这里还有一座吴哥神殿唯一的二层建筑,颇具罗马风格,也不知当年是做什么用的。 离开圣剑寺后,又到龙蟠水池(Neak Pean)。这是一组水池,中心圆形大水池,周边环绕四个小水池。水池中心、周边都有精美的石雕石刻。 上车返回吴哥城,经过了癞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停车观看。癞王台据说是安顿患麻风病国外的宫殿,上部的结构也是毁了,只剩台基。台的侧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窄窄的夹道,传说是通往癞王寝宫的秘密通道,夹道的两侧也有精致的深浮雕。我走了一回,发现只是通到台另一侧的台阶。 16:40重进巴戎寺。夕阳映照下,佛像蒙上了金色的圣光。 返回酒店,见到我们的团友正在大堂的沙发上打盹发呆,后来打听到,很有些人花了七美元去享受柬式按摩去了,于是窃喜,顿觉还是我们的八美元花得值。 取回行李。到“洞里萨河餐厅”,也吃自助餐,也有民族歌舞表演。20:00来到机场。 过海关时,依然行贿了一美元。 乘南航30564班机,21:50起飞,24:03(北京时间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21273/26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