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来潮]柬埔寨游记 前记:原本并不擅长于写作也讨厌写作的我面临中考的压力,终于主动地提起笔,准确的说是敲击键盘,动手写作了……这一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洋洋洒洒写了万字大作,只是记录了一路上并不精彩的几天,我希望用我拙劣的文笔记录下我心灵的颤动…… 或许这中错误很多,但依旧希望大家喜欢 多提意见哦~~~~另外~~~~~~~一个小小的要求——顶一下哦~~~ 过去传说中的东方,遍地是黄金香料。伟大的冒险家马可波罗也是这么说的。50年前提到东方古国时,总是会提起那些令人惊叹的建筑奇迹——长城、泰姬陵、故宫……但是却没有吴哥古城——那时的吴哥古城还处在“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状态。今天,我们仍然会说东方古国的建筑奇迹,与过去不同的是,排在第二位的不是故宫,不是泰姬陵,而是吴哥古城 直到19世纪60年代开始,吴哥古城才重见天日,为世界人民所知。然而,那个时候正是英国大搞他的东印度公司计划之时,列强忙于瓜分世界,连当时亚洲最强盛的中国都无力抵挡洋人的进攻,更不用说没落的柬埔寨了。无力保护这经历了千年风雨的传奇古城是正常的事情。经历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日本的无情侵略之后,柬埔寨联合王国终于在1953年11月9日成立了。然而,尚未富裕起来柬埔寨再次遭遇灾难。将近30年的国内战争洗劫了这个本不富有的国家,这片土地不断地经历着炮火的洗礼,吴哥古城也不例外,文物不断地流失,吴哥这座曾有着辉煌历史的古城似乎也要随着柬埔寨联合王国的没落而湮灭……沉睡了600年重回人间的文明就将这样离去吗……我从这饱经战火的土地上走过,叩访这曾经的文明。 车子一瘸一拐地走在路上,我坐在车里,静静地看着窗外无际的荒野,那近10万平方千米的未被开垦的可用耕地占了这个国家总面积的60,这无际的平原不免给人带来一些恐惧。8个小时的路程,几乎没有见到城市,甚至连一座象样点的村庄也没有看到,与在崎岖不平的道路飞驰的车子做伴的只有茫茫的原野和几处高塔——那是用来给飞机领航的。 好不容易挨到了晚上10点,我们终于在一座偏僻却因吴哥古城而极负盛名的小城暹粒停了下来。不宽的马路上偶尔能见到几辆TOTO(见注释1)的踪影。我们一行人乘着TOTO,在大街上晃悠着,寻找着下榻的客栈。路边随处可见的旅馆清晰地告诉你——这就是吴哥古城的所在地。 吴哥古城不愧是世界上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在这路上四处游走到半夜一点多方才找到一处有空余房间的旅馆。 注释1:TOTO是一种摩托车牵引着类似马车车厢的交通工具。 凌晨下榻的我们一行人丝毫没有倦意,躺在床上,想着这神奇的古城…… 象我这种喜欢偷懒的人,当然,并不是说偷懒不好,那毕竟是所有动物的天性,很少会真正深入地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不是因为繁重的学习任务和下棋,我甚至可以坐在同一个地方发一整天呆。偶尔思考一些问题,也不过是看看表面现象罢了,至于深入的东西,基本不会也不想去研究。旅游似乎更是如此,心不在焉走马观花晃过一天是常有的事情。 据说吴哥古城是《传奇》杂志评选出的世界十大人造奇迹之一,这次旅游似乎并没有往常的表现,倒是早早就开始了解吴哥古城。也不知史学家是从哪考证到的信息,十二世纪时柬埔寨吴哥王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王国子民的足迹远达现在距离柬埔寨领土万余公里的印度河流域。国王仅是为了祭祀活动就动用了几十万或许更多的劳工将近两亿吨的石头堆砌,修筑了举世闻名的吴哥城。而今,柬埔寨联合王国却被联合国评估为世界最贫困的五十个国家之一,光看那坑坑洼洼的道路就知道了,更别说全国有85的土地尚未开发了。是什么让曾经强盛的吴哥古城没落? 有人说是因为柬埔寨人懒惰,卖力气赚钱的事都不愿意干。真的是这样吗?中国古代那些堕落的帝王贪官鱼肉百姓就不说了,许许多多的爱国人士孜孜不倦地为国奋斗,底下无尽的工农做着无尽的工作,还不是在十九世纪被帝国主义侵略蹂躏?有人说是连绵不断的战争吞噬了他们祖先留下的财富,但是,为何中国在经历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历了日本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却依然生存了下来,在某些霸权主义国家的威逼迫胁下成长为世界第四极?那会是什么呢?或许历史会给后人留下答案……又或许——没有答案……就这样,不觉间已到清晨…… 早就听说了极富盛名的小吴哥,终于有机会一睹其庐山真面目。TOTO司机很热心,这天还没8点30就来到我们旅馆下等待。黑瘦的面孔显然是因为操劳,虽然说他们在柬埔寨属于高薪阶层,平均每天能拿近15美圆,但这个工作可不容易。头一天晚上12点了还在外奔波。也不知他们住在什么地方,脸上似乎永远蒙着一层灰土,背上套着的印有政府编号的TOTO司机专用夹克——似乎很久没有洗过。平时说话很少,偶尔问问我们要去哪里,介绍下目的地的景色就再不说什么了。这似乎是大部分勤劳清苦的柬埔寨人民的一个缩影…… 初到小吴哥大门,略微抬起头,仔细打量着,近百米宽的护城河说明这不是普通人能进的地方,但即使这样,我丝毫没有那种想象中“波涛汹涌,百感交集”的感觉,除了觉得比一般寺庙大些,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或许是我没有识天下奇迹的慧眼吧。走在搭建在护城河上的石桥上,才发现这桥两旁的扶手竟是那加女神像,我这才对这举世闻名的奇迹有一点感觉。 不知是在什么地方看的,说图腾崇拜是人类文学,精神文明的起源。直到今天,人们仍然保留着对一些图腾的崇拜。就像中国人迷信关公,美国人看着自由女神发呆,希特勒为那两个破秆子组成的纳粹标志疯狂一样,或许柬埔寨吴哥王国的人民对四面神和那加的崇拜到了可以废寝忘食的地步。 悄悄地走进大门,如果不是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这里会安静得令人害怕。身边石砌的一切已经衰老,风穿过阴凉的走廊,阳光透过窗上,至少我认为是窗户的柱子间射入廊内,驱逐走寒冷和黑暗。或许这就是太阳神对人们的祈祷和祭祀最好的回报吧。 大门背后的露天长廊直通小吴哥深处,周围一圈空旷的高草地,不知过去是些什么……继续向里走,一方小小的莲花池旁挤满了游客,池塘对面正是小吴哥塔楼。我静静地站立在池旁,不知是我幻视还是怎么,只觉得水中有什么东西游动,难道是鱼么?我没再多想,继续往里走去。 踏上一层层的台阶,周围的游客们如同辛勤的蚂蚁般忙碌着。脚下的岩石经历了600多年的风吹雨打,已经有些风化,但却无法掩盖住它原有的辉煌。我漫不经心地看着两旁的石雕,不觉我已换了个方向。我突然回过神来,一转头,竟发现我所面对着的,是50多阶近乎在一条直线上的台阶,在这些台阶的顶上,是古人与神明交流的地方吗?还是通往天国的梯子?旁边还有一处台阶,似乎要平缓一些,许多人排着队等着从上面下来。 我小心翼翼地爬了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往里面走走,不过是几尊佛像罢了,倒是一个坐在地上算命的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老人家似乎说的是柬埔寨的方言,怎么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只见一对前来算卦的年轻人把一叠写满了字的纸置于头上,将一根书签似的东西插到这叠纸中。算命先生取出纸张,看了看,又将那叠纸交回给了年轻人。就这样来回几次,似乎就算完了…… 看看外面的天,似乎已到亭午时分,我便又走了出去。我又一次站到了莲花池前,也不知我在等待什么,总有点身不由己的感觉……我的预感是正确的。一条条水波划破如镜的水面——那是……蛇。一条青蛇在水中来回地游动着,似乎是到了午餐时间,看样子是有人喂养的……莫非,这就是传说中那加女王的真身? 说到柬埔寨,就不得不说说当地的小商小贩。景区内的商贩们大多会出售些零食饮料,但是最抢手的还是原汁原味的椰子。因为没有冰箱,这些东西大都装在大塑料箱子里,用冰块保鲜。商贩们还出售些景点的象册和书籍,作为他们的第二收入来源。当地商贩的子女们要是生在中国,肯定是外交天才。他们用各种各样的语言不止地叫卖,为他们自己争取一点零用钱和学费。这些事情在国内的孩子们看来似乎不应该由他们去做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却是习以为常的。这多少让我感到迷茫、心酸他们面对的是生计的忧虑。面对着不远的中考,高考,与自己一同生活了如此之久的同学分离,我感到异常恐惧,这些将要面对的事情似乎在我心头编织了一片巨大的阴影…… TOTO司机似乎不知疲倦地带着我们四处游走,不见他们休息,也不见他们吃喝什么,我一路上打量着他的车子,似乎并没有发现什么充饥解渴的东西。我们在小吴哥里逛了大半天,出来时已过了四五个小时,却见司机仍在原地。这期间他是否去过附近的游客接待站我们不得而知,本来困乏的他躺在车子里小憩,一见我们回来了,又打起精神,继续他的工作了。 既然来到了吴哥,那么大吴哥的两座寺庙和巴肯山的日落当然是不应该错过的。几十平方公里的大吴哥,走得我腰酸背痛,幸亏有成片的绿荫和永不失落的古迹相伴,要不然就凭中午在游客接待站那匆匆解决的快餐怎么受得了。至于日落和那两座著名的寺庙,“前人之述备矣”,且人队如“慢”谷之车龙,并未能用心欣赏,我就不再多罗嗦了。 不过两个专注的年轻人我却不得不说一说,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见到他们的。柬埔寨人最引以自豪的应该属著名的四面神象了,那嘴角露出古怪高棉式微笑的石象背后是柬埔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柬埔寨人们用混合的棕榈汁和不为人知的方法搬运并堆砌这几吨重的石头。当我正在巴扬寺上四处游荡时,一个手抱画板的年轻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走近去看,他似乎并没发现旁边有人在看他,仍旧专心地画着。一会儿,他又拿出另一张画来欣赏,对比,然后继续埋头苦干。他就这样一直在这里画吗?我看着他手中的画笔在纸上飞舞着,不禁问自己。他以什么为生呢?卖画吗?但很快我就否定了这种想法。一位妇人走到这为年轻人前说了些什么,我没听清楚。那年轻人抬起头来,虽然仍然微笑着,但眼中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情,或许有些鄙夷。然后我听他很清楚地说到:“Sorry, it’s not for sale.”这不禁令我震撼,这位年轻人似乎并不怎么富裕,但他并不因此而堕落,去用自己的心血换取一点奢侈。或许这并不是一件什么大事,但这,却是每一个人应有的尊严。也许我对这事的看法有些过于激烈了,但这,也应该算是一个青(少)年的看法吧…… 奔走了一天,不觉有种“可怜白发生”的感觉,坐在路边的小餐馆里稍作休息。从出来的那天算起,先到泰国,已有近一星期没有吃过一顿象样的中餐了,不禁朝思暮想……在用一点炒饭填了填底,走回旅店的途中,却发现“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店’却在灯火阑珊处。”一直搜索的中国餐馆竟与我们的旅店只一墙之隔……只能说咱“鼠眼看世界”了,哎…… 凌晨3:40,即使是在国内,也不过4:40。很难想象我竟会起得如此之早,只为一睹日出。晨光中,我站在小吴哥大门前,天空中微微泛起的鱼肚白更凸显其高大,让人不得不赞叹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神奇子民所演绎的神奇。手不停地颤抖着,不是因为愚钝的我们没有带太多的长袖衣服而受清晨的寒冷所致,而是相机的快门不断地被蹂躏…… 这一天终于不再有人山人海的场面,我们脱离了标准的旅游团路线,向着远方的目标进发。“偏僻”是唯一能够用来形容我们这一天行程的词语。日出后,我们便向着距离大小吴哥上百公里远的某座山上(名字我忘了)去看一个湖和湖底的石雕。 一个半小时无遮挡地行驶在乡间的小路上,这路程终于让我们知道为什么说来吴哥一定不能忘记带湿纸巾了。宽敞的路上就罢了,小道上偶尔见到一辆TOTO,车轮掀起漫天的烟尘扑面而来,稍微不注意我们就变成泥人了。一张湿巾盖到脸上,不出5分钟,就成土巾了。这一路的颠簸不免让人胆战心惊,毕竟已经与最近的城镇相隔了几十千米,要是车子一不小心熄火了没油了就…… 幸好路边时常能见到卖汽油的。柬埔寨的“加油站”很简陋,随便一户人家都可以搭。一个油桶,一个带有计量器的漏斗,几个大致相同容量的瓶子就行了,也不须什么营业执照,只要你有油源。 这边很少能见到正规的大加油站,路边的油都是以瓶为单位计费的。一般是3800瑞尔一瓶,也有的不知是因为质量问题还是打价格仗只卖3500瑞尔,比国内还是要贵些的。 似乎很少有旅行者知道这个偏僻的地方,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景点处设的接待站寥无人烟。我仔细打量着这在暹粒随处可见的简陋建筑。屋檐下一个柜台,几张木桌,几条长椅,木头柱子之间挂几张吊床,便成一个休息站了。时常能看到带游客出来游玩的TOTO司机躺在吊床上,手拿一罐可乐悠哉地喝着,他们在各个休息站要一瓶饮料喝好象是免费的,因为我从未看见过他们付钱。 到达那里时,已近10点了,我们方才上山。爬山的滋味总是大体相同的,无非是兴奋,激动地爬到顶然后又疲劳抱怨着下来罢了。山间没有像一些名山一样有石头堆砌的路,偶尔在一些比较难爬的陡坡上有几级台阶。鲁迅先生说“路是人走了才有的”,这山间的路,也是古时的人走出的吧。山并不高,目的地也不远,但这座山却不是座普通的山。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这座山的仙,大概就是那水下的石雕了吧? 一路慢慢的走过,似乎忘记了炎热的天,云孤独地在天空中飘荡——人们看见的是脚下的路,忙碌的生活打乱了人本应有的生活节奏,以至于天空已经被逐渐冷落了。来到的旅游者们只记得吴哥古城的雄伟壮丽,殊不知头顶上还有自己生活的地方所没有的“碧云天”之景。天空似乎也不在意他人是否关注自己,只是希望能不被别人所污染,保持自己应有的一份澄澈。 过了许久,或许也没多久,我们就来到了那个传说水下有石雕的湖边。水很清凉,在这柬埔寨不象冬天的冬天里带来一些清新。水中有一种不知名的虫子,四只脚后面的水波像火箭喷射器所喷出的烟云,漂浮在水上,着实有些怪异,不知造物主是怎么会想象出这样一种虫子,更不知按照达尔文进化论这虫子是怎么会有这样一种神奇的泳姿。我寻找着传说中水底的石雕,据说是一些巨大的石柱模样的东西,站在湖的侧面,却没看见任何东西。稍向旁边走几步,边露出了“庐山真面目”。那些雕刻如同婴儿涂鸦一般,给我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排列整齐,引人惊叹罢了。真不知当初柬埔寨的人们为什么要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雕刻,看这规模,似乎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雕成的,莫非这石雕有什么象征意义?那我也无从得知了。 说到这柬埔寨的山上,令人惊叹的一是那神奇的石雕,还有一个就是那声如雷鸣,聚若惊鸿的蚊子了。蚊子似乎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特产,柬埔寨这的文字真是比中国人吃过的米还多。嗡嗡的声音如长舌妇般滔滔不绝,还不时对你进行一下恶意的骚扰,叮得你浑身上下不自在,恨不得早点离开这个鬼地方。 于是便准备返回,顺便看看近百公里路上的几个偏僻的景点。 据说柬埔寨人都信佛教,只不过不知道这佛教是否是纯正的印度佛教,这天的一路上,到是看到了不少和宗教有关的东西。先是走到一半,停到一个路边小油摊加油时,看到路边一座很大而简朴的房子用白色的布挡住了大门,并不是普通人家的房子,有点像小的乡村活动场所什么的。里面似乎有不少人影,还听得有乐器声,大概在搞什么庆典。因为路途遥远,便没有再走近去看。 说到柬埔寨的普通农民,必须得说说这里乡间农民家的特色建筑——高脚屋。房子大概架在离地两米处,底下有木头支架支撑。上面的屋内住人而下面就养些牲口。这里人家里一般都会有明矾,因为没有自来水,便把一口大水缸放在屋外,跟国内山区有些相似。如果说要看这里人的生活,家庭状况如何,那我可说不准。人家与人家之间看不出太大区别,要说真的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高脚屋的材料了。一般人家会用一些削平过的木头,些许富裕人家也会用砖头修建,这或许也是当地的一种身份标志吧…… 吴哥古迹都是石头堆砌成的,看上去并不适合人们的居住。似乎都只是些祭祀用的神坛神庙之类的东西。至于吴哥王朝君王的真正行宫,恐怕已不在人世了…… 回暹粒的一路上,我们又沿途看了几个并不非常出名的景点,其中一个叫做什么“女皇宫”的地方稍微显得特别些。不知是因为长年的风吹日晒还是搭建时本身选的,女皇宫是用一种朱砂色的石头堆砌的。那丹砂似的颜色在柬埔寨我是从未见到过。女皇宫的石雕看起来似乎比大小吴哥更加精细,或许是因为这里通风透气,而且游客并不多,墙面并没有受到二氧化碳的侵蚀吧。 这一天200公里的路程和些许几个零散的景点或许对于国内的一些大小景点来说并不会感到疲惫,但对于我们这些颠簸在柬埔寨那继承了黄土高坡之精华的土路上的游客们,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大约是下午3点左右,我们终于回到了小城暹粒。稍微梳洗去身上的黄土,本已显得有些灰黄的脸庞又有了些生气。我们像从敌人那里狼狈逃回的囚犯,不知该干什么。丝毫不觉得我们从早上8点以来就没有吃过任何东西。不过我们的大脑告诉我们还没吃午饭,便来到旁边头天发现的中国餐馆。却听得服务生说现在下午小憩,恕不接待。听到这些话语,不觉汗颜……天下竟有有钱拿却不拿的人,而且并非什么清高之士,不过平民百姓……无奈,只好吃一顿lunner (lunch和dinner的复合词,俺创造的。既然有brunch,为何不能有lunner?)了。 晚上吃饭时,我们才从那店主那得知一个“惊人”的秘密——他们下午并不安排休息。那些服务生为了省点麻烦,多看看电视,才对我们说“下午休息”的。这足以见得这些国民们是多么得偷懒。那店主似乎也并不怎么生气,或许是习惯了吧。吃饭时稍微与她闲聊,得知她已在柬埔寨呆了四五年了。她还说柬埔寨这地方,虽然一条著名的大河纵跨全国,但水土并不是很好。虽说那地皮也不非常差,却就是无人开发。柬埔寨政府推出引进外资的政策,但经济状况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据说当地的工人工资可能才40美金左右,这着实吓了我一跳。折算成人民币也不过三四百元,这过的下去吗?要知道,当地的生活费用可不便宜啊。不过我们终究是来吃饭的,不是来考察国情的,便又专心吃饭了。 和泰国越南等东南亚中南半岛国家一样,柬埔寨这被湄公河滋养土地上也产出了一种闻名世界的稻米——柬埔寨香米。我一直都不觉得吃这种或那种米有什么太大的或者说本质的区别,只不过填填肚子罢了。不过嘴中嚼着,眼中看着这湄公河沿岸的大米,终究还是有一点感觉。这米很细长,颗粒并不硕大饱满,似乎受到了“不平等待遇”似的。但其质细滑,口感绝佳,是值得一试的品种。可惜当地的土地资源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连自己的国民都养不活,更不用说向外出口了。 正值饭时,不觉异想天开——要是中国和柬埔寨政府合作一下,让一些中国人来这边开发尚未利用的土地,这样既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又帮助柬埔寨的经济发展,那该多好啊?但这暂时来说还只是种梦想…… 出来到外面,似乎生活习惯也改善了些。家里成天呆在家里,不是写作业就是对着电脑发呆,人都要成机器了。出来旅游,却是有种悠然见南山的感觉,虽说我永远也达不到那种境界。走在柬埔寨小城的大街小巷中,痴想着未来的生活,不觉感到喜悦却有有些恐惧。或许现在的中学生都充满对未来的恐惧吧?迷茫、希望、梦想、渴望、不知所措充斥了这一代人的心灵,或许比过去的人们对人生的意义理解更加独特或者说深刻一些…… 柬埔寨的政府似乎很重视吴哥旅游业的发展,这也使旅游业几乎成为了柬埔寨第二产业。当地的旅馆,不论多么的小,只要有电视,基本上都能收到六七十个台,其中还不乏国内的付费电视,如Discovery频道等。据说一些来这边度假的老外会不去欣赏门外壮丽华美的人类创举,却愿意呆在旅馆里看一天电视,泡一天酒吧。 就这样,一天又胡乱混过去了。总得来说,前三天教科书般的路线并没什么政策性错误,但也没什么新义,虽说没有跟着旅游团,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自在。 柬埔寨的街区上似乎从来都没什么警察,人们也都彼此信任似的。当地旅游与国内最大的不同在于80的人不是随旅游团去的。人们更愿意花1美圆租一天单车,在大小吴哥内肆意骑行。这边租车是不需要交押金的,那些单车店的老板似乎也并不怎么在意你是否还他自行车,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与中国内地的旅行店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表示什么,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对方的信任,他不相信你会不还他的车。相比之下,国内就大为不同了。无论去哪里,包括住旅店都是要交押金的。这点事情可能并不能说明是否存在信任危机,但不管怎么说,一个人总像你拿了他什么似的狼盯着你,并不是件令人舒服的事情。 自从小学3年级以来,我几乎就再没有碰过单车。虽说骑单车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许久的生疏总让我觉得有些没底。从店主手中接过车钥匙,踏上单车,看着路中间川流不息的大小车辆,不免想起国内报纸上铺天盖地的车祸消息。虽说我本来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身在国外,便不免感觉有些身不由己了。 自己骑行,才知道柬埔寨的道路是多么地劳人心神。一路上颠颠簸簸搞得人六神无主,忐忑不安,总像要掉下来了一样。 不过事实上吴哥景区内的道路还是不错的。视野开阔,道路平坦,就是偶尔得吸点尾气,还得小心别撞到随处可见的参天古木。这一天的心情格外的好,或许是因为要再一次坐在单车上,又或许是我这个年龄的人对运动有天生的喜好吧。 一路骑车在吴哥内游荡,这分布在45平方公里内的古城已经不再那么的大,来去似乎只是取决于我的意愿了。骑着骑着,不觉间已汗流浃背。晌午时分,烈日当头,我们在游客站休息一下后,继续我们的游程。根据地图的指示,我们来到了一个围墙包围着的古迹。许许多多的游人川流不息,我却不知这是什么出名的地方。具体是个什么样子我已不确切记得了,唯一给我留下印象的是我们的单车停在这头,出来时却在那头。顺着大路往前走,转过一个弯,看到了这古迹的巨大规模。长达千余米的城墙包围着刚刚为我们所拜访的地方,周围环绕的树木如古稀老人般安静而慈祥。20分钟的漫步对于刚刚骑行长驱的我们比煎熬还煎熬,一言不发的我们终于回到了正门口,踏上新的征程。 这在吴哥的最后一天也结束了,我们将前往柬埔寨的首都金边,并在那里结束我们的旅程。 起了个大早,大概5,6点钟的样子,往码头的车子就已经在等候了,车上有许多人,加上后来上来的客人,大概有10个吧,除了我们一行4个人,其他全是外国人。车很拥挤,车外冷风习习,大有去国怀乡之感。码头上有许许多多的商贩,因为到金边大概有5个多小时的路程,而那船上是不提供水和食品的。船身很狭长,舱内比甲板要底许多,有很大一部分游客坐在船舱顶上,享受清凉的海风,看着四周的水。据说我们所航行的水域是一个很大湖,至于叫什么名字,我就不知道了。 从早上7点到正午12点的这段日子实在难过,船上的噪音比火箭发射时还大,颠簸得比汽车还厉害,根本无法睡觉。更可恶的是,这船上拥挤的要死,一排接一排的座位,连个桌子都没有,腿也不知该往哪里放,总而言之一句话——不舒服。 金边的码头甚为简陋,甚至连个象样的歇脚的地方都没有,更没有所谓的等候大厅了。金边的交通比我们先前所去的小城发达许多。只不过交通工具没什么变化,依然是满大街打转的TOTO,只不过多了两个座位,一点空间罢了。 不知是因生活所迫还是什么原因,有些TOTO司机颇有某些内地的士司机风范,见我们是外地人,就狮子大开口。我们在网上查询得知从码头到当地的一家旅店只要1美圆的路费,那司机却偏偏要两美圆。这一美圆对我们今后的行程并无多大的影响,只不过寻求一点心理平衡罢了。 金边的街道很明显的少了许多异域风情(相对于柬埔寨),毕竟这不是一个很适合于旅游的城市。虽然也四处可见到酒吧和外国的游客,但却没有足够的气氛。 据说这边的华人是相当的多,我们却并没怎么见到,或许是因为没去对地方吧。 稍微安顿休息,已是下午,在国内大概已经到吃饭时间,这边仍然太阳当空。距离旅馆不远处就是金边的最大旅游景点——皇宫。与泰国的皇宫似乎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面积小了点罢了。皇宫边上就是一条河,我们来的时候就是顺着这河进来的。沿着河边走去,一路上可以看见各色各样的国旗,大概是和柬埔寨有联系的一些国家吧。我们坐在河边,看着天边的那一抹残阳,楞楞地坐着。周围许许多多度假的西方人——他们选择来这边度假,大概是因为物价便宜,西方一个月的收入足够让他们风光一阵子了。眼前突然晃过一个略微肥胖的身影,原来是一个扎着小辫子的西方男子。他身着休闲装,那衣服看上去跟睡衣没什么太大区别。背后还有一个小洞。他晃晃悠悠地走到一个小贩面前,拿着一罐啤酒,“挂”在嘴边径直走开了。 不过一会儿,只见同一个身影第二次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依旧是那破了个洞的衣服,依旧是那悠闲的步伐,看见我们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他朝我们笑了笑,又要了一瓶啤酒踱着步子走开了,或许他有一丝尴尬也不得而知。 我们依旧象像先前那样坐着,直到吃饭时间。穿越了一个个街巷,一个个酒吧从眼前闪过,一“只只”(没有侮辱性意思,只是因为语文老师喜欢用这个词)西方人不在我脑海里留下任何东西。我们闲庭信步似的来到一家店前,看了看菜谱,虽说有些许中国菜,但那照片确实倒人胃口,实在不知那店家把本应当色泽鲜艳的蔬菜拍成这个样子是想招揽哪里的顾客。 继续漫无目的地向前走去,终于的,我们在一家门口有现烤牛肉,顾客并不很多的地方坐了下来。点了几个小菜,便开始等待店家的“照顾”。这店家的照顾那真不是一般的周到,我真怀疑他们是不是现种米菜,现喂家禽了来做的菜,那速度和国内相比简直就是蜗牛对叉角羚。除了那半熟不熟,半西方又不西方,颇遵守“中庸之道”的碳烤牛肉在我们坐下后的第十五分钟端上了餐桌之外,其余的一律在近一个小时之后才上来。幸运的是,这些菜样样都是精品,只不过上来之后被我们一扫而空不复存在了。 那天晚上,躺在床上,我知道我的旅程就要结束了,不觉有一些留恋。不过一想到别的人也和我一样就要离开,也就没再有什么奇怪的想法了。 那天夜晚,久久不能入睡,回味近6天来的行程,感到一种肃穆和永恒。 生命的在文艺复兴时被定义为对现世的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一种积极而乐观的态度,而现在,这是一直被人们所认可的一种观点。古代的君王修建起的与神灵沟通的“桥梁”,是可以这样被定义的吗?我叩访这片土地,寻找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