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经听说,云南的虎跳峡很有名气。今天我终于耐不住性子,跟着丽江市越野者户外俱乐部踏上征途之旅。 早上醒来,深深的吸一口老屋院里的金银花香,出发――虎跳峡从古城到虎跳峡开车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到虎跳峡有两条路,一个是开车直接到虎跳峡镇,从栈道下到观景台,另一个是过江,车停到虎跳峡公园,沿江走2.6公里的栈道,我们是走栈道的,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建议还是要走一走栈道,毕竟在峡谷中沿江而下的感觉并不是总能有的。而我的行程一切由我的向导安排。一切都如此舒适。在去的路途中,导游小姐为了让我们更加认识虎跳峡,微笑的详细介绍虎跳峡的上峡口海拔1,800公尺,下峡口海拔1,630公尺,两岸山岭和江面相差2,500∼3,000公尺,谷坡陡峭,蔚为壮观。江流在峡内连续下跌7个陡坎,落差170公尺,水势汹涌,声闻数里,为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旧时曾因山崩截断江流,至今尚有崩积物遗留。整个虎跳峡被从南到北分成三段,上、中、下虎跳。在每段都有一块的“虎跳石”,据说因为这段江水特别的窄,曾经有老虎借助江心的大石从金沙江的一面跳到了对岸。这条峡谷和石头也就因此得名,虎跳峡距离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县城60公里,这条峡谷在金沙江上游,全长18公里,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迂迥道路25公里,东面为玉龙雪山,西面为迪庆的哈巴雪山,峡谷垂直高差379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江流最窄处,仅约30余米,相传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一脚,便可腾空越过,故称虎跳峡。峡内礁石林立,有险滩21处,高达10来米的跌坎7处,瀑布10条。 虎跳峡峡口海拔1800米;南岸的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临峡一侧山体陡峭,几乎是绝壁,无路可寻;北岸的哈巴雪山海拔5386米,临峡一侧山坡稍缓,这一侧有一条简易的碎石公路,贯通全峡,公路上方还有一条步行小路。 上虎跳是峡谷中最窄的一段,离公路边的虎跳峡镇9公里,其江心雄踞一块巨石,横卧中流,如一道跌瀑高坎陡立眼前,把激流一分为二,惊涛震天。传说曾有一猛虎借江心这块巨石,从玉龙雪山一侧,一跃而跳到哈巴雪山,故此石取名虎跳石。 中虎跳离上虎跳5公里,江面落差甚大,“满天星”礁石区是这里最险的地方。百米峡谷中,礁石林立,水流湍急,惊涛拍岸。 从中虎跳过险境“滑石板”,即到下虎跳。下虎跳有纵深1公里的巨大深壑,这里接近虎跳峡的出口处,是欣赏虎跳峡最好的地方。 虎跳峡在由丽江去香格里拉的路上,从丽江到虎跳峡镇坐车将近三个小时。湍急的金沙江流经石鼓镇长江第一湾之后,忽然掉头北上,从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之间的夹缝中硬挤了过去,形成了世界上最壮观的大峡谷,峡谷中最窄的地方就是著名的虎跳峡景观,相传老虎可以蹬踩江中的一块巨石,跳过金沙江。当年尧茂书的探险队就曾经在此漂流,虽英雄壮志未酬身先去,此地却因此而名声大振。 世界深窄峡谷之一的虎跳峡还有一条上山的路可以进入虎跳峡景区,在这条路上还可以居高临下俯瞰虎跳峡壮丽景色,这是一条被当前驴界人士最看好的一条徒步旅游路线,这条路在哈巴雪山一侧沿大峡谷前行,在虎跳峡一段有一个高标被命名二十八拐,据说国外的旅游书上早有详细地记载,因为外国人喜欢徒步旅游。因为国内的旅游团到不了这里,所以知之者甚少,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现在只有走这条茶马古道了。 在大云江的尽头,数百米宽的江面陡然收缩成十来米的激流,两块巨石隔岸矗立,相传,老虎从这里跳跃过江。流不尽的云江水从这下面轰隆隆地落入地下,只须一分钟左右的地下奔腾,再见天日时已经属于异国。 正午的太阳照亮了落水洞幽暗的深渊,撞碎的浪花闪现出七色的彩虹。任何落下去的物体都会在一瞬间变成齑粉。这埋藏在在荒野里的美却比名山大川更震动我的心魄。阵阵风过,仿佛老虎刚跳过去,还把威风凛凛的长啸留在涧底” 到了虎跳石的观景台,江水汹涌而下,还是很震撼的。不过听导游说,现在的虎跳峡在修公路的时候已经被破坏了。原来的虎跳峡有一个落差,江水即往下冲又向下掉,修公路时爆破的山石把落差基本填平了,江水只是一味的往下冲,没有掉的味道了。唉,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懂得保护自然。一个三峡大坝已经把长江搞的面目全非,听说现在又要在金沙江上建水库,如果真的那样虎跳峡和虎跳石也将永沉江底了。但是如果现在不早点去的话,也怕枉了此生。山腰怪石镲峨,古藤盘结,山脚壁立,直插江底,虎啸猿啼,狼豹出没;西有哈巴雪山,峥嵘突冗,山腰间有台地,山脚为陡峻悬崖。西岸山峰,高出江面3000米以上。国内三峡,世称壮观,它的江面与峰顶高差,仅1500米;美国的地狱峡谷,世界著名,最大高差,也仅2400米,它的深邃,可以想见!虎跳峡不仅深,而且窄,许多地方,双峰欲合,如门半开;身入谷中,看天一条缝,看江一条龙; 头顶绝壁,脚临激流,令人心惊胆战。其次是水险,由于山岩的断层塌陷, 造成无数石梁跌坎,加之两岸山坡陡峻,岩石壁立,山石风化,巨石常·崩塌谷底,形成江中礁石林立,犬牙交错,险滩密布,飞瀑荟萃。从上虎跳峡至下峡口,落差达210米,平均每公里14米,江流特急,不少段落,每秒达六至八米。因而江水态势,瞬息万变,或狂驰怒号,旋涡漫卷,飞瀑轰鸣,雾气空蒙。构成世山水奇观。 虎跳峡谷天下险。这虽给航行带来不便,但这个“险”中却蕴藏着一种美,一种摄人心魄的壮美,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到此寻幽探险。若从丽江大具进峡,下平台,沿小路绕至山脚,达下虎跳。两岸危崖壁立,在30来米宽的江面中,还屹立着四五米高的虎跳石。江水从两边倾泻而下,犹如猛虎下山,风驰电掣,水花进射,山谷轰鸣,壮观。 过江上山,沿中旬一侧的盘山小路攀援而上,在陡峭的山坡上有一小村,名为“核桃园”,居民多以石板盖屋。到虎跳峡的行人,常在这别具风情的山村借宿。当夜深人静,在熊熊燃烧的火塘边躺下休息时,江水的奔腾,劲烈的江风和松涛声混成一片,隐隐地使人感到狂涛冲击山峡而发出的微微颤动,好像睡在一只在波涛中航行的船上,出核桃园村不远,崎岖的山路上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深沟:耸人云端的哈巴雪峰,似被巨人当头劈了一斧,留下了一道刀切“般的深谷。行人得从深谷的一面攀藤附葛,小心翼翼下到崖底,又从岩底手脚并用,爬上山头,弄得汗流浃背,才越过直线仅数十丈的距离。再往前行,江对面的绝壁上,隐约可以看出一个由风雨剥蚀所形成的纳西族妇女侧影,似乎在山间策马驰骋,当地群众称这个侧影为“阿昌本地米”。传说她骑着白马,正在山间巡视,遇有凶恶的野兽出来伤害人畜,便会高声呼唤。神奇的想象,瑰丽的景色,给山川风物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续前行,到“中虎跳”。这里喝崖排空,或直刺青天,或斜扑江口,宽阔浩荡的江水,遇到危崖的挤压与阻拦,似乎变得怒不可遏,它聚集力量,向崖石不断发起冲击,狂涛汹涌,飞瀑腾空,空谷轰鸣,声震山谷。江底惊涛裂岸,崖头山泉喷泻。当你在哈巴雪山腰,沿着壁间蹬道小心攀行时,常常会遇到飞泉流瀑,从你顶上掠过,犹如进入水帘洞中。 沿山路前行,尺把宽的小径忽升忽降,脚下是深不可测的悬崖,谷底是惊涛骇浪的轰鸣,头上是呼啸而过的劲烈江风,逼着人靠近岩根,小心前进,偶尔碰落一个石头,便如九飞坠,很久才见到它落进江心激起的浪花!走过有斜坎的陡壁,一道银流,闪入眼底,这便是“上虎跳”。只见两山夹峙,形若两扇铁门,当中立着青黑色的虎跳石,似凶神恶煞的把门将军。金沙江从他的两侧越过断崖,凌空飞下,以雷霆万钧之力冲向崖底,又弹跳而上,形成万朵雪白晶莹的浪花,旋即化作银雨乳雾,润湿了周围的岩石草木。断崖之下,千波万涛,沸沸扬扬,回旋翻滚,如千条蚊龙搅湖闹海,似万匹银马奔腾驰骋,然后乘风而去。面对这壮丽的图景,这磅磅的气势,令人浩气溢怀。清代雍乾之际的云南诗人孙鬃翁,在《金沙江》一诗中写道:劈开善城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壮美风光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背包客”来这里徒步旅行。 虽然如此,诗人孙髯翁还是写得好:“劈开蕃城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金沙江至此真似走在石门中。这样形容虎跳峡,其实一点也不错。 晚饭后接下来的时间当然是座在庭院,适宜的温度,满天的星星,阵阵微风让我们在此回忆爱情。在这样空旷的山谷中,坦白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于是一群人在回味着过去的爱情经历,有失败者,也有成功者,而此时失意者占据了上风,但恰倒好处的分析以及男女不同视角的换位思考还是深有启发,原来爱是可以如此简单,也是可以如此复杂。爱自己所爱的,抛弃一切顾忌,让自己真实的活下去。就这样,欲罢不能的话题让我们看到时钟已经过了12点。由于担心明天的险峻,我开始招呼大家早点休息。但是在这样美好的夜晚,难以入睡。于是躺下之后又起来,一群人继续着之前的话题,从爱情到事业,再到人生,就这样,到了凌晨2点。谈话再次被我所打断,我开始强制要求结束,因为明天有更好的景色在等待我们,必须保持充沛的体力。 不管在丽江,泸沽湖还是束河,有很多卖东西的,什么玉器啊银器啊。对于这些东西的真实性我不好评价,毕竟我不是专业人士也没有对物品作过鉴定。不过奉劝大家尽量不要卖,如果非常想买的话,花几十块钱买个纪念品就可以了,毕竟我们是去旅行而不是去购物,对吧?但是我们的向导很好,从不带我们去购物。跟这样的团真好啊!全程没有消费陷阱。我想,下次我还是要跟这样的团。 |