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柬埔寨印象—吴哥--Bakong 尽管昨日疲惫不堪,还是舍不得日出,五点爬起来才发现奎的房间还没动静。等到五点半出发,天色已开始有些红了,奎一路飞驰,知道他赶时间,老是要拍奎的肩告诉他不急不急。依旧到左首的池塘边拍,人却几乎没有,大概是春节过完的缘故,可是这里的中国人的比例实在还是很小的。日出不那么精彩。人群将要散去,几个小孩子跳入池中采睡莲,见我过去就随手送我一枝,很美丽的紫红色。跑过去抓拍了几张,小孩子永远是最好的素材,加上这样的背景,这样的色彩。小孩子也爱照相,后来就摆了姿势给我们照,然后也很自然地伸出手来要1$。不喜欢给他们钱,掏出仅剩的一包口香糖分给他们,一边告诉他们不要乱扔废纸。他们大概没有听懂,喜滋滋地把糖塞嘴里,把糖纸随手扔在地上。我上去捡起一张示范给他们看,他们就很乖地捡起来。很高兴他们愿意学,其实中国的小孩子也太需要有人教了。 奎又在跟几个台湾人聊,我一个人走到吴哥的后部,几乎没有人,如画的风景,只有鸟声啁啾,最喜欢吴哥的这一点。微风拂过,黄色的叶子蝴蝶般飘落。想到今日是最后一日心中十分不舍。 吃早饭的时候看到两个僧人化缘,只是站在门口,主人若是信佛,就会出来施舍,但是与中国不同,他们如果施舍,态度是极虔诚的,跪下来双手奉上。 今天要看的Bakong, Lolei, Preah Ko也可算吴哥时代的开创,地处距Siem Reap12公里处的Rolous镇,是Khmer帝国迁都之前的首都,统称为RolousGroup。路比起昨天算是好多了,奎就放开油门,路上没有什么标志,结果跑过了头,再一路地问回来。大老远跑去看Bakong,但是状况不佳,感觉没太多的特色。倒是Lolei,破旧归破旧,因为是唯一的砖式建筑,有些新鲜感。到处都有一群群的小孩迎上来,他们用草做了戒指就往我手上套,直到我的十指绿绿。知道他们总是想要回报的,还是接受了他们的小礼物。他们乞钱也改进了技艺,说是要读书要买笔,听得我真的心动就要掏钱给他们了,奎不喜欢这样,会养成他们乞讨的习惯,我把身上的巧克力分给他们。 还没有走上大路,车子突然没油了,可是明明今天早上刚刚加过油的,一时间我们都傻了眼。很幸运,在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找到卖油的小摊,现在才明白怎么这里随处都有买油的,专门为我们这类不了解坐骑胃口的游客而备。吃饱了油车子又欢跑起来。 建于13世纪末期的Neak Pean算不得是庙宇,更象个纯粹供观赏的喷泉遗址。中心的水池中有小庙的遗址,有naga和飞马的雕塑,水池四周有四个小池,呈荷花状,与中间的大池间有雕有动物和人像的喷嘴相连,昔日有水之时只能乘船到达中心的小庙。在阴地里躲避正午的骄阳,没有一丝的风,空气是凝固的,好似时间也是凝固的,看着已干涸了几个世纪的喷泉,幻想着它波光粼粼的盛况。 每到一处都会有成群的小贩迎过来,卖饮料纪念品和明信片,唯一的方法是说不,谢谢。这两个字我在柬埔寨不知道重复了几千几万遍。除非真正想买,否则千万不能露出买的意思,不然他们就会弃而不舍。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小孩子,很小的年纪,拿了几只笛子一直想说服我买,价格从1美元2支降到1美元4支。尽管我一点要买的意思也没有,一直坚定不移地说不,他还是一路地跟着我,走过长长的回廊,走过整个废墟。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声音中似乎都带了些哭腔,让人没法不同情。有时候给追得急了,只好说现在不要,回来再买,他们就会说回来买一定从我这里买,我记住你了。这里的小贩很有意思,最喜欢说这句话,我记住你了,让人感动也有些害怕。我的确是想买条围巾的,刚一伸手就被一群女孩子团团围住,一只只小手直将货品伸到我的脸上,热情与期待令我望而生畏,撒腿就逃,她们还追上来,奎看着我摇头,终于3000 riel买了条紫色的棉布围巾,还不到1美元,我早就该买了,为我的黑色衣服增色不少,还可以遮阳挡尘,在柬埔寨一条这样的围巾是非常有用的。 又骑到Angkor Thom的城墙,我叫我要我要,奎当然知道我要什么,摇摇头下了车,我指挥“把车推到路中央。”看着奎一脸的无奈在正午的日头下推车,十分可乐,尽管我不会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