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不应忘记这些“中国人” |
[游记]不应忘记这些“中国人” |
2009-07-17cncn.com |
不应忘记这些“中国人” 经由曾被称做“死亡铁路”的桂河大桥南端泰国口岸步履沉重地走向北端缅甸口岸,渐渐地就能看见左侧桥墩旁树立的的一快窄而长的木板,走到近前才能看清楚白底红字的“中国远征军功高如天”的“华军碑”。听木牌旁售货店内操着纯正东北口音的店主介绍,这是他们这些生活在泰缅边境的国民党93 从巴提亚回曼谷的途中有这样一个景点:竹木绑扎的半圆拱门横眉红底黄字——“93 随车地陪导游阿月讲着一口夹带北方口音的普通话,7 两个场景,让我近距离接触到这些至今没有国籍的“中国人”,一个导游,让我真切地了解到改革开放后正日趋繁荣走向世界前列的中国还有二十多万炎黄子孙作为一个难民群体竟公然生活在异国他乡。 这就是我2007 六十年过去了,桂河大桥下的流水潺潺欢悦,早已听不到短兵相接的厮杀声;桂河两岸的景色风光绮丽,早已寻不见剑拔弩张的恐怖气氛;桂河铁桥的身姿雄伟壮观,早已找不着枪炮重创的残躯破体……泰国政府花巨资将这座铁桥整饬一新,现成为泰国国家旅游和文物的保护区,每年12 站在这块书写着“中国远征军功高如天”的木板纪念牌前,眼前仿佛掠过一张张英勇抗战的中华热血男儿的威严而凝重的脸容,心中似乎荡起一阵阵汹涌澎湃的波涛…… 中国远征军是在国际组成反法西斯同盟战线后,是在国共合作同仇敌忾的形势下奔赴泰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六十载春秋轮回,半个世纪沧桑变迁,众多国家战死泰缅境内的灵魂都得到了安息,而许许多多战死于此的中国远征军的遗骨却没能得到很好的收敛呢?在桂河大桥的周围有不少国家政府为他们的阵亡英烈修建的纪念碑,可为何没有中国政府——或大陆,或台湾修建的烈士纪念碑呢?我想,凡是炎黄子孙都会有同感:英烈脸容的威严是捍卫中华民族尊严的精神体现,英烈脸容的凝重是不解海峡两岸同胞似乎忘了他们的疑惑。“勿忘国耻”不应仅仅停留在口诛笔伐的意识形态教育上(虽然这些是必须做的),还应落实在慰藉所有战死的中华儿女英灵的行动中;“振兴民族”不能仅仅局限在现代化建设海峡两岸的统一上(尽管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还应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塑造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和炎黄子孙的人格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峡两岸的同胞在当今努力搭建牵手合作共创发展繁荣平台的新时代,一定不会让战死在泰缅境内的中国远征军的灵魂长久游荡在桂河大桥四周。 六十年过去了,泰国早已没有因金三角的毒品给全世界带来的麻烦而烦恼,曼谷、巴提亚等城市也早已因风光宜人经济繁荣而闻名遐迩,成为世界观光旅游胜地。然而,当年曾幻想通过“罂粟花”的绚烂而谋求独立的93 徜徉在“93 诚然,六十年都过去了,历史遗留下的“难民”问题应该得到解决。 尽管93 再请看“93 再请听唱了几十年的93 2007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22353/2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