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那里的牛都过得比我幸福——呼伦贝尔

[游记]那里的牛都过得比我幸福——呼伦贝尔

2009-08-15cncn.com
盛夏,从海拉尔走下飞机的那一刻,最先感受到草原的劲风:一下抽干了全身的汗,而吹展了的头发和衣襟则如跃动中挥舞着旗帜,虽在走,却感觉是骑在马上了。




这是我初次踏上最北部的边陲,半是陌生、半是新奇地走进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人在车里,四周是永恒的绿色,草起草伏把碧浪层层推向远方,直衔了白云、蓝天,似有尽又无尽。草原上云的轮廓分明,极象用笔特意描绘了的。形态各异的云朵一直在飘、在变。起初是簇簇白絮飞舞,继而化作白天鹅结队翱翔。突然间就有黑云压来,顷刻包裹吞噬了白云,把一个巨大的蘑菇从草原举上蓝天,才欲采摘,蘑菇云一下就变幻成纵马驰骋的勇士,手挽了缰绳,高悬了利剑,夕阳正慷慨地为他披上金甲。我们尽皆下车,举目欣赏这草原奇观。痴迷中,我忽然想到,这里是成吉思汗的故乡,那腾空的勇士该是他的化身,而在他脚下无垠的草丛里,一定是隐藏着数万重兵,因为涌动的绿涛正挟了风声直面而来。



绚丽多彩的呼伦湖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20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烟波浩渺,柔媚多情。正是中午时分,朗天疾风,白云间或遮了日头,而日头又在挚著地追那白云 ,倒是天上看着动与不动的都清晰地映在湖中了。湖中不见人迹,只在水的深处有白帆点点,但走在岸边的沙滩上,听潮起潮落,却分明感到了一种海的气势。同去的扎赉诺尔矿务局的领队是叫额尔德尼,向我炫耀说,这湖的四周曾是成吉思汗养马练兵的基地,是他横跨欧亚大陆的始发点。我在惊讶之余,忽然醒悟湖边为什么会是海的感觉,四面的绿草也出奇的壮美,是绝对有历史根由的。



成吉思汗(铁木真)9岁丧父,是在赴宴时被人毒杀身亡。一种复仇振兴的信念,注定了他一生都要纵马驰骋疆场。他召拢了父亲遗留的残部,寻机扩充实力,27岁时就被推举为汗(部落首领)。应该佩服他的军事才能,选中了这样一块水美草肥的风水宝地做为立足之本,足以让马匹膘肥鬃亮,让将士们身强体壮,为大展宏图、创建伟业奠定基础。据称,每次大战在即,每次出征之前,成吉思汗总要传令全体人马下湖洗浴,并亲自解甲示范。洗后人马精神抖擞、斗志倍增,所向披靡,每攻必克,每战必胜。到成吉思汗45岁(公元1206年)时,他终于完成了蒙古高原的统一大业,成为举世瞩目的一代天骄。次年,成吉思汗挥师南下,大败西夏王朝,迫使夏主纳女请和。再5年,大举进攻金王朝,直取大同、居庸关,斩杀金主,合围北京,终使金王朝叩拜求降,迁都汴梁(南京)。至此,中国的统一只是个时间问题了,中国大版图的构建已成定局,成吉思当汗功不可没!这一点,呼伦湖铭记了800年,那不尽的浪涌该是永唱不衰的颂歌。


一边想着,就把手探进湖中,虽是盛夏,幽凉及骨。遥想当年,数万军马集体大洗浴,人喊马嘶,该是何等的喧嚣与壮观。扫一眼波光闪烁的湖面,平展宁静,无一人下水。我独自在湖边悲壮行走,一时心血来潮,旋即甩了衣裤,只身跃入湖中。这是我第一次在高原的大湖里畅游,因周身溢满豪气,竟不觉得寒冷。湖的深处矗立着剑一般形状的岩石,相传是成吉思汗用过的拴马桩。我径直游过去,足足一个钟点,马桩并不见丝毫变化,我不由惊叹那马桩之大,缰绳之长。仰了头去看,水鸟正象战机样凌空盘旋,间或又尖叫着俯冲掠过,而那朵朵白云恰巧就象数不清的伞兵自天而降了。爽!上岸后浑身发热,禁不住踢腿展臂,真就滋生了一份统兵作战的奢望。


从呼伦湖北去百里,是满洲里连接俄罗斯的疆界,那里耸立着巍峨的国门。登门楼北望,满目凄楚。正有一架墨绿色的老式吊车,默默地站在一片废墟旁,似有无言的期待。北京直达莫斯科的专列从国门穿过,直消失在草原的尽头。虽有铁网阻隔,草却连成了一片,风也响成了一曲。其实,列车远去的方向,正是800年前成吉思汗挥师进击的路线。他率领10万铁骑,如旋风般席卷过呼伦贝尔大草原,席卷过蒙古高原,收复了苏武牧羊的贝加尔湖,直打到俄罗斯南部的叶尼塞河才勒住了缰绳。他略做沉吟,即刻掉转马头,向西发起攻击。或许是在巴尔喀什湖(今哈萨克斯坦境内)稍事补给吧,更或许是又上演了一次集体大洗浴,然后蹬鞍上马,一气冲杀到咸海、里海、黑海。再往南,横穿了西亚各国,直达印度边境。他的马蹄声震惊了整个欧亚大陆,他所走过的地方,至今仍有许多人焚香摩拜。只可惜,他的政治眼光不及他的军事才能,只靠松散的军事营垒去统辖一个个陌生的领地,终使前功尽弃。后来毛泽东评价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是颇有些讲究的。



当然,我们都得尊重现在意义上的国境线,尽管历史的马蹄印痕也许依稀可辩,无数将士的的遗骨还深埋在草丛中。只不过,迷漫在心头的悲壮回忆,并不能成为实质上的国家版图。额尔德尼为我们办了过境手续,安排了俄罗斯三日游。说是三日,最远只能到北去千里的赤塔,还远在成吉思汗铁骑的身后。虽然这样,也极想走过去看上两眼。



出差在外,常就忆起在家的温馨。初次走出海关,诚如迷了路的孩子,面对了一个一无所知、满眼陌生的世界。先是在俄罗斯的海关前受困,陷在一片车海中,进退无路。早听说俄罗斯海关办事效率极低,果然不假。独自下车走了一阵儿,就揣摩着把车辆大体分成两类:一类是国内的旅游观光车,来去的游客尽皆轻装简行;另一类多是俄罗斯的“倒爷”,车里车顶都满载了中国的商品,却车况破旧不堪。俄罗斯女士十有八九都会吸烟,她们常是几个人围拢了,用一只手横托了另一个肘部,边吸边聊,淡淡的烟雾飘逸在金发碧眼间,如果吸烟无害身体,那姿势绝对优美。同车的导游说,俄罗斯海关很黑,想早点儿过关是要做些手脚的。导游带我挤过嘈杂的人群,找见一位俄罗斯女士。导游递上600元人民币,她原本冷冰冰的脸上立时绽出了一丝笑靥,破例为我们先办了手续,并亲自开道放行。同车的人都松了口气,谢天谢地,三天的行程仅在海关就耗费了一天,再等下去黄瓜菜也该凉了。殊不知这种庆幸为时过早,倒霉的事情正潜伏在接下来路程中。



俄方负责接待的女士叫娜达莎,我们是在穿过一片垃圾狼籍的空地,在一所极不起眼的木板房里找见她的。俄罗斯女士要不苗条如白桦,要不肥胖如啤酒桶。娜达莎属于后一种,看不出她的实际年龄,也猜不透她的确切职业和来路。她和导游用俄语交谈,结果我们被告知,原来联系好的旅游车坏了,正在修理中,并且整个后贝加尔斯克(边境小镇)就这一辆车,只能静下心来等。这在国内根本就不可能,可我们毕竟已经越过了国境线,尽管回头就能看见对面海关的楼房,铁网另一侧草原上的牛群正在暮色中回归。



天已黯然,去看车的娜达莎仍不见踪影,我们只好去一个叫瓦罐居的地方做短暂停留,顺便打尖。沿途横穿过一处俄罗斯农庄,全部是木制的低矮的房舍,院落也是由木板围成,一切都很原始,而村口那座加油站是唯一现代的标志。有几个俄罗斯男孩儿在一个极简易的蓝筐下拼命抢球,而另有几个天真漂亮的女孩,则怯生生地盯牢我们,直目送到村头。



瓦罐居极象古代作战的营房,自己盘踞了一个庞大的院落。称瓦罐居,是因为所有的房屋全是废弃的火车车厢改制而成,有的囤积货物,有的就做了饭馆。我们去的那家俄罗斯老板叫果良亚,秃顶矮个,幽默健谈。正好等得心焦,一边品着俄罗斯红茶,就和果良亚攀谈。



我问果良亚,从生活水平上说,是中国好还是俄罗斯好。我瞥了一眼柜台上的黑白电视,虽有干扰的雪花儿,仍能看出上演的是俄罗斯的民族舞蹈。果良亚毫不掩饰地回答我说,当然是中国好,苏联解体前,孩子上学一律免费,现在都收费,费用很高,我有两个孩子,不想法赚钱就供不起。我和果良亚打趣说,过去这里是成吉思汗的天下,一直往北往西全是。果良亚狡黠地笑了,并不直接回答我的提问,只向我解释说,你们要去的赤塔洲的确很大,相当于6个亚美尼亚。我知道那是个位于高加索山脉南郦、里海东岸的一个小国,也是在前苏联解体后分离出去的。我真想告诉果良亚,那里同样有过成吉思汗的臣民。又担心这国际玩笑不能开得太大,就一边端起红茶,一边伸出大拇指,意在赞赏他的手艺。可心下却想,照理儿,在这儿应该喝奶茶才对路子呢。



半夜时分,娜达莎遣人捎来消息,车已无望修好,一行30多人尽皆傻眼。不过目前最打紧的是找地方住宿,因为在果良亚狭小的车厢餐厅里,有许多人已伏在餐桌上睡着了。好不容易租来辆工具车,我们遂象囚犯一般,全部挤进后车厢,一路颠簸到后贝加尔斯克去找旅馆。幽幽路灯下,敲开了全镇仅有的三家小旅馆,都被拒之门外。无奈之下,我们这个几乎已经散了架的疲惫之师,竟选择了去火车站候车室过夜。



后贝加尔斯克火车站悄无一人,因为每天下午只有一趟车开往赤塔。这是一个古典的老式车站,候车室不甚宽敞,但呈椭圆型屋顶很高,且四周都雕了花,中间有一盏古老的吊灯直垂下来。走进来就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也许,一声气笛鸣起,你会突然从梦中惊醒,正有一个不速之客站在你的面前。乘大家熟睡,我走到站台上,在夜风中独自徘徊。远方飘忽不定的灯光,径直走进黑夜的铁轨,古香古色的车站,真的好眼熟。我忽然记起,这简直太象托尔斯泰笔下的火车站了,在他的巨著《安娜·卡列林娜》中,女主人公毅然徇情卧轨,她美丽的眼睛象燃尽的蜡烛逐渐熄灭……。坐在站台的长椅上,见一巡路的老人走来,满腮长髯,一手提灯,一手拎锤,并不看我,只身溶进夜色,象是故意把故事的悬念留下让我去猜、去想。



几经周折,早无意再去赤塔,天一放亮我们就又返回海关。在海拉尔成吉思汗纪念广场,我仰视那高耸的纪念碑。碑呈圆柱型直入了云端,上面无字无雕,洁白无暇,一任你去怎样评说。成吉思汗在作战途中病逝(公元1227)在甘肃清水县,是忽必烈按照他的遗训,于52年后统一了中国。我真的很佩服纪念碑的设计者,独具匠心、朴实无华。我敢断言,无论是谁,只要站在这擎天柱下,准会感受到一股草原的劲风,感受到一片澎湃的热浪。

欢迎浏览:点击:呼伦贝尔更多介绍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24659/16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